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3-13 0:18:23讯:
“大多是通过一些渠道搞到那些关注股市的人的联系方式,如果搞不到就无目标的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撒网,很多人一天都要打几百个电话。”3月12日,一位知悉配资公司推广模式的私募机构人士表示,“牛市中这种推广效果很明显。”
行情似乎欲罢不能。
3月12日,上证指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10%、1.32%和2.64%;其中,后两者均已创下此轮反弹以来的新高。
火爆行情背后,两融、配资等杠杆资金的流入成为重要推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配资公司正在向非特定对象加紧推广工作,作为场内杠杆的融资融券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另据记者获悉,当下两融开户的火爆甚至与科创板的开通预期不无关联。
由于两融开通要求与科创板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几乎一致,不少未满足适当性要求的中小投资者正在考虑垫资开通科创板账户,而这一过程中一并申请开通两融账户也成为其选择,该现象可能成为导致两融交易活跃度提高以及信用账户开户数增加的原因。
凶猛的杠杆
不断流入的杠杆资金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方面,场外配资活动不断升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配资公司都在加紧推广工作。
“现在搞配资的人很多,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后期的利率有可能还会上涨。”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询问上述人士时,一家配资公司推广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则是两融水位攀升和交易占比扩大。
记者统计数据发现,截至3月11日,沪深两融月已达8683.86亿元,仅仅11天内的8个交易日,就较月初的7962.16亿元增长721.70亿元。
同时,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3月11日的融资买入占比达10.16%,较3月8日上升47个BP,自2月25日以来的11个交易日中,占比超过10%的交易日超过8个。
事实上,市场上行过程中往往叠加更高比例的融资盘。
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以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超过15%的交易日共计66个,几乎全部出现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
“如果这轮行情还会持续,后续融资买入额占比可能还会提高。”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指出。
两融交易火热的另一面,则是新开户数的预期增多。
“现在的直观感受是两融开户的客户数量增长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客户开通两融账户。”3月12日,北京一家券商营业部经理张莉(化名)坦言。
虽然中国结算尚未披露2月份的信用担保账户数量情况,但上述非银分析师认为,2、3月份的两融账户新增户数大概率会出现明显增长。
开户火热的隐情
据记者多方了解,两融交易开户火爆的另一不为人知的原因,或许与科创板即将设立的预期有关。
设立科创板的制度安排中,上交所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设立“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不低于50万元”的限制,让不满足这一条件的中小投资者被拒之门外。
虽然证监会建议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科创板,但据多家营业部人士反馈,大量中小投资者仍有意愿直接投资科创板。
“我们前前后后进行了投资者教育,很多客户表示希望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
上海一家上市券商营业部经理王华(化名)表示,“有的客户提前把多余资金全部打到证券资金账户里,有的凑钱开户,一位不满足要求的客户还想让我帮他想办法有没有垫资开户的方式。”
事实上,不少券商已经启动预约开户工作,而这更强化了投资者提前开户的迫切期待。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继国泰君安证券3月5日开通科创板预约开户后,已有中信、光大、兴业、平安等20多家券商陆续开通了这一功能。
由于科创板开户需要审查申请前20个交易日的账户资产,因此不少投资者提前筹集资金满足开户门槛要求。
“因为需要认定申请前20个交易日的资金,换算下来就是一个月左右,很多投资者知道不能等正式上线开户功能再养开户资格,多数人都在提前准备。”王华坦言,“大家觉得首批肯定是好公司,都不希望错过这个投资机会。”
由于科创板的开户要求几乎与两融账户的开户几乎完全相同,不少刚完成50万元资产筹集、准备申请开通科创板投资权限的投资者,首先选择开通融资融券、期权、退市警示股等功能。
“因为大部分业务都是需要达示50万元资产,所以顺带着就能把两融、期权等权限全部打开了,变相导致两融账户增加。”张莉指出,不少中小投资者可能存在垫资开户的现象。
“50万元不同于新三板的数百万元,现在信贷行业比过去发达,借若干个月的50万信用贷绝对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率不算太高。”张莉说,“银行类金融机构管得严,还有一些P2P平台、小贷公司可以做现金消费贷,这种就相当于花钱买科创板和两融的开户资格。”
在分析人士看来,无论对于科创板或是两融账户,监管层和证券公司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应该建立更加长效的监控机制。
“目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规定,给垫资开户留出了很多空间,因为只要垫资开户完成后撤资即可,监管层和券商应该考虑更多长效的适当性管理机制,比如每个月进行一次适当性复查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市场情绪,以防发生衍生风险。”前述非银金融分析师指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