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2-27 20:58:57讯: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全国第二,近两年发行家数和募资金额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注册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注册期货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三……这是一座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呈现的资本市场数据,这就是深圳。
毫无疑问,作为这座城市资本市场的直接监管者,当地证监局身负重责大任。资本市场也为深圳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助力。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小澎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深圳地区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行业近年的发展成绩,以及在服务地方经济、引领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资本市场引领创新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资本市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您看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深圳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陈小澎: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辖区各类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为充分提升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振兴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017年至2018年,深圳共有51家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合计募资接近630亿元,无论是发行家数和募资金额均排名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上市公司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并购增发、配股、优先股等方式实现股权再融资金额1890.8亿元。这都为深圳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
另外,2017年以来,深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累计完成交易金额超过1500亿元,同样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一批深圳成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为公司经营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其他融资渠道对持续增强中小民企活力的显著作用。2017年以来,深圳各类企业通过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规模快速增长,累计发行公司债券4365.6亿元,品种涵盖可交换债、绿色债、双创债等。与此同时,深圳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141.5亿元;深圳地区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完成投资实体企业数量242家,总金额455.3亿元。
可以说,借助资本市场,通过构建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圳既涌现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正威集团、中国恒大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集集团、比亚迪等一批引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重要基础。
证券时报记者: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当地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也备受关注,您认为深圳上市公司的创新基因有哪些具体体现?又是如何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
陈小澎:首先,深圳作为年轻城市,在本地高校资源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科创型上市公司发挥了巨大作用,研发投入规模不断增大,研发实力和研发成果显著,实属来之不易。
资本市场则为科创型上市公司打通了股权、债权等多元融资渠道,实现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结合,为科创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7年,深圳过半数科创型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5%,达到欧盟水平;32家科创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达到国际高科技领先企业水平。
其次,深圳上市公司通过创新人才深度绑定,正向激励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源动力。2017年以来,深圳上市公司累计实施股权激励102次,授予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超20亿份,激励对象涵盖管理层、技术骨干和普通员工。
以2018年上市的鹏鼎控股为例,公司通过8家员工持股平台绑定人才利益,上市当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1%,高端印刷电路板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再次,深圳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形成多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构建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集群效应增强创新生态辐射力,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一些优势集群代表释放出的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也形成了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譬如工业富联、长盈精密、欧菲科技等组成的智能手机产业,成就了华为、OPPO、VIVO等国产前三手机品牌;洲明科技、超频三、雷曼股份等组成的LED产业,助力深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LED显示屏第一生产制造基地。。。。。。
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三个“倍增”
证券时报记者:深圳市近年不断强调要“发展金融总部经济”,而区别于银行和保险,证券期货行业的龙头公司更多选择落户深圳,您能否简要介绍近年深圳证券期货业机构的发展情况?
陈小澎:我将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总结为三个“倍增”,分别是机构数量倍增、资产规模倍增和资管规模倍增。
机构数量上,截至2018年底,深圳注册证券公司22家,注册基金公司28家,基金子公司18家,均居全国第二。期货公司14家,居全国第三。2012年以来,深圳新增证券期货法人机构34家,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分支机构数量翻番,共计600余个,其中单位平方公里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
你刚刚也提到,证券期货行业的龙头公司更多选择落户深圳,确实如此。深圳已经涌现出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期货、博时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证券期货行业的“种子队”和“领头羊”。
以龙头公司为引领,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机构扎根深圳,深圳的区位竞争优势继续保持,同时也形成了深圳证券期货行业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典型特征。
资产规模上,截至2018年底,深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不含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的总资产分别为14559.1亿元、482.3亿元和674.8亿元,分别是2012年底的3.6倍、3.5倍和2.6倍。
这些机构的盈利能力也明显提高。2018年,深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含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12.7亿元、45.6亿元和7.5亿元,分居全国第一、全国第二、全国第三。
资管规模上,同样实现倍增,主动管理能力凸显。截至2018年底,行业持牌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10.5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5倍,居全国第二。
此外,截至2018年底,深圳基金公司管理社保资金、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规模为6349.6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剔除货币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全国前十的公司深圳有三家,居全国第一。这反映出深圳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突出,长期资金管理能力广受认可,核心竞争力较强。
证券时报记者:开放政策密集落地的背景下,金融业对外开放似乎也按下了“快进键”,深圳证券期货业在这方面有哪些成果?
陈小澎:一方面,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国际化步伐在提速。截至2018年底,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美国、欧洲、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23家子公司,境外子公司总资产超过1500亿元。有18家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得QDII资格,获批额度近150亿美元,有12家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子公司获得QFII或RQFII资格,获批额度21.95亿美元和726.5亿人民币。
辖区证券公司也努力开拓特色跨境业务,跨境收益互换业务成为境内企业进行海外战略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成为香港和亚太市场(除中国境内、日本)投行业务排名前十的公司。
另一方面,历经多年推动,深圳市的合资券商实现“零突破”。汇丰前海证券成为境内首家外资控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奠定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地位,一举改变了深圳没有合资证券公司的状况。
目前,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均已开业运营,加上此前设立的恒生前海基金,港方股东均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全能型金融机构,高质量地实现了内地与香港的紧密联系安排。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记者: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深圳地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业机构做出了哪些贡献?
陈小澎:2017年以来,深圳各类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超8300亿元,这些“真金白银”都实实在在的支撑了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可以看到,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深圳285家上市公司各期营业收入达3.59万亿元、1.87万亿元,其中2017年支付各项税费达2937.8亿元,占当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的34.1%,2018年上半年支付各项税费也超过2000亿元。
最重要的是,285家上市公司合计吸纳就业人数近250万人,这对助力深圳地区经济稳增长、稳税收和促就业,对深圳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增长都起到了突出作用。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也在吸纳资源要素、深耕区域经济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新效能”,释放了深圳发展的“新动能”,聚集了国家战略的“新势能”。
具体来说,2012年至2017年,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含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深圳地区的纳税总额约894亿元。截至2018年底,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规模和期货公司客户权益规模达2618亿元,为深圳吸纳了大量金融机构存款。截至2018年底,深圳证券期货行业雇佣员工近7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员工占比近90%,为人才强市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持续智力支撑。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也立足深圳发力聚力,为深圳经济的全国领先和高速发展释放了直接融资动能。近五年来,深圳证券公司完成深圳IPO项目101个,融资约634亿元;服务深圳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106个,融资2764.3亿元;推荐深圳企业“新三板”挂牌345家,融资156亿元;服务深圳企业通过可转债、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融资6677.4亿元。
另外,深圳辖区证券公司还服务于“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承做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债和大型企业IPO等标志项目,风险管理和企业研究服务覆盖所有沿线国家。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深圳证券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为312家境内企业提供境外融资服务,融资额达13084.4亿元人民币。
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以来,深圳私募创投企业也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近5000亿元,在高科技、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占比达65%。2012年至2018年,辖区证券公司承销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金额合计近40亿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