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来,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大幕正式开启。时至2019年,国资“输血”社保基金的步伐明显加快。
2月12日,四川省政府官网公布了《四川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称将启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比例统一为纳入划转范围企业国有股权的10%。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安徽、云南、新疆等地方省、自治区均已出台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对划转范围、对象、比例和承接主体进行了明确,将省内所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按照试点先行、分级组织、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划转工作。
在地方加快出台划转实施方案的同时,中央企业层面也在加速股权划转社保基金落地。据国资委方面介绍,2018年,已完成了18家中央企业股权划转,划转规模达750亿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正稳步实施中。
2018年12月底,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有关部署,积极稳妥做好划转工作,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决定,将财政部持有中国人保股权的10%一次性划转给社保基金会持有。而就在1月7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也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其股东权益信息变动的公告,称财政部持有的太平集团股权的10%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会持有。
两大险企先后开展股权划转动作,显示出国资划转社保基金的步伐正逐步加快。有分析人士认为,两大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宣布划转,将起到国资充实社保良好示范作用,有利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主要分两步完成国资划转社保基金。第一步,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中央企业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管理企业3家至5家、中央金融机构两家。第二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及以后,分批划转其他符合条件的中央管理企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以及中央金融机构的国有股权,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国有资本的加速划转,做大社保基金“蛋糕”正迎来重要利好契机。实际上,社保基金作为我国养老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国有资本划转这一途径之外,通过开展基金投资活动实现保值增值和财政性拨款,也是其扩充资金的重要来源。
近几年来,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迅速壮大,增效益、扩规模、投资绩效提升的效果逐步显现。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拨款9149亿元,其中,预算拨款3298亿元,国有股减转持资金和股份2844亿元,彩票公益金拨款3010亿元。而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披露的最新年报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末,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为2.2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更为亮眼的是,2017年年末,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44%,相较于2001年年末的9.67亿元,增长逾1000倍。
虽然社保基金资产在稳步扩大之中,但需认识到,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高峰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明显,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仍然较大。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前9个月,我国社保基金支出就达到4.7万亿元,相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17%,较2014年增长97%,接近翻倍。
因此,加速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对于缓释人口老龄化压力、覆盖社保基金缺口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继续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今明两年,国有企业股权划转社保基金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加码,可以预期,未来不仅有大型央企,还将有大量的地方国有企业股份也将逐步划转用于充实地方社保基金,以切实增强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