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国有大行:总体经营稳健发展态势向好

加入日期:2019-11-5 2:35: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11-5 2:35:55讯: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宏观经济的运行平稳,为上市银行业绩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体来看,2019年三季度,六大国有银行经营情况持续向好,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增长8.8%、5.6%,盈利增速较二季度同比进一步提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随着前期货币政策、减税降费等稳增长措施逐步发挥作用,银行业整体经营环境得以改善,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三季报显示,工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526.88亿元,同比增长5.23%;农行实现净利润1817.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1%;中行实现税后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5.22%;建行实现净利润2273.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3%;交行实现净利润(归属母公司)601.47亿元,同比增长4.96%;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543.44亿元,同比增长16.33%。

  营业收入是实现利润的重要基础。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工行实现营业收入6469.42亿元,同比增长12.11%;中行实现营业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0.91%;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05.58亿元,同比增长7.14%。

  分析前三季度收入结构,非利息收入发力较大,对净利润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工行前三季度非利息收入1937.96亿元,同比增长26.3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46.35亿元,同比增长9.58%;农行前三季度中间业务增收明显,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57亿元,同比增长12.02%;建行前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稳定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8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9%;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4.48亿元,同比增长18.9%。

  “受资产端定价略有下降影响,尽管流动性相对较为宽裕,息差依然面临下降的压力,但整体净利息收入仍能保持平稳增长。”武雯分析认为。

  净利息收入增长平稳,对净利增长形成有效支撑。前三季度,工行利息净收入4531.46亿元,同比增长6.97%;农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604.73亿元,同比增长1.42%;建行利息净收入379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7%。

  资产规模稳中有升,是带动净利息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工行总资产30.43万亿元,增长9.84%;农行总资产24.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中行资产总额22.6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建行资产总额24.52万亿元,增长5.58%;交行资产总额9.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1%;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0.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5%。

  “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前三季度信贷投放大幅度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的改善。”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从根本上看,三季度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稳中向好,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97798亿元,同比增长6.2%。在全球经济总量一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这个速度为最快,并且,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些积极因素已经体现在部分指标中,如9月制造业PMI有所加快,体现为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加快;9月PPI环比上涨。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变。

  “在此背景下,尽管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预计国有大行全年盈利增长无忧,仍能保持5%左右的利润增速。” 武雯表示。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六大国有银行通过持续严格有效的全面主动风险管理,防范风险的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质量依然保持稳定。

  三季报显示,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截至9月末,工行不良贷款率1.44%,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农行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率1.37%,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交行不良贷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市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是主要原因。在去年核销近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继续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同时还通过加大回收、打包转让、不良贷款证券化等手段,积极处理不良贷款,减轻发展包袱。”董希淼说。

  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继续加大风险化解力度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中行三季度报显示,1月至9月累计化解不良资产945亿元;交行综合运用重组、清收、市场化债转股等手段做好“在线修复”,报告期内共处置不良贷款人民币431.83亿元。此外,受益于大数据风控模型对客户关系与业务管理关键节点的精准布局,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额和不良率也实现“双降”,分别较年初下降5亿元、1.92个百分点。

  牵住风险的“牛鼻子”,前三季度国有大行继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深化对重点行业、区域和大额授信客户的风险管控和预警提示。总体来看,虽然部分领域潜在风险仍然需要重点关注,但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逐步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正在得到缓解,逾期和关注类贷款等前瞻性指标也出现持续向好的趋势。

  前三季度,国有大行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季报显示,工行拨备覆盖率198.09%,比上年末提高22.33个百分点;农行拨备覆盖率281.26%,较上年末上升29.08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2.24%;建行拨备覆盖率为218.28%,较上年末上升9.91个百分点;交行拨备覆盖率174.22%,较上年末上升1.09个百分点;

  “预计2019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总体将保持稳定,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会维持在2%以内的水平。”交通银行研究团队预测。

  数字化建设提速

  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国有大行继续加快金融科技应用,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速。

  三季报显示,农行多项数字化转型项目在今年落地,初步搭建起线上化融资体系,打造了“农银e贷”线上融资品牌,线上融资规模较年初增长显著。成功上线开放银行平台,场景建设快速推进。

  中行不断推进手机银行线上产品和场景建设,上线ETC发行功能,实现与路网中心ETC互联网发行平台总对总互联,成为首批对接该平台的金融机构之一。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成立5G联合创新应用实验室,与中国银联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

  交行在今年启动“金融科技万人计划”、FinTech管培生工程、存量人才赋能转型“三大工程”,为创新发展储备强大的科技生产力。金融科技子公司启动创设,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线上为主、移动优先”策略深入实施,报告期末,交行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32.77%;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4.12%;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2.29%。聚焦客户体验提升,新版手机银行也将于近期对外发布。

  以金融科技为“新零售”转型助推器,今年以来,邮储银行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信息科技工作模式、支持创新项目孵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以互联网思维,围绕用户、数据、流量、场景、平台、生态六大要素,推动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深入。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创新,也将成为银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