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2万亿地产类通道业务清零?多位信托公司高管:未收到通知

加入日期:2019-11-1 19:31: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11-1 19:31:22讯:

  市场日前传出消息称,有关部门加大对信托公司地产业务和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甚至有“2万亿地产类通道业务清零”的说法。

  信托百佬汇记者连线多位信托公司高管,均表示未收到“地产类通道业务清零”的说法。

  另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抛开监管部门对“64号文”压通道、控地产的贯彻执行,资管新规也明确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压降通道业务规模,也包括地产类通道业务规模是一个过程。信托机构坚决不做监管套利的工具,地产类通道业务将大幅收缩,但银信合作作为一种业务发展模式,还将长期存在。

  自查+整改:压通道、控地产

  多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坦承,下半年公司中后台部门的重点任务是,按照银监“64号文”的要求指示“自查与整改”。

  据记者了解,“64号文”为行业勾勒出整改三大要点:

  第一,坚持去通道目标不变,力度不减。

  严禁信托机构继续开展违反资管新规要求,为各类委托方监管套利、隐匿风险提供便利的信托通道业务。加大存量信托通道业务压缩力度,原则上到期必须清算,不得展期或续作。鼓励辖内信托机构与信托通道业务委托方沟通协商,争取提前结束清算。按照“一司一策”原则,结合信托部有关监管工作要求,督导辖内信托机构制定下半年信托通道业务压降计划,明确相应时间安排和压降任务,按月监测信托通道业务压降情况。对于上半年继续违规开展信托通道业务的信托机构要进一步加大规模压降和业务整改力度,视情况采取惩戒性措施。

  第二,加强房地产信托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严格执行《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19〕957号)等监管规定,督促辖内信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提高风险防控前瞻性和主动性,控制业务发展增速。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釆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第三,推动优化信托机构业务结构。

  引导辖内信托机构根据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服从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防止信托资金流入限制性或禁止性领域,破除无效信托供给,支持辖内信托机构积极培育以受托管理为特点的服务信托,以及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信托,推动信托在财富管理、财富传承、慈善救济、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督促辖内信托机构调整固有业务结构,确保固有资产保持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不得以短期滚动负债的方式变相加杠杆经营,切实增强风险防御能力。

  清零地产类通道“夸张”

  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2.93万亿元,占比15.38%。

  业内人士分析,累计规模接近3万亿的地产信托业务,其中2万亿为通道业务,且以银信通道业务为主。

  压降信托公司地产业务及通道业务方向不可动摇,但清零地产类通道这种说法还是“夸张”。

  2018年4月28日正式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分类统一负债和分级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监管协调,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功能监管。

  “压通道、控地产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但监管重点打击的监管套利,并不是要消灭地产业务或者是消灭通道业务。”某央企信托公司高管说。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通道业务界定起来有些难度,大量存续通道项目需要逐步到期,而且目前地产调控的基调是稳。”

  据悉,中央政府当前对地产调控有两个要求,第一个就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也就是公开告别了过去将楼市作为逆周期调节的手段。第二个要求则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以稳为主,防止大起大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