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1-18 4:46:39讯:
康得新(002450.SZ)10亿债券违约,不仅引爆了2019年债市“第一雷”,也令外界对那些“不差钱”却频繁融资的公司心生疑窦。
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A股仍有646家企业的大股东股权质押数占其持股数的80%以上,其中在去年三季度末账上货币资金超过10亿元则多达166家。若再计算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情况,可选公司范围又缩至64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尽管上述公司被认为“不差钱”,但除股东对外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外,也有多家公司选择发债来补充流动性和用于回购股份等用途。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无论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资金实力,利用市场化方式融资无可厚非,将有利于企业开展业务布局,也能有效降低负债和杠杆,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监管层紧盯募集资金的投向和用途,预防类似股东占用等问题的发生。
64股“不差钱”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共有1070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储备在10亿元以上,占到全市场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中国平安(601318.SH)以4982.53亿元的货币资金,为A股“最有钱”公司,远超第二名中国建筑(601668.SH)的2692.21亿元。
如果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其持股数比例纳入筛选范围,即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大于80%(含80%),且账面货币资金超过10亿元的,则入选的上市公司数量将缩小至166家。
若再将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情况计算在内,上述选定的16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64家符合选择标准。此外,仅有42家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的比值大于1,即货币资金能够覆盖到短期债务。
这64家“不差钱”公司中,供销大集(000564.SZ)具有最高的货币资金储备,达到150.72亿元。同时截至最新,供销大集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占其总持股数比例高达99.17%,对应资产负债率为43.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雄厚的资金储备也令供销大集近来资本运作频繁。去年11月中旬,供销大集曾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拟向另一家子公司增资40亿元,增资方式为现金,或债权转股权,或现金与债权转股权结合。
不过,尽管多家A股公司账面货币资金雄厚,被外界认为“不差钱”,但对外融资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
以平煤股份(601666.SH)为例。去年三季报披露,平煤股份拥有货币资金108.07亿元,且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的比值仅为2.87。但2018年11月,平煤股份先是发行了2018年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募得资金9.7亿元,后又于月底发行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再募得资金5亿元。
对于上述情况,平煤股份方面解释,此举将有利于调整公司债务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1月17日,上海一位知名会计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很难判断康得新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但同时为投资者提了醒,即在关注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科目时,更应谨慎对待。
“一个是需要关注公司受限资金的占比,二是考虑公司是否存在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长期比较高的情况,再就是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这一点也能反映出公司这一时段的流动性。”上述会计专家说。
发债回购案例增多
在货币资金储备雄厚的上市公司案例中,有多家企业同时选择了发行可转债的方式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及进行股份回购。
齐翔腾达(002408.SZ)是其中典型案例。其2018年三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内,公司共有货币资金16.63亿元,资产负债率则为41.13%。
在此基础上,去年12月,齐翔腾达披露称,将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4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回购股份,另外4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时,齐翔腾达明确表示,回购的股份用途包括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索菲亚(002572.SZ)同样如此。去年12月中旬,索菲亚公告拟公开发行6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10亿元,5亿元用于股份回购,另有3亿元投入生产基地,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数据显示,去年三季报,索菲亚货币资金为14.53亿元,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比值高达6.27,资产负债率仅为27.43%。
对于发行可转债的情况,索菲亚方面回应称,回购股份有助于维护公司市场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而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A股公司发行可转债用于回购股份案例增多,源于去年11月监管层出台的“回购新规”,其中提及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方式,为回购股份筹集资金。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一位策略分析师认为,在“回购新规”指导下,“可转债+回购”可操作性大大提升,原因在于回购股份用作转股不会新增股本,不会对原有股东权益形成稀释,同时又存在一定的稳定股价作用,避免上市公司触发回售条款增加资金压力。
付立春则表示,无论上市公司资金储备情况怎样,利用市场化方式融资,且投资者愿意为此买单,对企业未来发展而言都有好处。
“没有企业是不缺钱的,在融资机会方便时,进行融资做好储备,也有利于公司未来生存发展、并购。”付立春说,“回购本身就需要耗巨资,通过市场化资金回购也能部分缓解企业的资金和流动性压力。回购也能稳定股价,再进一步利好企业下一步的市场融资。”
但付立春也表示,并不能排除一些上市公司目的的不单纯,这不仅需要投资者谨慎看待企业,进行适当风险评估,也需监管部门持续发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