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市场在9月份的未来半个月延续弱势,则上证综指将迎来2017年四季度以来的季线“四连阴”。从A股市场以往走势来看,上证综指仅有过三轮季线“四根以上连阴”,分别是1993年三季度至1994年二季度的“四连阴”、2004年二季度至2005年二季度的“五连阴”,以及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四季度的“五连阴”。可以发现,历史上的“季线连阴”都对应着市场底部区域:2005年(6月探底998点)和2008年(11月探底1664点)的市场大底都出现在“季线连阴”的最后一根阴线,而1994年的市场大底(7月探底326点)也仅滞后“季线连阴”不足一个月。因此,如果今年三季度上证综指收出季线“四连阴”,应是A股市场处于底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依据。
除了“季线连阴”,我们对比最近一个月的市场特征与历史上几轮典型底部区域构筑完成前最后一个月的异同。结果显示,当前A股市场的相关数值虽然未达到历史可比底部区域时的水平,但也已经呈现明显的底部特征。以上周五作为考察基期,与2005年6月“998点”底部、2008年10月“1664点”底部、2013年6月“1849点”底部、2016年1月“2638点”底部前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的市场特征进行对比,可以看到:(1)从上证综指日均跌幅来看,市场底部形成前最后一个月的上证综指日均跌幅在0.5%至1.5%之间,且相比底部形成前三个月、形成前六个月跌幅明显放大;A股市场最近一个月的日均跌幅为0.35%,比此前几轮市场底部的跌幅略小,但日均跌幅亦相较此前三个月、六个月明显放大。(2)从下跌个股占比来看,之前几轮底部区域形成前最后一个月下跌个股占比基本超过70%,且较此前三个月、六个月明显放大;A股市场最近一个月的下跌个股占比为60%,低于历史底部区域时的水平,但亦较此前三个月、六个月明显放大;(3)从日均成交与换手情况来看,目前的“地量”特征与历史底部区域的水平较为接近。最近一个月上证综指日均换手率跌至0.32%,相较此前三个月、六个月进一步下降,且已低于历史上几轮底部区域形成前一个月的日均换手率(0.5%到1.1%)。
目前市场底部区域有望得到进一步确认,但后市走出底部演绎上攻行情仍需要等待相关政策效应的体现,建议密切观察社融、M1、低评级信用利差等数据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