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从海航系中学到什么 李志林:危机还有多远

加入日期:2018-9-1 8:25:2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9-1 8:25:23讯:

  导读:
  李志林:股权质押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贺宛男:从一败涂地的海航系中学到什么
  刘柯:证金公司为何大手笔增持银行股
  黄湘源:成长性是恢复上市股的试金石
  郭施亮:独角兽巨头市值为啥大幅缩水
  宋清辉:养老目标基金于A股有三大意义

  李志林:股权质押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周一A股出现强劲反弹后,连跌4天。尽管市场对8月31日MSCI第二批600亿元必须完成建仓、扭转颓势充满着期待,但是周五,上证50、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六大指数仍然收出周阴线,日均成交量萎缩到2000多亿,市场重归低迷。是何原因导致A股在历史最低估值区域仍然跌跌不休、人气散淡呢?8月24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上,听取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汇报,刘鹤副总理把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直接指向了股权质押风险。我认为,这是当前市场各方面都应高度重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聚焦点,也是人们可以预期的监管层可能推出的化解风险的政策切入点。

  一、股权质押风险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
  1、质押面广、涉及金额大。据华创证券研报,截止今年6月末,3499家上市公司中,质押股权的就有3402家,占比97.2%。质押总体规模为6万亿元。又有数据显示,截止8月24日,股权质押总体规模已上升到7.2万亿。

  2、存在高爆仓风险。目前超过60%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数量仅二十多家,超过70%股权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数量仅8家。数量似乎不多。但是,对第一大股东高集中度的股票质押发生爆仓风险,将给上市公司造成较大的流动性损失,以及因控股股东被消灭而导致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损失,其不良影响不可低估。只是监管层有令,质押股权即使到了爆仓线,券商、信托和银行也不得强行平仓,把风险暂时掩盖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比例集中在30%-40%之间,看起来风险并不大。但是,其股权质押多数发生在2015年-2016年,由于这以后指数的大幅下跌,多数股票的股价下跌了50%-60%,因此离开爆仓线也距离不远。据测算,已跌至平仓线的下跌空间排名来看,休闲服务类股(差14.53%),国防军工类股(差14.08%),银行类股(差13.67%)、商业贸易类股(差13.06%),采掘类股(差9.83%),通信类股(差9.91%)、电子类股(差9.91%)、建筑装饰类股(差10.15%)。也就是说,在2015年-2016年,以30%-40%比例质押股权的上市公司,都离爆仓线不远了。如果从目前2725点的位置,指数再往下跌5%(2600点),那么,绝大多数个股将会跌10%。这样,上述各类质押股就将面临着爆仓和即将爆仓的危机。更不要说像市场上很多人期待的跌到2200点将会是什么局面了!

  3、“黑箱”引发市场的恐惧。虽然金融委会议的基调是“质押股权风险基本可控”,但是,每一只股离爆仓线有多远,有多大的数量的股票要平仓,至今仍是一个“黑箱”,引起投资者的恐惧。从新成立的金融委两个月内就召开了3次关注分析风险的会议(7月2日、8月2日、8月24日),尤其是第三次会议主要是针对股市,并且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那本身就表明:股权质押风险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了!这便是近期市场,人们不敢再买股票的主要原因,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会遭到质押股的强力抛售。这便导致了近期1-5元股数量猛增,遍地皆是;中报业绩倍增,股价却重挫;绩优高价股、白马股狂遭抛售;连3倍市盈率的股票也出现了恐慌性杀跌局面。

  4、强行平仓引起连锁踩踏的风险。如果有若干家承受股权质押的金融机构,为维护自身利益、按照平仓协议率先对爆仓股强行平仓的话,就会引发其他机构的连锁平仓反应,并导致场内8500亿融资盘的杀跌平仓。那么,7.2万亿的股权质押,加上8500多亿的融资盘,总共近9万亿的爆仓、平仓盘涌出,必将使市场面临空前的流动性危机,再现2015年夏天2万多亿场外配资盘和1万多亿场内融资盘,被争相强行平仓所导致的连续的千股跌停的局面,并且数量是当时的4倍。这个后果就不是股灾、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性质了,而是股市崩盘、系统性金融危机、几千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破产的经济危机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去杠杆过程中的风险叠加效应、对爆仓盘被强行平仓会像滚雪球般放大的踩踏风险,对千百万人恐慌杀跌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人们在2015年夏天都见识过了,写有《两次金融危机之比较》的刘鹤副总理,更是了如指掌,体会深刻。

  现在,是到了管理层必须果断坚决出手,抓准政策切入点,防范和化解股权质押危机的时候了!

  二、化解股权质押危机刻不容缓。

  过去几年,特别是这一两周的周评,我都对化解中国股市一再出现股灾和危机的症结,作了较全面的剖析。并对化解危机的对策,提出了许多政策谏言。如今,根据金融委8月24日第三次会议的统发稿精神,以及8月26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代表证监会发表公开讲演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围绕他们已提上议事日程的工作要点,特提出几个化解危机的政策切入点。

  第一、改革新股股权结构,延长大小非解禁期。我认为,这是化解危机的“牛鼻子”。过去两年中发行了670只新股。如2017年发行新股419家,募资2200亿元;再融资(定增)1.32万亿元,是IPO募资的6倍;当年大小非解禁市值3万亿,又是定增募资的2.3倍。又如,今年1-6月,IPO75家,募资约900亿元;再融资(定增)3659亿元,是IPO的4倍;而解禁市值1.8万亿,又是定增的4.9倍。也许有人会反驳:“大小非解禁不等于全部减持”。但是,解禁市值就像泰山压顶,明摆在那里,笼罩在A股市场投资者的头顶上,令人恐惧。只要市场稍微转好,股价上涨,有接盘了,这一座座巨量的、低成本的大非筹码的“大山”,就会顷刻倒塌……
  新股结构发行制度的顽症,造成了今年前7个月A股市值损失了15万亿,接近于今年上半年14亿中国人可支配收入的19.6万亿。等于说,全国人民辛勤半年的劳动所得,差不多都在股市中灰飞烟灭了!并且,就今年上半年,导致10万亿以上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和5万亿民有资产的蒸发,使市场面临大量股权质押濒临爆仓风险,使基金、信托投资公司因投资人大量赎回而面临平仓清盘的风险,进而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灾难。因此,目前新股先发25%,之后再减持75%的发行制度,必须改革了!建议规定新股上市后控股股东的股权不得超过33%。大股东多余的股份,或者转为优先股,只能拿红利,永远不能抛售;或者上市时直接变成流动股发行,流通股的比例不得低于50%;或者延长大小非锁定期,改为小非3年解禁,大非8年解禁,并且,在亏损和破发状态下不得减持。这样,既可吓退很大一部分为圈钱跑路而上市的企业,又可防止新股上市时因盘子小而连续的涨停拔高,套牢跟风的中小投资者;还可一劳永逸地解决大非没完没了地减持问题。同时,也应规定,2016年以后上市新股的大小非,均按此新规处理。

  我以为,这是市场人士期盼已久,并是国务院高层领导本次要求监管层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应该希望比较大。若能尽快推出,将可成为化解股市危机的最大利好。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监管层没有任何理由,再为保护新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而延误此项改革了!

  第二、大力促进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2016年修改、并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资产重组的新规》,推翻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对资产重组审批的文件,以“打击忽悠式重组”、“反对跨界购并”为名,夺回了对并购重组的几上几下的审批,为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设置重重障碍,使市场失去了新增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使上市公司失去了内生成长性和外生成长性,进而造成中国股市在世界股市牛市潮流中的“独霸熊市”,大批股票跌到了10元以下或5元以下,国有股和广大中小投资者,被一茬一茬地割韭菜,损失极为惨重。建议重新回到国务院文件的规定上来,取消资产重组审核委。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包括定向增发的并购重组,一律无需经证监会审批。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国资改革,以及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国企上市公司对民营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对国企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重组、举牌、借壳上市,以便切实有效地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证监会只需加强事后监管,利用法制严厉打击虚假重组的行为即可。

  第三、向国际成熟股市看齐,鼓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股份,推行员工持股。

  第四、组建中国式的平准基金。鉴于中国股市无力改变持续暴跌、股灾不断的恶性循环,建议扩大国家队的资金实力,正式成立平准基金,以维护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第五、建议央行在金融货币(M2)去杠杆的同时,对基础货币加杠杆,向券商等大机构提供流动性。通过加大对股市的投资力度,使股市稳步地上涨,走长期的慢牛行情,提高股市的市值,扩充中国金融资产的实力,以更有效地帮助金融去杠杆,化解股权质押危机,促进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在我看来,股权质押危机,是“危”。但是,当国务院高层认识到了这个“危”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就必然会推出强有力的措施来化解“危”。于是“危”也就转变成“机”。并且,由于现在是“无股不押”,因而,化解股权质押危机,要做全面性超跌股的修复行情,较长时间的慢牛行情,把人气全面恢复起来,才能奏效!以芯片、软件、集成电路、半导体、5G为代表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股,第三批国改试点+国改“双百行动”的股,超跌、低价成长股,并购重组股,进口博览会概念股等,都会有机会。

  如果问股市近期有什么利好的话,我认为,最大的利好,就是股权质押股,或者整个A股,都大面积地面临着一场崩溃危机。想必监管层、管理层和政府高层,深知其对中国金融、中国经济的厉害关系,比谁都更加着急。大盘跌得也差不多了。作为投资者,耐心等待磨底就是了,总会有走出底部的那天!(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从一败涂地的海航系中学到什么
  中报收官,业绩和股价均呈断崖式下滑的海航系让人心酸,让人愤慨,让人感慨万千!

  大名鼎鼎的海航系旗下共有10家A股上市公司、6家港股公司,另有新三板挂牌企业若干家。10家A股公司除了经营石油加工的海越能源(原海越股份),因行业总体好转,盈利增长较快外,其他9家不是下降就是亏损。如从事房地产业的海航基础(原海岛建设),在A股房地产公司盈利增长四成的大背景下,其营收居然减47.9%,盈利同比减21.9%、环比减56.8%。从事航空业务的海航控股(原海南航空),营收增长15.5%,盈利同比减52.2%,环比大减159%;其账面净利为5.48亿元,而扣非后仅为1.53亿元。经营商业百货的供销大集(原西安民生),盈利4.2亿元,虽增长22%,但其中有5.03亿元来自投资收益。更别说亏损的海航创新(原九龙山、扣非后亏6437万元),*ST东电(扣非后亏1751万元),海航投资(原亿城投资、亏8677万元)。最有意思的是海航科技(原天海投资),1140亿元的总资产,130亿元的净资产,半年时间营业收入高达1500亿元,净利润居然只有-83万元,真不知这家公司是怎么做出来的!

  市场表现呢?10只A股中,股价最高的海越能源,9元出头,躺在2元一线的倒有海航控股(2.02元)、*ST东电(2.06元)、海航投资(2.52元)等。10只股票市值最高的200亿出头,最低的*ST东电才12亿元。10家公司市值合计1350亿元,要知道,这10家公司总资产达7700亿元,净资产也有1800亿元——噫吁兮,悉数破净!

  海航港股更惨。每股净资产3.76元的香港国际建设股价1.5元,破净破到骨头啦!海福德集团市值仅3.28亿元,一天交易3000多元,更有多天白板。CWT INT’L(原海航实业)则完全成了仙股,股价才0.20港元……
  记得上世纪海南航空在上海上市时,笔者曾采访过海航董事长陈峰先生。陈峰当时不无自豪地说,海南财政才给了我1000万,连买个飞机翅膀都不够,可资本市场的每一个机会我们都抓住了:法人股、内部职工股、B股、A股,连索罗斯都拿钱投资。海航掌舵人的勇气和魄力确实令人敬佩。但我想,可能是一开始杠杆就举得太高,机会抓得太多,以为一个支点真能撬动地球。想想看,靠着1000万财政拨款,到处讲故事拉投资,1997年海航B股上市时总资产就达30亿,杠杆率多高啊!之后习惯成自然,而且机会越抓越多,连不该抓的机会也抓,不该举的杠杆也举,终于有一天该还债啦!

  回过头来看看这10家A股公司,笔者概括了三大特点:第一,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海航大股东——海航资本、海航控股、海航商业控股、旅游控股、地产控股、大新华、直至什么慈善基金会——凡是海航系的大股东,其所持股权100%质押。第二,海航系上市公司除海南航空之外,其他均系买壳上市,而且买的多为ST壳、空壳、烂壳;期间不止一次戴帽、摘帽,再戴帽、再摘帽。如海航基础,其用过的公司名称包括:第一投资->ST一投->*ST一投->S*ST一投->*ST一投->ST一投->ST筑信->*ST筑信->ST筑信->ST海建->海岛建设,数都数不过来。第三,赶时髦,什么时髦干什么。一如从天津海运,到ST天海->*ST天海->S*ST天海->SST天海->S*ST天海->SST天海->S天海->天津海运->天海投资,最后变身而来的海航科技,1140亿元总资产,1500亿元总营收,怎么会做出-83万元盈利呢?原来,公司名称标以“科技”后,经营范围变更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明明半年报截止日为6月30日,可海航科技半年报中居然写上了这么一段文字:“2018年7月20日,第七届中国财经峰会在北京举行,公司凭借在科技行业中的卓越成就与不断创新,荣膺“2018(行业)影响力品牌”。

  别看海航系一败涂地,他可是个好教员,投资者和管理层至少可以学习以下几点:(1)、杠杆一定要适度,高杠杆害人又害己。(2)、烂公司该退就退,千万不能让垃圾股死里逃生翩翩起舞。(3),一家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投资人一定要深思熟虑,投资自己熟悉的企业,切不可听见风就是雨,被各种各样花花草草的概念和题材所迷惑。(金.融.投.资.报)
  
  


  刘柯:证金公司为何大手笔增持银行股
  最近行情虽然波澜不惊,但有一个动向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在已经公布的中报中窥视主力机构增持的信息,这有利于对未来行情的把握。特别是像证金公司这样的绝对“国家队”增持方向,更值得研究。

  数据显示,证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增持的品种就是大金融,特别是银行股。截至二季度末,证金公司持有农业银行17.32亿股,较一季度末增持6.77亿股,持股比例增至0.53%;持有中国银行85.54亿股,较一季末增持4亿股,持股比例增至2.91%;持有建设银行21.80亿股,较一季末增持9467万股,持股比例增至0.87%;持有交通银行27.02亿股,较一季末增持2.72亿股,持股比例增至3.64%。此外,证金公司还分别增持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贵阳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由于证金公司有深刻的背景,而银行股又是权重蓝筹,增持这些银行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而并非是看好其投资价值。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国银保监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322亿元,同比增长6.37%,这个数据基本与上半年全国的GDP增速持平,略低于今年M2的月均增速(8-8.5%)。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简单说,从中长期趋势看,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持平或者略高于GDP增速,理论上讲应该与M2增速持平或略高于M2增速。因为中国银行业主要的赚钱方式靠的是存贷差,只要经济总量保持稳健发展,M2增速保持稳健增长,则银行的利润增速就会与这两个指标看齐。这是一个笼统和保底的增速,中国的银行业没有完全开放,垄断性非常强,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大体格局基本稳定,五大行和部分优质股份制银行占据市场大头的地位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净利润的增速与GDP和M2看齐在中长期都有效。

  当然,部分优质银行还会高于这个平均增速。在已经公布了半年报的上市银行里,我们不难找到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双位数增长且基数不小的优质银行。比如国有大行的翘楚建设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长6.09%,净利润增长6.28%,非常稳健,与行业平均增速一致;再看看股份制银行龙头招商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长11.75%,净利润增长14%,净利润已经超越交通银行位列四大行之后,且不良率下降,拨备率上升,资本金充足;然后是城商行龙头上海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长28%,净利润增长20%,旗下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迅速,地处上海这个亚太金融中心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

  我们再看看这些持续增长的银行股的估值情况。建设银行目前的动态估值是6.6倍左右,这个估值刚好与净利润增持吻合;也就是说,建设银行作为银行股的中坚力量,已经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企业股票,估值基本能等同于净利润增速。按最新的业绩计算,招商银行的动态估值是8.75倍,这个估值的绝对数虽然比建设银行高,但从业绩增速对比看,招商银行明显低估。因为按14%左右的业绩增长估算,招商银行的动态估值应该是14倍,合理股价应该在45元附近,即便考虑到招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如建设银行,10倍以上的动态估值应该是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招商银行一出中报,各大卖方机构纷纷给予“强势推荐”和35元以上目标价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再谈谈推升银行股向正常估值回归的源动力问题。目前金融去杠杆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表外资金、理财资金、互联网金融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我们不说A股整体具备估值洼地的价值,但银行股肯定是估值洼地。当然,也有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中国银行业坏账隐患太大,报表真实性有疑问;但大家想想,这么多年这些疑问一直存在,银行业什么时候又真的爆发过大的危机?可不可能发生在优质的上市银行身上?我们对于银行股业绩的疑问是不是杞人忧天?想清楚这些问题,再看看依旧处于历史估值洼地,且在持续增长、赚钱的护城河依旧很深的优质银行股,我们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了。(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成长性是恢复上市股的试金石
  逢ST必炒、逢重组必炒、逢恢复上市必炒是要不得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成长性是一切壳重组概念股和恢复上市概念股有没有投资价值真正意义上的试金石。因此,对壳资源重组和恢复上市概念股的投资价值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青红皂白的捧杀和棒杀,都是要不得的。

  攀钢钒钛、重药控股恢复上市后的表现告诉我们ST壳资源即使仍然可以说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壳价值,但是,真正的价值优势应该说并不在壳,而是在于其重组过程中基于内在资源发掘、发现、重构、再造所带来的业绩变化和成长性。

  ST重组在我们的这个市场之所以一直被炒作得十分厉害,与其说是炒作的这些ST公司内在资源的业绩增长能力,还不如说是壳。在新股发行实行相对较为严苛的行政审核制的市场条件下,上市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的壳比起其内部是否还存在业绩上黄狼翻身的可能性,似乎远远地要重要得多。而退市机制的迟迟不到位,更是使得人们多年来就一直始终不渝地将关注的重心,放在ST的壳重组上。但是,这里所赌的与其说是那些暂停上市或濒临退市公司的业绩会不会有所好转,还不如说是它们的壳是不是还继续有炒作的空间。

  不少ST公司业绩连续亏损,即使在暂停上市阶段也未能有所改善,最终不得不被终止上市。*ST昆机*ST吉恩就是典型的例子。相比起来,攀钢钒钛和重药控股的死里逃生,应该说算得上是够幸运的了。

  因戴上*ST帽子后连续三年亏损,于2017年5月5日暂停上市的攀钢钒钛,得益于在退市前曾推出的重整方案,剥离了近90亿元的亏损资产,并放弃了一直以来不离不弃的铁矿石采选等主营业务,集中精力专营钒钛业务。根据最近发布的财报,钒产品供需结构的改善和价格的相应上涨,给公司带来扭亏为盈的喜讯。2017年,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8.63亿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

  原来主要从事化学肥料、化工材料的*ST建峰,在2017年重大资产重组后,也置出了原有的化工业务,置入重庆医药96.59%股份。公司改名为重药控股,主营业务也转变为药品、医疗器材的批发和零售。2017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1.06亿元,2018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上述两家*ST公司的摘帽并恢复上市,应该说是都是顺利成章的。但是,其恢复上市后的表现却让人不由得大跌眼镜。攀钢钒钛恢复上市首日暴涨25.08%,次日却以接近跌停的价位收盘。重药控股恢复上市首日大幅高开17.54%,之后便一路震荡下行,午后大跌6%,盘中振幅高达26%。原本被视为“香馍馍”的恢复上市股,为什么一瞬间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了呢?这对于攀钢钒钛和重药控股来说当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习惯于跟风炒作壳资源重组股,尤其是恢复上市概念股的投资者来说,更是一个无法不深思的问题。

  不能不看到,时代不同了,市场的炒作风气也不能不发生相应的改变。在退市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市场条件下,人们对壳资源壳价值的认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壳资源重组和恢复上市股票的价值评估,也不再主要放在壳资源本身的炒作价值上,而是放在了业绩的改变和未来成长的潜力上。应该说,这不仅是市场风格的一个可喜变化,更是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的投资理念的一个重要变化。不过,在具体看待上述两个恢复上市股有没有投资价值的问题上,我们并不主张一概而论的要么捧杀要么打杀。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价值投资真正的精髓。

  对于攀钢钒钛来说,其恢复上市股价的上涨,并非仅仅是沾了“复活股”的光,而是整个钛白粉行业景气度的不断走高、钒产品均价的较大幅度上升以及企业自身业绩的改善同步共振的结果。根据中金公司所给出的评级报告,攀钢钒钛目标价格区间为5.22元-6.50元。也就是说,其现在乃至近期的收盘价无论落点在什么价位,都未必是其投资价值的真实反映。至于重药控股,则也许会有所不同。一则,在其2017年所实现的11亿元净利润中,扣非净利润仅1亿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或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强;二则,2018年上半年时间过半,所实现的3.09亿元净利润却仅为上年全年的不足三分之一,业绩的成长性有点问题;其三,根据目前的市值和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计算,市盈率已超过30倍,现在的股价也算不上太便宜。

  恢复上市股光环的消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市场一蹶不振的整体走势给个股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也是分不开的,不过,它所反映的投资理念的进步,毕竟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值得引起重视的。我们并不主张投资者一再盲目地去重蹈历史上逢ST必炒、逢重组必炒、逢恢复上市必炒的覆辙,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业绩以及业绩成长性是一切壳重组概念股和恢复上市概念股有没有投资价值真正意义上的试金石。因此,投资者对壳资源重组和恢复上市概念股的投资价值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青红皂白的捧杀和棒杀,都是要不得的。(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独角兽巨头市值为啥大幅缩水
  独角兽巨头的股票市值大幅缩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如果仅仅为了估值与套现回归市场,那么捞一把就跑的玩法并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但如果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回归市场,积极让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市场还是会抱以欢迎的态度。

  无论是美股、港股还是A股市场的独角兽企业,今年以来都似乎很难避免股票市值大幅缩水的压力。然而,对于市场而言,曾经对独角兽企业寄予了很高的期待,而如今独角兽巨头乃至其余独角兽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纷纷缩水,实际上也揭示出一些潜在的问题。

  今年,可以认为是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高峰期,同时也是全球市场上市的密集期。在此期间,无论是港股市场的“同股不同权”放开,还是A股市场的CDR新规,都似乎在为独角兽企业上市铺路。实际上,对于独角兽概念,虽然已有不少的阐述,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根据《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资料显示,入围独角兽企业的企业数量多达164家,而估值均在10亿美元以上。至于估值在百亿美元以上,则可以称得上独角兽巨头。

  从三六零市值蒸发逾二千亿元,到独角兽巨头工业富联逼近发行价格,再到全球市场范围内多家独角兽上市公司的先后破发,实际上也反映出独角兽股票的去泡沫需求。确实,在今年掀起的独角兽上市热潮之前,海外中概股独角兽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亮眼表现,其中热度最高的BATJ,股票市值水涨船高,也掀起了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高潮。但是,价格暴涨之后,若业绩跟不上、营收增速遭遇瓶颈,那么股票价格形成拐点,也就很难回避了。

  实际上,纵观今年以来不少独角兽巨头的价格表现,均存在较大的跌幅,且市值蒸发速度较快,但与两年前的股价相比,今年以来的跌幅确实算不上什么,甚至可以用合理调整来描述。不过,在独角兽上市公司价值修复、泡沫挤压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盈利增速较预期逊色、创新能力下降以及少见爆款产品等问题。由此一来,在股票价格持续调整的背后,其背后还是离不开充满未知数的预期,而股票价格下跌也并非没有道理。

  近年来,独角兽企业关注度很高,但同样也是舆论争议最大的领域。例如,近期的滴滴事件,也轻易把一家独角兽巨头企业带进了舆论的风波之中。而作为本身具有数千亿估值的巨头企业,若危机公关处理不善,可能会因此深陷经营危机。而作为本身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乃至一定垄断性的独角兽巨头,也并非拥有牢固的行业地位,有时候一些事件就可能把企业拖下去了。

  这些年来,政策层面上积极引导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并对独角兽企业给予了适度的关照,但在过度呵护的环境下,独角兽企业应对危机的风险能力依旧不强,甚至还不能够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以认为,目前部分独角兽企业,还是热衷于炒概念、追热点,当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过后,则是一轮资本套现过程,而并非踏踏实实的做好企业。

  今年以来,独角兽巨头的股票市值大幅缩水,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或许,以往热门的题材概念,如今经过了一轮调整过后,市场对独角兽的青睐程度也开始显著下降,这无疑对独角兽企业的定价与估值产生不小的影响。但是,站在资本市场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思考,这可能会是一件好事。如果独角兽企业仅仅为了估值与套现回归市场,那么捞一把就跑的玩法并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但如果是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回归市场,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且积极让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那么对于这些企业,市场还是会抱以欢迎的态度。(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养老目标基金于A股有三大意义
  8月28日,市场期待的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发行。不追求首发规模、鼓励定投、重视投资者教育,是养老目标基金的三大标签。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构建我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奠基之作,也将是我国证券市场专业化、机构化方向上正本清源的关键一步,价值投资与责任投资信念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丰收”。因此,比起A股短期信心提振,养老目标基金更值得市场期待。

  从养老目标基金其本质作用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并不是用来炒股的,而是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简单来说,是为了帮助我国居民更好地养老。

  但是也不能否认,养老目标基金令A股的投资者们有了更多的幻想。养老目标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30%,这个比例看起来似乎不高,但养老市场空间广阔自然会令人想到会有大量的资金因此进入市场,恰逢当前股市又处于低价时期,这些为养老产业做贡献的养老目标基金会激发市场的信心。

  与养老金入市不同,养老金入市是政府行为,养老目标基金是机构行为,就专业程度而言自然是专业机构更胜一筹。加上金融机构近年来推出的部分养老型基金通过稳健的投资策略、良好的风控和适当的仓位控制,多数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这些养老型基金的成功经验也将成为养老目标基金的重要借鉴,市场也可以对这些基金的运作放心。

  总体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对A股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养老目标基金配置A股是机构投资者行为。和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散户投资者过多而机构投资者比例过低,养老目标基金配置A股虽然不能将这一现状扭转,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作用。即可以让更多的散户看到机构投资者可以为他们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从而引导更多的散户愿意将可闲置资金授权机构来投资理财;另外,还将潜移默化催生一部分新生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竞争,如果A股未来的制度能够成熟、完善,这类竞争将形成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二,养老目标基金所遵循的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A股成长。养老目标基金追求的不是高风险高收益,而是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想投资以及合理资源配置、仓位控制等方式以获取稳健收益。可以想象,这部分配置A股的资金为了保证收益,将大概率配置在蓝筹、绩优以及稳定的高成长性标的当中。一方面,这类个股股价表现相对稳定,并有可观的分红收益;另一方面,这类个股抗风险能力强,在冲击中相对抗跌,便于基金经理后期采取对应的操作。

  第三,养老目标基金对优质上市公司有积极的作用。养老目标基金的资金量庞大但不会不分青红皂白投入股市当中,只有符合机构风格,且所处行业发展稳定、企业业绩良好、未来成长空间大的优质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被养老目标基金所关注。未来,这些基金的关注者也将成为市场其他投资群体的关注对象,对企业而言无论是主业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运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只不过对于喜好风险的投资人士而言,养老目标基金能够带来的收益太少。实际上,正是因为养老目标基金以稳健为主,才能保证在长达数年的投资中都能收获稳健的投资收益。这种投资方式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是主流,也是成熟资本市场能够持续上涨、不断创造新高的原因之一。因此,随着养老目标基金的登场,A股市场将潜移默化感受到这种稳健投资带来的收获,逐渐引导理性的投资导向。

  当然,养老目标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并不是为了推动A股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只要能够有良好的运作、遵守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养老目标基金的结果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除了养老目标基金外,希望金融机构能够从“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等人们所需的方面入手,研究、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在为民众服务的同时繁荣我国资本市场。(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