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零壹空间的火箭点火发射,到7月初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宣布完成首款中型运载火箭的设计工作,商业航天不再仅仅是空洞的“概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行业变奏之时,各家企业的赛道也变得逐渐明晰。不同于此前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十分青睐的小型火箭,蓝箭航天更看重中型火箭市场,还提出了“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以及发动机“黄金推力区间”的概念。
在商业火箭竞逐者赛道逐渐分化的当下,中型火箭是否能够成为商业航天市场的主流,这一切显然还需要等待火箭上天之后再寻“风口”。
商业火箭赛道逐渐明晰
7月5日晚,蓝箭航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已经于今年6月完成全系统设计工作,该款火箭为国内在研运力最大的民营运载火箭,计划于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试验,2020年首飞。
同时,蓝箭航天还公布了朱雀二号未来的系列化型谱及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研发进度。未来,朱雀二号的拓展型火箭运力将有望超越SpaceX的猎鹰九号火箭。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家民营商业火箭企业都在争先“抢第一”,各家的赛道也变得更加细分。此前,星际荣耀在海南的火箭发射场地发射了“双曲线一号”火箭,零壹空间5月17日“点火”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自研火箭。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航天的点火上天的竞争刚刚启动,各家的布局似乎已经泾渭分明。
不同于星际荣耀和零壹空间提出的小型智能运载火箭及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蓝箭航天选择的是另一条迥然不同的赛道——中型运载火箭。张昌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商业火箭逐渐落到实处,各家都会主导一块市场,整个产业也变得越来越垂直细分,这也是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张昌武认为,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是火箭发射市场的紧缺产品,而一台环保、高性价比、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则更是决定了运载火箭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未来,具备中型火箭研制能力的企业才能在以中低轨卫星发射需求为主流的商业发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述分析也有市场数据印证,截至今年年中,我国现有的各型运载火箭,共发射278次,其中LEO运力在1.5吨到4吨的中型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占比51%,国外各型运载火箭,共发射了4200余次,中型运载火箭共发射约2500次,占比约60%。
中型火箭入局者不多
即便中型火箭市场需求巨大,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中国及世界各国主流的中型运载火箭都属于老一代运载火箭,普遍面临不够环保,价格昂贵,发射准备时间长,难以复用,产能不足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蓝箭航天提出了“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以及发动机“黄金推力区间”的概念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被蓝箭航天称为“黄金推力区间”的实质指的是60吨-100吨推力,而国际上也早有很多案例。目前,俄罗斯的联盟号,美国的德尔塔2,宇宙神2,中国的长征2/3/4系列,欧洲阿里安4,以及著名猎鹰9,这些世界范围内发射数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火箭其发动机推力,均位于60-100吨区间。
处于上述推力区间的发动机,向下可以覆盖单发动机的小型火箭,向上可以覆盖中型火箭,大型火箭,极限可以用于类似猎鹰9的27台并联的重型火箭。商业价值最大、研制难度适中,投入产出比高。
对于这一市场,国家队也布局频频,中国航天科技(行情000901,诊股)集团有限公司四院消息显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与伺服系统首次地面联合热试车(热联试)7月2日成功。
而一位长期研究航天发展(行情000547,诊股)的从业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spaceX在大型火箭市场优势明显,小微卫星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但适合进行小微卫星组网、中小卫星组网及补网的中型火箭的入局者并不多,当中型火箭真正发射之后,一些新的市场或将被逐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