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海航基础释疑百亿收购实控人旗下资产

加入日期:2018-7-10 19:43:3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7-10 19:43:36讯:

  7月10日下午,海航基础(行情600515,诊股)于上交所召开重大资产重组说明会,就外界关注的公司拟作价103.81亿元向实控人旗下北京海航金控收购其将要持有的海航金融一期100%股权相关事宜予以了回应。

  谈及本次重组影响,海航基础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标志在说明会上阐述,通过本次交易,海航基础将通过收购海航金融一期持有的香港国际建投控股股权,实现海航集团下属基础建设类业务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整合,构建海航集团基建领域的旗舰平台,能够更加全面地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提供基础建设服务,助力海南全岛乃至其他区域的建设发展;同时,香港国际建投将依托上市公司的区域性项目资源以及海航集团境内外市场开拓渠道,拓展地基打桩业务进入港澳以外的市场区域。

  已收到香港证监会反馈

  回溯本次重组方案,6月22日晚间海航基础披露称,公司拟向北京海航金控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通过内部股权调整后将持有的海航金融一期100%股权,其下属主要资产系香港国际建投74.66%股权。香港国际建投主要从事地基打桩业务与房地产开发业务,为港股上市公司。

  截至预案签署日,北京海航金控暂未取得海航金融一期100%股权,其拟通过与香港海航实业交易取得本次重组的标的资产海航金融一期100%股权。香港海航实业系海航金融一期唯一股东。

  上述关联企业具有同一实际控制人,均为海南慈航基金会,相关股权转移属于内部股权调整。

  由此,对于本次交易准备是否充分,外界仍有疑惑。投服中心在说明会上提问,公司公布预案前未完成股权转让的原因为何?标的资产的状况是否会影响本次重组交易?

  本次重组的财务顾问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方面回应称,由于本次交易标的位于境外,规模较大,涉及境外资产收购,需要论证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审批事项较多,包括香港证监会对于要约收购豁免事项的审批政策、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境外投资的审批,所以耗时较长,于预案公告前未完成股权转让。

  “我们已于6月初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要约收购豁免申请的全套文件,截至目前已经收到了香港证监会关于文件的一些反馈问题,正在组织答复。”海通证券表示,除预案披露的审批事项外,并无其他影响本次交易的尚需履行的未披露的审批程序。综上本次交易由于涉及境外收购,论证事项较多,目前情况具有合理性。

  香港国际建投上半年预盈8亿港币

  其次,关于标的资产持续盈利能力是市场另一个关注点。

  根据业绩承诺,本次重组的交易对方承诺假设开发法评估资产2018年3-12月、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预测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数额合计不低于20.00亿元。

  不过,预案显示,2016年至2017年期间,标的资产海航金融一期营业收入分别为33.63亿元和28.53亿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和-1.97亿元,降幅较大。海航金融一期的主要资产为其所持有的香港国际建投74.66%股权和汇海晟100%股权。其中,香港国际建投2016年度、2017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02.36万元、-2117.85万元。汇海晟2017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345.28万元。

  对于亏损原因,海航金融一期总结为:香港国际建投地基打桩业务市场竞争激烈,香港国际建投调整经营策略,为抢占市场调低产品价格,毛利率下降。同时,2017年其国内剩余的沈阳项目利润率低于2016年相关地产项目;海航金融一期持有汇海晟100%股权,2017年后者通过借款取得Dufry相关股权,产生大额财务费用。

  香港国际建投首席执行官穆先义在本次说明会上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打桩业务方面,香港国际建投在港澳地区是龙头企业,为了应对目前的竞争形势,公司主动做了经营策略上的调整,未来市场份额预计还会提升。其次,在房地产业务方面,目前地产业务主要在香港,目前盈利状况比较确定。

  “未来我们也会不断探讨新的发展机会,包括如何利用公司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地位,以及未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如何拓展新的机会,我们也会有一系列动作。”官穆先谈到。

  7月6日,香港国际建投发布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净利润不会低于8亿港币,主要系出售相关项目公司以及上海及天津物业发展的公司所致。

  关于汇海晟未来收益与财务费用的匹配性,海通证券方面表示,目前正在筹备关于问询函的正式回复,暂时还不具备公开披露的条件,建议以公告为准。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