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编者按: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公司里的一些人很多方便,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公司来的。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讲讲我的几段经历。
过去,我经常在一家高端家具店买家具,它家的家具非常好,使用了10 年还和新的一样。我每次去都找同一位销售经理,她会非常热情地接待我,时间一长,就非常熟悉了,几年下来我给她带去不少生意。后来有一天,她约我喝咖啡,告诉我她去了原来那家店的竞争对手那里,希望我还能像从前那样照顾她的生意。我虽然非常客气地对她表示支持,但是以后很多年从来没有在她的新公司买过一件家具;相反,在她的老东家那里,很快又有一位新的销售经理和我成了朋友。
我曾经用过高盛帮我管理财务。高盛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回报率非常高,在行业里很有名。虽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很高的奖金,但是相比他们为公司带来的收益,比例非常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从高盛出来成立自己的基金,他们会将原先的一部分客户带出来,这些被拉出来的投资人为他们提供了锚定投资(anchor investment)。而我也时不时地会收到他们的来信,希望继续和我做生意。
但是,这批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复制他们在高盛里面的表现,当然时间久了我也就没有再和他们有往来。同样,很多风险投资人,包括一些在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工作的合伙人,也会等到自己有很多社会资源、在市场上的表现得到认可之后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投资的效果要远远低于他们在之前基金中的表现。
这类事情我们还能举出很多。虽然他们所处的行业不同、技能不同,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有两个地方是相似的。首先,他们觉得原来的公司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低估了自己的价值。比如,从高盛这样的公司出来自己做基金的人,经常会觉得高盛给自己的钱分得少。另外,高盛必须遵守的一些监管措施,让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比如,在高盛里管共同基金的人是不允许做空股票的,但是当他们运作自己的对冲基金时,就没有这个限制。
其次,他们在原有的单位都获得了成功,因此是有能力的,更重要的是有人脉关系。事实上,确实有少数顾客会表示,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还是你的顾客,这些人无疑帮助那些离职者下定了决心。但是,这只是少数人。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人也有两个共同的误区。首先,他们的人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有的组织,无论是在高盛还是在那家高端家具店,一旦没有了原有组织这样的光环,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就不那么值钱。其次,他们过去在开展业务时,使用了大量的原来组织的隐含资源。虽然大部分人在离职时,会考虑到原来组织资源的作用,但是他们忽视了隐含资源。
什么是隐含资源呢?举一个例子。大部分投资人在市场表现好的时候,都会对基金经理们满意;但是,在表现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撤资。如果钱放到了高盛,即使市场表现不好,投资人会想,这个时间高盛尚且如此,其他的投资公司就更信不过了,因此钱还是留在了高盛。这样,基金经理就有机会重新把业务做起来。
但是,同样的基金管理者,如果不是代表高盛,而是他们自己,即使在股市偶尔表现不好的时候,大家也难以宽容他们,他们就没有了第二次机会。这种资源是隐含的。无论是在高盛还是在凯鹏华盈获得成功的人,无意中都利用了公司大量的隐含资源,但他们常常不自知。
除此之外,觉得分成不够高的人还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高盛之所以给他们那么多的奖金,既不更多,也不更少,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高盛每个人出去创业都能成功,高盛就会自动地将分成比例提高。这就是谷歌给杰夫·迪恩这样的人比一般公司首席执行官更高的股票奖金的原因。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回到现实。大约从2010 年开始,中国很多著名的媒体人离开了原来的大媒体出来创业,特别是电视台。甚至早在2008 年、2009 年前后,就有央视等知名媒体的名人出来创业。今天回过头来看,成功的极少,比IT 行业离职创业的人成功率低很多。
这种现象有点儿奇怪,因为那些知名媒体人,有知名度,有人脉,有人投资;而IT 行业出来的人,即使在一个大公司做到了总监,或者在一个中型公司做到了高管,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人知道。
但是,为什么很多媒体人创业做自媒体失败了呢?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共性。
但凡从传统媒体出来的人都有两个特点:第一,有情怀,要做一件自己深思熟虑了很久、准备了很久的事情;第二,觉得自己原来的单位没有活力,自己没有机会。但是他们和前面提到的从高盛等公司出来的人一样,都陷入了相同的误区。我曾经跟随一些大媒体在北美采访,也帮助他们联系过一些采访。如果用央视这样的牌子去大公司敲门,大家就欢迎并愿意接受采访。
但是,如果(过去)最牛气的主持人在离开央视后,以自己的名义做采访,很多公司就不接受了。国内某位知名度极高的媒体人,想采访一下IBM 公司的沃森(Watson )医疗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团队,人家只让她站在门外透过玻璃门遥望机柜;而当她提出采访谷歌时,对方干脆直接婉言谢绝。这些被采访的大公司其实对是否有必要接受采访是很清楚的,它们看重的是媒体人后面的那块牌子,而不是媒体人自己的知名度。
我在2017 年年初写的2016 年年终总结中讲过,2016 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劝回了不少想离开单位创业的人,包括很多媒体人。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这些人创业的成功率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低很多,不如在原来单位中再做更多的准备,等待时机,反正机会以后还会有的。
那么他们应该做什么准备呢?我们不妨看看从著名媒体走出来的成功创业的媒体人有什么共性。
首先,他们其实都不是在做自媒体,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和影响力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比如罗振宇、马东,以及虎嗅、嘉宾传媒的几个创业者都是如此。但凡决定出来创业的,多少会有点儿看家本领,但是不同的看家本领用起来效果也会不同。
媒体的很多离职者在离职前常常对某个问题有深入思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自己出来做事情后,利用多年积累起来的势能打响了第一炮,但也就是响了第一炮,因为过去在单位里的长期积累一旦离开单位后就用得很快,不久就会用光。大家可能会发现,很多自媒体越办越差,刚开始的时候有观点、有新意,后来就是凑节目内容,而与此同时,全世界媒体的平均水平却是在稳步提高的。相比之下,那些有能力打造平台的人,就不会有吃光老本的担心,因为平台可以引进新人。
其次,做平台都需要两个看家本领。第一个本领是培养一批新人,通过这些新人将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大。一些人希望做一个平台,让专业的媒体人都来这里,这其实很不现实,或许是因为文人相轻吧,很少看到一个资深媒体人到另一个同行创办的平台上去发展。因此,去平台的都是新人。当然,有的人善于培养新人,有的人永远坚持自己唱主角,两种不同的做法时间一长,发展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由于我们这个时代总需要媒体的进步、总需要新人,因此既有媒体经验又能带新人的从业者,就显得特别稀缺了。
第二个本领则是将其他行业的人塑造成媒体上的明星。在过去,知识界很多人只是在学校里讲课,或者在很小的学术圈做讲座,抑或本身就职于企业界,这些人可能在自己的领域成名已久,但过去并不接触媒体,他们也不会自己去办媒体,而一些新的媒体平台将这些专业人士塑造成了大众喜爱的明星,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比如,著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和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就是利用这样的平台为大众所知晓。而能塑造这样明星的媒体人,过去的传统大媒体确实限制了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这样的人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外界会评论说:“呦!想不到×××还有这个本事。”相比之下,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人明星,即使光环再耀眼,我也建议暂时在原有的单位中将上面两个本领学会再说。
相比之下,从大的科技企业里走出来的资深人士,办公司的成功率要高一些。这是因为那些人虽然也有些名气,但是那种名气常常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背后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靠手艺吃饭。和他们打交道的人,看重的也不过是他们那点手艺。只要别人觉得他们的手艺还有用,就有人愿意掏钱让他们做事情。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他们的幸运。如果对比这两个领域成功的创业者,就能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凭手艺吃饭,而不是靠光环吃饭。
至于这一节为什么叫作“缪贤的误区”,这就要讲到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了,它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话说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者令(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缪贤的门客。缪贤在跟随赵王出使、与燕国国王相会时,燕王对他很好,愿私下里结交他。后来缪贤犯了错误,想逃到燕国去,征求蔺相如的意见。
蔺相如说:“不可,当初燕王对你好,因为你是赵国的宠臣,对方其实是冲着赵国来的,并非冲着你,今天你落魄了跑去投奔,一文不值,燕王肯定把你绑了再送回来。”后来,缪贤听了蔺相如的建议,跑去找赵王认了个错,获得了赵王的原谅。
缪贤思维的误区在于,他搞错了燕王对他好的原因。
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公司里的一些人很多方便,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公司来的。
我在《大学之路》中讲,真正的好大学是这样的:当它们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他们不再需要把母校的名字挂在嘴边,因为他们的能力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如果一个人从名校毕业,还总要不断提醒别人他的这段经历,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明星企业或者单位和明星们的关系大抵也是如此。可见,英雄不问出身。
(本文摘自《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作者:吴军,经中信出版社授权发布)
(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