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中小微企业缺钱实质是缺信用国内征信体系远未成熟

加入日期:2018-6-23 19:39:3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6-23 19:39:38讯: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6月22日,在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路博览会上,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程有根指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表面上看是缺钱,实际上是缺信用。”

  而在6月23日,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税银)首席商务官曾源分析,过去中小微企业的信息难以准确采集,导致外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难以进行评判。

  北京大学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新海表示,信用体现在多方面。在当前国内征信体系远未成熟的情况下,各方还在探索多种评估中小微企业信用的方法。

  

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估困难

程有根指出,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反映最强烈、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而广东是中小微企业的大省。来自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单位数量接近1000万个,居全国首位,完成增加值4.83万亿元,占广东省的经济比重达到53.8%,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

  基于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刘新海分析,中小微企业的寿命周期普遍较短,其本身可以用于信用评估的数据量较少,令其可评估的数据不可靠,风险很大。

  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难以评估,还表现在篡改自身经营数据。曾源介绍,银税互动之前,中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通过更改财务数据以夸大自身盈利的状况,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而在此前,银行与税务局之间的信息未能连通,所以银行与税务局难以察觉该问题。

  “除非你能识别它。”广州市瑞蚨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谭志伟称,曾在国内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工作的谭志伟,对于该问题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表示,这种情况类似于每个人都希望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加剧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谭志伟进一步介绍,银行对企业开展贷款业务,需要对企业进行风险和经营能力的综合评估,以此判断该企业是否有偿还贷款的能力。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信用评估成本,可能接近相同,甚至评估中小微企业信用所耗费的成本会更高。

  

探索信用评估方法

当前,基于中小微企业信用难以有效评估的现状,各方均在探索不同的征信方式,从而试图解决该问题。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信贷总监陈燕来提供的一个独特心得是,关注中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态。谭志伟认为,企业主的个人征信信息,反映的是其个人的商业借贷等信息,一般很少将其个人的商业信誉和其经营的企业关联。如果将两者进行关联,会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小微企业所处的供应链受到关注。诺华诚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苏诚信认为,以后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数据可用于信用评估,加入供应链的视角后,该企业上下游的其他企业的经营数据,也将成为评估该企业信用的一个数据维度。

  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谭志伟称,在中小微企业没有很核心的财务数据时,其与政府相关的税务等数据,可以加入到金融管控的参数中来加以利用。

  成立于2014年的微众税银,正是一家以税务数据为核心的第三方征信公司。微众税银首席商务官曾源介绍,税务信息是企业在信用评估中,作为正相关信息是最有价值的部分。银税互动后,通过中小微企业的授权,公司系统可以从税务局获得该企业的信息,进行相关数据模型的评估后,系统会直接将信用评估的信息传送至银行,这就统一了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是一种探索,各种方式都能帮助提升一点,但是这能对这个问题解决多少?” 刘新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问。他表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大家都在想办法,一点一点的做。

  曾源预判,未来国内的征信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各个行业和地区的特殊性,以及时间的推移,征信的标准需要更迭,也需要更有针对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