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新股发行凭什么打破红线? 应健中:入市契机

加入日期:2018-6-2 8:37: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6-2 8:37:26讯:

  导读:
  贺宛男:新股发行凭什么打破红线?
  刘柯:去杠杆背景下怎么选好公司
  黄湘源:退市机制常态化依然任重道远
  郭施亮:IPO与再融资提速冲击股市投资
  皮海洲:政策红利别都给了BAT
  桂浩明:债市风险缘何重创股市?

  宋清辉:应把保护投资者措施写进招股书
  应健中:每一轮大跌都是入市契机

  贺宛男:新股发行凭什么打破红线?
  6月1日,A股“入摩”首日,股市出现了一件咄咄怪事,一只新股的发行价居然高于行业二级市场平均价,而且突破了证监会规定的23倍市盈率的发股红线。这只新股就是南京证券。

  据相关公告,经网下询价后,南京证券确定的发行价为3.79元/股,此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25.61倍,而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其所属行业(资本市场服务)对应的平均市盈率为21.04倍。

  这是怎么回事?批发价高于零售价?还是面粉贵过面包?难不成几百倍的中签率中到一只新股之后,股价还要向二级市场靠拢?

  尽管南京证券为此不得不连发三次风险提示,将原定于2018年5月11日进行的网上、网下申购,推迟至6月1日,但23倍和新股发行价格不得高于行业市盈率的两条红线还是说破就破了!

  那么,这3.79元的发行价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网下申购时,报价区间为3.09元-37.90元(居然有机构报37.90元,这是疯了还是故意抬轿?)。而网下投资者全部报价的加权平均值为3.78,公募基金报价的加权平均值为3.79。既然“全部报价”均值为3.78,为什么要采用一部分(公募基金)报价呢?没办法,截止2017年底,南京证券每股净资产3.79元,如果低于净资产发股,将被视为国有资产流失。由此,我们不难猜想,公募基金怕是奉命报价。

  接下来还有中信建投,将于6月7日发行4亿股新股,目前预估发行价为5.42元,对应市盈率为10.38倍。但这5.42元的发行价肯定会抬上去,因为其2017年底每股净资产6.09元,若按今年一季报则为6.19元。问题是,目前中信建投H股股价也就6.35港元(折合人民币5.20元),为什么在香港市场只卖5.20元,A股市场要卖6.09甚至6.19元呢?莫非A股股民真的好欺负吗?

  而且,同是券商IPO,为什么有的要以25倍发股,有的只能按10几倍发股,作为央企和中国十大券商之一的中信建投,又何以如此忍气吞声甘心贱卖?

  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数日前,农业银行千亿定增已获证监会通过,公司将增发274.73亿股A股、募资1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如最终完成实施,将成为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再融资。按募资1000亿元,除以274.73亿股,发行价为3.64元,可目前农业银行每股净资产4.25元,纵然按经审计的2017年年报也达4.15元。怎么办?要不也如上述两公司那样把发行价抬上去?要不六个月内发不出来宣告批文失效。

  再看看证监会网站,接下来已经过会的券商还有华林证券发行2.7亿股,长城证券发行5亿股,天风证券发行8.23亿股;过会的郑州银行发行6亿股,长沙银行发行10亿股,这些城商行、农商行一如既往地后面跟着巨量职工股。再融资方面,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定增破发了,海通证券照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明知市场如此低迷,股民输得如此惨不忍睹,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地、人为地发这些本不该发行、也很难发行的股票呢?股市跌幅全球第一,投资者亏损全球第一,为什么只字不提?(.金.融.投.资.报)




  刘柯:去杠杆背景下怎么选好公司
  首家外资私募富达国际日前在谈到A股入摩的时候表示,将更加看重资产负债表稳健公司。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稳健的公司,都属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不仅仅是入摩以后外资这么看,在国内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资产负债表稳健的公司将越来越受关注。

  那么,怎么去看资产负债表呢?我们可以按以下几个标准去选择:经营性现金流充沛、短期借款低、财务费用甚低甚至为负、净资产收益率高、净利润绝对值高。这里面每一个指标其实都是抗风险能力的衡量指标,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公司因为并购商誉减值,为什么那么多公司不仅再融资搞不成连企业债都发不出去,就是因为负债率太高,举债经营难以为继。我们可以一一分析这些指标的意义。

  经营性现金流,这很有说服力,就是说公司的利润不是账面利润,而是有真金白银在那放着的。我们都知道,在投资风险甚大的时候,现金为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现金流不仅表现公司的实际赚钱能力,还表示了公司现金储备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业经营稳健,现金储备丰富,这个钱既可用于扩大生产,也可用于兼并收购,而且经营性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如果净利润又比较高,一般来说这个净利润的真实性也比较高。

  短期借款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什么短期借款,主要是利息高的银行短期借贷和其它信托类资金,这样的资金虽然能给公司带来流动性,但财务费用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借贷资金少,财务成本相应就低,很多白酒企业就是这样,财务费用都是负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仅不从银行借贷,还可以自己借钱给人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短期借款低的前提是经营收入和净利润高,就是说企业经营非常正常稳健,但没多少短期借贷成本,靠自身就能取得良好经营业绩。一般这样的公司经营比较稳健,而且属于行业龙头公司,保护壁垒比较高,才敢于这么自信。

  财务费用甚低甚至为负,这个比较好理解,与上述短期借款指标相对应,没借钱所以财务费用支出就少,财务成本可能低。前面说了,很多高现金流而主业又非常稳健的公司,财务费用甚至可以为负。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白酒、百货等现金流庞大的公司,几乎都是现金奶牛。财务费用这个指标,在大牛市之中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有扩张性发展机会的时候,就应该加杠杆,这时候就需要借贷,财务费用就变成了正值。当然,对于白酒百货等企业来说,由于现金流过去庞大,几乎不需要借贷。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这个指标是一个辅助指标。什么意思呢?一家公司如果经营陷入停滞,也可能没有短期借债,也可能财务费用为零。所以我们要选看这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高,说明这样的公司赚钱能力是不错的,是健康的。还有一个是净利润的绝对数,也要高才行。这个也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很多公司就是赚个打工的钱,净资产收益率也不错,也没什么借款,也没什么财务费用,但就是做点小生意,这样的公司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净利润高,然后上面各项财务指标又很牛,那这样的公司就是优质公司,就能抵挡系统风险的洗礼,还容易在风暴中屹立不倒的情况下做大做强。

  当然,这些都是静态指标,是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按照财务静态指标选出的抗风险公司,属于标准市场运行之中典型的价值投资公司,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酿酒、优势医药、百货、大消费龙头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中。但是大多数扩张型新兴前沿科技公司不符合这个标准,它不会有这么高的现金流,也不可能不高负债。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思考,如何在相对新锐的行业里找到资产负债表稳健,企业又积极转型的好公司呢?我们可以看看东港股份,财务指标堪称靓丽,2017年年底每股经营性现金为0.9元(当年每股收益0.64元),没有短期借款,财务费用为负,销售毛利率40%,营业利润率18%,净资产收益率16%,都非常稳健。从产业属性上看,虽然东港现在主业是商业发票印刷,但正积极成为电子发票、电子档案存储等百亿级新锐市场的领军企业。这样的公司,是不是属于彼得林奇说的“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退市机制常态化依然任重道远
  由于“上市不易”,
  每家面临退市危机的企业,都受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重要股东方的利益诉求、资本玩家的运作需要等,无不对退市形成强大的阻力。

  退市机制常态化的欢呼再次响彻市场。其原因无非是上交所作出了终止*ST吉恩*ST昆机股票上市的决定,而深交所则紧紧跟上,*ST烯碳终止上市的最终意见也随即出台。

  近几年来,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退市机制常态化的说法。可是,盼了几年,来自媒体的数据却显示,自2001年退市制度建立起,沪深两市总计退市公司仅有92家,年均退市率约0.35%,主动退市的更是少之又少。相比纽约证交所的年均退市率6%,约50%是主动退市;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为8%,主动退市率占近三分之二,我们同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在退市机制上依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即使从现在起,有关部门下定了该退则退的决心,那至多也只能说是退市机制常态化有可能开始起步,如何谈得上退市机制已经常态化了呢?

  *ST吉恩*ST昆机都属于业绩连续多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对这类公司予以退市,原本就是退市制度规定的主要情形之一。2001年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当年4月,连续亏损4年的PT水仙被依法退市。此后7年,总计有57家上市公司被依法退市,其中,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就有42家。但是,2008年以后,这一制度却一度失灵。有关数据显示,此后的4年间,虽然有17只退市个股均因吸收合并而退出A股,却无一股因连续亏损而退市。即便因连续亏损而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调节财务指标而实现恢复上市,或利用补充材料而拖延期限。据不完全统计,在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企业竟有35家之多,占过去十年恢复上市总数的60%。

  2012年4月,本着完善退市指标,简化退市程序的原则,沪深交易所就调整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公开征求意见,6月正式发布启用。这一调整,改变了过往以利润为单一标准的退市指标体系,对于退市制度的推进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2013年,*ST创智、*ST炎黄正式宣告退市,结束了连续数年无亏损股退市的局面;但因新老规定划分,这两家公司退市的依据仍沿用2012年之前规则。2014年,*ST长油成为了2012年退市新政后首只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个股,同时也是A股首家退市的央企。与此同时,被证监会查处连续五年造假的南纺股份,包括此前同样严重违法的绿大地、万福生科在内,却未被暂停上市和直接退市。由此而引发2014年以确立了“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大体系为中心内容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再次改革和完善。次年,*ST国恒因连续三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被暂停上市,最终因保壳扭亏未果而退市。同年,连续亏损四年的*ST二重主动退市。新都酒店因连续两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在当年也被暂停上市,最终也因未符合深交所恢复上市条件而退市。2016年5月,*ST博元成为首只因重大信披违法而遭强制退市的个股。2018年,上市不足4年的欣泰电气,IPO申请文件中相关财务数据造假、上市后披露的定期报告亦存在虚假披露,成为因欺诈发行而强制退市的首例,也是创业板首起退市案例。欣泰电气不服,一直上诉至最高法,终以败诉告终。

  上市公司退市难,首先是由上市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的。由于“上市不易”,每家面临退市危机的企业,都受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重要股东方的利益诉求、资本玩家的运作需要等,无不对退市形成强大的阻力。正如有法律界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在多方力量的“拔河”中,退市制度的单兵突进行进得并不容易。

  上市公司退市难,与政策市的过度挟权自重也是分不开的。由于新股发行和资产重组至今还放不下行政审批制,监管部门对自己所批准上市的企业,总是自觉不自觉承担起了背书担保的责任。退市制度从ST、PT到*ST乃至退市整理期,无不体现了行政权力对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无限的慈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不仅为保壳借壳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也使得涉及退市的各种指标尤其是交易和财务等指标很容易被规避。特别是在证监会迟迟不肯将上市和退市的审批权下放给交易所的情况下,权力太大的长官意志总是不由自主地成为该退不退的挡箭牌和保护伞。

  上市公司退市难,说到底是法不到位所造成的。客观上,由于《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没有来得及修改,证监会虽然因应时势的变化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形对退市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但是,且不说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的行政性法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就是兼政策法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两种身份与一身的监管部门自己,也不免会发生左右手互搏的矛盾情形。在这方面,信息披露违法就是相当突出的一例。即使在专门制定了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的应予以强制退市的法规性文件的情况下,证监会对涉及此类问题相关案例,也依然大多是按照未来的既修订的《证券法》来处理的,真正被处以强制退市的则极为罕见。如果就连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也对强制退市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实践中其所应有的法律效率也就不能不可松可紧或时松时紧,最终如果干脆让位给了尚未来得及修改的《证券法》原本就不到位的以罚代法,那也是不稀奇的。《证券法》修改为什么不到位?有人把退市机制的不到位当成了替罪羊。照这种说法,倘若退市机制一日未实现常态化,《证券法》岂不也就一日也无法修改到位并付诸实施了吗?这显然并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事实上,拟议中的《证券法》修订原本就应对退市条件和退市办法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如果不是《证券法》修订被一拖再拖,也许,不要说现在注册制改革的推行也不至于成为问题,退市机制常态化更有可能早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又何至于一直到现在还在为该退不退大伤脑筋呢?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提深交所最近所发布的一份战略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似乎并没有像现在市面上一看到又有几家*ST因触及退市条件而被退市就迫不及待地欢呼起退市机制常态化了,而是实事求是地提出,到2020年,在退市机制常态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监管部门为什么将退市机制常态化取得新突破的时间定在2020年,在笔者看来,这与《证券法》修订的进度应该也是相吻合的。只有在法律修改到位的支持下,加上监管行动的配合,才有可能让退市机制常态化真正落到实处。而这种落实,按照深交所这份规划的说法,也只能说是有了新的突破,而并不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在这之前,退市机制常态化依然还将任重而道远。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IPO与再融资提速冲击股市投资
  若重融资功能充分
  发挥,则股市IPO融资需求将大大提升,并由此引发再融资频繁上演以及大股东减持套现频繁发生,而这些因素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冲击却基本覆盖了加大现金分红、提升退市率等利好因素。

  多年来,中国股市以重融资作为功能定位,而在过去一两年时间内,重融资功能定位的发挥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从2017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中国股市IPO以及再融资规模就达到了2.03万亿,而过去一年时间IPO与再融资突破2万亿的规模级别,确实给了经济转型以及企业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对于“两多两少”的问题,却直接影响到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而面对间接融资渠道门槛较高、民间借贷成本偏高等现象,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方法,莫过于提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效率,加大股市融资的需求,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股市为拓宽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做出了不少的制度调整。其中,如CDR改革、IPO审核绿色通道等,似乎给予了不少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行上市福利。

  从药明康德到工业富联,再到宁德时代,一家家颇具市场影响力、且本身估值偏高的独角兽企业先后获准上市,这本身也加快了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步伐,为其打开了融资的出路。与此同时,从现阶段IPO审核的情况来看,银行、券商等机构仍在加快IPO的发行进程,而更有甚者已经完成了过会的过程,距离拿到IPO核准批文也为时不远了。

  由此可见,对于当下的中国股市,IPO融资的力度保持居高不下的状态,而随着大盘股IPO、大型独角兽企业IPO的先后推进,实际上也把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并进一步强化股票市场重融资的特征。

  与以往的做法不同,如今即使A股市场身处熊市中后期的投资环境,A股市场的融资步伐却并未放缓,反而因独角兽的回归而加快了IPO的发行上市步伐。然而,与之相比,以往A股市场处于相对活跃乃至牛市行情的市场环境下,才会加大IPO发行的力度,而从近年来IPO加快发行的策略来看,或多或少暗示出市场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但股市投资功能却因此遭到冲击。

  实际上,除了IPO融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之外,股市再融资、股权质押等现象同样得到了市场的重视,并获得了充分地挖掘。

  其中,近年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完成融资的密度明显增加,而这也是此前再融资新规下的一种很好的应对方式。再者,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行为并未因前期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而停歇,反而有保持活跃的迹象,而从现阶段来看,A股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还是占据较高的比例,质押市值甚至达到A股市场总市值的10%左右。

  可以这样认为,近年来A股市场的融资与再融资现象,并未因股市长期走熊而遭到重挫,反而有继续保持活跃、保持高居不下的态势。由此一来,即使股市投资吸引力骤减,市场活跃度大幅下降,也并未影响到股市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效果。

  这些年来,A股重融资定位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也并非一味强调股市融资。在实际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到市场的一些有利的改善因素。

  例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积极性明显提升,A股市场潜在的股息率得到或多或少地提升。又例如,减持新规升级版等配套举措的出炉,意在降低大股东变相减持套现的行为,降低市场频繁套利的风险。此外,则是股市退市率略有提升,但与年均上市率相比,A股市场的退市率确实低得可怜。

  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本来需要实现一个持续均衡的状态,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若重融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则直接产生的结果,则是股市IPO融资需求大大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频繁上演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套现行为频繁发生等,而这些因素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冲击却基本覆盖了加大现金分红、提升退市率等利好因素,而A股市场要想获得实质性的投资信心回暖,恐怕也需要从减缓融资力度、压缩减持规模等方面下功夫。




  皮海洲:政策红利别都给了BAT
  目前的市场,其实也不限于股市,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凡事都要把BAT拉上。联通混改要把BAT拉上,CDR更是BAT唱主角,此次富士康战略配售又把BAT拉上。难怪有声音质疑腾讯成了投资公司。

  5月27日,富士康如期披露了本次IPO的战略投资者名单。市场关注的BAT毫无悬念地出现在富士康20人的战略投资者名单中。从富士康发布的公告来看,BAT战略配售的额度均为2178.6万股,配售金额约为3亿元。

  对于BAT来说,这其实是一笔无关痛痒的投资。尤其是对于AT来说,近年来在国内市场花钱如流水,大把大把地砸钱,3亿元实在只是一个小数目。其盈亏对于三家公司的影响都非常微小。真的就算它获利100%,对于三家公司来说,都是无关轻重的。也正因如此,三家公司干脆就将自己的锁定期自愿延长为36个月。实际上,大多数参与配售的战略投资者,锁定期以18个月为限,这也意味着BAT的锁定期较大多数战略投资者延长了一倍。

  正所谓“苍蝇虽小也是肉”。虽然3亿元的战略配售对于BAT来说只是小数,将来的盈利同样也是小数。但参与富士康战略配售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为此,富士康规定了三个条件:一是具有良好市场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代表广泛公众利益的投资者;二是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大型保险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国家级投资基金等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投资者;三是与公司具备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且有意愿长期持股的投资者。进一步说,这也是一种政策性红利。

  而作为BAT来说,无疑属于“具有良好市场声誉和市场影响力”范畴,而且与富士康公司方面有可能是存在合作关系的。如腾讯、阿里与富士康之间是有合作关系的。但这是不是就要将战略配售的政策红利给予BAT呢?这二者之间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实际上,就算BAT不参与富士康发行的战略配售,这也并不妨碍富士康与BAT之间的合作。毕竟AT与富士康之间的合作,是发生在IPO之前。而且就战略配售来说,约3亿元的额度也实在是太小,如果只是因此而合作,这也太蝇头小利了。

  目前的市场,其实也不限于股市,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凡事都要把BAT拉上。比如,联通混改要把BAT拉上,而CDR更是BAT唱主角,此次富士康战略配售又把BAT拉上。可以说,只要有政策红利,就都要把BAT扯上。难怪舆论方面有声音质疑腾讯成了投资公司,这质疑的又岂只是腾讯,恐怕也是整个BAT吧?

  当然,就CDR来说,这涉及到中国股市的形象问题,以及交易所的竞争力问题,所以,需要BAT的回归,这种政策红利是必须要给予的。但除此之外,其他的红利能不能少给点,或者不给呢?毕竟将政策红利都给了BAT,这对于其他的企业或投资者来说并不公平。像BAT参与富士康的战略配售,这实际上是将其他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机会转移给了BAT。BAT参与了战略配售,其他投资者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投资机会,由于A股市场新股不败,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广大投资者减少了赚钱的机会。

  当然,这只是限于股市,谈论的是BAT参与富士康的战略配售,而从股市之外来说,或者股市之内与股市之外的结合来说,会不会造成社会上的优质资源向BAT的集中呢?这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大量的政策红利都给了BAT,这也很容易导致BAT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包括BAT本身的发展来说,也很容易导致经营分散、主业不集中的局面出现,这对于BAT的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也正因如此,对于BAT来说,也需要冷静地面对各种政策红利。与其有红利就上,不如见红利就让,将更多的政策性红利留给别人。正如马云在近日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里所说的那样,“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润大、收入大、市场份额大,而是责任大、担当大,人们希望你能担当更多的责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马云的这番话说得很好,但我们更盼望着马云能够做得更好。(.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债市风险缘何重创股市?
  近段时期,债券市场风险事件不少,一批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在债券到期后无法如期支付本息,造成严重违约。也有一些债券,由于其发行主体被曝资金链发生问题,尽管当事方反复承诺有能力按期还本付息,但还是抵挡不住价格大幅度下跌。受此类事件影响,新债券的发行也陷入困境,某业绩还算不错的公司,原本准备发行两期共10亿公司债,但尽管利率定到了7%,还是应者寥寥,最后只发行了5000万元债券就草草收场。如果要形容如今的债券市场,那就是一个词:惨淡。

  不少股票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是很陌生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自己又不准备参与债券交易,因此对当前的债市走势也是毫不关心。但其实,你不理债市,债市却还是会理你。这不,最近一段时间股市走势很低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受到债市的拖累。那么,发生在债券市场上的风险,又是如何重创股票市场的呢?显然这里是存在传导机制的。

  首先,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没有能够到期还本付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无法通过其它途径融到资金,以至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一般来说,企业在维持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其能够形成的现金流是有限的,如果要支付大笔的到期本息,必须要发新债,或者是借新的贷款。在市场资金面处于正常的情况下,作为上市公司,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是太难。但问题是现在要金融去杠杆,再加上打击违规的表外业务与非标业务,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动用的资金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其无法满足相关公司继续融资的要求,这样一来,这些公司也就只能拖欠债务,造成事实上的违约。同样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自身或者其大股东,现在也面临银行抽贷等问题,资金紧张,而在市场上的投资者看来,其发行在外的债券,很可能会因为企业得不到相应的资金补充而难以按时支付本息。如此一来,其风险度就大大增加,也使得一部分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不得不提前止损离场。应该说,虽然现在债券违约的绝对数不少,但是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还是属于个别现象,由此所导致的恐慌与不安,主要也是发生在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上。

  然而,股市还是受到了拖累,为什么?首先,投资者从债市所爆发出来的风险中,感受到全市场资金面的紧张,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加上对各种违规现象的打击,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是规矩多了,但与此同时其规模也要小了,这就使得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本人会卖出那些对资金使用量大的公司股票(譬如从事房地产及PPP项目的公司),转而投入那些现金流量好的白酒、软饮料公司,以策安全。这些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一大批周期性的股票大幅度下跌,仅有防御性的股票能够上涨。

  此外,当人们从债市风险中看到资金格局紧张的现实后,必然会联想到,如果资金不足,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就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弄不好“存量博弈”会演变为“减量博弈”。这样一来,股市供求失衡的局面会更加严重,行情就更难以看好。最近,市场人气涣散,成交低迷,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债券市场出现的风险事件,还是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债市的风险,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到了股市。

  当然,就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债券市场的风险还是处于可控的状态,不至于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因此它对股市的冲击,也是有限的,不必过于担忧。但反过来说,既然现在问题已经出现,那么就有必要正视它,对于专事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也是要有足够的提防,并且在分析股市的运行时,更多地考虑债券市场波动的因素。(.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应把保护投资者措施写进招股书
  5月28日,深交所作出了*ST烯碳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由此一来,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有3家上市公司遭到了退市处理,这在整个A股市场的历史上都很罕见。从微观角度来看,被退市的公司和投资这3家公司的股民将承担不小的损失,公司的融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将受到阻碍,股民所持有的公司市值将大幅缩水。但对A股资本市场则是一种进步,上市公司达不到交易所的要求被终止上市,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上市公司认真经营,在出现问题之时努力自救,以防公司失去在A股的资格,做好有效的市值管理。

  凡事都有两面性,资本市场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令一部分人、企业的利益受损。但从效益、结果上来看,这些受损在监管层的眼中或许并不值得一提。A股退市制度的严厉落实,对我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是一件大好事,它有助于净化我国的资本市场、约束不规范行为、令市场健康运作,有助于令这个市场更加成熟、更加市场化。至于投资者发生亏损,早有“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警示。

  对投资者而言,他们在乎的不是管理层如何治理市场,而是自己投入的钱是否能够多生钱。从个人利益出发,无所谓理性或不理性,更何况,这是核准制制度下经过监管层考核后进入A股的上市公司,自己的钱在这个市场中出现了亏损,他们自然会将这种痛苦转化成不满,将原因归咎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庄家以及证监会。然而,监管层不可无视散户的力量,如果投资者保护无法做到位,所谓的资本市场进步也会成为无用功,若是做不好投资者保护、令投资者不愿因参与这个市场,这个市场便会门可罗雀、没有存在的必要。

  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受到最大打击的还是投资者。虽然退市并不意味上市公司就此倒闭,而且投资者还能够继续持有公司的股份、继续成为公司的股东,但这对投资者而言并不公平。一周3家上市公司被退市,已经呈现了“退市常态化”的特征。如果真的出现了退市“常态化”,风险依然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的话,这种损害是巨大的。必须要有责任方,对投资者出现的损失承担责任。

  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是有条件的,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达不到在A股上市的要求,就会被交易所“请”出去;也就是说,导致上市公司终止上市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本身。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亏损,那的确“愿赌服输”,因为这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上市公司因不正常的行为致使股价异常而导致投资者发生损失的,监管机构会协助受损的投资者,要求责任方进行补偿,而上市公司退市也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监管机构必须也有必要帮助广大投资者维权。

  从上市公司IPO的过程来看,有两大重要主体:一是公司本身,二是保荐机构。他们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监管机构、社会负责。简单来说,公司上市就必须尽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而不是在资本市场上为所欲为,因此被交易所做退市处理,就必须向投资者、股东进行赔偿。保荐机构也须对手上的上市公司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担保责任,因此,若上市公司出现问题被交易所终止上市或主动退市,保荐机构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在未来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退市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化,投资者保护方面的工作也必须做到位。相关监管机构必须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出台相应的退市保护机制,根据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的主要问题明确相关责任人,由这些责任人根据要求、承担比例、承担数额,以及除了对投资者赔偿外还需要承担的其他相关责任。

  例如因重大违规行为被交易所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那么在其退市实施过程中回购所有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且回购价格不得令投资者发生亏损,保荐机构同时需要负一定的连带责任。因连续经营不善被终止上市的,即便公司在上市期间没有恶性行为,也得适当补充投资者。

  监管层还需要求已经上市或拟IPO的企业要重视终止上市这一问题,并要求企业将终止上市、企业破产等一系列可能发生的负面情况时,如何补偿股民、投资者、股东的应对措施写入招股说明书中,并单独备案承诺函,以此作为在终止上市过程中对投资者的保护。若是企业不重视或刻意回避这一问题,就不可获得上市资格。

  只有投资者的权利得到保护,资金不会因为企业的终止上市受到影响,相信在市场制度不断健全的背景下,逐渐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士涌入资本市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走向繁荣。若是投资者权利得不到保障,A股市场将会越来越被冷落,逐渐成为一潭死水,这绝对不是监管层想看到的。(.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每一轮大跌都是入市契机
  今年股市已经走出了三波大跳水行情,并且形成了三个大缺口,这三波跳水行情的推手都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引起的。

  第一波跳水发生在今年的2月9日,上证指数瞬间砸到3062点,并且形成了3225点至3180点之间的大缺口,但这个失地很快被收复。第二波跳水发生在3月23日,上证指数砸到3110点,并且形成了3242点至3188点的向下跳空大缺口,而后的上攻行情都试图去填补这个缺口;很遗憾,这个缺口填补了大半,最终未能有效填补。第三波跳水发生在本周三,一路杀跌砸到了今年的最低点3041点,形成了3112-3085点的跳空缺口。至本周末,这个缺口未能填补。

  有道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这三波令人恐慌的杀跌,是不是已经使跌势进入尾声?特别是本周三的这波跌势形成的缺口是不是竭尽缺口?如是,那股市也跌得差不多了。

  今年外围市场的利空不断袭来,全球性的贸易摩擦时时冒出黑天鹅事件;当然,中美贸易摩擦首当其冲,使得全球各类市场鸡飞狗跳,而且利空、利多信息频繁出现,利空的因素压倒利多,对投资者而言还是要做好应对最坏结果出现而不至于使自己输得一败涂地的思想准备。

  有句老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每一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利空出现股市就大跌,而贸易摩擦缓和的信息传来却没有大涨,这本身就说明股市的根基不牢。那么,近期股市的大跌内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存量博弈中,IPO量增是大盘失衡的主要原因。

  从数量上看,近期新股发行量并不大,但从融资规模上来看,却是大大地增量。本周宁德时代发行新股,上周工业富联完成新股发行,募资高达271亿元,这样的量已经创了近几年来的新高。在大盘跳水之时,药明康德在经过了17个涨停板后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最高摸至135.57元。接下来,药明康德的走势像华大基因那样,在现在这样的价位上再翻一倍走到250元还是像8年以前的海普瑞那样走上漫漫的下跌路,还真不好说。有意思的是,工业富联完成发行之后,就有人开始造势了,10个涨停板走到什么价位、15个涨停板走到什么价位……19.6亿元的股本,最后划归网上发行的有10亿股,初始时期上市就有10亿股,一上市15个涨停板,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这三个“独角兽”股票如此疯癫地炒作,一年后乃至三年后会不会像当年的中国石油那样,将炒作者活埋其中,真有点担心啊。

  股市还在存量博弈,市场就这么点资金量,沪深股市每天也就3500-4500亿元的成交量,这点资金在所谓的热门板块中盘来盘去,现在的观察点是3041点这个今年的最低点是不是会被有效击破,如果击破,那基本上3000点不保;如果击不破,那与前一个3041点可以基本构成一个W底。因此,现在任何点位买入股票,未来必定有极大的获利空间。当下市场的炒作,要买跌不买涨,未来市场由于国际经贸形势变幻莫测,那就需要耐心等待,每一次大幅下跌甚至于暴跌之时,都是一轮轮最佳入市的机会。(.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