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财新峰会香港场如约而至,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开放新格局,共享新机遇”。
而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会议上,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女士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分享了不少干货。
特色:制造业新模式+科技金融新业态
成功的湾区经济往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港口体系)、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高效的创新体系和宜人居住的环境,能够形成强大的产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的聚集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是全球最具开放性的,也最具创新性的经济系统之一,拥有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是培育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们地理位置很独特,背靠中国内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势不言而喻。同时,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经济规模雄厚,粤港澳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梯度互补的优势。其中,香港以金融、服务行业为长。澳门的旅游业、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比较成熟,而深圳的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以及整个珠三角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这形成了差异互补,能力都不容小觑。综合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确实具有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的底气。”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在财新峰会香港场上剖析道。
纵观全球,已有的三大湾区也是各有特色,比如纽约湾区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医药研发中心,旧金山湾区以硅谷创新能力闻名于世,东京湾区主要是高新制造业。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如何形成自身的特色?
李彤指出,“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和制造业都有坚实的积累。其实我们可以建设同时实现融合三者优势的创新湾区,构成有别于其他湾区的发展优势,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强化港澳服务业的优势,丰富参与主体。其中,我们建议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科技和制造业融合后进行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形成一个制造业新模式;另一方面,把科技与金融融合成科技金融的新业态。”
空间:协调性还有待提升
毋庸置疑,粤港澳大湾区在城市集群建设中,有着不小的优势。那么,湾区经济建设中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李彤认为,与世界成熟的三大湾区相比,面临的挑战是过去三地发展相对比较分割,还没有形成比较强的凝聚力。不过,目前现在正在形成中。
粤港澳三地的合作由来以久,一开始就存在各种形态。目前来讲,协调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主要是有一些客观原因,其中包括粤港澳三地涉及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所以要素资源的流动和融合受到部分机制体制的制约,这也是历史形成的。
另外,则是城市间的定位和分工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城市间互补优势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特别是珠三角部分区,比如制造业同质化竞争,提高了区域摩擦的成本。
“我们还是要积极应对这方面的挑战,整合优势资源,落实协调发展。”会议上,李彤再次强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在李彤眼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从比较高的层面来看,粤港澳有不同的市场体系。从香港、澳门来说,市场体系惯例及规则与国际规则接近,发展成熟一些,所以整合三地要素资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探索中国内地市场与国际规则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会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一个参照样本。
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多元化平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整合,全方位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多元化平台。”而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李彤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李彤看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有两方面:一是空间,探索空间上的资源流动,人力、资金、货物流动的自由度有待提升。二是功能,实现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的局面,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竞争力。
具体到空间方面,建议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给三地的合作提供足够的时间,鼓励三地政府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更高级别上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推动三地政府比较好地进行政策协调、加快制度创新、消除行政壁垒、率先实现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协调统一,探索建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商业服务、产权保护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统一平台。
功能方面,依照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针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和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经济发展新空间,科学统筹城市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比如可以学习香港、澳门在服务业领域的专业经验,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结构向消费和服务业,借助深圳的科技研发能力,改善区域制造业偏中低端的现象。依托珠三角地区比较大的腹地优势和人力资源,解决目前香港、澳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的困境。改善社会环境,延伸城市功能,形成多要素、多产业创新融合的优势,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发展方向,培育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金融机构的一份子,李彤认为首先需要迎合市场趋势,做好准备。她指出:“我们要对自身做改革,如何储备人才,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化纪律的人才激励机制等。还需要思考的是,产品服务的门类是否符合这个市场的需要,比如跨境服务。比较重要的是金融风险管理,我们的风险能否跟得上且到位。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我们更需要具备接受全方位和国际监督的能力。改革自身,提高素质是必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