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5月7日下午,中化国际(行情600500,诊股)于上海召开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业绩交流会。
图为中化国际董事长冯志斌回答现场提问
中化国际董事长冯志斌在本次交流会上表示,当前中国正在从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迈进,科技驱动增长成为了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中化集团提出要“深化改革全面转型为科技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化国际作为中化集团首家上市公司,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品及业务组合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四位一体创新驱动战略,以打造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中国农药标杆企业为战略主线,从而发展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行业的领先企业。
中化国际财务总监秦晋克对公司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予以了介绍。财报显示,2017年中化国际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6%;化工产业实现量价齐升,产业类收入比重提升至55%,收入内涵不断提升。与同期比,化工产业和天然胶增幅较大,其中价格上涨带来的增量为46亿,销量增加带来的增量为22亿。全年实现归母净利6.48亿,同比增长246%,农化、高性能及中间体、医药健康业务板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天胶同比大幅减亏。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化国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对此,秦晋克指出,在还原业务实质后,2017年扣非归母净利应达4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同期公司年归母ROE达5.25%,同比提升3.72个百分点,化工产业、化工贸易及天胶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其中化工产业增长达25%,因主动退出部分低毛利贸易业务及天胶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影响,整体收入下降17%,不过该数据较预算增长15.5%。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3.19亿,其中农化、高性能及中间体、聚合物添加剂等化工产业均实现增长,贸易业务通过结构优化,在收入下降30%的情况下,利润仍维持同期水平。
据秦晋克介绍,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2亿,较去年增长63%;还原业务实质后的扣非净利达3.07亿。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2018年公司经营目标,年报显示,中化国际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突破新能源新材料增量业务,有效推进股权整合,强化研产销一体化和降本增效,打造创新型的领先精细化工企业。
据证券时报记者从公司方面了解,“创新驱动”对中化国际而言并非空话。2017年中化国际科技投入5.22亿,同比增长69%;占产业收入比1.52%;近三年公司科技投入复合增长率达30%;2017年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27亿,同比增长32%。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化国际科技投入达到1.57亿,同比增长40%,主要以农化业务、高性能及中间体投入为主,创新中心投入也在迅猛增长,同比增长108%。从近三年看,逐年增加的科技投入成果开始凸显,一季度新产品收入同比大增97%,重点新产品快速增长,毛利率高,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中化国际总经理刘红生看来,2020年中国化工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万亿元,创新将是主要驱动力。从全球环境来看,四大超级巨头控制了全球农药市场份额的79%以上,重组整合扩大了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企业实力差距, 强者更强。对中国市场来说,分散竞争格局面临改变,具有产品优势、中国市场渠道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本土企业将面临市场机会。
“中化国际以‘精细化学,绿色生活’为愿景,进一步聚焦精细化工业务,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领域提供创新、优质、绿色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刘红生表示,公司未来将通过有机增长和并购整合并举的方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ROE水平,从而达到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