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投十条】富士康IPO拟募资273亿,未来三年将落实一项庞大计划

加入日期:2018-5-16 10:20:3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5-16 10:20:39讯: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编者按:【投十条】,关注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的“十条”想法与做法。

  5月1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显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招股意向书,公司拟发行约19.7亿股,而募资额并未出现业界此前猜测的“缩水”,保持272.53亿元募资额不变。

  今年2月,在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宣布,未来5年预计将投入1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43亿元)布局人工智能,全力推动集团从制造加工业转型成为AI驱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而据彭博社报道,郭台铭在台北为鸿海员工和家人举行的年会上称,公司为下一次转型作了准备,从2018年至2020年,将扩大鸿海在AI、自动化以及物联网领域的投资,将自己的公司置于科技供应链更中心位置。“我们将落实这一计划,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AI、平台经济转型。”

  根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IPO招股书显示,富士康将聚焦下一代业务包括云计算、物联网解决方案、AI制造、5G等业务。

  未来富士康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许通过郭台铭过往的一些公开分享可以一探究竟。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

  1、“三虚三实”相结合

  互联网经济跟实体经济正快速融合,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机会。我们从实体跟虚拟的结合到硬软的整合,才有了工业互联网。我曾经提过富士康将来要变成六流公司,即虚拟端的讯息流、金融流、技术流;实体端的人员流、过程流和物流,三虚三实就是网上网下的结合。

  2、将来成为一个平台

  目前整个工业互联网才刚刚萌芽,工业4.0是制造业本身的自动化、无人化,这个技术我们已经做到了。富士康将来会成为一个平台,从初期的to B,上游供应链的整合,到to C,倒过来从客户要什么我们制造什么,把任督二脉打穿以后,从用户要什么给他设计定制什么。

  其实,从20年前起我们就不只是代工了。我们从OEM,到JDSM,到ODM,再到IDM,一直都在改变。我们的机械技术是很精密的,我们的人工智能起步也很早。如今我们不仅可以帮客户量身定做,还可以帮客户进行选择。

  3、互联互通,分享数据

  将来富士康跟客户之间的关系会有很大的改变,传统产业初期要求很低,每个工段之间没有连接。等到用上工业互联网后,我们用网路连接,从工站到工站之间,到厂区和厂区之间,到供应商跟生产之间,我们跟客户之间,做到互联互通,分享数据。从上下游供应商到外界用户的需求,我们要开始联网。

  4、每天产生数以亿笔工业大数据

  富士康的工厂每天会产生数以亿笔的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几秒钟就产生几亿笔数据,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可以自动化、移动化、影像化。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有工业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装置、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网连接、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什么是互联网?公司内部就是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

  5、将向中小企业开放

  富士康正走向全面化第一阶段:工业互联网时代。工业制造已经进入44年,每天生产非常多的零部件和零组件,也产生非常多的数据。几十年下来,积累了几十亿笔的工业数据,富士康通过整理以后,准备开始对外开放,富士康希望把40年来累积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享给中小企业。公司内部有上百个、上千个产品,要在工业互联网上做一个平台,逐步开放工业互联网数据和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6、投资8K+5G,建立超高速运算中心

  富士康投资8K、5G等技术,建立超高速运算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为智能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础支撑。要建构一个能够向全产业提供智慧应用的体系,在超高运算中心、“富士康云”等工程的配套下,富士康已经有能力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础支撑。

  员工质的增加与机器人的智慧训练

  7、员工从量的增加变成质的增加

  在未来,90后、00后越来越少的人会选择到最基层做流水线工人,这种相对呆板、重复性的工作并不会启发脑力,给个人带来的成长空间、工作经验积累也相对有限,所以这一工作势必会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富士康这么多年员工人数一直在增加,整体更是从量的增加变成质的增加,很多制造工程师需要学网络技术、云端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经济等,这些无形当中让同事们更有兴趣、更有心得。变成聪明的企业不是我变聪明了,而是我们的员工变聪明了。

  8、把机器人智慧训练到人类10-12岁的水平

  我们厂里的机器人智慧评估现在大约在人类3-4岁的水平,我们要把它训练到10-12岁,能够快速判断,运用基础科技5K+5G,看得更准确。很高兴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出台5G将来应用,让智能制造兴旺起来。我们现在做一个产品,当工厂发生错误的时候,通过网络告诉所有厂区,初级机器跟人学习,现在机器跟机器学习,将来机器把错误告诉人,人判断去改善下一个设计,人机良性互动,不会有冲突。

  未来的下一个风口

  9、看好实体经济跟数字经济结合

  我最看好的还是实体经济跟数字经济结合的领域,会用在智能制造、农业生产、健康、互联网、安全、监控,这些东西对于社会对于我们人的实际生活都有很重要的需求,对年轻一代,他们是在网络经济长大的,他们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成果,也能够同时运用最新的科技。

  10、互联网下一个风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可以用到所有家庭,方方面面,不只是网络、游戏、下围棋,制造与家庭生活甚至于出行,甚至采访工作,都离不开,被很多人工智能所取代。

  (本文综合郭台铭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广州2017·财富全球论坛、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的公开演讲,以及央视财经等内容)

  (编辑:冉一方)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