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14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加入日期:2018-5-14 6:33: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5-14 6:33:53讯:

  保利地产:累计销售增超三成,拿地力度持续加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守宏日期:2018-05-11事件:5月8日,公司公告,1)4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210.41万平米,同比增长13.70%;实现签约金额324.65亿元,同比增长23.89%;1-4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803.17万平米,同比增长33.12%;实现签约金额1193.97亿元,同比增长42.79%;2)四月,公司新增地块9个项目。

  累计销售同比增长超三成,预计18年销售或持续表现优异:1)4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210.41万平米,同比增长13.70%,实现签约金额324.65亿元,同比增长23.89%,签约价格平均达15429元/平米,相对17年同期增长8.97%;相对3月平均签约价格微增0.16%。考虑到二三季度内,除却三月及六月签约面积超过200万平米,其余月份在17年呈现走低的现象,随着后续推盘力度的逐步加大,我们预计后续销售增速或有一个更好的空间。2)1-4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803.17万平米,同比增长33.12%(上年同期+24.37%);实现签约金额1193.97亿元,同比增长42.79%(上年同期+28.27%);累计签约平均价格为14865元/平米,相对17年同期增长7.27%;公司18年1-4月的累计签约面积已经可覆盖17年1-5月的签约面积102.72%。基于公司17年拿地力度大(2017年新增土储建筑面积4520万平方米,总地价27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28%,创历史新高),可售资源充足,叠加主要项目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海西板块等地,需求力量或有保障,我们预计18年公司销售或有保障。

  权益拿地额/销售额达71%,拿地力度持续加大:1)公司18年4月新增土地项目数9个,较17年同期增加5个,较18年3月减少6个;新增土地总地价275.10亿元,同比增长714.49%,其中新增土地权益地价149.22亿元,同比增长528.04%;新增土地面积101.36万平米,同比增长235.11%,规划建筑面积248.25万平米,同比增长182.83%,其中权益用地面积79.29万平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180.40万平米。权益拿地额/销售额达71%,表明公司拿地力度强的坚决态度。2)公司4月新增地块有2块(福州、漳州)属于海西板块,2个项目在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项目2个,成渝区域新增1个,另外有湖北荆州、沈阳各一个项目,这些区域基本属于供需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

  投资建议:公司聚焦一二线资源补充,同时、落实城市群深耕策略,加大核心城市周边三四线城市的深耕、渗透;另外公司高度重视市场化并购,将并购整合作为公司资源补充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EPS分别为1.64元、1.89元、2.18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8.72元。

  


  山西焦化:参股49%的中煤华晋并表,转型为优质焦煤公司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沈涛,安鹏日期:2018-05-1118年Q1投资收益1.67亿,源于中煤华晋并表公司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3.4亿元(去年同期为0.1亿元,四季度为0.4亿元),主要源于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67亿元(主要来自中煤华晋49%权益,于18年3月7日完成过户)以及营业外收入1.64亿元。

  公司17年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108%。第4季度净利润0.40亿元,环比增长24.4%,主要源于四季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7年每股收益0.12元,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为0.017元、0.009元、0.042元、0.052元。

  中煤华晋煤炭产能1020万吨,2017年净利25.7亿元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中煤华49%的股权,交易对价为48.9亿元,其中发行股份支付的对价为42.9亿元(发行数量6.66亿股,发行价格6.44元/股),支付现金为6亿元。公司发行股份已完成,公司股本增加至14.3亿股;配套融资正在进行。中煤华晋现有煤矿3座:王家岭煤矿(600万吨)、华宁焦煤公司崖坪矿(300万吨)、韩咀煤业公司韩咀矿(120万吨),产能合计1,020万吨,主产优质炼焦配煤。中煤华晋2015-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2亿元、12.7亿元和25.7亿元。

  18Q1焦炭产量同比增22%,售价同比增19%焦炭业务:公司拥有焦炭产能360万吨/年,2017年焦炭产量280万吨,同比下滑16%。18年第一季度焦炭产量69万吨,同比增22%,环比下降12%,主要源于环保限产;单位售价1660元/吨,同比增19%,环比增0.7%。化工业务:公司拥有煤焦油产能30万吨、甲醇产能34万吨、炭黑产能8万吨以及粗苯产能10万吨。2017年甲醇产量15万吨,同比减少27%;炭黑产量6.6万吨,同比增加2.7%。

  预计18-20年EPS分别为1.06元、1.20元、1.26元公司已成功收购中煤华晋,18年PE10.9倍,而焦煤公司18年平均PE11.5倍,而历史上是在15-25倍之间,考虑到公司收购中煤华晋后实现焦化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焦炭需求低于预期,焦炭产量上行导致供给过剩,焦炭价格走势低于预期。

  


  歌力思:多品牌全面开花,协同效应初显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糜韩杰日期:2018-05-11l旗下多品牌全面开花,品牌矩阵持续丰富。

  公司2017年营收20.53亿元,同增81.3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增52.72%。2018Q1营收5.75亿元,同增69.28%,归母净利润8032万元,同增33.18%。拟每10股派发2.6元。ELLASSY营收9.61亿元,同增20.76%,店均销售额同增23%。LAUREL营收9774万元,同增230.46%,发展较快。EdHardy及EdHardyX营收4.36亿元,同增79.15%,其中同店销售额同增7.43%。IRO营收3.95亿元,全球直营门店33家(中国5家),VIVIENNETAM中国门店1家,两个品牌在中国刚起步,未来有较大空间。百秋网络实现净利润4991万元,同增45.99%,完成承诺业绩4200万元。目前,百秋电商运营40多个国际中高端时尚品牌,并将业务延伸至线下门店的拓展和管理。2018Q1公司旗下各品牌营收续了增长的态势,ELLASSY、LAUREL、EdHard及EdHardyX分别增长17.60%、49.23%、24.49%。

  费用率下降,营运指标改善,协同效应初显。

  多品牌运作模式能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2017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8.88%,同降1.45个百分点,带动期间费用率下降1.68个百分点至42.04%。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96天和48天,同比减少36天和4天。2018Q1公司费用率指标延续下降趋势,运营指标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18-20年公司线下同店和渠道均有增长,18-20年EPS分别为1.11元/股、1.44元/股和1.78元/股,对应PE分别为20倍、15倍和13倍,低于利润增速,PEG小于1,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并购了多个品牌,面临并购整合风险;以外币收购国外品牌,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公司所处品牌服饰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风险。

  


  快克股份:保持稳健经营,新品提升成长动力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立波日期:2018-05-11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7.6%。2018Q1实现营业收入9,982万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归母净利润2,893万元,同比增长8.9%。

  各项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突出公司是智能装联设备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内最早、最具规模的锡焊装联设备商之一。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专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化智能装备、智能锡焊台等小型设备等。2017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5.7%,毛利率63.5%,保持高盈利能力;小型设备业务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7.8%,毛利率49.2%,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内销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7.3%;出口营业收入0.56亿元,同比增长23.9%。公司各项业务、各市场业务均衡发展,展现了稳健经营能力。

  客户资源优厚,保持研发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公司在锡焊装联设备行业积累深厚,积累了包括富士康、伟创力、和联永硕、瑞声科技、比亚迪等大批知名客户,充分的客户基础支撑良好发展潜力。公司保持充分的研发投入,2017年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70.0%。目前重要研发项目包括正处于样机定型阶段的3D真空贴合设备、激光喷锡焊设备等。持续的研发创新将有助于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29、1.60、1.98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6、21、17倍。公司在细分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同时有望切入显示模组设备领域带来新动能,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快速变化导致公司收入波动;竞争加剧影响毛利率;新产品推向市场不及预期。

  


  林洋能源:光伏发电业务倍增,立足分布式能源打造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郭荆璞,刘强日期:2018-05-11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3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0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同比增涨44.44%。报告期内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

  此外,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点评:积极部署分布式发电站,光伏发电持续带动业绩高增长。截止2017年底,公司开发建设已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1303MW,其中江苏地区258MW、安徽地区513MW、山东地区254MW、河南、河北、辽宁地区合计143MW、内蒙古地区集中式电站135MW。同时,公司与中广核、法国ENGIE公司、新加坡SUNSEAP等知名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2017年,公司光伏发电业务部分获得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123.73%,毛利率高达69.65%(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公司业绩带来大幅增长。2018年,依托公司已并网的1.3吉瓦级光伏电站,立足“一体六翼”重点地区,公司将继续推进光伏电站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与运营,力争实现全年300-500MW的电站并网目标。在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电站的同时,积极拓展商业模式,通过公司项目开发、电站设计、高效产品、施工管理、电站运维等方面的优势,为战略合作的央企和世界500强等企业定向开发、建设、运营优质分布式光伏电站,做好高效EPC新业务,打造新能源板块业绩新增长点。

  南方电网为国内电表市场提供新商机,海外布局“一带一路”潜力巨大。2017年度,公司电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同比增长23.64%,毛利率为27.3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26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板块业务较2016年增长超过20%,持续位居行业龙头。2017年是电表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国网计量工作重点转向计量精益化管理和采集系统深化应用,公司在国网的2次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2.99亿元;得益于南网公司智能电表相关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在年内2次电能表类框架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超过3.72亿元。南方电网在智能电表更换、用电信息采集方面正全力推进,为行业龙头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海外市场,公司和全球智能电表行业领先企业兰吉尔集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抓住市场机遇,分别在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德国等地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公司加大一带一路地区的业务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在中东、亚太、欧洲和拉美等海外市场进行重点布局,实现海外销售4,746万美元,同比增长283%,在手订单达3,041万美元。2018年度,公司将继续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通过控股的立陶宛电表企业ELGAMA,同时利用与兰吉尔公司、新加坡SUNSEAP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进一步优化海外事业部的组织架构,实现海外片区专人负责和跟踪,实现海外销售快速增长。

  N型高效双面单晶产品全面量产,提升核心竞争力。2017年,公司积极布局N型高效双面单晶电池及光伏组件的研发与制造,高效组件线和电池线已完成通线并产出一片N型高效双玻组件和N型高效双面电池,当年实现全面量产,并将N型高效半片双面组件应用用到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上,已经成为降低电站度电成本,提升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收益率的有效解决方案。2018年,公司将开发各类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效发电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新增量产的400兆瓦N型高效双面电池与高效切半组件全部用于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上。2018年,林洋光伏将依托于林洋新能源EPC业务的转型与发展,完成250MW的N型高效双玻组件的销售。高效电池与组件线在2018年将完全达产并释放产能,三率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N型高效双面电池组件二期400兆瓦产线的调研、建设和生产,加快产能提升,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互联网+智慧能源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已掌握核心竞争技术。报告期内,基于公司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已覆盖了12个省1981个工商业用电大户,部署超过18934个能效采集点,管理用电负荷超过480MW,日用电量超过1000万度。报告期内,公司打造了多个光充储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兆瓦级智慧分布式储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等多个储能及微电网系统示范项目。公司开发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互联网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55个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公司携战略合作伙伴ENGIE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淮安经济开发区打造能源互联网项目。公司目前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易能效”智慧能效管理云平台、“易能效”电能监测终端和LY-6000用户侧电储能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入围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产品(技术)参考目录。上述系统,通过能效监测、数据分析、优化方案、结果反馈的系列运作,满足用电需求侧的节能需求,是行业领先的能效管理专家。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8年、19年、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64亿元、51.82亿元、60.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7亿元、11.16亿元、13.39亿元,EPS分别为0.47、0.63、0.76元,对应2018年5月10日收盘价(6.84元)的市盈率分别为14、11和9倍,公司有分布式光伏运营的优势同时也是N型单晶引领者,鉴于此两点,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股价刺激因素: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超预期;光伏电站需求超预期;智能电表需求超预期;综合能源管理需求超预期。

  风险因素:光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光伏产品技术革新带来冲击;智能电表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

  


  中炬高新:产品量价齐升推动业绩稳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永锋,王文丹日期:2018-05-11产品提价和新品类放量推动公司业绩持续稳增长2017年美味鲜收入34.92亿元(占比97%),同比增长20.08%;单四季度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14.1%。公司2017年3月份对部分产品提价5%左右,推动2017年美味鲜产品均价同比提升3%左右。剔除均价提升因素,2017年美味鲜销量增长17%左右,主要受益于新品类放量。2017年蚝油、料酒等新品类由于基数低销量增长40%以上,远高于美味鲜整体增长水平。美味鲜单四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1%左右,销量增速放缓,主要源于2017年12月份公司控制发货节奏和春节错位影响。2017年美味鲜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33.68%;单四季度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7.3%。2017年美味鲜净利率同比提升0.15个PCT达14.66%,创历史新高。2017年公司净利率较2016年提升1.18个PCT达14.17%,主要受益于公司毛利率提升。

  受益渠道扩张和新品类放量,18年美味鲜收入有望持续稳增长2018Q1美味鲜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6.58%。2017年3月份提价推动18Q1美味鲜均价同比提升3%左右。剔除均价提升因素,2018Q1美味鲜销量增长3-4%。2018Q1美味鲜销量增速放缓主要源于2017Q1销量基数较大——经销商提价前提前囤货,囤货量约1-2个月销量,导致2017Q1美味鲜销量基数高。我们预计2018年美味鲜收入有望持续稳增长。2018年均价提升贡献较小,主要依靠销量增长。美味鲜销量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1)渠道扩张;(2)新品类放量,我们预计2018年其销量有望维持30%左右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18-20年公司收入42.70/47.54/57.91亿,同增18.30%/11.34%/21.82%;净利润6.06/7.51/9.47亿,同增33.60%/23.99%/26.18%;EPS为0.76/0.94/1.19元/股,目前股价对应PE估值32/26/20倍。我们预估公司房地产和土地价值40亿元左右。公司调味品业务对应PE估值更低,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酱油行业增长不及预期;(2)公司目前处于渠道扩张期:区域扩张、渠道下沉,公司市场推广费用或超预期;(3)食品安全问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