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机构推荐:周四具备布局潜力金股

加入日期:2018-5-10 7:08: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5-10 7:08:41讯:

;

  百洋股份(行情002696,诊股):火星时代业绩释放带动高增长 持续壮大教育布局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

  事件:公司披露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2017年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15.7%;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91.0%;扣非归母净利润9771万元,同比增长107.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亿元,同比增长308%。2018年Q1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29.0%;

  归母净利润1347万元,同比增长1630%;扣非归母净利1127万元,同比增长458%。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火星时代并表持续释放利润。2017年报2018年Q1业绩符合预期。火星时代2017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53万,超出8000万的业绩承诺。根据公司分部财务信息,教育板块全年净利润贡献5750万,测算原主业净利润贡献约5570万,同比减少6%。火星时代2018年将全部并表,业绩承诺扣非净利润不少于1.06亿。公司预告2018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4654万至5384万元,同比增长220%-270%,主要受益于火星时代并表及学员数量稳步增长。

  火星时代2018年扩大校区规模并拓展业务。火星时代2017年8月并表后实现营收2.27亿,营业利润6554万,毛利率63%,费用率略有下降。数字艺术教育行业持续受益下游人才需求,年增长20%,火星时代品牌、产品、师资高壁垒,双师模式可复制扩张,2018年计划对现有规模最大、满座率最高的北京校区进行扩容,同时持续在二三线城市寻找新增校区计划,预计2018年容量增速13%以上,并将持续开拓在线教育、青少年STEAM素质教育、艺术游学及留学、高校合作等新业务。

  民促法实施细则修订,职业培训资质进一步明确,利好公司持续经营和外延扩张。4月20日教育部发布民促法实施案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细化分类管理,明确职业培训及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可直接申请工商注册,无需取得教育行政部门许可。根据年报,公司已确定向文化教育产业领域转型战略目标,将择机进行投资并购,壮大公司教育产业布局。

  水产板块投资收益增长,饲料产能释放。2017年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受益前期投资产能释放,实现营收11.7亿,同比增13.7%,毛利率14.2%,同比增0.95pct。食品加工业务受海外罗非鱼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实现营收8.1亿,同比减少13.9%,毛利率6%,同比减3.15pct。全年投资收益为1,535万元,同比增长1,548万元,主要原因为参股子公司广西鸿生源业绩大幅提升,全年实现营收2.41亿,净利润3221万元,较去年同期3446万营收,787万净利润大幅增长,利好后续水产主业平稳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教育行业将持续受益培训需求增长及政策支持。火星时代数字艺术培训业务稳定,在A股教育板块中性价比具备优势。我们维持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1.91亿/2.30亿元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对应EPS0.82/0.99/1.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25/2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康恩贝(行情600572,诊股):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OTC类大品种表现亮眼

  天风证券

  2017年净利润同比快速增长,2018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

  根据2017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52.94亿元(-12.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1亿元(+61.23%),扣非后净利润6.98亿元(+43.29%),营收下滑主因2016年年末处置珍诚医药股权,若不考虑该因素营收同比增长31.75%。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82亿元(+62.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8亿元(+41.75%),扣非后净利润2.30亿元(+20.15%)。

  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成效显著,OTC类大品种表现亮眼

  公司自2017年4月启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成效显著。2017年十个列入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系列产品实现营收37.01亿元(+37.98%),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80亿元(+81.85%),其中OTC类大品种表现亮眼。

  2017年肠炎宁系列销售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64%;感冒药复方鱼腥草合剂销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40%,该产品自2017年十月份开始由浙江地区推广到全国;“珍视明”品牌滴眼液及眼健康系列产品销售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58.8%。处方药类大品种存在分化,2017年汉防己甲素片销售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32.84%;麝香通心滴丸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8.55%;“金奥康”奥美拉唑销售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近10%。受医保控费等政策限制影响,贵州拜特的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可比口径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10.99%(“两票制”价格政策下,实际收入10.35亿元),公司积极开拓民营及基层医院市场,2018年有望稳住不下滑。

  财务费用率下降明显,“两票制”执行后销售费用率上升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为22.83亿元,同比增长48.59%,销售费用率为43.14%,同比大幅增加17.61PP,2018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为9.00亿元,销售费用率为50.50%,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在“两票制”的政策下,2018年销售费用率同比继续增加,2019年随着政策因素消化后,销售费用率将趋于稳定。2017年公司管理费用率趋于平稳,财务费用率下滑明显。2017年财务费用为6296万元,同比减少近4000万元,主因2016年公司发行11亿5年期债券,借款利息同比减少。我们认为2018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将趋于稳定。

  估值与评级

  2016年底开始公司专注内生增长,聚焦核心大品种,业绩趋势向好。2018年1月公司以6.98元/股非公开发行10.93亿元,用于国际化先进制药基地项目。考虑到公司销售费用率提升和非公开发行后股本增加,我们下调18-19年EPS由0.42、0.55元到0.34、0.43元,参考同行业公司估值,给予2018年25倍PE,目标价由9.60元下调至8.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影响导致贵州拜特业绩下滑;2.处方药品种招标降价

  恒立液压(行情601100,诊股):盈利能力逐季提高 全年高增长可期

  中银国际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18年业绩高速增长,取得开门红。1季度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63.5%,主要增长点:1)挖机油缸的收入增长,2)泵阀产品快速放量。

  泵阀产品业绩爆发,中挖提前放量。公司5年10亿元研发,小挖泵阀-中挖泵阀-大挖泵阀相继推出,迎来业绩爆发年。2018年一季度小挖泵阀产量超过6000台套,同比近翻倍增长,中挖阀产品总产量500-600台套,提前放量供应。

  三费控制合理,财务费用增长主要受汇兑损失影响。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都同比减少,体现规模效应;财务费用受汇兑损失影响,公司外汇存在1.48亿美元敞口未套保,公司未来会采取理财等手段进行管理。

  毛利率提高,受益于油缸提价和泵阀规模量产相关。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34%,同比提高5.5pct。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有3个:1)产品提价;2)产品结构在调整;3)泵阀产品快速放量,规模效应快速体现。由于2018年年后产品最新提价多在3月份落实,油缸产品提价幅度在5-30%之间,由此我们判断二季度毛利率水平会出现更加明显的提高。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工程机械行业出现超预期下跌

  估值

  我们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6.51、8.21和10.8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04、1.30和1.72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8、22和17倍,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万孚生物(行情300482,诊股):年报和1季报均实现内生性高速增长进一步确立经营拐点

  安信证券

  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及2018年1季报。2017年,公司实现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45.3%,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45.8%,符合此前业绩快报,经营性现金流净值1.69亿元,同比增长50.75%,非常良好。分红方案为每10股转增8股,同时现金分红5元/10股(含税)。

  公司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并购了一些渠道经销商及北京莱尔、山东达成等公司,若剔除并购影响,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2017年内生性增速在50%以上,内生性产品整体毛利率维持稳定,研发支出1.06亿元,其中费用化部分0.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是公司内生性净利润增速略低于内生性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外延式并购部分2017年贡献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对公司的净利润贡献极其有限,公司2017年业绩高增长主要源于内生性。单季度看,全年实现45%增长,相比前三季度净利润30%的增速显著提升,这相当于公司2017年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54%,环比增长态势良好。

  分品类看,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类产品实现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38%,我们预计,一方面来自电子验孕笔在欧洲的销售放量,另一方面来自妊娠类产品在其他地区的快速增长;毒品检测类产品实现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8%,我们预计,正如我们此前深度报告中预测,随着Alere被收购,美国毒检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在美国毒检市场有望获得持续快速增长;传染病检测类产品实现收入3.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我们预计和测算,其中定量类产品收入预计在1.8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是CRP和PCT,预计在整体增速在40%左右,而的传染病定性产品预计增速在80%以上,一方面来自公司收购厦门信德后传染病定性产品开始分线销售释放巨大潜力,另一方面来自公司向南美等其他地区出口传染病检测产品的需求释放;慢性疾病检测类产品实现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19%,我们预计和测算,其中心标检测产品收入2亿左右,同比增长实现翻倍,其他慢性疾病检测项目如糖化血红蛋白、DD等项目由于基数较低,也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同时发布2018年1季报。1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57%,处于此前公司业绩预告的40%~60%区间的上限附近,扣非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39亿元,同比增长82%,非常良好。

  剔除并购因素,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1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以上,内生性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我们预计并购因素贡献净利润比例仅在5%左右,公司无论收入还是净利润高增长主要由内生性驱动。

  分产品看,我们预计和测算,CRP和PCT等炎症判断类产品增速仍然在40%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心标类产品收入增长预计翻倍,是驱动公司高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受益于1季度流感爆发,我们预计和测算,公司传染病定性产品国内销售也实现翻倍增长,综上,公司1季度内生性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万孚生物是我们非常看好的IVD细分领域POCT龙头,我们早已申明作为2018年首推之一,并于2017年12月18日发布了38页《万孚生物深度报告:POCT龙头步入新产品集中上市收获期,业绩增长显著提速拐点到来》,我们在深度报告中题目就一针见血明确指出,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显著提速,拐点已经到来,而上述公司2017年和2018年1季报均实现高速增长,进一步印证了我们此前判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表观收入增速分别为65%/50%/45%(内生性收入增速55%/50%/45%),净利润分别为3.56/5.33/7.46亿元,同比增长69%/50%/40%,对应EPS分别为2.00/2.99/4.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X/25/18X,相比其业绩较高增速,PEG显著小于1,年底估值切换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成长性突出,新产品即将集中上市驱动公司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00元,相当于2018年50倍动态市盈率。更多详细内容,请见我们2017年12月18日发布的38页《万孚生物深度报告:POCT龙头步入新产品集中上市收获期,业绩增长显著提速拐点到来》。

  风险提示:公司现有产品销售收入低于预期;公司新产品上市进度低于预期;公司新产品上市后销售收入不达预期。

  金风科技(行情002202,诊股):一季度业绩重返高增长轨道

  中银国际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18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2.72%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收入38.60亿元,同比增长7.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32.72%,对应EPS 为0.06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预告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0-50%:公司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盈利区间为11.33-16.99亿元,同比增长0-50%。

  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投资收益增厚业绩: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6.03%、7.36%,同比提升3.06、1.55个百分点。公司一季度确认投资收益1.93亿元,同比大增465.61%,主要来源于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

  风电场运营同比显著改善:2018年一季度,公司新增权益并网143MW,同比增长377%,增量主要来源于华东地区;累计并网的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4,011MW,其中43%位于西北地区,34%位于华北地区,19%位于华东及南方地区。得益于西北地区限电改善以及南方新增项目陆续投运,一季度自营风电场的标准运行小时数同比增加32%至590小时。

  行业招标增长,订单再创新高:一季度国内公开招标7.4GW,同比增长10%;其中海上风电1.88GW,占比25.5%。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合计16.78GW(其中海外订单813MW),持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机价格竞争超预期;风电行业需求不达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估值

  在不考虑配股摊薄股本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18-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0元、1.35元、1.64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2倍、12.4倍、10.2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杉杉股份(行情600884,诊股):步入产能释放期 一季报业绩高增长

  中银国际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2018年一季度扣非业绩同比增长45.68%: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17.9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79.54%,EPS为0.13元;扣非后盈利1.15亿元,同比增长45.68%。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26.20%,同比下滑0.76个百分点;净利率9.95%,同比提升3.19个百分点。公司一季报业绩与预告一致,符合预期。

  电池材料进入产能释放期,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多个电池材料项目进入产能释放期。1)正极材料:宁乡二期1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钴酸锂产线已于2017年4月投产,三元产线于2017年底投产;宁夏石嘴山7,200吨高镍三元及前驱体项目,于2018年3月陆续投试产。2)负极材料:宁波2万吨成品产能于2017年10月投产;宁德在建2万吨产能预计2018年中达到投试产条件;郴州7,000吨石墨化产能预计于2018年4月底投产。3)电解液:衢州2万吨产能于2017年11月投试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预计2018年4月底投试产。综合而言,随着各电池材料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在规模效应下降低成本,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减亏:2017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上市公司造成亏损1.8亿元,其中分时租赁业务在2017年完成了Pre-A轮融资,降低持股比例且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我们预计2018年有望减少该业务对业绩带来的亏损压力。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运营业务亏损超预期。

  估值

  预计公司2018-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1.00元、1.19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2.8倍、18.4倍、15.4倍,维持增持评级。

  三安光电(行情600703,诊股):淡季效应明显,存货增加拖累营收表现

  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销售收入19.45亿元,同比下降2.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8亿元,同比增长41.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3亿,同比增长5.17%。

  营收下滑,但盈利能力提升。2018Q1公司营收下滑,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同期行业供不应求,公司芯片涨价导致基数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存货的增加影响了收入的确认,一季度存货达到22.25亿,与年初相比增加4.34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68亿(原因在下文分析)。与收入端放缓对应的是盈利能力的提升,Q1毛利率达到51.13%,同比提升5.32pct,环比提升1pct;扣非后净利率达到33.06%,同比提升2.31pct,环比提升0.23pct,盈利能力仍在持续提升。虽然价格已经回归下降通道,但是公司依靠规模效应和技术研发,有效地降低成本,盈利能力遥遥领先于同行。

  供应链博弈是芯片厂存货增加的重要原因。经历2017年上半年的供不应求,LED芯片年底重新回归到供需平衡的状态,特别是三安华灿等大厂新增产能较多,下游封装厂则经历了从缺货到“待价(降)而购”的过程。一季度是传统淡季,特别是春节期间,封装厂停产时间长于芯片厂,补库存的需求并不迫切,导致芯片采购量下降,芯片厂库存积压,体现在报表上就是存货增加。随着二季度旺季来临,我们观察到封装厂补库存动作明显,三安库存也将得到有效的消化。

  三大新业务给公司带来新护城河,公司长期优势确定。在巩固主业的优势下,公司围绕LED前瞻性地布局三大新业务:MiniLED&MicrOLED、LED车灯、化合物半导体,这将给公司带来长期竞争优势。MiniLED&MicroLED方面,公司与三星达成供货协议,率先将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空间;LED车灯方面,子公司安瑞光电实现营收8.56亿元,增速高达68%,已成功成为多家国内汽车品牌的供应商;化合物半导体方面,公司布局电力电子器件、光通信和滤波器等芯片,均是国内半导体产业亟待突破的领域。目前公司产品已获得部分客户认证通过,进入小量产阶段,产量已在逐月累加,突破近在眼前。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收分别达110.00/142.13/169.59亿元,EPS分别为0.99/1.25/1.47,对应PE分别为21.13/16.74/14.2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衰退;行业竞争加剧;化合物半导体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智飞生物(行情300122,诊股):业绩大幅增加,新型疫苗“暴力美学”逻辑逐季兑现

  太平洋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18年一季报,18Q1收入8.38亿元(+417%),归母净利润2.60亿元(之前预增2.3-2.7亿元),同比增速3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速353%。

  点评:

  太平洋医药业内第一家大胆提出“2年净利润30亿”、“18年净利润超14亿”、“18年市值看700亿”、“2年市值破千亿”、“中期疫苗有望贡献60亿净利润,合理估值1500亿”。请参考前期一系列公司深度和行业深度报告。目前逻辑和市值快速兑现。

  三联苗持续放量&HPV预约火爆,新型疫苗“暴力美学”逻辑逐季兑现。Q1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速330.4%,主要原因三联苗持续放量和4价HPV供不应求:1)三联苗持续放量:预计Q1三联苗销量超100万支,贡献约1.1亿净利润(17全年销量约400万支),预计全年销量约600万支,贡献约6亿净利润;从批签发数据看,截至4月中,三联苗批签发约152万支(17全年批签发470万支),批签发顺利确保充足供货;2)HPV预约火爆,供不应求:预计Q1销量70-80万支(120-150元净利润/支),贡献1亿多净利润,全年预计贡献超7亿净利润。预计其他自主和代理疫苗Q1贡献约3000万净利润。宫颈癌疫苗类似医疗美容产品,可在女性群体中口口相传,实现快速放量,公司Q1业绩已逐季兑现新型疫苗“暴力美学”逻辑。

  详细的业绩拆分及预测,请见尾页。三联苗&HPV&五价轮状&预防用微卡&15价肺炎&三代狂苗,将演绎“60亿净利润是如何炼成的”。独家品种AC-Hib受益逐步替代Hib单苗、AC结合,有望贡献10亿净利润;四价HPV疫苗存量市场有望每年贡献10亿净利润,增量市场贡献6.5亿净利润(暂不考虑九价HPV上市后带来的贡献);五价轮状病毒疫苗18Q3-Q4有望上市销售,稳态后有望贡献超4亿净利润;EC诊断+预防用微卡预计19年获批,稳态后有望贡献超10亿净利润;15价肺炎有望21年获批,预期峰值销量约300万支,贡献10亿净利润;三代狂苗有望21年上市,预期峰值销量约300万支,贡献8-10亿净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最强销售,最先突破,业绩成长大牛股,中期看1500亿市值!市场对智飞销售能力有认知,却忽视了公司强大的产品线(自有+代理),疫苗企业当中有望最先突破30亿净利润。暂不考虑九价HPV上市后的业绩贡献,预计18年净利润14.5亿(三联苗6亿、HPV7亿、其他1亿多)、19年净利润22.9亿元,18-19年合理估值725亿(50倍PE)、920亿(40倍PE),一年市值空间40%,预计2年市值突破千亿,中期疫苗业务有望贡献60亿净利润,合理估值1500亿,若治疗性生物药取得突破,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未能获批的风险等。

  应流股份(行情603308,诊股):航空核电业绩加速 传统业务有望改善

  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

  经营分析

  整体业绩小幅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近8%,净利润增长10%,一是由于下游工程机械复苏,零部件销售有所增长;二是核电航空板块新产品交付贡献业绩。公司综合毛利率32.28%,较上年增加3.3pct,主要由于航空核电新产品增长、毛利率较传统产品更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亿、增长288%,有助于改善公司资金状况,降低财务费用压力。资产端表现平稳,应收账款与去年持平,存货增加1.9亿,主要由于期末新产品订单增加、在产品增加。三费合计3.72亿元,较上年增加7800万,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和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增加。

  航空核电新品交付加快,收入毛利双升成为核心看点。公司核能新材料及零部件实现收入2.19亿、增长30%,毛利率42%,提高4.9pct;航空航天新材料及零部件实现收入4654万、增长97%,毛利率41%,提高8.5pct。持续重点投入,2017年相关研发支出1.64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2%。年内多种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批量交付,燃气轮机定向叶片通过验收、并投入小批量生产;核电站主泵泵壳执行批量生产订单,乏燃料格架中子吸收材料板进入批量供货阶段。近期三门核电1号机组获准装料,标志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即将投入运行,核电建设推进有望加快公司核电产品的批量交付。

  年初油价上行,利好传统泵阀业务复苏。传统业务方面,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增加5pct;由于去年石油价格震荡,公司油气泵阀需求减少,收入5.2亿、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布油期货价涨至70美元以上,油价上行利好公司泵阀业务复苏;18Q1国内挖机销量同比增速48%,维持高景气;下游工程机械与油价同步向好,两因素叠加有助公司传统业务复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91/138/194百万元,对应PE分别为72/47/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境外收入占比较高,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汇兑损失增加;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较大、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乐惠国际(行情603076,诊股):汇兑损益影响业绩 看好精酿设备巨大空间

  国金证券

  经营分析

  国内啤酒设备减少,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2017年收入、利润出现同向下降,主因国内啤酒设备需求减少、海外销售汇兑损益增加,同时过去一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提升,但公司通过合理管控承接合同质量、及时优化管理,实现销售毛利率+3.75ppt的提升。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啤酒整厂交钥匙能力的供应商,海外业务为公司战略布局重点。2017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到43.72%,实现持续提升。

  国内啤酒市场企稳,精酿市场正在打开:我国啤酒饮料行业经过四年的低迷,2017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并开启价格普涨,显示啤酒行业触底回稳,预计将带动下游装备市场的需求恢复性增长。此外,精酿啤酒作为消费升级新风向,在我国正以超40%CAGR速度增长。目前精酿啤酒在国内啤酒行业销售渗透率不足1%,对标欧美15%-25%的销售占比提升空间巨大,从而创造新的设备需求蓝海。

  看好公司龙头地位,三大消费升级领域布局潜力巨大:公司是我国啤酒酿造设备龙头,重点布局海外工业啤酒整厂工程、国内精酿啤酒市场、乳品无菌包装三大消费升级下游领域。公司此前产能受限,2017年底通过上市募资解决啤酒酿造设备产能瓶颈问题,有望于近两年建成投产,为公司带来近50%的产值提升空间。此外,公司于2018年3月公告将投资近2亿元,在浙江象山大目湾新城打造国内首个大型精酿啤酒智能制造中心及服务平台,有望加速国内精酿啤酒渗透,为公司设备销售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有望实现营收9.77/11.91/14.50亿元,归母净利润0.99/1.20/1.46亿元,同比+46.93%/+21.98%/+21.33%。我们看好公司在啤酒装备市场的龙头地位及在消费升级领域的积极布局,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6-12个月目标价40元,当前股价对应26X18PE、22X19PE。

  风险提示

  国内精酿啤酒设备竞争加剧;国际进出口政策变化;汇兑损失风险。

编辑: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