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资管新规来了:金融业可能要过几年苦日子实业或迎“暖春”

加入日期:2018-4-28 15:35: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4-28 15:35:55讯:

  千呼万唤始出来,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自去年11月征求意见稿发布,已经过去5个月多的时间,多位市场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市场对新规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而这5个月多来市场上争议最多的也集中在净值化管理、限制非标、打破刚兑、限制通道等几个大的方面,此前也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收到了众多商榷意见,正式版的新规对此作何调整?

  非标怎么办

  此前争议颇多的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简称“非标”),《意见》并未禁止,而是将明确应遵守监管部门限额管理、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如果行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监管标准的,由人民银行督促根据《意见》制定监管标准并予以执行,也明确了人民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中的统领作用。

  《意见》明确了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定义: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这次《意见》明令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将资管产品资金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金融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非标之所以会遭到限制,是因为刚性兑付预期强,信息披露不透明;层层嵌套链条长,权责不清;资金多以名股实债结构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及“两高一剩”等信贷政策的限制领域,或以两融收益权质押、股票质押式回购、保底同业理财的形式涌入股市、债市。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于非标资产的资金往往部分具有刚兑的性质,叠加部分非标业务的实质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出表,这样就形成了名义上的资产管理、但事实上的影子银行业务链条。

  《意见》正式出台后,具有刚性兑付特性的、资金池或类资金池方式运作的资产管理规模将受到限制,非标业务的规模自然会有较为明显的收缩。从业务发展趋势上看,随着资本市场多层次融资渠道建设的逐步完善,基础资产“非标转标”也是一个趋势。

  但是关于非标资产的“公允价值”在业界却存在争议。要解决公允价值问题,要么就干脆不交易,要么就施以严格的审计确保定价公允,但这会增加业务成本。《意见》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核心要素,提出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等监管措施,也是在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压缩非标存量规模。

  某券商固收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现在市面上基本上没有新增的非标了,就按照新老划断的规定让存续业务自然到期。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测算,受资管新规冲击的非标资产接近40万亿元(未剔除交叉持有部分)。

  一股份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很多人不愿意去面对非标,资管新规没有说银行不要做非标,而是非标需要期限匹配,像信托公司做信托产品一样地做非标产品,一一对应,不要期限错配,充分信息披露。不过,非标的占比肯定会下降。

  在合理设置过渡期方面,相比征求意见稿,《意见》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央行表示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对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非标等存量资产也作出妥善安排,引导金融机构转回资产负债表内,确保市场稳定。

  打破刚兑与净值化管理

  《意见》对打破刚性兑付作出了一系列细化安排。

  央行介绍,首先,在定义资管业务时,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第二,引导金融机构转变预期收益率模式,强化产品净值化管理,并明确核算原则。第三,明示刚性兑付的认定情形,包括违反净值确定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委托其他机构代偿等。第四,分类进行惩处。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此外,强化了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要求。

  《意见》强调金融机构的业绩报酬需计入管理费并与产品一一对应,要求金融机构强化产品净值化管理,并由托管机构核算、外部审计机构审计确认,同时明确了具体的核算原则。首先,要求资管产品投资的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

  但是关于“公允价值”在业界却存在争议。

  某投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行业内最关注的除了非标的命运,就是净值化规范,“比如说应该怎么净值化,会计准则用成本法估值还是怎样,很多业务都跟这个有关系,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接受度。”

  央行介绍,《意见》允许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部分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一是产品封闭式运作,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是产品封闭式运作,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压缩通道

  银行通道业务投向大多集中于银行传统信贷受到限制的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等行业,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贷款做融资,然后再套一个资管计划不断循环。

  2017年银监会“55号文”首次界定了“银信通道业务”:商业银行作为委托人设立资金信托或财产权信托,信托公司仅作为通道,信托资金或信托资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均由委托人决定,风险管理责任和因管理不当导致的风险损失全部由委托人承担的行为。

  根据现行监管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不允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或上市公司股权,同时在债券产品和其他标品投资范围上受到限制(限定债券评级)。

  在此背景下,银信通道投资类业务模式产生,银行以理财资金或表内资金通过信托计划作为通道,投资指定资产,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二级市场股票或定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公募基金等。资金来源一般是银行理财或表内的单一资金,投资资产为指定资产,投资管理风险由银行承担,而信托在其中仅作为投资通道。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权责不清、刚性兑付等行业“潜规则”,风险划分并非如此清楚。而且资管产品经过多层嵌套,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复杂程度,导致底层资产不清,也拉长了资金链条,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

  《意见》明确资管产品应当在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平等地位,要求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平等准入。同时,规范嵌套层级,允许资管产品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但所投资的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产品,禁止开展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

  澎湃新闻从多位信托业人士处了解到,各家信托公司都已压缩通道规模,但是通道费率却上涨了,对于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来说,也不失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过去风险较高的业务还会转至基金管理子公司,由于资管新规指导意见出台,基金管理子公司已然迎来寒冬。 一位过去在基金子公司从事通道业务的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他之前所在的团队已经都离职,有的去了信托,有的进了银行。

  未来在何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提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防风险、去杠杆、回归本源无疑是2018年金融市场的主基调。

  某国有行资管部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资管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非标项目很多在终止,也有在提前还款的,这种趋势还会蔓延开来。

  前述股份行资管部负责人则表示,由于期限不能错配,未来的非标会类似于信托计划,或是把现金流打包成标准化资产证券化产品,或是私募资产证券化,非标的客户是银行机构的客户,这些客户的需求还在。资管新规后,非标资产肯定会受限,但是需求还在,以后一个明确的趋势是基础资产标准化,从原来的非标变成标准化的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

  2017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延续了快速发展的迅猛增长势头,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市场存量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较上一年翻了一番。上述券商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除了企业ABS井喷外,涉及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鼓励的项目产品在ABS市场上都很受欢迎,于是大家做方案的时候都纷纷试图与之沾边,一旦沾上了在业务审批时还能走上“绿色通道”。

  《意见》曾列出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投向符合国家重点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

  《意见》则调整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总监宗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对ABS市场目前的爆发式增长表示了担忧,他指出目前的ABS市场仍然较为粗放,很多企业ABS的基础资产都是不清楚的。而上述券商人士亦表示,今年年底或明年将是这一批ABS到期的高峰期,那些有问题的产品和项目到时或许将集中出现问题。

  但是,改革之路总是渐进的,从非标、通道、刚兑到ABS已经前进了一步,能暴露风险也正是打破刚兑的要义所在。

  对于行业的变局,回归本源也意味着行业的收缩。银行业缩表、信托业回归主动管理、基金子公司业务收缩,多名市场人士向澎湃新闻直言,苦日子恐怕还得持续两年。

  这两年来中央多次强调提振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金融业的“寒冬”或许能为实业带来“暖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