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机构推荐:周四具备布局潜力金股

加入日期:2018-4-18 16:20:1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4-18 16:20:12讯:

  提示声明:本文涉及的行业及个股分析来源于券商研究报告,仅为分析人士对该行业及个股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中证网观点,不作为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信立泰(002294.SZ):业绩符合预期,年内将有多个产品获批
  业绩符合预期,相关费用率有所提高。公司公布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26亿元,同比增长15.86%;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0.33%,对应EPS0.40元,符合市场和预期。费用方面,由于加大新产品推广,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7276万元,同比增长33.43%(费用率提升3.36pp至25.75%);管理费用受到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同比增加25.47%(费用率提升0.87pp至11.81%)。

  主力产品表现良好,年内将有多个产品获批。目前,“泰嘉”75mg和25mg已经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绝对领先竞争对手;比伐芦定和阿利沙坦增速较快,全年预期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多个产品报产,有望年内获批上市。具体来看,包括:替格瑞洛、PTH、奥美沙坦、匹伐他汀、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头孢呋辛酯片、莫西沙星片等品种,其中替格瑞洛已进入现场核查发补阶段,预计2018Q3获批。

  创新药布局支撑长远发展。继阿利沙坦和复格列汀(2/3期临床)后,公司在心血管领域和抗肿瘤领域布局了多个创新药品种:1)心血管领域:S086报药物)等。其中,S086和S092将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进入临床阶段:异性ADC)、JK08(新型肿瘤免疫疗法)、JK11(肝癌互补性双特异性抗体)等。认为,这些创新药品种将有力支撑公司长远发展。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6.74/19.16/22.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0/1.83/2.11元。维持可比公司给予2018年3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51.20元,维持“买入”评级。


  杉杉股份(600884.SH):电池材料业务持续攀升,有望成为全球锂电材料龙头
  电池材料业务带动公司收入、净利快速增长: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2.71亿元,同增51.07%;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8.96亿元,同增171.42%;扣非后归母净利4.41亿元,同增72.07%。公司主营业务中锂电材料业务实现收入60.36亿元,同增47.37%,实现净利5.65元,同增101.31%;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5.45亿元,同增476.64%,由于该业务还在培育期,造成了1.8亿元的亏损;能源管理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49亿元,同增39.21%,实现净利0.31亿元,同比下降15.69%;服装业务实现营收6.66亿元,净利0.49亿元。股权投资方面,公司2017年收到宁波银行现金分红0.53万元、稠州银行现金分红0.25亿元;通过出售部分宁波银行股票获得投资收益约4.66亿元,稠州银行在报告期内获得投资收益1.03亿元。

  龙头优势凸显,正负极业务持续攀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正负极、电解液产品的销售分别为2.14万吨、3.09万吨和0.6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9.4%、36.8%和-11.4%;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2.6亿元、14.8亿元和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2%、26.3%和-29.8%。通过与洛阳钼业战略合作,杉杉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2017年公司主营产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均经历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而杉杉凭借作为龙头的议价能力及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仍能保持产品的盈利能力,正负极材料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4.7%和27.2%,同比分别增加3.75个百分点和减少4.05个百分点。

  产能布局领先,稳固电池材料龙头地位:2017年末,公司拥有正极产能4.3万吨,负极成品产能6万吨,电解液产能3万吨;7200吨高镍前驱体项目于今年3月陆续试投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将于今年4月底投放。同时,公司分别于去年年中和今年初启动了各10万吨的正负极材料产能计划,预计今年底新增1万吨正极产能。为确保技术领先,杉杉持续新品研发,并与外部研发机构、下游电芯整车企业保持技术交流与合作。公司高压钴酸锂正极实现量产,NCM811正极量产;硅碳负极已实现产业化,可满足乘用车300Wh/kg电池性能要求;电解液多款高电压产品和三元动力电解液量产并投放市场。

  投资建议:预测国内2018年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0GWh以上,锂:电材料将维持快速增长。随着国内锂电中游企业竞争力加强,像杉杉这样产业链完善,资金雄厚,产能布局积极且清晰的公司,有望成为全球中游龙头。根据公司年报对预测进行了细微调整,将2018-2019年EPS由0.95、1.18元调整为0.92、1.14元,预计2020年EPS为1.39元,对应PE分别为19.2、15.5和12.7倍,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29.05元。


  旗滨集团(601636.SH):价格总体稳定,业绩稳步增长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公司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44%,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31.26%,加权平均ROE为4.44%,销售毛利率为33.86%,销售净利率为19.43%。

  盈利增速同比超过30%: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1.44%,涨幅较小,公司2017年公告生产线漳州一线、醴陵五线进入冷修,分别于2018年1月和3月复产,因此2018年一季度公司相比往年产量有所下降,再加上今年春节在2月中旬,下游房地产施工受到影响,玻璃需求未及时启动,玻璃销量受到影响,营业收入增速较小。

  归母净利润增幅可观,销售毛利率为33.86%,销售净利率为19.43%,均为近五年来新高。一方面,2018年一季度,玻璃价格高位运行,占玻璃成本较大的纯碱,价格在低位运行,另一方面,公司继续提高管理水平,控费能力得到提升,期间费用合计同比下降2.59%,期间费用率13.44%,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需求不弱,供给收缩,价涨利好龙头:需求表现不弱,国家统计局3月发布的房地产行业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商品房销售面积3.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6%。从房屋新开工面积看,2018年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9.7%。供给方面,今年是理论上玻璃生产线冷修大年,环保不达标新关停玻璃生产线叠加大量冷修,2018年预计供给端将继续收缩,利好玻璃价格稳中有升。虽然短期内玻璃行业盈利情况较好,企业希望延长窑炉使用时间,但是前期华南地区部分产线因没有及时冷修导致窑炉烧穿,引发安全事故,给各大玻璃企业起到警示作用,预计后续的冷修产线会逐步增多。旗滨集团生产线全部符合国家现行的环保标准并持有排污许可证,公司产能最大,有望继续受益。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17年冷修的产线开始复产,预计今年玻璃产量增长:10%左右。因此公司今年有望享受量价齐升的双重利好,加上海外产能的稳步释放以及深加工的不断布局,预计18年公司业绩继续走高。预计公司18-19年实现营业收入97.77亿、109.69亿,归母净利19.19亿、22.46亿,EPS为0.71元、0.83元。继续给予2018年12倍PE,目标价8.5元,维持“买入”评级。


  欣旺达(300207.SZ):高增长子行业龙头,上游突破发力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6%。

  2017年业绩仍持续迅猛增长,完全消化计提影响。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4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6%,主要由于1)公司贯彻“PPS”战略,市场份额攀升,收入、净利润稳定增长;2)扣非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小原因:计提了乐视和金立的坏账——资产减值1.2亿元,占利润总额18.94%。3)消费及动力电芯投入增大。

  通过附加值提升+产业链上延消化大环境不利因素,企稳消费锂电子电池模组龙头地位。17年公司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业务实现收入103.94亿,与去年同比增长69.19%,预计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有望成为消费电芯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厂商,拓宽收入打开新的成长赛道。

  笔记本锂聚合物电池转换进程加速,板块业绩持续爆发。公司笔记本电脑类锂电池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实现收入10.85亿,较2016年增长179.75%,预计公司笔记本电脑类锂电池的行业渗透率将稳步提升,成为公司未来3-5年消费类电池领域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智能硬件领域景气度持续攀升,抓住机遇打造新利润增长点。17年智能硬件营收7.5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5.35%,同比增长316.3%,预计未来随着智能硬件技术突破、加速渗透,公司能够持续扩展业务体量。

  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成果初显,动力电芯量产放量在即。在营收方面,17年汽车及动力电池板块营收7.59亿元,占营收比重5.41%,同比增加31.33%。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已经在多个新车型上与客户建立电池系统的联合同步开发机制,目前已有七款配套乘用车正式进入国家公告目录,汽车电池业务得到稳定持续增长。

  储能领域订单稳定,树立典范标杆效应。在储能领域,公司成功承担了国家智能电网重大专项项目,完成了南方电网分布式储能商业化运行项目、广州南沙微电网等项目也在计划实施中。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8-19年EPS分别为0.60和0.81元,目前股价对:应2018年18.5倍PE,维持目标价18.6元,维持买入评级。


  完美世界(002624.SZ):2017年业绩快速增长,2018年“影视+游戏”双轮驱动
  事件:公司公布2017年年报和2018Q1业绩预告: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15.05亿元,同比增长29.01%,基本符合业绩快报情况;2018Q1预告归母净利润区间3.43亿元~3.76亿元,同比增长5.39%~15.53%。

  点评:游戏和影视业务发展强劲,推动2017年整体业绩增长,院线业务不及预期2017年公司出品了多款精品影视作品及游戏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及口碑,游戏业务及影视业务的经营业绩均有所提高。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院线业务业绩不及之前预期。估算扣除一次性的院线商誉减值约1亿,实际核心业务实现净利润约16亿,同比增长达37%。分子公司来看,完美世界游戏2017年实现净利润13.33亿元,完美影视实现净利润4.19亿元。

  2017年毛利率整体略有下滑,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节约,营业利润大幅增加:毛利率全年下滑3.6个百分点至57.36%。游戏毛利率同比小幅下滑-0.58%,影视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7.85%,主要因低毛利率的院线业务占总收入比例提升,以及高毛利率的端游占总收入比例下降。费用率层面,2017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均有节约,财务费用率小幅增长。资产减值损失层面,2017年达1.37亿元,其中,院线业务不及预期相关商誉确认减值损失约1.03亿元。其他收益约6,617.6万元,主要为增值税即征即退、专项资金返还收入等。2017年营业利润同比增加31.4%。

  2018年游戏开启“精品化+多元化”产品矩阵,多部影视精品剧值得期待公司游戏发展战略上持续加大精品IP的打造,同时注重新游戏的年轻化打造与创新,深耕细分市场,布局多元领域。未来会有更多的二次元、女性、沙盒、卡牌等类型的游戏,以及VR/AR游戏等。2018年的手游新产品有:《完美世界》、《武林外传》、《新笑傲江湖》、《轮回诀》、《云梦四时歌》等。2018年公司电视剧业务也有多部作品储备,包括:《艳势番之新青年》、《帝凰业》、《香蜜沉沉烬如霜》、《西夏死书》、《壮志高飞》、《半生缘》、《绝代双骄》等。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19年净利润分别为19.25亿元和23.4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2.8倍和18.7倍。公司2018年将上线多款精品游戏,游戏品类不断扩大,影视业务同样项目储备丰富,预计2018年游戏和影视业务齐发力,有望诞生头部的产品。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编辑: 来源:□.葛.春.晖.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