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内忧外患”下华朔股份IPO之路艰辛

加入日期:2018-4-14 22:29:1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4-14 22:29:13讯:

  在《华朔股份估值变幻多端,营业收入疑点重重》的文章中,《红周刊》记者对华朔股份之前的股权变更及增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以及其营业收入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而在前述文章报道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华朔股份招股书所披露相关信息中还隐藏着很多其他瑕疵,均指向公司财务数据的不合理性。

  与此同时,对于一家以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近期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以及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对目前主营业务从事汽车类、燃气表类、机电设备类压铸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60%的拟IPO公司华朔股份而言,可谓是个晴天霹雳,需要好好消化其中的风险压力。

  中美贸易战下,风险压力凸显

  美国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命令,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其后,3月23日凌晨,特朗普又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的约600亿美元高端制造商品大规模征收25%的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除此之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于4月5日发表声明称,他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否合适。美一系列动作和声明,对于我国的出口钢铁和铝产品以及高端制造商品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个极其不利的消息。

  从招股书披露的内容看,华朔股份主要产品与本次美国加征关税重合度很高,该公司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1~7月的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高达63.77%、66.07%、68.51%和69.66%,其中又尤以北美洲为高,该区域的销售收入占到了其营业收入的4成左右(见表1)。

  从华朔股份的客户情况来看,前五大客户基本上全是境外客户。以连续数年蝉联其销售大客户榜首的胜赛斯(Sensus)为例,其正是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计量仪表制造商。华朔股份向胜赛斯销售的燃气表类产品,包括组装件与非组装件,组装件由缸体、缸盖及皮膜等配件构成,其中缸体、缸盖为华朔股份自制的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皮膜等配件系外购,华朔股份将上述零配件组装后形成产品并交付。非组装件即华朔股份自制的缸体、缸盖等压铸件。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1~6月仅对胜赛斯的销售额就分别占到了华朔股份营业收入的26.74%、26.90%、22.21%和23.38%。在整个报告期内,该客户为华朔股份贡献了超过4.6亿元的营业收入。

  胜赛斯除了是华朔股份的大客户外,也是华朔股份的大供应商,2014 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 1~6月,华朔股份向胜赛斯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141.28万元、3122.33万元、3065.84万元和1378.14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9.91%、9.66%、9.15%和6.77%。对于这个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情况,华朔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根据胜赛斯的要求,公司向其销售的组装件产品必须使用由其提供的皮膜等配件,故形成上述采购。”在中美贸易战的展开并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影响下,华朔股份一旦失去该客户,则无疑将对华朔股份的业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胜赛斯之外,华朔股份的前五大客户之中的岱高(Dayco)公司也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其为华朔股份贡献了10%左右的营业收入,在整个报告期内,华朔股份对其销售额超过1.7亿元。另外一家大客户博格华纳(Borgwarner)总部同样是位于美国,虽然该公司在2014年没能成为华朔股份的前五大销售客户,但是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均位居前五大客户之列,为华朔股份贡献了1.26亿元的销售额。此外,华朔股份新开发的客户思达耐(Stanadyne)也是一家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的总部同样是位于美国。

  诸多大客户均为美国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美国,拟IPO的华朔股份出口业务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很难独善其身,业绩的有可能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让其IPO进程存在很大悬念。

  不合时宜的募集资金项目

  招股说明书披露,本次IPO该公司募集资金项目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汽车发动机再循环系统高精密零部件加工项目、轻量化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和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研发技术中心项目,三个项目共计募集资金4.25亿元(见表2)。如果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全达产,华朔股份将新增汽车发动机再循环系统高精密零部件 100万套/年和轻量化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200万套/年的产能。

  从华朔股份表述看,现有产能似乎已经不足,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存在经营规模偏小,产能略显不足的劣势,现有生产设备的设计产能已接近饱和,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且规模和产能一直是客户考核各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指标。本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以扩大产能,有效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从而缓解产能瓶颈约束,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实际情况却是华朔股份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其在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1~7月期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40%、85.17%、86.05%和87.29%(见表3)。从产能利用率的变化情况来看,该公司产能利用率基本稳定,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距离饱和还尚有一段距离。

  在招股书中,华朔股份对募资的新增产能如何消化的问题似乎也有所考虑,其表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与博格华纳、思达耐等系统集成商签订了发动机系统以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意向协议或框架协议,协议中预估了未来一段时间的采购数量,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

  很显然,华朔股份将消化产能的希望寄托于其与博格华纳、思达耐等美国公司签订的意向协议上。然而,天不遂人愿,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美国今年突然进行的贸易战升级大幅增加关税的行为,很可能让华朔股份的原先预期化为泡影。因此,在暂不考虑新增产能的背景下,如何消化现有产能已成为企业目前最需考虑的问题。

  存货与成本之疑

  除了中美贸易战可能给华朔股份带来巨大风险外,《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的存货数据与其成本之间似乎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华朔股份生产经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铝锭,铝锭在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超过40%,因此铝锭也成为该公司采购的最核心原材。另外,华朔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还表示,由于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与产能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公司在经营中把有限内部资源集中于核心产品和核心工序,而将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如钝化、钻孔、去毛刺等简易工序,以及少数低附加值产品交付给外协厂商。因此该公司还有“钝化、钻孔、去毛刺等简易工序,以及少数低附加值产品加工”为主的外协加工服务采购。此外,该公司生产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电能和天然气,因此这也成为采购项目之一。

  以2015年为例,华朔股份当年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9834.85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65.06%,由此可推知该公司当年的采购总额为30487.01万元。

  在能源方面,2015年华朔股份采购的电能为2195.14万千瓦时,平均采购价格为每千瓦时0.67元。同时该公司还采购了2365.69千立方天然气,天然气的平均采购价格则为每立方米3.77元。按照电能和天然气的采购量及采购价计算,华朔股份2015年采购的能源金额合计为2362.61万元。

  在外协加工服务采购方面,2015年华朔股份向其关联公司博臻模具厂支付的外协加工费为140.86万元,占其外协加工费用的比例为9.73%,即推算出其当年支出的外协加工费用总额为1447.69万元。

  综合来看,在扣除能源采购和外协加工采购后,华朔股份2015年的材料采购金额应该在2.66亿元左右。那么材料消耗情况又如何呢?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情况来看,2015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的金额为2.29亿元。这就意味着,在扣除材料成本后,该公司理论上当年还应有3700万元左右的库存新增才对。然而从该公司披露的库存数据来看,却并非如此。

  招股说明书披露,华朔股份2015年期末的存货金额为7408.11万元,而其2015年期初的存货金额则为8080.78万元,也就是说,依照该数据来看,公司当年存货不但没有新增,反而出现了670多万元的减少,这与理论库存新增3700万元数值相差超过了4300万元。令人奇怪的是,如果其存货当年出现减少,那么其超出消耗的那数千万元的材料采购又去了哪里呢?

  该公司2016年的情况又如何呢?根据披露的数据,当年华朔股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20770.73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的62.00%,即推算出当年采购总额为33501.18万元。2016年该公司电能的采购数量为2392.44万千瓦时,采购单价为每千瓦时0.65元。天然气的采购数量为2551.90千立方米,单价为每立方米2.85元。因此当年该公司能源采购金额共计为2282.38万元。在外协服务费方面,2016年华朔股份向关联公司博臻模具厂支付的外协加工费为176.49万元,占外协加工费的12.72%,可知当年外协加工费为1387.5万元。因此扣除能源采购和外协加工费采购后,2016年该公司的材料采购金额应该在2.98亿元左右。然而,在消耗方面,依据该公司披露的主营业务成本数据,其当期消耗的直接材料金额为2.2亿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6年理论上应该仍有7800万元左右的存货新增。

  可奇怪的是,从该公司披露的存货数据来看,其2016年期初的存货金额为7408.11万元,期末存货金额为8456.28万元,当期存货新增金额仅有1048.17万元,相比之下,仍然有近6700万元的差距。那么这部分超出消耗的采购既然没有形成存货的增加,那又去了哪里?

  该公司所披露的数据之所以出现这样奇怪的情况,不排除其虚减成本或者采购数据造假的可能。如果虚减材料成本,则使得核算出的存货新增金额偏高,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而虚减成本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得以虚增,业绩得以粉饰,而这也是一些企业采用的常用造假手段之一。

  采购数据之疑

  除了上述疑点外,对于采购数据,《红周刊》记者通过核算发现,华朔股份披露的采购数据与其实际现金流情况也是不能相匹配的。

  上文中,我们已经通过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占比核算出了华朔股份2016年的采购总额为33501.18万元,不过该金额并不包含增值税,若算上17%增值税的话,则其含税采购总额为39196.38万元。那么该公司的负债采购和现金支出采购又有多少呢?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2016年华朔股份应付票据金额相比期初并没有变化,而应付账款却有所新增,新增金额3183.20万元。也就是说,该公司当年为采购形成的负债不超过这一金额。相比其39196.38万元的含税采购总额,华朔股份直接以现金支付的采购金额理论上应该不低于36000万元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是,该公司2016年反映采购支出情况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3768.51万元,其中当年预付款项还有100多万元的新增,扣除这一因素的影响,则当年有2300多万元的采购既没有形成负债也没有以现金的方式支出。那么,这数千万元的采购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2017年1~6月也存在类似情况。当期华朔股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1691.51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7.46%,算上17%的增值税,则其2017年1~6月份的含税采购金额应该为23806.24万元。负债方面,当期该公司的应付票据不但没有新增,还减少了430万元,应付账款有所增加,新增金额为2726.97万元。两项综合核算,则华朔股份为采购新增的负债理论上不会超过2300万元。而照此推算,则2017年1~6月该公司为采购支出的现金金额应该是不低于21500万元的,可实际上从该公司现金流量表来看,其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仅为19168.61万元(预付款项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即该公司当期仍然有2200多万元的采购既没有形成负债,也没有以现金方式支出。

  该公司披露的负债数据以及现金流,竟然无法与其采购数据相匹配,这到底是该公司披露的负债数据被人为“瘦身”了,还是说该公司虚增了采购数据,亦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呢?对此,我们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找到答案,结合本刊上期文章《华朔股份估值变幻多端,营业收入疑点重重》对其财务报表中不合理情况的分析,招股书中出现如此诸多的不合理现象,就难免让人对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了。

(原标题:“内忧外患”下,华朔股份IPO之路艰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