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拆弹专家”郭树清铁腕执掌银保监

加入日期:2018-3-23 21:56: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3-23 21:56:41讯:

  33年前在“巴山号”轮船上心忧天下,建言国家体改;13年前在建行股改上市搁浅时临危受命力挽狂澜;7年前发起证监会新政风暴,去年又开出了银行监管史上最大罚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首任主席郭树清的铁腕风格为人所熟知,更被研究人士冠名为“拆弹专家”。

  15年前银监会挂牌,开始启动分业监管模式,形成“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三会合并的呼声不绝于耳。大势所趋,当下金融监管进入了“一行两会”的新格局,银行业和保险业将走向带有明显郭氏烙印的监管时代。

挂帅银保监防范金融风险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该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银保监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方案甫一公布,时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将担任银保监首任主席的猜测不绝于耳。3月21日,中组部宣布任命结果,与市场预期一致。

  3月22日晚间,银监会和保监会官网上相继公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班子宣布成立》的消息。郭树清为银保监党委书记,银保监副主席王兆星、陈文辉、黄洪、曹宇、周亮、梁涛、祝树民以及纪委书记李欣然为党委委员。

  据官网消息,郭树清在党委班子成立会上表示要抓紧研究机构组建安排和“”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意见。

  两会如何合并,合并后银保监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目前虽还没有公布,但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

  2018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

  对于银保监的主要职能,国务委员王勇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方案作出说明时介绍道,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郭树清则在任命大会上表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紧抓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他的上述表态与一年前银监会主席任时的口径一致。而梳理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以来的讲话,都围绕一个主题:防范金融风险。

  诸如,去年第一次以银监会主席身份亮相国新办发布会,郭树清表态要更积极支持和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治理各种银行乱象,并加强银行业队伍建设。

  去年10月份在党的十九大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表态就可见一斑:十九大以后肯定会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今后整个趋势是金融监管越来越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总理李克强所讲,两会合并是为了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下一步,在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下,银行和保险业的发展会更加脱虚向实,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对空白交叉的领域监管将更有效,杜绝安邦这种“野蛮人”现象。

  “市场中的所谓野蛮人,比如少数保险机构采取很激进的销售方式,迅速汇集大量资金,用隐蔽的手段违规控股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身成长起来一个很庞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容易积聚金融风险。原来这方面的监管难度较大,现在监管可以更有效了。”董希淼解释。

  两大金融监管部门合并后内部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如何调整也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目前,银监会内部设有28个部门,保监会设有15个职能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因监管对象不同而有不同设置,但也有诸如办公厅、政策研究局/室等类似部门。而从地理位置上,两会过去分用鑫茂大厦南北楼,合并并不难。

  董希淼表示,两大部位的职能部门合并并非难事,监管合并后的法律法规该如何调整、以及各省市的派出机构如何合并,可能是两会合并的工作难点,需要妥善处理。

两会机构监管性质迥异

  一年前,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外界传言他回归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主导“三会合并”,郭树清笑着回应道:“这是谣言。”事实证明,三会合并果然是谣言。

  现阶段三会不适合合并的说法并非无迹可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2018年1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一行三会)这种架构会很久地保留下去,我更不同意未来的监管架构是‘一行三会的合并’,如果是那样,还不如今天这种样态。因为那是模糊了监管的边界,模糊了监管的职责,对机构的监管和对市场的监管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把机构和市场混为一谈。”

  全国政协委员楼继伟则在两会期间表示,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证监会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消费者保护范畴,它对证券公司没有资本金要求。银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证监会不一样。

  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之前也撰文表示,银监会和保监会的主要监管对象都是金融机构,证监会的监管对象不仅有金融机构(券商),还有上市公司、投资者,券商虽然也是金融机构,但基本上都不属于“系统重要性机构”。另外,与楼继伟观点一致,刘胜军认为证监会的监管核心是信息披露,这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机构监管”有很大区别。

改革猛将郭树清

  “气质儒雅、铁腕行事”,是郭树清的性格特质;“改革猛将”,是他被张贴的个人标签。

  33年前,29岁的郭树清与改革结缘,在社科院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他到一艘名为“巴山”号的轮船上参加了一场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当时1985年,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巴山号上云集了一批中外学者,包括时任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的安志文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还有时年35岁的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人员楼继伟。这次研讨会对经济制度分类、宏观经济管理、货币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半年后,郭树清被借调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设计办公室工作。从那年开始,郭树清和吴敬琏、楼继伟、周小川等人接连发表了多篇关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这套改革理论框架,后来被称为“整体改革理论”。

  而郭树清之后的履历,则是被众人所津津乐道。国有四大行行长、“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两次地方主政……

  2005年,他临危受命,操刀建行IPO。当年3月,建行原董事长张恩照受贿案爆发,时任央行副行长兼汇金董事长的郭树清担负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使命,带领建行上市。当时建行正处于股改引资的关键时期,但花旗银行却临阵变卦,放弃了建行上市顾问和保荐人的身份,也不再兑现建行首发前买入股权的承诺,一时间,建行上市面临尴尬局面。郭树清果断终止谈判,并主导引入美国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弥补当时业务结构的缺陷。在他的强硬治理下,建设银行在216天后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2011年,郭树清从建设银行离任,奔赴证监会主席一职。仅506天的任期,证监会发布了70多条通知、文件、规则,直指强制分红、创业板退市、IPO制度改革等,如此密集的监管手段前所未有,被公认为证监会新政风暴。

  郭树清有两次主政地方的经历。1998年,他从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职务上调任至贵州省任副省长,在任期间主导了贵州的住房改革,改革模式得到建设部的重视;2013年,他再次从北京出发调任山东任副省长,主导了“山东金改”,弥补山东发展的短板,坐实了未来几年山东金融挂帅的方向。

  2017年2月份,郭树清强势回归,执掌银监会。300多天里尽显雷厉风行的铁腕风格。他点名时下银行业监管是“牛栏里关猫”,于是一边制定规章、一边严惩违规银行,各类补短板的“猛药”接踵而至。包括最著名的“三三四十”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金融乱象力度空前。统计数显示,银监会在2017年开出了3452张罚单,涉及1877家机构,罚没金额近30亿元。与2016年相比,处罚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罚没金额超过10倍。

  对于一年来执掌银监会治理金融乱象的成果,郭树清3月17日评价了三个字,“还可以”。

  刘胜军对记者分析道,作为第一任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面临艰巨的挑战: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不良资产;推动银行体制改革,让银行真正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放贷;如何让“保险姓保”;完善银行保险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与时俱进;打破刚性兑付,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促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可以预见,“拆弹专家”郭树清的铁腕风格,还将在更广泛的监管领域延续。

<img< img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