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想抄底的,看看巴菲特十年前怎么“失败”?

加入日期:2018-2-13 13:58:1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2-13 13:58:13讯:

  阳光下并无新事,人性与周期不变。“水煮旧闻”选金融投资类“旧新闻”转载,对照当下热点,以旧闻求新意,解救你的忘性太大,莫在一处摔倒两次。

  先提示:文末有个爆料:巴菲特两次表态的出尔反尔,或许有助于你理解当前市场。

  最近叨叨什么“逢八必乱”的,翻“周期天王”周金涛旧报告的多起来了。

  人哪,永远是高估短期行情,轻视长期走势。要说短期反应,你们看本栏1月29日的文章,截图如下:

  ——要说短期反应,那也是本栏(引用齐齐鲁)领着风气先转向的。

  不过,短期行情虽然痛,但对投资这种马拉松而言,真的没有什么用。整整十周年前,次贷危机正在深化,我们一起来看看巴菲特一次“失败”的抄底经历吧,你会学到很多。

  巴菲特是抄底还是趁火打劫(有删节)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军华

  刊发时间:2008年2月15日

  国内媒体以“抄底”来形容巴菲特的投资意向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给中国的投资人造成某种误导。在真正的底儿现身之前,抄底的风险绝不可轻视。我们必须纠正对抄底情有独钟的投资偏好——这不是科学而理性的投资态度。

  在次债危机持续数月之后,巴菲特终于出手了。2月12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已向美国最大的3家债券保险商Ambac、MBIA以及黑石集团参股的FGIC提出建议,拟以50亿美元为他们的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服务。作为解决债券保险市场混乱状况的一种选择,巴菲特的建议提升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推动当天美国股市高开,道琼斯指数上涨超过1%,欧洲股市当天也大涨3%以上。

  点评

  2008年1月全球股市大股灾,仅看行情,和前段时间蛮像(但背景区别可就大了)。据标准普尔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全球股市市值蒸发5.2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其中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跌幅榜第二。请注意A股暴跌的背景可是刚刚创了28年高点6124点。

  我注意到,国内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普遍用了巴菲特出手“救市”或“抄底”这样的表述。巴菲特真的是在“救市”或“抄底”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最起码首先应该弄明白巴菲特投资的是什么:巴菲特投资的业务是再保险,对象是市政债券。这种投资的风险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而收益却很大,50亿美元与8000亿美元的对比本身就透露出巴菲特以小博大的精明。

  巴菲特所投资的是再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的风险相对是比较小的。以非比例再保险为例,只有当赔付保险金的额度超过一定范围时,才由再保险人承担部分或全额赔付责任,如果赔付额度是在一定限额内,则由原保险人自行赔付。

  如果说再保险投资是风险比较小的投资的话,那么,投资于市政债券可以说为再保险又装上了一把安全锁。

  市政债券……属于低风险、收益稳定的投资品种,在次债危机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动荡的当下,投资于市政债券的再保险业务将能够稳赚一把。显然,巴菲特的目的不在于“救市”,而是一种纯粹的投资行为,尽管他的这种投资信号的确在客观上产生了“救市”的效果,那也无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

  点评

  巴菲特“抄底”的是一项“双保险”项目。隔壁老王有俩儿子,一个品学兼优,一个每天惹是生非。坏儿子惹了大事要老王赔钱,老王给坏儿子赔钱,就付不起好儿子的学费。这时巴菲特出现了,说:你坏儿子的事,我不能借钱给你;但是我可以给你好儿子支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就这个道理。

  巴菲特的精明固然过人,但保险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对巴菲特的意图自然洞察秋毫。保险公司现在最头痛的是各种高风险的结构性融资工具(如担保债权凭证等),巴菲特只字不提,却紧盯着违约风险最小、称得上最优质资产的市政债券,并且,巴菲特的投资建议条件极为苛刻,他愿意再保险的8000亿美元市政债券不包括次级贷款部分,且只提供保险商30天的机会。在保险公司看来,这不是雪中送炭而更像是趁火打劫。于是,巴菲特的建议刚一发出,就立即遭到其中一家保险公司的拒绝,另外两家公司估计最终也会拒绝。

  点评

  不出作者所料,后来的事实说明,巴菲特这次“抄底”最终失败了。但是你不要忘记,次贷危机中,巴菲特还有购买高盛优先股的大获全胜记录——那也是一次“双保险”项目。可见,贵为股神,巴菲特在“抄底”时,条件仍然十分苛刻,从不放松。

  我认为,国内媒体以“抄底”来形容巴菲特的投资意向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给中国的投资人造成某种误导……我们必须纠正对抄底情有独钟的投资偏好——这不是科学而理性的投资态度,而更近乎一种赌博行为。要知道,巴菲特从来都不是一个抄底高手,在他的个人投资理念中,也没有“抄底”这一项。在巴菲特的一生中,他所投资的股票90%以上都是刚买入即被套,巴菲特在被人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的投资中,买入后不久就被套30%。显然,巴菲特不是抄底高手,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有试图去抄过底,而是始终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巴菲特说过:“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10年、或者15年、或者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正是这一原则,促使巴菲特更关注投资对象的未来成长性而不是短期行为……

  点评

  此段正是本文文眼所在,我们也可以借用来指导当下:如果你是以中长期视角看待企业和市场,则几周的下跌虽然痛,但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如果你认为中长期视角并不看好市场,那你应该坚决撤退,并不再回来)。同时,对于抄底也是一样,抄底很难成功,你不应该因为“便宜了”而买入,你的买入理由应该基于中长期视角的相对确定性。

  最后水君我要再爆个料:关于美股这个显著影响A股的境外市场,巴菲特十年前后有两次出尔反尔的表态:

  2008年3月,巴菲特说,从长期来看,美国股市也将很难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他强调,“不建议投资者选择机构代客理财。”巴菲特表示,整个20世纪道琼斯指数的年化增长率为5.3%,这已经是一个表现极好的世纪。如果在21世纪也能实现如此高的增长率,那么到2099年时,道琼斯指数将达到200万点。

  2017年9月,巴菲特则说,“100年后道琼斯指数将升上100万点。”他还严肃地解释说,“这不是什么愚蠢的预言,只要你做一下计算。”

  如果我们相信巴菲特总体靠谱的话,那么两相对照,巴菲特——不认为21世纪是年化5.3%增长的“金色世纪”,但看好21世纪是年化3.9%增长(100年后道指100万点)的“银色世纪”。

  对未来宜稍微乐观些,特别是在大跌的时候,更该乐观些,或者放松些——今天不要看中泰证券资管的文章了,好好准备过年吧。

  哦?你已经看完了啊。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