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2-13 7:38:29讯:
IPO审核趋严下,富士康冲刺A股市场成功概率会有多高?
富士康这一家公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实际上,从近年来的新闻资料来看,也出现了不少富士康的身影,而作为创办人的郭台铭,更是备受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继奇虎360回归A股市场之后,作为一家拥有庞大市值规模的富士康也有登陆A股市场的意愿。实际上,从近期证监会网站上的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来看,也出现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而这恰恰意味着富士康冲刺A股市场的步伐正持续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颇具全球影响力的企业,至今拟登陆A股市场的,却属于一家创立仍不到三年时间的公司,但却承担着内地市场的几大重要业务。与此同时,对于此次富士康的申报稿资料,还拥有着颇具实力的机构作为其中介机构,其中就包括中金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富士康的实力所在。
根据IPO的申请流程,从受理、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先披露更新,再到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等,最后才得以获得IPO核准批文,整个流程也是并不轻松,颇显繁杂。如今,虽然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证监会网站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但距离拿到核准批文仍存一定的时间距离,同时仍需要经过发审会等重要环节,其上市进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从最近一段时期的IPO审核情况来看,A股市场IPO审核否决率持续高居不下,而IPO审核的持续趋严,实际上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更有甚者,排队多时,却反复遭到否决的结果,而发行上市的进程也耗费了企业大量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
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确实会给企业上市带来一定的阻力。事实上,纵观当前预披露等环节,已经出现了不少地方银行的身影,且有陆续步入发审会的趋势。但,在当前IPO审核趋严的环境下,大盘股IPO的上市压力不少,有的甚至为了迎合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得不主动缩减募资规模来满足上市的需求,但由此一来,却会降低了上市募资乃至补充资本金的预期目标。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家潜在市值规模高达数千亿的富士康,一旦其成功上市,将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且其市值规模有望步入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前列位置。由此一来,对于富士康这一类拥有庞大市值规模的企业,在其发行审核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而在IPO审核趋严背景下,富士康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是不少的。
创立不到三年时间、规模过于庞大、负债总额高企、应付账款较高等问题,无时无刻影响到富士康冲刺A股市场的命运。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按照严格把关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富士康成功上市的可能性并不是很高,甚至不排除存在否决的风险。但,如果有意愿为其开通审核绿色通道,那么上述问题就不会构成富士康上市的负面影响,而富士康登陆冲刺A股市场,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从近期系列的表态来分析,A股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回归似乎充满了欢迎的态度。从奇虎360的顺利回归,再到部分实力规模庞大的企业加快发行,也足以体现出不少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强烈意愿,而对于富士康而言,它在市场的形象,无疑也是属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质企业范畴,对于它的上市,可否获得审核绿色通道,无疑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让优质企业回归A股市场,让投资者享受到优质企业的投资价值,这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关键所在,还是在于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是否按照同等的标准以及同等的条件进行审核,又是否影响到市场的三公交易原则。除此以外,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所谓的优质企业回归A股市场,究竟是为了融资圈钱还是要给投资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回报,这显然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命运。
纵观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名单,本身存在不少影响力庞大、赚钱能力很强的优质企业。但,从多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因新股上市之际获得了市场的大举爆炒,却完全透支掉未来多年的盈利预期,这无疑让持股成本极低的原始股东获得暴利,却让后续买入的投资者承受着漫漫熊途的风险,这显然不是投资者期待的投资结果。
可以想象,如果富士康得以成功上市,那么凭借其全球影响力以及特殊的稀缺性,上市初期获得市场热炒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其潜在市值规模有可能出乎市场的预期。但,由此一来,二级市场投资者不可能在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附近买到股票,而作为持股成本极低的原始股东却因此获得了一夜暴富的机会,待限售股解禁后,则是庞大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乃至系列的减持压力,而上市初期遭遇爆炒的股票,却难免步入价值理性回归的过程,这无疑也是投资者比较担心的事情。
实际上,对于市场中的不少知名企业,往往经过了高速成长的阶段,而逐渐步入成熟发展期。然而,在企业高速成长的时候并未实现上市,反而在企业步入相对成熟阶段才获得上市的机会,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市公司后续的投资回报预期。从股价的投资预期来看,步入成熟期的股票预期表现,往往不如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股票表现,而随着这类企业的先后上市,高位买入的投资者似乎很难在未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