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黑色星期一,没想到是黑色一星期。这一周,A股市值蒸发5.9万亿元,跌幅9.6%创下了两年来最大值。
证券日报周六头版文章称,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治理基本面都不存在股市暴跌的“硬理由”,但一些诱发性因素值得高度重视。目前,在“去杠杆”“降杠杆”操作层面,一些基层部门存在“竞赛式操作”“攀比式操作”的问题,如近期接连曝出信托去杠杆等消息,相关安排不够周全。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降低杠杆率的要求,是针对宏观经济杠杆率和特定领域杠杆率而言的,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搞一刀切。有的基层单位搞去杠杆比赛,是违背中央意图的。应该停止这种乱弹琴。
春节前后,人们特别期待的是:监管层的“清理整顿信托资管新规”,能否对“过渡期”的延长,作出符合实际、符合投资者愿望的安排?
周五盘后,证监会召开例行发布会,与以往相比,现场座无虚席,各大媒体对于近日市场大幅调整高度关注。在发布会后媒体向发言人发问如何回应市场大跌,发言人未予回应并快步离开会场。本次发布会1分钟结束。
不过,监管层周末的一些行动,有市场人士认为是“救市”措施或信号。
1、上交所表示,密切关注股票市场交易风险的变化,对影响市场稳健运行的大额集抛售等行为,采取了相应的警示和盘中限制交易措施。
2、据证券时报报道,多地证监局发布通知:密集排查辖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情况做好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处置工作,防止出现公司控制权变更或股票被抛售的风险。
3、每周例行的IPO动作,非常罕见的被暂停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证监会没有核发新一批的IPO批文!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这是近两年多以来的第一次,同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救市信号,是监管层呵护市场的一个具体表现。
4、在周五A股暴跌当天,有财经大佬喊话央行,希望能尽快释放流动性,以保障市场流动性。从消息面来看,9日暴跌当天,央行一天内两次表态,称CRA释放流动性近2万亿元,近期资金面无忧。
节前节后将继续灵活搭配工具组合,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一是继续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补充中长期流动性,适当加大增量;二是适时开展逆回购操作,合理搭配期限组合补充流动性,提高跨季资金供应的比重。
这些能否挽回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呢?
机构对后市怎么看呢?
中银国际:下跌为什么会在这两周发生
1月下旬之后市场有调整需求,但不代表1月底就要开始调整,也可能是2月份或者3月份再调整。那么市场为什么选择在1月底开始调整呢?这就需要看3月之后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1月底到3月市场交易时间的分布。在1月中下旬的四地交流中,在市场乐观的同时,我们讲3月份市场面临三个可能风险:
一是经济不达预期的风险。现在市场对宏观经济是一致乐观,经济有韧性是共识。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GDP增速是7.9%之后,有一些首席经济学家把2018年GDP增速上调到7%以上。但是,宏观经济往下,从去年3季度就已经开始,这是是个客观事实。根据我们的库存周期理论,这个下行过程会持续一年左右。因此,我们判断,3月中旬公布的1-2月宏观数据可能会不达预期。届时市场关于宏观经济的预期会向下修正。这是个预期差,可能会推动投资者下调2018年A股业绩增速。
二是金融监管开始落地执行的风险。3月两会新一届政府将上任。人事变动及政治因素决定,在1-2月,金融监管仍将以“稳”为主,不会真正执行。但3月两会结束、新一届政府就职后,严监管的方向不会改变,金融监管、资管新规等将会真正落地执行。这意味着,股市面临的宏观金融大环境将会不利。
三是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以前我们讲,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打个喷嚏,全球都要感冒。但在金融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从2009年至今,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9年,估值水平也远超历史均值。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市场调整随时可能开始。3月份议息会议,不出意外仍将延续加息节奏。届时美国市场如何反应还是个未知数,这是可能的风险。
在上证综指已经达到3500点以上时,经济不达预期、金融监管严格执行、海外市场波动这三个风险显得更加突出。如果要规避3月份的这三个不确定性,投资者何时减仓最好呢?
根据过去一年多的经验,在国家开大会时,市场一般是稳定的,表现为机构投资者一般很少能净卖出,比如去年10月份十九大期间。 那么在3月5日两会开始前,还有哪些交易日可以减仓?
在1月底至两会前,交易日有:1月29日-2月2日的5个交易日,2月5日-9日的5个交易日,2月12-14日3个交易日,2月22日-23日两个交易日,2月26日-3月2日的5个交易日,一共20个交易日。但考虑到2月15日-21日是春节以及休假因素, 2月12-14日、2月22日-23日这5个交易日期间,大部分投资者都将休假,去全国、全球各地欢度春节,市场交易将极为清淡。因此,20个交易日要减去这5个交易日,那么还剩下1月29日-2月2日、2月5日-9日、2月26日-3月2日这15个交易日。在这个15个交易日中,聪明的投资者谁又会在两会前的2月26日-3月2日这5个交易日大规模减持呢?计算下来,1月底至两会前减持的最佳时间窗口,只有1月29日-2月2日、2月5日-9日这10个交易日了。
因此,从交易时间来分析,在上证综指突破3500点、同时两会后又面临三个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最佳的减仓时间,就是1月29日至2月9日这段时间。这是调整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两周的原因。
一致预期理论,以及两会前的交易时间分布和3月份面临的三个不确定性,决定了A股市场在1月29日至2月9日这两周必然会下跌。但下跌幅度之所以这么大,则是因为美股大跌输入的恐慌情绪、信托计划与资管计划不准延期、股票质押中的负反馈循环,以及市场的羊群效应共同所致。
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这次暴跌后很可能是长牛起点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日前指出,对于本次A股调整,短期下跌主要受情绪面影响,不应过度解读,市场中长期取决于基本面,中国经济基本面健康,韧性较强,中长期坚定的看好A股市场。
陆挺认为本次暴跌不无乐观因素,在本次美国股市大幅调整没有引发金融危机的假设下,外汇占款增长将会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新支点,这将会给境内基础货币带来新的边际增量,外生性宽松将在较长时间内利好A股市场。
首先,本轮美元周期已经进入大周期向下拐点。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破灭后,美元共经历两轮完整的大周期,当前正处于第三轮大周期当中。第一轮周期是自1978年启动,1985年见顶下行,1987年触底。第二轮美元周期是自1995年启动,2002年见顶,至2005年触底。本轮美元升值周期的启动,对应着美国经济复苏、联储从退出 QE 到最先进入加息周期。美元不能一直升值,原因之一是美国需要美元贬值,以稀释联邦政府负债;二是美元长期升值将冲击美国出口;三是其他国家加快推进本币国际化,将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本轮美元周期当中,驱动美元指数涨落的市场信号,主要是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波动,以及欧日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但驱动美元周期的核心基本面逻辑并没有改变,即美国和主要非美经济体经济复苏的预期差。不能简单的认为美国经济强或加息,美元就应该升值,汇率决定于双边或多边国家的变化,从不取决于单边国家。
其次,2017年全球经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发达经济体基本都确认进入弱复苏,2018年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将大概率延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元的相对竞争力会继续削弱,美元指数当前已经来到本轮大周期的向下拐点,未来美元长周期贬值会引导资本回流新兴市场,谋求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此时,一旦资本回流新兴市场,中国在新兴市场中的优势十分明显。从新兴市场内部看,竞争这轮资本回流的新兴市场国家并不多,能和中国进行竞争的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体量较大的金砖国家,另一类是东南亚小型经济体。其中,巴西政局不稳、治安问题突出,存在明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冲突,同时受困于高通胀和汇率剧烈贬值;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极大,经济过度依赖大宗商品价格,巴西、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均在美元走强进程中明显流失,在最近一轮美元强周期中,两国逐渐显得后劲不足。印度的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在基建没有较大改善情况下,工业化较难实现,人口红利优势无法实现。东南亚小型经济体中,越南经济增速较为稳定,但是经济体量和我国相比实在太小,不足以完全承接溢出资金。因此,总体判断这两类国家都不足以给中国带来较大竞争。2018 年四季度我国将召开十九届三中全会,历次三中全会定经济和改革重要事项,这次将释放重要的改革与开放信号及相关措施,这将会成为中国A股牛市的重要催化剂。
再次,未来资本回流将与人民币升值相互强化。随着全球经济弱复苏态势逐渐清晰,2017年以来美元走势开始弱化,在我国经济较强韧性的支撑下,人民币走出了单边补涨行情,并逐步带动资本回流。作为人民币回流的重要监测指标,外汇占款变动自2017年9月由负转正,并维持3个月在零附近,结束了30多个月的负增长。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长期积累的贸易顺差将会激发更多的结汇资金,预计1月份的外汇占款变动很有可能大幅转正,未来会持续转好,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已经逐渐转为净流入。实际上,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并非央行主导的升值,我国外贸企业结汇意愿强烈,触发了内生性人民币升值,今年1月初暂停逆周期因子之后,人民币仍在升值,可见人民币内生性升值动力充足。从央行角度,央行担心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调,可能适度阻碍升值,这可能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导致资本流入。虽然短期存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调整,QFII资金回母国避险的可能性,但随着美元进入长期弱势周期,资金终将会重回新兴市场进行再配置。
陆挺指出,在资本回流的情况下,外生流动性宽松将推升人民币价值重估牛市。资本回流与人民币升值相互强化将导致我国外汇占款持续回升,此时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将变得较为被动,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将发生调整。当前中国央行通过再贷款供应基础货币,央行控制力极强,然而这是基于外汇占款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在外汇占款持续上升时,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则较为被动,外生触发流动性宽松的可能性更高。比如 2006-2007 年就是一个典型时期,尽管央行可能采用发央票和提高准备金率等方式对冲外生流动性宽松,但仍然很难有效实现完全对冲,这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宽裕的流动性环境。从最近货币市场表现来看,近期短端利率较松,一方面是央行临时流动性动用和定向降准的功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外汇占款上升有关。在外汇占款增量逐渐变大的情况下,如果外生资本流入的作用显著,那么利率下行拐点可能比想象中的早。中国A股市场是全球市场中对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在06-07年的外生流动性宽松和2015年的内生流动性宽松时,都产生了价值重估牛市。陆挺认为,资本回流触发外生流动性宽松,人民币所有资产都会出现重估。叠加上十九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预期,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非常乐观。
社科院研究员尹中立:中小市值股票处于熊市末端
导致2017年股市出现结构分化的因素将在2018年趋于弱化或逆转:
首先,新股堰塞湖基本得到化解,但真正实行注册制还为时尚早。从当前的政策动态看,IPO标准趋严,被否决的比例接近五成,估计将有很多公司知难而退。我们估计2018年度的IPO数量将大幅度低于2017年度。因此,新股快速发行对中小市值的估值冲击接近尾声。
其次,2018年度没有重要的会议召开,“国家队”资金维稳指数的动机将减弱,而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力度或许增强。
另外,近期很多(共有300余支)中小市值的股票因为出现股东爆仓而停牌,导致这些股价持续大幅度下跌的原因与政府资金专注于少数蓝筹股有关,蓝筹股股持续上涨造成市场资金的“虹吸现象”,中小市值股票因为资金持续流出而爆仓。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该现象处理不当将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关部门必将被动地将资金从蓝筹股撤出,转而维护中小市值的股价。
第三,供给侧改革导致的价格上涨趋势在边际上趋于弱化,蓝筹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减弱。在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银行、保险的坏账风险将上升,业绩增长将受到冲击,蓝筹股的价值投资假设将被证伪。
第四,2018年将正式纳入MSCI指数,但其影响已经在2017年得到体现。蓝筹股的PEG指标已经处于高位,估值水平已经偏高,因此,蓝筹股的股价难以继续呈现强势。
因此,从市场操作策略上,采取卖出蓝筹指数,买入中小市值指数将是正确的选择。2018年的市场机会应该属于中小市值的股票。但随着大量新股解禁股的上市流通,次新股将出现分化,一些优秀的次新股将脱颖而出,而没有业绩支撑的壳公司股价将继续下跌。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金融监管由鼓励创新到强调规范,市场的利率中枢将上移,将抑制股市估值的快速上升。
总之,中小市值股票处于熊市末端,即使还有惯性下跌,那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蓝筹股有修正估值之需要,或许还会惯性上涨,但已经风险大于收益。市场仍然难以获得整体走强的可能。(腾讯证券综合)
本文来源:腾讯证券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