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6 19:30:46讯:
4+7带量采购靴子落地,由于预选中品种的价格大幅跳水,医药股也一片绿色。
消息透露,12月6日下午两点,4+7带量采购的神秘面纱揭开,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其中恩替卡韦降价90%,恒瑞厄贝沙坦降价60%,京新药业氨氯地平以0.14元的价格获得预中选资格,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分散片以0.62元的价格获预中选资格。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医药股集体跳水,其中乐普医疗直线跳水封跌停,恒瑞医药大跌6%。
医药股杀跌
所谓的带量采购,就是以量换价,也就是用以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用药总量的60%~70%,交换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以及原研产品的最低报价。
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带量采购将在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试点,第一批带量采购目录共31个品种。
“预选中的国内企业的仿制药都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对于这个价格,药企无疑是当头一棒。”一位医药专家表示。
中国药企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认为,参与带量采购的品种都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价格如此之低直接影响了企业参与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毕竟在一致性品评价过程中,企业投入很大。“原本过了一致性评价弄个免死牌,结果换个竞标死法。”他认为未来大家会放弃一致性评价。
不过有专家分析,其中也有涨价的品种,比如石药欧意的卡托普利片25mg涨幅862%;常州制药的卡托普利片25mg,涨幅569%;石药欧意的盐酸曲马多片50mg涨幅232%。
“感觉还是能保证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很少有低于0.5元报价的,只有京新的氨氯地平0.14元、华海的厄贝沙坦0.2元、华海的厄贝沙坦0.37元,这些都是超大量的品种,原料药工艺技术成熟。”一位医药界业内人士表示。
根治药价虚高
药价虚高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顽疾,在发改委进行了30多次的降药价之动作之后,虚高的药价并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短缺药,如何降低药价成为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抛出的首枚炸弹。
“上市公司很多营销成本达到了60%以上,这个比例就是医保局通过带量采购大幅度压价的依据。医药局认为,带量采购了,药企就不必设置营销体系了,这部分费用可以用于降价。”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为促成药品降价,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在9月11日上午主导了试点联合采购会议,确定了联合采购要求及操作方法,同时公布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
11月15日,备受业内关注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终于发布。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下称4+7城市)。此次列入集中采购目录的药品有31个,采购数量最大的是5mg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采购量为2.93亿片;采购量最小的500mg培美曲塞注射剂,采购量为2.29万支。
上述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申报企业资格,除了对供应量需要满足需求之外,对药企有更明确的要求,申报企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之一:原研药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号〕,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品。
带量采购如何不伤害药企
但是,“医保局对医院没有管辖权,医院不按期支付药款,药企找哪个部门解决?别到时候每个部门都推脱,都不管,就害惨了药企。不要让带量采购沦为让药企受伤,让医药行业受伤的政策。”史立臣说。
在史立臣看来,需要关注带量采购的五个核心问题,只有这五个核心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的在中国实行带量采购,使之不至于伤害医药行业发展。
首先,史立臣认为,带量采购重要的是先有量,而且用具体的数据来谈判价格才是真实的带量采购。但既往带量采购的量仅仅是以一省或一市使用量的模糊语言,没有明确的数据。
“拿用药量的占比来谈判,这是不可控的,这个比例在实际医生用药和医院采购中根本就没办法控制。”史立臣说。
其次,史立臣表示,还要解决支付问题,以往带量采购失败,在支付上面出来很多问题,导致带量采购失败,比如或者医院逾期不支付,也没人管。
在他看来,现在公立医院欠药企应收账款非常严重,一些医院前些年大规模扩建,已经外债累累,医院根本没能力当期支付药企的应收账款,现实中拖欠两三年的都正常。
近日,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调研了8家有代表性医药商业企业,结果表明,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回款账期最长达960天,违反国家要求30天付款的32倍,欠款金额最高达8600万元。
“药品降价了,医院不按期支付应收药款,药企会背负沉重的财务成本,导致降价后的药品仅有的一点利润也被侵蚀。”史立臣表示。
此外,约定的量无法完成怎么办?史立臣表示,以前很多带量采购具体完成了多少量,医院采购了多少,没人去关注。药企降价后采购量也降了,苦水只能自己咽,这也导致很多药品在过去多年来面临降价死的尴尬局面。
同时,国内医生的用药习惯,是否选择推荐用通过一致性评价通过的药品,这都将成为问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