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26 23:35:02讯:
将互联网补贴模式引入咖啡连锁行业的瑞幸,正迎来新一波的看衰。
12月26日,瑞幸宣布提前完成全年2000家门店的开店计划。相比之下,1999年进入中国的星巴克20年时间才在中国开设3600多家门店。
非止如此。12月初,瑞信咖啡还完成B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超22亿美元。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的企业,在2018年的资本寒冬,有此融资成绩相当亮眼。公开数据显示,瑞幸咖啡坚持补贴换市场,不到一年已在全国21个城市完成1700多家门店布局。
但暴涨的行情背后是巨额亏损。12月21日,金融求职与培训服务商CareerIn称获得瑞幸咖啡B轮融资商业计划书,其前9个月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毛利润-4.33 亿元,净亏损8.57亿元。换算下来,每日净亏损超300万元。
有意思的是,瑞幸咖啡对亏损并不讳言。在给媒体的回应中,瑞幸称全年亏损远大于8.57亿元,通过补贴迅速占领市场是其既定战略,亏损符合预期。承认亏损的背后是进取野心:公开报道显示,瑞幸预计2018年收入7.63亿元,2021年有望达185亿元,为今年的24倍。
日亏300万元还要坚持补贴换市场,引来抨击无数:下一个ofo、资本催熟、迟早要完……2018年以来这家新兴咖啡连锁企业突飞猛进戏份撩人,社交媒体上,对其味道和营销方式的如潮质疑,与对其互联网运营方式和融资的掌声同在。
互联网思维的瑞幸咖啡,明显优势主要是价格和外送两个方面,但这两个优势目前似乎有减弱迹象。近期,瑞幸上调了京沪两地的外送门槛,一直对外送服务冷淡的星巴克也联手饿了么推出咖啡外卖。
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价格优势和外送服务之外,瑞幸咖啡更需要寻求产品、服务之外的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时间财经采访的一位瑞幸重度用户表示,选择瑞幸是对其服务态度更为认可。“不像星巴克给人感觉居高临下,把中国人当作主顾来迎合的,态度平等自然。”对于瑞幸的烧钱补贴,他表示理解的同时也认为“不可持续,需要调整”。
速度
无论补贴模式还是崛起的速度,瑞幸咖啡都令人想起当年的网约车与共享单车。
“买2赠1、买5赠5”的优惠活动长期持续,折算之后的咖啡售价最高不超过20,在提价值前甚至低于10元。8月推出的轻食产品——与星巴克轻食系同一供应商——计划以5折价格销售到年底,售价低于成本价。
从2018年1月开始正式运营,到5月已经开出超500家门店,7月A轮融资2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彼时瑞幸CEO希钱治亚告诉媒体,瑞幸通过股权融资、股东贷款、银行授信、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融资,“开了600多家店,覆盖13个城市,账面现金超过20亿人民币。”
用互联网的思维和速度做咖啡,是瑞幸创始人钱治亚创业之初即公开承认的策略。互联网重增长不重盈利,对合适盈利,钱的态度是“先占领用户心智,大的方针和方向还是补贴和教育市场。”这亦与网约车烧钱大战时的玩家们态度类似。
钱治亚本人也算网约车行业出身,曾任神州优车COO。而神州优车的董事长陆正耀是瑞幸天使投资人,目前还是瑞幸咖啡董事长。得一提的是,神州优车旗下的网约车平台神州专车,早期并未参与滴滴快的掀起的补贴大战,后期参与时行业格局已成型。
烧钱和拼速度之外,瑞幸的营销方式亦无所不用其极。重金聘请明星代言、碰瓷星巴克、高调进驻故宫,朋友圈病毒广告裂变式营、线下电梯楼宇广告轰炸式播放。
外送业务是瑞幸的另一个特色,瑞幸线下门店均为直营门店,都支持外送业务,配送服务与顺丰合作,覆盖周边2公里区域。用瑞幸品牌主张来说:以高性价比改变咖啡消费观念,以规格原料与制程改变咖啡消费品质,以新零售模式改变咖啡消费体验。
口碑
显然,瑞幸是又一个互联网思维改变行业的搅局者。先行者中,滴滴正在为安全问题浮出代价,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成空,颜面尽失。瑞幸能否有所不同?
先看资本市场的态度。最新完成的B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22亿美元。投资者中,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均为A轮老股东,新投资人仅中金公司。瑞幸的解释是“ 综合考虑到公司数据的保密性和有限的额度分配,我们选择了这些对团队和项目更了解和熟悉的投资机构。”
财务数据上,除了未获否认的网传消息,瑞幸并未透露数据。在B轮融资之时,明确表示何时结束补贴战及盈利,均无具体的时间表,重点在于商业模式是否行得通。言下之意,商业模式还在测试。
7月钱治亚曾对外表示账面现金储备超20亿元,前期“烧掉”的10亿元,并不意味亏损10亿元,而是用在供应链配套设施、门店拓展等固定资产投入。加上最新融资的2亿美元,现金充足,零售行业现金流状况远优于共享单车,短期内瑞幸肯定不会走上小黄车的厄运。
用户口碑方面就没那么乐观。平价咖啡的定位之下,微博上吐槽瑞幸咖啡难喝者众多,也有用户表示“不过是与便利咖啡同样的定位,这么想就平衡了”。
号称互联网思维的用户体验方面,亦差强人意。微博CEO王高飞称:“有一次路过这个店,进去点单,让我必须下载他家的App才能点,想喝没喝成。”此外,宣传话术、客户端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亦遭质疑。
互联网行业人士也对其运营手段有疑问。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不理解瑞幸咖啡对自家App的导流行为,“扫了一批流量到自己的App上,但里面的服务又不是刚需高频,且品类不多,这二次和三次的打开率能有多高?”
一位瑞幸咖啡的拥护者认为,瑞幸咖啡在贸易战大环境下,以更懂中国的方式抢占年轻人心智,让咖啡消费者得到实惠。“中国的金融市场足够支撑这么一个品牌”。这个观点,瑞幸背后的资本们还能相信多久?
(文章来源:时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