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大清仓!上市公司紧急卖房透露出什么信号

加入日期:2018-12-20 8:14: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20 8:14:26讯:

  年关将近,天寒地冻,上市公司又到繁忙时刻。年报业绩不好,年都别想好过。

  业绩不够?卖房来凑!

  2018年第四季度,A股上市公司正式开启卖房高潮。经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四季度到达19家上市公司发布售卖房产相关公告,而2018年前三季度,出售房产资产的上市公司仅23家。

  相比往年,今年这波上市公司卖房潮更加来势汹汹,不仅卖房上市公司家数创新高,其中不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产;而且卖房主角更加广泛,连券商这种“不差钱公司”也加入了卖房大军。

  只需出手几套房,便可扭亏为盈,财务报表变得大不一样!

  浙江世宝(行情002703,诊股)前三季度亏损539.5万元,拟出售房屋,将产生净利润886万元;

  ST新梅(行情600732,诊股)前三季度亏损710.1万元,房产转让已完成,产生净利润3500万元;

  然而,如今楼市行情不好,房子不是那么好卖的,有上市公司还开启了打折促销的大甩卖模式!

  比如三变科技(行情002112,诊股),为了扭转前三季度4491万元的亏损,急吼吼地出手了五处房产,一个月无人问津之后,便主动降价250万,可即便是大促销,人家仍然是赚钱的!

  没办法,三变科技在北京宣武区的那套房子,514万元买入,现在已经涨到了近2000万,一转手就是一千多万的利润,公司经营多久才能达到?

  就像此前某新三板公司老板刷屏的那一句话:“几年前,卖房创业,现在公司刚刚盈利,而我却买不起房了”。

  如果仅是几家上市公司通过抛售房产来增厚业绩或者扭亏为盈不足不奇,但是成百、上千家非房产上市公司都是如此做法,那反映的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了。

  实业不好做,自然要另找出路。那么买几套房,不仅获得极高的账面浮盈,更可以在必要时,扭亏或补充上市公司现金流,自然引来了大波上市公司囤房。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9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7.57%,合计持有市值达1.1万亿元,较2018年年初增长1173亿元。

  而在上市公司的买房大潮中,还存在着种种乱象,比如买来不“用”,而是用来“炒”——囤房坐等升值套现!

  据审计署公告显示,多家企业仍有大量房产闲置、存在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的问题。

  2010年4月,东方电气(行情600875,诊股)集团在年度投资计划外使用2084.07万元购买27套商品房及车位,至审计时长期闲置。

  记者统计发现,至审计时,东方电气集团、中国中车(行情601766,诊股)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均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等工作。

  房产闲置等待,成为过去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增加利润的做法。没办法,投身房地产市场,不仅“来钱”更快,而且也不“费劲”。自己辛苦主业一整年还不如在热点城市买上几套房。

  而上市公司年底抛售房产,恰恰反映的是转型之痛。经济大环境不好,企业难以盈利,自然要想办法套现补亏,兑现炒房收益。

  今年的经济压力,相信各位朋友们都已经感同身受了,裁员新闻频频爆出。单个季度的GDP增速已经下跌到近8年最差水平了,发电量、固定资产投资等等经济数据也都是不怎么好看的。中国经济红利正在消退、经济换挡出现空白期,我们仍处于L型底部区域。

  短期内,传统高利行业如金融、如地产等都会受到冲击,再也难现往日风光;而新兴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却一时难以兴起,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有限。

  因此,上市公司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经济基本面的问题。

  而经济基本面的问题,恰恰与楼市密切相关。那么,经济大环境有压力,国内上市公司又这么不给力,我们会不会像以前那样,重启楼市呢?

  让我们来看看官媒的表态。

  12月4号,就在前几天,经济日报发表了《房地产调控成果来之不易》一文,原文是如此表述的:

  “尽管房地产对我国经济增长仍有较大贡献,但巩固调控成果的意义更为重大。我国高房价问题依然突出,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保持在2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过30,不仅远超国际普遍认可的水平,甚至比美国和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前还高出数倍。”

  “房价继续上涨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即使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速,但必须避免重蹈过去房地产市场调控成为”空调“的覆辙。”

  显然,楼市未来的主基调仍然是坚持调控不变的,然而,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所谓的“调控”旨在维稳,不仅要坚决遏制上涨,更要防范下跌。

  “应该通过房价长期保持平稳,使房价涨幅低于收入和GDP增速,房价收入比逐步回落,避免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曾经发生的房价暴跌式调整。”

  综观目前的市场情况,在史无前例的调控力度下,楼市确实已经入冬,土地流拍率创造6年来新高、各大房企也开始了降价大促销、市场成交量保持低迷。

  然而,房地产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外部环境压力下,楼市过于低迷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目前的楼市其实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是开发商融资渠道的放松。11月份以来,包括中国恒大、华夏幸福(行情600340,诊股)、阳光城(行情000671,诊股)、万科在内的18家房企,21项国内外融资计划成功获批或发行。仅从数据来看,与10月份诸多房企融资发债屡遭中止的情形大不相同,地产债发行逐步回暖。

  其次是多地市场迎来大卖。11月26日,北京12宗地块成功出让,创下单日成交数量新纪录,一日内获得土地出让金316.46亿;12月6日,广州10宗地块成功出让,揽金259.6亿。

  最后是房贷利率的松动。从10月份开始,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厦门、南京、佛山等一二线城市,陆续出现部分银行下调房贷上浮利率。融360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在全国35个城市的533家银行中,出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的银行数量为19家,而9月份时只有3家。

  可以见得,官方对于楼市的态度并非是坚持打压,而要让其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不允许大涨更不允许下跌,深圳前端时间出台的“15%”房价调整幅度熔断,就是一个例证。

  由此,我们可以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调控大方向不会该改变,但力度也不会再加码,政策底部已经出现,将视2019年经济情况进行调控,甚至可能适度回暖;

  二是将进入因城施策阶段,前端时间涨幅过猛的城市,必将迎来裸泳时刻,而一线城市和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则将迎来价值投资的春天。

  其实说到底,房价的问题,就是发展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房价到底高不高,还是要看居民的收入情况,什么时候我们的收入可以买房无压力了,上市公司也不用靠卖房来冲业绩了,那么高房价自然也就不是个事了。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