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19日机构强推买入六股成摇钱树

加入日期:2018-12-18 15:01:2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18 15:01:28讯:

  博实股份(002698)与万华物资签订战略协议,助力公司化工后处理设备业务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 于 2018 年 12 月 17 日在烟台与万华化学集团物资有限公司签署《包装码垛设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点评: 本次战略框架协议主要于万华化学就粉粒料产品的后道包装、码垛设备达成意向,并原则上一次性锁定博实股份产品的基础价格不变。 万华化学在已有 MDI 产品优势基础上, 继续大力发展石化化工和精细化工,目前已经具备了 C3、 C4 产业链, 还拟投资建设 C2 产业链产能;同时在TPU、 SAP、 PC 等特种材料领域的布局也逐步成熟。 我们预计万华化学的上述产能布局将在未来 2 年内带来更多增量粉粒料产品后道处理自动化设备需求,而博实股份作为该领域高端设备的国内绝对龙头,有望从中受益。 事实上,今年 10 月博实股份已经与万华化学签订了价值 8259 万元的包装机设备销售合同, 预计交货时间在 2019 年 9 月之前。 同时,万华化学作为国内优质民营化工龙头,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也是对公司在后道自动化设备领域行业地位的认可。

  “化工后道设备+高温机器人+废酸回收处理设备工艺”齐发力: 公司传统化工后道自动化设备业务受益于下游客户增量产能的建设(大炼化、化工项目等)以及存量产线更新升级的需求,在手订单良好,截至 18Q3预收账款在 5.5 亿元左右;电石炉高温炉前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产业铺开推广,目前看进展不错;废酸回收处理业务结合 PP 公司的技术实力以及博实股份的渠道积累, 在国内石化化工领域已有多单落地,截至 18Q3 预收账款在 4 亿元左右。整体来说,公司目前在售订单充实,再加上潜在在跟踪订单,为 2019-2020 年公司业绩确定性高景气打下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传统业务在手订单情况良好, 新业务开始放量,为未来业绩较确定性高增长打下基础。我们预计,公司 2018-2020年 EPS 分别为 0.27 元、 0.49 元和 0.63 元,对应 PE 为 35 倍、 19 倍和 15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公司订单交付进度大幅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中国平安(601318)联席CEO登场,卓越管理机制是长期价值源泉
  事件:1)集团在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增设三位联席CEO,由李源祥先生、谢永林先生、陈心颖女士担任,分别分管个人客户、公司客户、科技业务;2)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份回购议案;3)集团推出长期服务计划。

  投资要点
  卓越管理机制始终是平安核心优势,短期不确定性无碍长期优异。回首过往,平安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创始人兼董事长带领核心管理团队建立了稳固的管理体制(多数核心管理人员在集团任职年限超过15年,明显领先于保险同业),机制优越性传导到经营层面,我们才能看到多次战略转型成功的前瞻性与执行力,感受到持续领先同业的综合竞争力。时值当下,平安在30周年首创联席CEO制度,匹配“个人+公司+科技”三大事业群架构,进一步升级集体决策机制。着眼未来,集团启动长期服务计划,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核心人员利益深度绑定。本次管理机制变革后,部分投资者担忧管理层面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短期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但机制升级的长期方向正确,卓越机制的传承也是必经过程(从创始人传承到核心团队,固化为集团制度,沉淀至企业文化),集团长期前景更加光明。

  短期建议调整预期,2019年开门红保费承压,利率下行短期扰动。集团此前于三季度业绩发布会表示,2019年起将淡化寿险开门红集中营销,未来追求更均衡的销售节奏(平滑季度波动)、更平衡的产品结构(保障型产品销售贯穿全年),再度领先于行业推动寿险营销转型。近期,平安寿险完成“双12”营销,考虑产品策略转变、销售目标下调等主动调整因素,我们预计保费数据同比下滑,且2019年一季度保费亦承压,但价值率有望较2018年继续提升(因从年初开始推动保障型产品)。此外,2019年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市场对寿险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的担忧有所提升(目前寿险投资收益率精算假设普遍为4.5%~5%)。我们认为,保费调整及利率下行将对寿险估值构成短期扰动,但利率下行幅度有限、保费长期空间向好,以平安为龙头的寿险股估值调整后更具吸引力。

  长期看好寻找配置良机,价值持续增长+稳定分红对估值构成强支撑。集团近年来经营业绩明显优于同业,对寿险公司而言,价值、利润及分红是决定估值水平的核心因素,平安优势鲜明:1)依托于寿险代理人沉淀优势及卓越的经营管控能力,保证新业务及内含价值增长领先同业(2018年前三季度NBV增速达到3.2%);2)凭借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实现利润稳增长(即便率先实施IFRS9增加盈利波动性);3)推出“分红与稳定增长的营运利润挂钩”政策,以提升股息率吸引力(预计当前股价对应2019年股息率达到3.8%)。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中,具备长期高成长空间+卓越盈利能力+稳定分红预期的个股已相当稀缺,如果短期扰动因素造成股价调整,估值吸引力更佳(陆股通持有流通股比例已持续升至6.4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保险股短期估值有调整压力,源于开门红保费调整+利率下行预期引起担忧,同时平安管理机制变更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客观存在,引起部分投资者担忧。但长期而言,我们坚定、积极看好平安管理机制升级成效,短期扰动因素造成股价调整后,估值更具吸引力。我们预计集团2018、2019年NBV增速分别为7%、12.8%,目前A股股价对应估值约1.11倍2018PEV,长期坚定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管理机制变革带来不确定性;2)寿险新单保费持续下滑;3)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影响投资端;4)财产险盈利持续下滑。


  九牧王(601566)投资收益增厚业绩,高分红值得期待
  主营业务增速放缓。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9.2亿元,同增7.7%;归母净利润同增1.86%至3.5亿元,单Q3收入同增2.53%至6.6亿元。就收入构成来看,主品牌九牧王贡献收入占比90%左右,单Q3收入下滑2.9%至5.9亿元;FUN增速较快,收入同增65%至4794万元;ZIOZIA三季度纳入合并报表,实现收入1410万元,在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待发掘;NASTYPALM自替换J1起仍处于孵化阶段。我们判断,10月以来主品牌终端同店中单位数下滑,FUN品牌增速也有所放缓。

  出售财通证券部分股权,增加投资收益。2014年公司以自有现金参股财通证券6200万股,占总股本1.73%,2018年10月24日起可解禁出售。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出售2504万股,扣除成本及相关税费后实现投资净收益9559万元。目前还持有财通证券3596万股,占比1.03%,按最新公允价值计算对应市值2.84亿元,浮盈1.72亿元。

  分红稳定且收益丰厚。截至2018年Q3公司账上可支配现金3.82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公司提出了2017~2019年的股东回报计划,承诺期间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70%。其2016/2017两年分红比例分别高达136%/116%,按除权除息日股价算收益率分别为5.9%/6.4%。按最新收盘价、预测业绩以及70%的最低比例,保守预测公司2018年分红收益率将超过5%。

  投资建议。公司奠定优质男装品牌形象,主品牌稳健运营,打造三大服装平台迎合各类消费者偏好,为公司增长带来新动力。短期终端消费走弱,影响公司业绩表现,因而调整公司2018/2019/2020营业收入至26.89/29.76/32.75亿元,同增4.8%/10.7%/10%;预计2018/2019/2020年主业净利润4.96/5.45/6.01亿元。考虑到2018年已实现的9559万投资收益,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6.01亿元。2018/2019/2020年对应EPS1.05/0.96/1.06元,现价13.83元,PE13.6/14.8/1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终端销售情况;各品牌销售情况低于预期;被投企业估值波动。


  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设备龙头,半导体布局蓄势待发
  推荐逻辑: 公司作为国内平板显示检测领域龙头企业, ] 主要产品包括模组检测系统、面板检测系统、 AOI 光学检测系统、 OLED 检测系统、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等。目前公司在在模组检测领域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在 Cell 制程和 Array 制程检测领域形成自有技术。 此外公司携手韩国 IT&T 进军半导体检测领域, 有望 2019 年实现出货,打开公司新的成长边界。

  LCD 产能国产转移, 带动国产设备厂商景气周期。 面板产线投资中对设备的投资占总投资的 60%-80%,其中检测设备是面板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设备。 2018年国内在建或规划 LCD 产线共 19 条,总投资额超 6000 亿元,带来设备需求超过 4200 亿元,产线持续建设带来配套设备厂商国产化机遇。未来国产设备厂商在 LCD 领域增量主要来自: 1)高世代产线未来 2-3 年处于扩产周期,贡献主要新增设备订单; 2)已量产产线对已有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带来部分设备需求; 3)从价值量较低的模组制程设备向价值量较高中前段制程设备延伸将带来更大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

  OLED 大势所趋,带来国产设备厂商发展新契机。 随着国产 OLED 技术不断突破, OLED 有望接力 LCD 成为未来显示面板增长新动力,与此同时为国产面板设备厂商发展带来新契机。 2018-2020 年,国内规划投产的 OLED 产线达到 10条,总投资额超 3000 亿元,带来设备需求超 2000 亿元。国内 OLED 产线由于良率尚低,无论从检测需求还是价值量上都对检测设备提出更大要求。目前公司 OLED 检测设备突破顺利,已完成集成自动化检测设备出货,竞争优势明显。

  半导体测试和新能源测试领域进展顺利,对外投资不断深入。 自 2018 年以来,公司积极对外投资,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对外投资韩国半导体测试公司 IT&T,对内先后设立武汉精鸿电子、上海精测半导体两家公司,布局半导体测试领域,旨在通过自主构建及海外并购等手段打造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及服务商。 同时,公司设立武汉精能电子,布局新能源测试领域,加快推进功率电源和大功率电池的检测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 2018-2020 年 EPS 分别为 1.65 元、 2.35 元、 3.39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49.3%的复合增长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设备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环集团(300408)颜色、工艺和成本大跨越,陶瓷背壳下游应用有望突破放量
  事件:三环集团召开陶瓷背壳火凤凰2.0发布会,发布了10款新工艺,从颜色、表面工艺、性能均有重大突破,三星、华 为、小米、OPPO、VIVO等终端厂商均出席。

  相比于去年,今年颜色和表面工艺取得了质的突破,为下游供应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火凤凰1.0陶瓷仅有黑白两种颜色,本次发布会发布了火凤凰2.0产品,背壳工艺包括彩色粉体彩色陶瓷、釉面工艺、粉体成型撞色干邑、雾面工艺、珐琅工艺、高透陶瓷喷漆工艺、陶瓷切割面工艺、激光表面处理工艺、蓝宝石镜片镶嵌工艺、NCVM工艺,呈现出各种颜色、图案、光面、哑面以及与多摄像头蓝宝石镜头无缝贴合的效果。

  通过改进配方,进一步减轻重量提高强度。公司进一步改进了粉体性能,另外在保障不减弱各项技术性能的前提下,整体后盖的重量可以减少20%以上;通过材料工艺技术的多次改进,火凤凰材料抗跌落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原来Unibody的跌落强度是1米,现在可以提高到1.2米以上,其他颜色后盖的抗跌落性能也极大提高。

  通过工艺精度和良率控制,降低成本取得明显进展。通过提高成型精度,减少毛坯粉体的使用量,节省了材料的使用;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减少缺陷,提高良率,公司目前良率已经达到70%以上,随着工艺和良率的提升,未来成本还可能进一步下降,进一步缩小和玻璃的成本差异。

  基于领先的核心优势,客户开发取得进展,明年大概率会引入新的客户。公司基于粉体、设备、工艺的全套垂直工艺优势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且是国内具备陶瓷背壳量产工艺的厂家,我们判断,未来全球范围的手机厂商若要采用陶瓷背壳,三环集团大概率有大份额。公司与富士康合作密切,未来战略是专注于最擅长的前道毛坯生产,与友商一起合作打通陶瓷背壳产业链.
  其他业务进展顺利,显著受益于5G和新产品驱动。明年插芯受益于海外市场和5G驱动,继续保持增长;PKG方面,晶振PKG满产,SAWPKG已经通过韩国客户认证;MLCC公司专注于大尺寸领域,价格下跌幅度不多,明年以量补价,利润不会下滑;劈刀、浆料明年开始逐渐放量;氮化铝、热敏打印头明年开始开拓市场。公司业务长期稳健发展,目前处于估值底部.
  基于“材料+”战略,基于内生外延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公司产品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内生发展方面,公司一方面基于陶瓷材料,发展基于陶瓷材料的产品,另一方面基于非陶瓷材料拓展,如功能电子材料,特种应用玻璃等产品,公司2012年成立了三环研究院,加强公司研发,公司今年大力招揽人才加强研发。公司新推出2个新产品,近年来公司新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外延方面,积极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产品实力、市场规模、行业前景为导向的外延并购。2017年收购微密斯,加快了公司国际化进程,也实现了与公司现有工艺协同,促进技术升级,推动更创新,公司未来会继续推进与主业协同的外延并购。公司产品多元化,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穿越周期的能力。

  投资建议与评级:预18-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2/17.66/21.81亿元,EPS分别为0.82/1.01/1.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24/17.91/14.5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陶瓷背壳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研发与销售不及预期。


  安图生物(603658)引入欧洲先进分子诊断技术,进一步丰富微生物检测项目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以1000万欧元认购芬兰Mobidiag10%股权,同时出资800万欧元与其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公司占65%股权。

  引入欧洲先进分子诊断POCT技术,丰富微生物检测项目。Mobidiag拥有2个成熟分子诊断技术平台,Amplidiag主要应用于大中型实验室,Novodiag则是属于POCT范畴,Mobidiag将授予合资公司在中国区域基于Novodiag技术平台进行国产化,其中人类感染性疾病(脓血症除外)具有独占性许可使用权,人类非感染性疾病为有限制性的独占性许可使用权。Novodiag针对多种胃肠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产品已于最近获得欧盟CE认证,后续呼吸道病原体、颅内感染病原体、多种胃肠道病毒、多重抗菌素耐药以及其他非传染病的检测试剂也有望陆续推出,未来有助于公司微生物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对外投资+自研,加速布局分子诊断。本次合作的Novodiag平台运用的分子诊断POCT技术是目前产业研发热门领域,技术壁垒高,国际市场上也少有成熟商业化的产品;与此同时,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在研项目中包括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本次和欧洲先进分子诊断企业合作,有望吸收海外领先技术,加速在研项目的产业化。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成为国产大型综合体外诊断龙头生产企业,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1、化学发光仪器年新增装机量有望加速,2018年总装机量有望突破3000台,同时单产有望持续提高,考虑到公司100速发光设备有望于2019年初获批,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发光试剂有望保持30%以上增长;2、公司新产品微生物质谱和生化免疫流水线已在终端实现装机,在研品种中高速发光设备、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等均具有强竞争力,公司现有及在研项目已覆盖体外诊断大部分细分领域,带来中长期成长性;3、基于强大终端服务团队,新设医学实验室整体服务事业部,进入渠道服务乃至区域检验中心等下游领域,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公司产品在终端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18-20年公司收入19.65、25.74、33.16亿元,同比增长40.35%、30.98%、28.83%,归母净利润5.82、7.69、10.19亿元,同比增长30.42%、32.00%、32.50%,对应EPS为1.39、1.83、2.43。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19年28倍PE,考虑到化学发光行业仍具备高景气度,公司作为国内发光龙头,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外延,逐渐在多个细分保持强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公司2019年合理估值区间为35-40倍PE,合理价格区间为64-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