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10月以来近400家公司实施回购美的出手提振家电股

加入日期:2018-12-14 5:26:4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14 5:26:47讯:

  美的集团(000333)12月12日晚公告,公司已累计回购67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回购总金额约29.4亿元。受回购消息刺激,叠加地产股反弹,昨日家电股集体走强。截至收盘,家电行业板块整体涨逾2%,其中老板电器涨停,长青集团华帝股份浙江美大美的集团青岛海尔小天鹅A涨幅都在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四季度后,上市公司掀起了“回购热”。统计显示,10月以来沪深两市共计397家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288.85亿元。

  美的集团

  回购金额居首

  由于此前美的集团设定的回购金额上限为40亿元,这意味目前美的集团实际回购金额达到回购上限的约3/4,这样的回购力度在A股市场也相当高。美的集团也是四季度以来回购金额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今年7月推出40亿元回购计划,是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行动。不过回购计划却并没有稳住公司股价,从7月5日宣布回购计划当日至12月12日收市,其股价仍累计下跌约13%。

  今年三季报显示,美的集团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057.57亿元,净利润1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6%和19.35%。美的集团表示,公司目前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现金流充沛,前不久还对产业拼图进行战略级整合,换股合并吸收了小天鹅,这将利于未来深入推动双方产业整合,发挥协同战略。

  目前,三大白电巨头中,美的依然稳占榜首。格力电器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500.50亿元,同比增长33.94%;净利润211.18亿元,同比上升36.59%。青岛海尔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381亿元,同比增长12.77%;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9.35%。

  政策支持

  回购规模猛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层出台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刺激下,10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大幅增加。统计显示,四季度以来,截至12月13日,沪深两市共计397家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288.85亿元。其中,美的集团29亿元回购金额高举榜首,均胜电子18亿元回购金额紧随其后。

  均胜电子11月24日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23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达7195.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8%,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8.01亿元,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实施完毕。

  今年四季度回购金额累计在5亿元以上的公司还有陕西煤业分众传媒世纪华通龙蟒佰利鲁泰B

  上述397家实施回购的公司中,目前已有168家预告今年年度业绩,其中114家公司预告净利润最大变动为正,年度业绩保持增长。

  其中,威华股份预计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1.80亿元至1.93亿元,同比增长585.41%至634.91%,居业绩增幅首位。公司表示,业绩增长在于锂盐业务产能逐步释放,对公司利润增长有较大贡献;纤维板业务的盈利能力较上年有大幅增长。今年第四季度,威华股份已累计回购433.15万股公司股份,回购金额累计3703.79万元。此外,三维通信金固股份、常宝科技、梦洁股份爱康科技恒大高新、华峰股份等7家公司预告今年年度业绩增幅最高在200%以上。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四季度实施回购的397只个股中,截至12月12日,有125家公司股价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占比31%。其中,八菱科技涨幅居首,今年四季度以来累计涨幅达69%。紧随其后的是,和仁科技涨49%,阳光电源涨38%,隆基股份涨31%。四季度以来,八菱科技累计回购1682.69万股,回购金额共2.12亿元。

  4家公司

  发行可转债回购股份

  2018年以来,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政策不断出台。东莞证券研报指出,年初至今实际完成回购总金额已超过2014年至2017年4年回购金额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来募集资金,试水“可转债+回购”,其中12月份以来就达到了4例。

  12月1日,腾邦国际发布方案,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4亿元,其中的5.9亿元将被投入到股份回购项目,另外的2.5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12月10日,东旭光电披露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35亿元,其中回购资金投入25亿元,剩下10亿元用作补充公司流动资金。12月11日,齐翔腾达计划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14亿元的可转债,所募资金中的10亿元用来回购,4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12月12日,东方时尚披露,拟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金额不超过7.1亿元,其中的3亿元投向新能源车购置项目,2亿元投向回购,2.1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有市场人士指出,发行可转债回购股权可以帮助上市公司缓解资金压力,又能因可流通股减少而稳定股价,等于是帮助大股东解困,缓解了公司的短期经营压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