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慢牛行情绝不会缺席 应健中:“鲶鱼效应”

加入日期:2018-12-1 8:28:5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1 8:28:59讯:

  导读:
  李志林:慢牛行情绝不会缺席
  贺宛男:远离疯狂并购的高商誉上市公司
  刘柯:A股年底行情如何演变?

  黄湘源:ETF:比抄底更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皮海洲:不割“韭菜”把回购股份盈利返还投资者
  郭施亮:三方面入手防范年内第二大解禁高峰冲击
  桂浩明:科创概念火爆说明了什么?

  应健中:期待科创板带来“鲶鱼效应”

  宋清辉:2019年A股依然有许多机会
  曹中铭:“滥送转”也需要规范

  李志林:慢牛行情绝不会缺席
  本周,受12月1日凌晨(北京时间)的G20中美元首峰会成果的不确定性困扰,大盘又回到了2600点之下。

  如何看待12月A股大盘的态势?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这是投资者必须清醒思考的问题。

  对中美峰会成果的可能性预测
  第一种可能:美方继续坚持先前的蛮横态度,将一系列无理要求强加给中国,中美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美方将从明年1月1日起,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升到25%,并推出对267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计划。

  第二种可能:双方达成进一步谈判的协议,但仍保留分歧。美方将从明年1月1日起,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升到25%,但2670亿美元商品是否加征关税,留待后续谈判再做决定。

  第三种可能:双方工作团队继续举行会谈并达成部分协议。中方就进一步扩大对美投资开放,保护知识产权、扩大对美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提倡国企民企(竞争中性原则)作出原则性承诺,美方不再坚持中方必须取消中国制造2025规划、立即消除贸易顺差的要求,推迟对2000亿美元和267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双方将继续就分歧进行沟通和管控。

  第四种可能:双方就未来会谈的框架达成全面协议。中方除了增加进口和开放市场,还就改革、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规则作出具体承诺;美方也作出妥协,立即减少近几个月征收的500亿+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部分关税,并推迟增加额外关税。

  在我看来,既然中美元首在11月1日的通话中就安排了这次会晤,工作团队增加了接触。美方已实际感受到来自国内的压力,如贸易战后,非但未能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反而创了历史新高;150个行业协会要求特朗普结束与中国贸易战;美国制造业协会经广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征收关税反而提高了美国的物价,减少了就业机会,无助于振兴美国制造业。中方也意识到,中美贸易战若继续升级,对双方以及世界经济将带来损害。因此,既然是中美首脑会晤,就等于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会谈的结果以第二和第三种可能性的概率为大。

  总之,中美两国元首就贸易问题的会晤是会有成果的,对A股的影响是偏利多的。

  大盘筑底磨底态势是明确的
  1、维稳股市,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力度罕见。

  从“一行两会”到国务院金融委的一系列会议和推出的举措,再到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加强改革和制度建设,要激发市场活力,维护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并提出要发挥股市的“经济枢纽”作用。可以预期,A股在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在提高,后续还有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出台。

  2、首次提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上周五再次跌破2600点后,管理层连夜出台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细则,显示了护盘的坚决态度,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回购股份,是对股市流通股的缩容,是对扩容大跃进的纠正,涉及供求关系的改善,无疑是利好。

  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回购的上下限,就避免了以往上市公司或者宣布回购不低于1%,或者宣布回购不超过2%的忽悠式回购。

  明确了回购的股份6个月内不得卖出,期间大股东和高管不得减持。回购股份卖出前15天必须发公告,杜绝上市公司利用回购公告掩护大股东减持的行为。

  若上市公司回购资金不足,可向金融机构融资,等于是银行资金变相可以买股票。

  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回购。并列出回购的重点是,股价跌破净资产,或20天内股价跌30%的上市公司。政策继续倾斜于中小盘、中低价股。

  截止26日,A股市场共有1063家,将近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宣布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108.64亿股,涉及金额907亿。

  可见,当前股权质押危机依然未解,若不采取回购等措施,听凭股价下跌,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3、用业绩严格限制上市公司高送转。

  11月23日晚,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高送转指引》,对一度风靡A股市场的高送转再度进行规范。

  从内容来看,一方面,绩差公司不能高送转了。《指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送转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个报告期净利润或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转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在限制绩差公司高送转的同时,对业绩增长或优质公司的高送转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方案的,其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应当持续增长,且每股送转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

  比如10送转10需要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100%以上或期末净资产较之于期初净资产的增长率在100%以上的条件。

  《指引》同时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上市公司认为确有必要提出高送转方案的,每股送转比例可以不受有关条款规定的限制,但应当充分披露高送转方案的主要考虑及其合理性,向投资者揭示风险,且其送转后每股收益不得低于0.5元。正因为如此,高送转成了业绩增长公司或优质公司的一种专利。

  这是继2018年4月出台关于高送转规定之后,再一次出台指引细则,其要求更加严苛,实际上也是在挤高送转题材的水分,提高入围门槛。

  许多投资者不解地问,为什么对高送转要如此严厉地加以限制?我认为,有四个原因:一是以往高送转后,上市公司每年的股本扩张太快了,与眼下正在提倡的上市公司缩容回购相矛盾;二是高送转后,大量的绩优股迅速变成绩平股或绩差股,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三是高送转加速了低价股板块的壮大,导致股价的趋低化,降低了市场股价中枢;四是防止高送转后的股本迅速扩张所带来的再融资量的急剧膨胀,加剧了市场的失血。

  总之,严厉限制高送转,可凸显而不是损害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作用。

  4、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为股市带来新增资金。

  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分别成立了160亿、150亿、120亿、100亿(共530亿)的理财子公司,动辄百亿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尽显“土豪”本色。加上已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招行等15家银行已出资1140亿,共1670亿,将发行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这一新生事物的到来,将对资管行业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预计将会撬动20万亿理财资金的相当一部分进入股市投资;未来股市将进入理财子公司新时代,给予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

  5、内外资积极进场。此前报道,4166亿养老基金已经到账并入市。

  又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至11月8日,沪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入达1725.86亿元,深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入为1186.22亿元,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达2912.08亿元,累计成交净买入额达到2582.09亿元,显示出其对A股市场中长线投资机会的认可。

  MSCI明晟日前表示,MSCI确实正在就把A股在其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升至20%一事进行磋商,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据其预测,纳入比例一旦提升,可能会吸引逾800亿美元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按照最新汇率计算,这意味着超过5500亿元人民币的外资正静候入场。

  此外,沪伦通也将在12月份会有相关消息公布。

  6、A股的估值在国际上有比价优势。

  在本周在2580点附近,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上证50和沪深300只有9倍和10倍左右,已明显低于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20倍和25倍市盈率。即便创业板,也只有30倍市盈率,也明显低于纳斯达克50倍左右的市盈率。

  这意味着A股的泡沫风险已基本出清,罕见地成为国际股市中的估值洼地,因而对国际资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7、A股的技术指标躺底。无论是从日K线还是周K线看,各大指数都处于底部区域的位置。

  从月K线看,底部的态势更为明显。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中证500、沪深300在连续7根月阴线之后,本月11月收出了2.66%、3.38%、4.24%、2.44%、0.6%的月阳线。上证50和上证综指也是在连续10个月的下挫后,本月仅收出0.94%、0.53%的微小月阴线,跌幅收窄。

  由此可见,A股的调整已进入尾声。即便再受外力的冲击向下“挖坑”,下跌空间也有限,市场底离2449点的政策底相距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在政策底之上。这是12月股市继续震荡筑底、磨底,为来年股市上涨做准备的外在根据和内在根据。

  我坚信,A股结束熊市转入慢牛,只会时间推迟,但绝不会缺席。(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远离疯狂并购的高商誉上市公司
  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次数为0,更奇葩的是,其总资产高达1210亿元,净资产134亿元,可目前市值仅88.7亿元,市净率仅0.66倍。

  再一看,这家公司的股票市值从2015年6月最高5566亿元,跌至目前88.7亿元,跌幅高达98.4%,比乐视网还惨(乐视网从近2000亿跌至117亿,跌幅94%)。

  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海航科技!

  从天津海运,到ST天海、*ST天海、S*ST天海,到天海投资,再到海航科技,名称不断变换,海航系收购后公司总资产从3.2亿激增至1210亿,净资产从-5亿多增至134亿,增长数百倍,可市值仅从40-50亿增至目前88亿,不足1倍!

  不仅是海航科技,海航系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是破净破到不能再破:供销大集净资产5.18元、股价2.79元,市净率0.54倍;海航基础净资产8.30元、股价5.33元,市净率0.64倍;海航控股净资产3.1元1、股价2.01元,市净率0.64倍;海航科技净资产4.63元、股价3.06元,市净率0.66倍;渤海租赁净资产5.74元、股价3.83元,市净率0.67倍……
  海航系股票为何如此贱卖,如此惨不忍睹?原来,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高商誉。

  还是以海航科技为例。三季报显示,公司总资产1210.8亿元,总负债1031.53亿元,负债率85.19%,这已经够高的了;总算还有不到15%、即134.24亿元的净资产,而商誉竟达154.16亿元。去掉商誉,公司净资产为-20亿,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资不抵债!

  这150多亿商誉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来自2016年末,出资60.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2亿元),高溢价并购美国上市公司英迈国际100%股权。而当时公司总资产才127亿元,近400亿元的并购资金绝大部分是借来的,以至于财务费用从2016年3800多万,激增至2017年11.88亿,再增至今年前三季24.43亿!

  再说那英迈国际,号称是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之一,1996年在纽交所上市,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第230。但财务数据表明,海航科技收购时已经走下坡路:2015年营业收入430亿美元,下滑7.5%,净利润2.2亿美元,降幅17.5%。花60亿美元巨资收购后,公司净利润虽然从2015年的2.47亿,增至2016年3.22亿,再增至2017年8.2亿,眼看三年期将满,立即“露峥嵘”,2018年前三季仅436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9亿,尤其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亏损扩大至3.9亿元!

  公司收购英迈国际时并没有作出盈利承诺,但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的36号文已经明确指出,不管有没有盈利承诺和业绩抵偿,每年年终均需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海航科技头上高悬的150多亿商誉,经测试后又会减值几何?

  不仅如此,这家并购着了魔的公司,今年本来还准备花75亿元,收购账面净资产仅3178.93万元的当当网,估值溢价高达234倍,如收购成功,商誉将超200亿元!幸好上交所关注函指出,其两笔合计42.7亿美元借款,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才不得已宣布终止收购。

  据有关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三季报,A股共有207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其中有227家公司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超40%,72家商誉规模占净资产比例超60%,更有18家商誉规模超过净资产。如曲美家居商誉36.7亿元,占净资产188.9%;纳斯达商誉129亿,占净资产170%;顺利办商誉42.49亿,占净资产135%;炼石航空商誉25.16亿,占净资产187%;等等。

  毫无疑问,商誉从2014年3000多亿,到两年后破万亿,再到今年接近1.5万亿,既是上市公司急功近利、拼命追求外延式扩张所致,也同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不够谨慎有关。像海航科技这样空手套白狼的疯狂并购,不都是有关部门鼓励和批复出来的吗?当时诸如“大手笔”、“并购盛宴”、“绘制海外并购新蓝图”之类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如今,“大手笔”成了“大败笔”,吃亏受伤的是广大股民,相关部门是否也该问责呢?(金.融.投.资.报.)
  


  刘柯:A股年底行情如何演变?
  11月行情收官,2018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交易时间,相信今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比较失落的。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500点到现在的2600点附近,跌了近千点,跌幅接近30%。上证指数由于有大量权重股稳住指数,还不能说明整体情况,从个股的表现看,跌幅在50%以上的比比皆是,跌幅达到70%到80%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要指望最后一个月出现千点大涨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A股的春天不远了。从市值损失角度看,今年投资者的账户缩水幅度应该大于前两年。那么,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月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我们首先从指数趋势分析,未来无外乎三种走势,下跌、横盘、上涨,我个人认为横盘应该是比较乐观的预期。从指数大趋势来说,维持弱势震荡的可能性非常大。A股几乎整整跌了11个月,从做空的动能看,已经有很大的释放了。而且越是接近2500点,越容易引发管理层的关注,因为10月就是在跌破2500点的情况下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虽然没有能扭转大趋势,但至少延缓了下跌的节奏。此外A股经过两年的持续下挫,特别是今年不少个股股价的大幅度下跌,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也就是快跌不动了。

  跌不动不一定会上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A股目前面临的压力。外围因素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根本性逆转,这个时不时会跳出来影响A股运行的因素,也是最不可预测的因素。其次是每年年底都不容易发动跨年度的大行情,资金面不允许,从现在的情况看,央行已经破纪录地暂停了近一个月的逆回购操作,也就是暂时没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了,要到年底了,先观察一下再说,在这种情况下大资金一般不会发动跨年度行情,它们自己还有年底结账因素。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也不利于大行情的爆发。

  综合以上判断,12月能维持一个弱势震荡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很多资金特别是大机构今年也未必赚了钱,但在大趋势面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么,在这种上下两难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该怎么选择?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当“缩头乌龟”,毕竟活得久比死得壮烈要好得多,如果持有的是低估值高增长的新兴产业公司,大可以时间换空间。仓位重的投资者,在为数不多的反弹中可以择机降低仓位,特别是喜欢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更应注意,最近几天为什么次新、高送转、创投调整得厉害,因为前期涨多了,有获利筹码,在一个大趋势不好的市场里,任何股票有获利筹码都会引发更大的抛售压力。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就是科创板的进展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局部行情。个人认为,科创板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相当大,第一批上市的企业可能被资金追捧,估值不会低。那么参股这些公司的企业,保荐这些公司的企业,和这些公司有类比关系的企业,都有可能水涨船高。科创板肯定会吸引资金的关注,但如果A股现有高科技企业从行业属性、行业地位、业绩增长以及估值、总市值上比都不落下风的,会不会也跟着科创板的春风走一波行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ETF:比抄底更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ETF仅注重规模扩张是不够的,要尽快引入做市商,在提升ETF的场内流动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拟合指数的示范效应,从而让人们真正有可能感同身受地看到ETF在指数投资、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对ETF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ETF拟合指数引领投资方向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正在于此。

  ETF的规模在膨胀,这也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即使机构投资者纷纷成为ETF的持有人,恐怕也很难说都是在抄底。作为一种拟合指数的市场工具,ETF有其比抄底更重要的市场定位和作用。

  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创业板ETF。尽管追踪创业板的ETF今年以来一直就备受机构投资者追捧,但是并没有改变其一路走低的趋势。基金半年报显示,华安、广发、易方达三只创业板ETF规模激增,分别比年初+ 468.%、+ 344.45%、+261.9%,最低的南方创业板ETF也达到+123.43%,而同期中证50ETF除了广发和华夏分别达到+168.23%和+111.70%之外,其余都有那么几十个点的增幅就算不错的了。作为大额资金的风向标,ETF的规模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可以反映机构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前,公募基金市场上8只创业板ETF的总规模为325.79亿元,截至11月28日,这8只创业板ETF的总规模已经降至306.94亿元,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缩水了近20亿元。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的基金份额减少了17.64亿份,华安创业板50ETF减少了3.76亿份。这至少说明,即使在创业板指数持续走低时,ETF如果只顾抄市场的底,不重视风险对冲,不仅谈不上抄底,反而自己的底也很有可能会被抄底的投机倾向给抄了去。

  相比于创业板ETF,货币型EYF规模的缩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新流通份额已经高达1333.07亿份的华宝现金添益A,近一个月已经缩水130.13亿元,最新流通份额为641.29亿元的银华交易货币A,同期也缩水了49.8亿元。27只货币型ETF的流通规模从一个月前的3196.94亿元下降至1978.14亿元,缩水多达218.8亿元。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ETF的认识上有没有误区,结果势必也大不一样。

  人们对ETF的认识显然有个误区,以为ETF既然是跟踪标的指数变化的,那么,ETF规模的暴增,岂不意味着机构投资者都在抄底了?其实,ETF的场内交易价格也是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当ETF的价格高于其所持仓的一篮子股票净值时,就会引来套利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ETF,再在基金公司换成股票卖出;反之,如果ETF价格小于其净值,套利资金就会买入股票再换成ETF卖出。与国外的ETF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的结构不同,目前国内的ETF基本上都是被动型的;也就是说,大多在设计上都是以追踪指数为目标,但ETF的持仓也会有变动,其收益与所追踪的指数会发生一定的偏差,这也是很正常的。

  当前,沪深股市是不是已经到了可以抄底的阶段,并不是一点分歧都没有的。尽管有人一再声称政策底就在眼前,但是,有几个人相信这种所谓的政策底真的就是市场底呢?机构投资者尽管一窝蜂似地涌向ETF,同样也未必一定都是为了抄底而抄底。谁能保证其中就没有人更多地是趁政策似底非底之机打高抛低吸的擦边球,通过习惯性的频繁交易来多赚一点蝇头小利,以更多地去弥补一点前期的亏损呢?在这方面,有着成本低廉、交易便利、费率透明之特点的ETF,或恰恰正在为投资者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所进行一种新的布局提供方便。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下跌幅度已经超过20%,本土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有所升温,这是不奇怪的。不过,外资净流入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但外资净流入的增加,能不能逐步改变目前ETF机构投资者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显然还不规范的投资倾向,也许还得有待时日。

  如果把ETF的方兴未艾看做市场资金越来越机构化的标志,当然不妨也可以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进步。这对于转型时期A股投资风格的转变来说,何尝不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进步啊!随着政策面对ETF的大力扶植和积极引导,建立在拟合指数基础上的理性投资,假以时日终究将成为主导市场的主流。

  就此而言,抄底不抄底,对于ETF来说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比抄底更重要的,在于坚守ETF自身的市场定位并由此而发挥其所应有的市场作用。ETF不仅是一种投资策略,同时也是一种风险对冲的工具。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ETF仅仅注重规模的扩张显然是不够的,要尽快引入做市商,在提升ETF的场内流动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拟合指数的示范效应,从而让人们真正有可能感同身受地看到ETF在指数投资、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对ETF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ETF拟合指数引领投资方向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正在于此。(金.融.投.资.报.)
  


  皮海洲:不割“韭菜”把回购股份盈利返还投资者
  把回购股份带来的收益返还投资者途径有二:一是将盈利部分用于回购,并将回购的股份予以注销。只需要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成本部分减持出来即可,剩余的盈利部分所对应的股份直接注销。二是进行定向分红,将获利部分向公众投资者分红,限售股股份以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则不参与分红。

  继《公司法》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条款进行修改、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之后,11月23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显然,这是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过程。

  从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来看,“征求意见稿”确实解决了目前市场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忽悠式回购”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回购股份方案中,必须明确回购数量或资金总额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不得误导投资者。如此一来,那种只说回购上限、不明确回购下限,或上下限之间相差很大很远的“忽悠式回购”也就很难发生了。

  再比如,市场关注的上市公司利用“回购股份”向大股东及董监高人员减持股份进行利益输送或保驾护航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在回购期间不得减持股份。如此一来,上市公司利用回购股份的方式来为大股东及董监高人员股份减持保驾护航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此,“征求意见稿”对于规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征求意见稿”也把一个敏感的问题摆在了投资者的面前,那就是上市公司所回购的股份又在二级市场出售的问题。根据“征求意见稿”,回购股份在回购期结束的六个月后可以采用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为此,“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定,如:必须提前15个交易日前进行减持预披露,保证股东知情权,确保股东可以提前卖出股份;敏感信息窗口期不得进行减持,限制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优势不当减持;严格限定每日的减持数量,保证正常交易秩序;限定股份卖出申报价格,避免拉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等。但尽管如此,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出售回购股份的事情还是让投资者非常担心,担心上市公司会以回购股份之名来割投资者的“韭菜”。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与出售股份的过程,最大的可能就是低吸高抛。这一进一出之间,上市公司获利并不困难。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把投资者当“韭菜”割了。虽然上市公司在出售回购股份之前会提前进行预披露,让股东拥有知情权,但由于投资者的成本被推高,即便预披露会引发股价的动荡,但股价要跌回到上市公司当初回购股份的价格区间,这显然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出售股份带来盈利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被上市公司“割韭菜”也是不可避免。

  这无疑是一件伤害投资者感情的事件,也是动摇投资者信心的事件。当初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上市公司回购维稳,结果上市公司也是来割投资者“韭菜”的。那么,这样的公司谁还敢对其进行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呢?特别是上市公司出售股份时,难免又会引发股价的动荡,这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割投资者“韭菜”的问题?如何减少上市公司出售股份给市场带来震荡?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必要对“征求意见稿”加以完善。那就是将回购股份到出售股份这一过程的获利返还给市场,返还给投资者。毕竟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回购股份是基于维护公司股价稳定的需要,也是保护股东权益的需要,而从回购到出售股份之间割了投资者“韭菜”,这是无心之过,而且这种收益也不是上市公司所应该追求的。如果上市公司靠割投资者“韭菜”来赚钱,那么,这样的公司就是背本趋末了,投资者也会离这样的上市公司而去。所以,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有必要将这笔收益返还给投资者。这也有利于让上市公司的回购股份之举变得纯洁起来,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得人心。

  那么,如何将回购股份带来的收益返还投资者呢?其途径有二:一是将盈利部分用于回购,并将回购的股份予以注销。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成本部分减持出来即可,剩余的盈利部分所对应的股份不予减持,直接注销。二是进行定向分红,将获利部分向公众投资者进行分红,限售股股份以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则不参与分红。如此一来,出售回购股份带给市场的负面影响就会降到最低程度。(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三方面入手防范年内第二大解禁高峰冲击
  当解禁高峰到来之际,对市场会构成不小的冲击,投资者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规避投资风险:第一要注意首发限售股解禁风险以及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风险;第二规避首发解禁以及定向增发解禁类型的大额限售股上市;第三要关注解禁期内的上市公司价格高低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的基本面质地情况。

  限售股解禁,这是近年来A股市场无法回避的问题。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18年的交易就结束了,然而,在A股市场步入12月份交易之际,却又要面临又一轮庞大解禁高峰期的到来。

  据统计,今年12月份,A股市场合计约有234家上市公司,合计有562.29亿股解禁。562.29亿股,这可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数字,如果按照当前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计算,12月份A股市场的解禁市值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然而,对于这一解禁规模,实际上可以称得上年内第二大的解禁高峰期,而今年第一大的解禁高峰期,当属今年1月份逾4300亿元的解禁规模。

  实际上,限售股解禁,言下之意就是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从实际情况分析,对于当前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的主要类型,莫过于这几种方式:一类属于大股东限售股解禁类型,或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类型,若其占比上市公司股份数量较高的水平,往往会对上市公司构成较大的冲击压力;一类属于定向增发的限售股解禁类型,而对于这类参与定向增发的限售股,主要观察其当时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价格,若二级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当时定向增发的价格成本,那么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减持的需求。此外,则是股权激励的限售股类型以及追加承诺的限售股解禁类型。

  限售股解禁压力密集上演之际,无论是对涉及其中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构成压力,还是对整个A股市场都会构成不小的冲击。然而,当解禁高峰到来之际,笔者认为,投资者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规避投资风险。

  一是在A股市场主要存在的解禁方式里,投资者需要注意首发限售股解禁风险以及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风险。这两类限售股解禁类型涉及的限售股解禁数量与规模较大,往往更容易产生出更大的市场冲击影响。至于股权激励限售股解禁以及追加承诺的限售股解禁,一般限售股解禁的规模相对可控,不会像首发限售股解禁以及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有着如此强烈的解禁需求,且对市场构成实质性的冲击影响。

  二是对于解禁高峰期内,存在规模较大的限售股解禁,尤其是首发解禁以及定向增发解禁类型的大额限售股上市,投资者应该提防这类上市公司的价格波动风险。至于首发股东解禁上市,则因持股成本的因素,其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需求反而更为旺盛。

  第三,需要关注解禁期内的上市公司价格高低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的基本面质地情况。

  虽然上市公司身处限售股解禁高峰期内,且限售股解禁规模不少,但解禁的机构资金,仍会看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以及基本面质地,才去考虑下一步的解禁减持动作。换言之,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较差,且碰上了近期市场的反弹行情,那么限售股解禁的意愿也会水涨船高,而一旦大额限售股解禁减持,无疑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构成实质性的冲击影响。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较佳、发展潜力较好,且保持比较稳健的股息分红水平,那么限售股解禁减持的需求也会大大降低,市场较强的看涨预期反而利于减缓限售股的解禁减持压力。

  由此可见,对于限售股解禁的风险,投资者仍需要区别看待。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因持股成本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对称,限售股解禁减持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而对于限售股大额解禁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仍需要保持警惕,提防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发生大幅波动风险。(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科创概念火爆说明了什么?
  自中央宣布在上交所建立科创板,并实施注册制试点以来,科创概念在股市上横空出世,涉及的股票范围逐渐扩大,相关股票的价格也是大幅上涨,且反复走强。这种状况在大盘仍然表现得颇为孱弱的当下,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也很发人深思。

  追溯一下近两年来股市的走势,可以说具有较多创投特征的创业板走势是很差的。在2017年,市场的偏好集中表现在大盘蓝筹股上,形成了以金融、采掘、钢铁、水泥、酿酒、医药等行业的龙头品种为主导的上涨行情。客观而言,这些品种大多属于传统行业,因此有人也就把这波行情称之为传统板块的回归。到了2018年,市场一度出现过创业板走强的态势,这在当时被普遍理解为是市场重新走向均衡,创业板开始补涨。但是,随着此后去杠杆效应在股市中的蔓延,加上收购兼并等节奏放缓,创业板的运行环境变得十分严峻,一些上市公司资金链发生问题,更多的则是业绩大幅度下滑,而由此导致的股价下跌,又触发了大面积的质押风险和融资风险。结果,创业板指数一度下跌30%以上,最低时股指已经逼近1100点。此时有创投特点的股票可谓哀鸿遍野,那些热衷于创投题材的投资者苦不堪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11月初的上海进博会,在开幕式上中央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设置科创板,同时进行注册制试点。这一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春雷,打破了科创板块为时已久的沉闷格局,市场立马就活跃了起来。对于这一被称之为“天上掉下来”的题材,人们具有极高的认同度,因此也就迅速以此为契机,展开了相应的操作。这段时间来,虽然说市场上也还有其它题材,但无可否认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创概念了。尽管其行情也是有所起伏的,其中那些被过度炒作的品种,也不时发出警示信息,但总体来说,的确是科创概念主导了这波行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分析一下,原因有三:其一,对于股市来说,如果是具有极高的确定性,那么行情就不容易活跃,因为相关品种的价格已经是基本明确的。因此,从操作层面上来说,一定会有很多资金对带有朦胧题材、想象空间比较大的品种有兴趣,并且乐于参与其操作。在某种程度上,科创类股票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创业板推出以后,就是被反复炒作。虽然近两年来,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创业板表现不佳,投资者损失累累,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于科创概念的偏好,只要有机会,对于此类股票的操作,就还是会出现高潮。

  其次,去年不少投资者买了大盘蓝筹股,获利不少,体会到了价值投资的成效。但这种模式在今年就难以简单照搬,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大盘蓝筹股价格已经相对不那么便宜了,去年价低时买是对的,现在价高了再买,就未必一定对。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大盘蓝筹股也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因此即便仍然具有一定的静态估值优势,但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是不足的。这样也就为部分资金的腾挪与转移提供了理由。

  第三则是创业板本身调整比较充分,不少品种的价格下跌了6%甚至更多,如果说过去的确存在很多泡沫的话,到现在这个时候,也是被挤压得差不多了。另外有关部门驰援民营企业措施的出台、质押风险的解除,也使得这些公司的运行环境出现了好转。在这种情况下,科创板的提出,无疑是为行情的发动点了一把火,相关股票的上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看得出,时下科创概念的活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种炒作,是过度投机的产物,而是要承认其有相应的依据。当然,不管怎么说,对于盲目炒作、过度投机这些非理性行为,还是要反对的,但科创概念行情的持续性,还是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期待科创板带来“鲶鱼效应”
  上交所推出科创板并进行注册制的试点,已经成了国家战略。可以想象科创板的推出,可以给中国股市带来一种“鲶鱼效应”,给当下死气沉沉的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股市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新板层出不穷的历史。现在没多少人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叫A股,其实当年有股票交易的时候根本没有A股之说,只是后来要对外开放发外资股了,并将其定名为B股,那就将一大堆用人民币交易的股票称之为A股了,也就是说B股的名称在先,倒过来称A股的。

  又比如说中小板和创业板,那年沪深股市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管理层一声令下,沪市发展主板、深市筹建创业板,然后接下来沪市大扩容,深市筹建创业板筹了七年都未获批,深市变成了7年没有新股上市的“死市”,然后深市推出变相创业板,名叫中小板。直到2009年创业板才正式推出。然而创业板挂了9年了,大家看看这几百家公司中有哪些公司成为了伟大的公司?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创新贡献了多少?而看到更多的则是原始股东都发财了,市场造就了无数个富翁,将一地鸡毛留给了市场。

  当下,市场的机遇又转到了沪市。科创板作为国家战略,这种前所未有的待遇可以载入中国股市史册。在过去的中小板、创业板第一批股票推出时,都听到过来自管理层的这句话: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将最好的公司推上市。可以预料在接下来科创板发行上市之时,也会听到这句并不陌生的话。然而最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将落脚点放在“科创”,而不只是“板”。

  纵观人类的科技史,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主要动力,而资本的力量是次要的,资本只是个舞台,让最具科创能力的企业如虎添翼,让科技创新赚钱的公司赚更多的钱,而让不能赚钱的公司早日改邪归正,这是一种“马太效应”,科技创新需要一种踏踏实实的钻研,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也不是靠运动式能搞出来的,所以科创板,科创是主、板是次,如果主次颠倒,那就是变种的圈钱而已。接下来的科创板绝对不能只是原先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变种,而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现在市场想象中的科创板和想象中的注册制传得很多,比如,放开发行价、按市场询价发行。又比如,放开交易限制、放开或扩大涨跌停板。再比如,对科创企业放宽上市条件等。当然这种种传说也只是传说而已,都还不是最终的定局,但笔者要说的是,如果思路停留在这上面,那也是满无聊的事,因为上述所有的所谓变革都不是改革,而只是“翻烧饼”,因为这些方法都是过去早实施过的,而且是被过往的改革改掉的。

  还有20来个交易日今年的交易就要收官了,今年的市场也就这样了,股市的围城中,里面的人还是想着法子想冲出来,而外面想冲进去的不多,大家都在等待吧,等待市场格局的变化,等待科创板的推出,等待新盈利模式的出现。在临近年末的20多个交易日中还是以静制动为好,最多也就做做小差价罢了。(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2019年A股依然有许多机会
  目前来看,A股明年的行情还很难判断,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将影响到A股的走势。当前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A股,令外界甚至都不敢确定其今年12月份的变化,现在讨论明年的行情,更是难以判断。能够相对确定的是,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长时间在相对低位沉淀的A股将因为政策驱动、预期增强、反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而再出现一次牛市。

  大多数投资者都期待A股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回到牛市,这一愿望并不是只有今年才有,而是年年都有,然而今年的A股市场更加惨烈一些。从2016年年初到2018年年初,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行情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慢牛行情;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持续下行,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的年线收阴(创业板2018年12月累积上涨40%才能令2018年年线收阳),在权重股慢牛的行情中走出了稳健的熊市步伐。这说明A股在这三年来并没有走出真正的牛市行情,进行的还是震荡调整、没有步入真实的牛市阶段。

  A股的这种调整还将持续,期间还将继续出现反弹,还会继续一波三折,这是因为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A股的不确定性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更多的在于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信心不足成为A股的一大软肋。外部因素主要在于国际各种形式的不稳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从其执政情况来看,美国经济在其执政期间按部就班进行着增长,但自2009年开始的美股牛市在今年已经明显刹车。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十月份的快速下跌将今年累积的涨幅快速清空;道指在11月初出现反弹,但11月中旬再度出现快速下跌,又令今年累积的涨幅成为了负值。美股长期以来都是全球股市稳定的风向标,近期的不稳定似乎也进入了迷茫的状态之中。这种不确定、迷茫的走势将大概率影响到各个市场,影响到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以及对冲产品的观望,自然也会影响到资金对A股的态度。

  我国政府2018年各项方针、政策以及采取的行动对国计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尚未反映到资本市场当中,其产生的价值还未显现,也未能实现对资本市场的刺激。但是从一系列的组合拳来看,我国目前高质量的发展为未来各项建设提供了相对扎实的基础和引导工作,对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在后期慢慢显现。有些事情是可以确定的,例如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这些工作都将有助于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增加我国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上能够成为A股的驱动力量。

  悲观来看,2019年的A股和今年的A股不会有太大差别,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对A股市场没有信心,2018年A股估值一低再低,诸多舆论在今年前三季度不断提到“下跌空间已窄”,结果股市没有在意所处位置,稳步向下行走;第二,继续担忧外部不确定的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对A股产生了极大冲击,这种摩擦什么时候能结束,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对冲这种摩擦,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化解摩擦,都存在太多的不确定;第三,国内经济增速趋势虽然可控但不乐观,在我国GDP增速连续三年在7%以下的时间段里,A股的表现也不太乐观。

  乐观来看,2019年的A股依然有许多机会。第一,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新中国建国70周年华诞,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预计A股会在明年的二、三季度中有所表现;第二,在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涌入A股市场、投资A股的资金量在增多,或将继续引导国内A股投资者价值投资;第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正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对A股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第四,如果A股在2019年的表现继续低迷,不用太过慌张,时间越长的调整越有助于股市后期的发展,上证指数从2245回调到998用了四年,从3478回调到1849也用了四年,等待时间虽长,但A股的牛市不会缺席。

  整体预计,上证指数2019年最高可冲击3250点,最低或达2250点。(金融投资报)

  


  曹中铭:“滥送转”也需要规范
  在征求意见7个月之后,日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下称《高送转指引》)。《高送转指引》的出台,是出于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目的。个人以为,出台《高送转指引》固然有必要,但对于市场上的“滥送转”现象,同样有规范的必要。

  高送转本来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一种方式,但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高送转,不仅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而且背后还频现诸如内幕交易、信息合谋操纵、实施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而且,某些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还存在追逐市场热点与迎合市场炒作之嫌。基于此,质疑上市公司高送转,要求监管部门进行规范的呼声四起。

  此次出台的《高送转指引》可谓击中了某些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要害。首先,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进行了界定。沪市上市公司10送转5将受到《高送转指引》的约束,而深市则针对不同的板块进行了差异化安排,规定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每10股送转5股、8股、10股将适用《高送转指引》,从而对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监管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一是业绩亏损、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50%,以及送转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二是高送转比例不得高于近两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这也意味着,今后任性推出高送转方案将变得不可能。此外,对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方案设置了窗口期。比如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在前3个月存在减持情形或者后3个月存在减持计划的,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此举明显有利于防范利益输送。

  当然,《高送转指引》还是存在漏洞的。比如创业板10送转10属于高送转,那么10送转9.5则不受《高送转指引》的约束,但实际上10送转9.5与10送转10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再如,高送转新规虽然设置了大股东、董监高等减持股份的窗口期,但对于股权激励限售股解禁,高送转却没有窗口期的限制,那么,上市公司完全有可能在股权激励限售股解禁前后推出高送转方案,以便向激励对象实施利益输送,而这又显然是不公平的。

  此前,某些上市公司在业绩亏损、大幅下滑等情形下也会推出高送转方案,这属于典型的“滥送转”现象。事实上,在上市公司高送转中,同样有可能出现“滥送转”的情形。一方面,上市公司本来无须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但为了刺激股价或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而推出高送转方案。另一方面,主板公司推出10送转5的方案就能满足其股本扩张要求的,但上市公司有可能推出10送转8股甚至是比例更高的方案。而在股本扩大后,由于业绩增长速度跟不上股本扩张速度,导致上市公司变成绩差股或绩平股。

  不仅高送转可能出现“滥送转”的情形,沪深主板上市公司送转比例低于10送转5股、中小板送转比例低于10送转8股、创业板送转比例低于10股的低送转,同样有可能出现“滥送转”的现象。比如,对于某些上市公司而言,如果不能实施10送转10股进行股本扩张,那么其完全可以连续两年送转的方式(比如连续两年10送转4.5股)来达到目的。如此,并不违反《高送转指引》的规定。此外,某些业绩亏损或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也可以无节制地进行低送转。

  而对于“滥送转”本身的危害性,中弘股份已经作出最好的诠释。中弘股份在借壳上市后,不顾自身的业绩状况,曾多年实施高送转,也从曾经的绩优到绩平再到绩差,其股价也一落千丈。中弘股份最终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退市,与其多次实施高送转密切相关。中弘股份的高送转,亦是“滥送转”的一种表现。

  笔者以为,对于上市公司的“滥送转”,也需要进行规范。对于那些业绩亏损或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应禁止其实施股本扩张。实际上,对于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推出送转方案除了有利于市场的炒作之外,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与此同时,对于那些频繁进行送转的上市公司,也须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