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研报精选:十股待逆势潜伏翻盘

加入日期:2018-11-26 16:51:5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1-26 16:51:57讯:

  华贸物流:跨境物流领先者,电力工程物流领域大龙头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杨云日期:2018-11-26
  报告导读
   公司是本土领先的跨境物流提供商,受益于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政府扩大电力投资特别是特高压工程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高。

   投资要点
   扩大进口政策密集出台,驱动公司代理货量稳步增长
   根据公司当前经营数据以及新签约订单,中国扩大进口政策的效应会使得部分空运代理以进口为主的高科技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业务量可能将出现结构分化。

   电力工程物流领域龙头,受益特高压项目重启
  2018 年9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目前国家批复的9 条输变电工程中包含3 项辅助工程,特高压项目未来3 年迎来建设高潮。

   仓储第三方物流盈利贡献稳定增长点
   与空运代理和海运代理业务伴生的成长性,叠加上海自贸区扩围,公司业务量势必会随着公司主业货量的增长而增长。

   发布回购预案,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财务报表健康,资产负债率不足30%,有息负债仅为3.7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0 亿元。回购股份数量在总股本的1.98%-4.45%,回购股份一方面显示目前股价并未与公司长期价值匹配,另一方面也显示公司对于未来业绩增长信心。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受益于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政府扩大电力投资特别是特高压工程,预计18-20 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39 亿元、4 亿元和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8%和20%,EPS 分别为0.34 元、0.4 元和0.48 元。

   对应18 年11 月8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16.7 倍、14.1 倍和11.8 倍。公司财务报表健康,发布回购股份预案,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首次覆盖给予上市公司买入评级。




  柳药股份深度报告:深耕区域市场,内生增长强劲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胡博新日期:2018-11-26
  深耕广西区域市场,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市占率不断提高。新标切换和两票制,促进了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公司作为广西医药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此轮政策变动中受益明显,公司医药流通业务迎来新的发展周期。公司的供应链服务项目深度绑定当地优质医院,构筑宽阔的护城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大概率完成初拟目标,我们预计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和毛利率。此外,公司深挖渠道价值,从2014年开始进行器械配送业务,公司器械配送业务收入增长迅猛;公司与润达医疗合作,进入IVD领域,我们预计未来2-3年有望占领广西IVD流通市场10%份额。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公司医药流通业务在未来3年仍可保持15~20%的增速。

  医药零售业务高速增长,医保门店覆盖率提高,DTP药房发展迅速。随着医保门店审批制放开,公司医保门店覆盖率提高,新医保门店销售额将快速增加。同时,公司以医院为中心加强DTP体系开发,将周边药店纳入管理,增厚公司零售业务利润。公司零售药店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已设立350家直营连锁药店(其中医保定点零售药店164家,DTP药房49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新开门店数量达80家,同时桂中大药房还收购广西友和古城大药房旗下39家门店。我们预计到2020年公司零售药店数量可达到800家。整体来看,我们预计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在未来3年仍可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

  产业链延伸切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领域,有望借助渠道优势迅速放量。饮片市场本身受政策眷顾,近年来快速增长,广西饮片市场集中度低,下游终端掌控能力差。公司设立仙茱中药子公司,有望借助丰富渠道资源快速成长。2018年公司收购万通制药60%的股权,万通制药主要产品有万通炎康片、复方金钱草颗粒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独家品种。公司在收购万通制药后,可在原材料板块、渠道销售等领域与万通制药产生协同。万通制药预计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并表,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广西省医药流通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政策变革下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公司近2年收入增长加快,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供应链项目提升客户粘度、增加盈利点。此外,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将产业链进行延伸,横向拓展至器械配送领域,近几年器械配送业务增长迅猛;纵向向上拓展,发展中药饮片业务和通过收购万通制药进入中成药行业。这些也都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亿元、6.49亿元、7.94亿元,EPS分别为2.02元、2.51元和3.07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12、10倍。公司未来随着在广西医药流通领域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药品零售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不断带来增量,有望持续业绩高增态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房开设不及预期、广西政策压力增大风险、饮片业务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柳润医疗放量不及预期。

  


  天津磁卡:拟注入优质石化资产,渤化再起航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柴沁虎日期:2018-11-26
  拟注入优质化工资产,天津磁卡将转型成为集团化工资产上市平台:天津磁卡主营业务包括数据卡、印刷产品、智能卡应用系统及配套机具,多年来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近十年来扣非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10月20日,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以发行股份方式,向关联方渤化集团购买其持有的渤海石化100%股权,同时以询价方式,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8亿元,净额将用于建设渤海石化丙烷脱氢装置技术改造项目。本次资产重组,意味着公司将注入渤化集团优质的PDH资产,公司转型为实力较强的石油化工企业。

  PDH竞争力有望持续,渤海石化具备领先的技术工程经验:PDH装置盈利主要由丙烯与丙烷价差决定。需求端,丙烯的下游需求稳定快速增长,而在供给端,有1/3的产能来自于炼油厂的联产过程。由于汽油和乙烯的需求增速不及丙烯,因此丙烯的供应出现缺口。另外,在页岩气革命后,全球丙烷供应较为宽松,相对于油基和煤基丙烯,PDH装置的盈利能力非常可观。在高盈利吸引下,国内PDH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渤海石化于2013年成功投产全国首套PDH装置(60万吨/年),多年来一直稳定运行,实际产量全国领先。

  渤海集团化工布局丰富,公司未来有望集成化工资产,预期弹性较大:渤化集团的化工布局较为丰富,目前化工类资产分为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盐产品、精细化工五个板块。首先,集团具备消化丙烯下游需求的能力,可支持PDH业务;另外,未来其他化工资产的整合将有望提供较大的盈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假设2018年重组完成,渤海石化并表,暂不考虑募集资金配套融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8亿元、46.11亿元和46.57亿元,其中原上市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1.75亿元和1.95亿元,渤海石化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亿元、44.36亿元和44.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5亿元、3.73亿元和3.87亿元;EPS分别为0.35、0.37、0.3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X、16X和15X。考虑到PDH持续盈利能力和未来集团资产整合预期,可给予公司2018年20倍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重组进展存在不确定性,丙烷丙烯价差大幅波动的风险。

  


  内蒙一机:再获铁路车辆订单,2018年铁路货车业务持续向好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显帆,周佳莹日期:2018-11-26
  事件
  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日常生产经营合同的公告,2018年11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订了《C70E型铁路货车采购项目合同》,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向北创公司采购1000辆C70E型通用敞车,合同总金额合计3.77亿元。本次合同分两标,第一标600辆2018年12月31日前交付,第二标400辆2019年3月31日前交付。

  再获铁路货车订单,2018年铁路货车业务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公司屡次披露铁路货车订单,截至目前公告披露的订单总额为14.84亿元,公司2015、2016年铁路业务收入为3.04亿元、5.15亿元,2017年全年公告的铁路订单金额为9.05亿元。我们认为,从目前公告的订单情况看,2018年公司的铁路货车业务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

  铁路货运行业触底回暖,预计未来将稳定增长从我国铁路货车采购数据来看,2014和2015年是铁路货运行业低谷,全年的铁路货车采购量仅为1万多辆(2007-2013年一致维持在2.4-4万辆),自2016年起,行业开始回暖,2016和2017年的铁路货车采购量分别为2.5万辆和4.3万辆,2017年的采购量为近10年最高。未来三年,中铁总计划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机车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我们认为,随着公转铁的持续推进,长期来看预计铁路货运行业也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内蒙一机作为地面装备龙头,直接受益于陆军机械化带来的对地面装备的大量需求,同时公司是混改试点,有望受益于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6.54亿元、8.14亿元、9.78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陆战装备龙头企业,资产质地优良且业务成长性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军工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铁路车辆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

  


  美克家居:收购越南中高端家具生产商,持续完善供应链布局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史凡可日期:2018-11-26
  事件: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美克国际事业拟对三家越南公司SD、TC、RC各自增资1600、500、500万美元(合计约折合1.81亿人民币),完成后将持有三家公司各40%的股权。

  完善越南布局,冲抵贸易战风险:2017年SD、TC、RC的收入规模为4259、483、180万美元,美克国际本次的收购对价根据SD、TC、RC未来三年的平均净利润的承诺300、93.75、93.75万美元协定,对应三家公司的估值均为13.33X。同时协议规定若目标收购公司能够顺利完成业绩承诺,美克国际事业后期有义务收购原股东股权至控股(51%以上)。我们认为,美克国际对三家公司的布局为美克旗下品牌ART美国工厂产能的转移进行铺垫。

  重视降本增效,供应链持续完善:本次拟收购的三家目标公司主要负责中高端家具的生产和制造(2011年以来一直是美克家居ART品牌的重要供应商),厂址均位于越南平阳省,无论劳动力、环保、税收成本等方面对比国内均有明显优势。本次收购进一步保障公司产能供应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致力于在东南亚打造成公司北美市场的主要供应源,形成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风险。

  业务多点开花,零售经验丰富:前三季度,公司直营品牌美克美家稳健增长(yoy+25.72%)、加盟品牌ART渠道扩张有所放量(18H1拥有门店160家,预计Q3新开50-60家)。除了店面和产品的优化外,公司收入增长较快得益于联手腾讯带动店效和转化率的提升;同时公司还与深远/金螳螂合作加速家装引流。

  年内回购频繁,彰显发展信心:继5月公司完成年内第一次回购(合计回购2433万股,占总股本1.35%,支付金额1.28亿元),公司于8月4日再次发布回购预案,拟以2-5亿元回购资金总额,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69%。截止11月14日公司累计已回购3593.66万股,累计支付的总金额为1.68亿元。公司年内回购动作频繁,有助于股价回归内在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公司多品类、多渠道加速拓展,大股东聚焦家居主业,供应链管理持续改善,公司逐渐进入以增长为主题的下半场。预计公司18-20年实现收入56.7、72.1、89.8亿元,同比增长35.7%、27.2%、24.4%;归母净利润4.79、6.28、7.88亿元,同比增长31.0%、31.2%、25.5%,当前股价对应18-20年PE分别为15.6X、11.9X、9.48X,维持买入评级,长线看好!

  风险提示:渠道拓展不达预期,地产调控超预期。

  


  乐普医疗:AI心电诊断系统获批,业绩新动能步入收获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贺菊颖日期:2018-11-26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凯沃尔发布心电图人工智能自动分析诊断系统近期获美国FDA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得FDA批准的人工智能心电产品。

  简评
  此次获批的为AI静态心电分析软件,其诊断项目覆盖了绝大多数心电图诊断事件,在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方面较传统方法拥有绝对优势,其准确性达到95%以上。目前可查到美国FDA此前有一款动态AI心电产品获批,主要用于房颤等疾病的诊断。

  乐普AI心电诊断系统已应用在心电图机和同心管家、心安宝等移动心电产品的数据分析中,未来还有望在监护仪和贴片式holter等产品中应用,将大幅增加公司心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的静态AI心电分析软件有望于明年上半年获CFDA批准;预计AI动态心电分析软件将于明上半年开始提交FDA/CE/CFDA注册申请。

  公司近期有望迎来多个催化剂:阿托伐他汀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中标带量采购将实现市场份额大幅增长;氯吡格雷有望于近期通过一致性评价;可降解支架临床试验数据良好预计于近期获批;甘精胰岛素预计明年初报产。

  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2019年可降解支架和AI心电有望开始贡献业绩增量,2020年后糖尿病和肿瘤药物线多个创新药有望陆续获批。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31.0%/2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8%/31.3%/29.7%,PE分别为39/3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31.0%/2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8%/31.3%/29.7%,PE分别为38/28/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耗材降价程度高于预期,可降解支架审评和药品一致性评价进度不及预期。

  


  南方航空公告点评:运力增速有所提升,国内线需求增长良好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姜楠日期:2018-11-26
  运力投入增速比9月有所提升。

  18年10月,公司运力投入增速比9月有所提升,国内线运力增速高于国际线;10月单月,整体、国内、国际ASK同比增速分别为12.40%、12.94%、11.29%;1-10月累计,整体、国内、国际ASK同比增速分别为12.15%、11.36%、13.90%;18年10月,集团引进飞机7架,退租1架,截至10月底,集团机队规模达817架,18年底机队规模预测数为840架。

  国内线需求良好,客座率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18年10月,国内线和国际线需求增长良好,国内线由于需求旺盛带来当月客座率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10月单月,整体、国内、国际RPK同比增速分别为13.22%、14.48%、10.70%;1-10月累计,整体、国内、国际RPK同比增速分别为12.87%、12.31%、14.21%;10月单月,整体、国内、国际客座率分别为82.60%、83.81%、80.27%,同比变化分别为0.60、1.13、-0.43个百分点。

  南航退盟天合,将探索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发布公告,自19年1月1日起不再续签天合联盟成员协议,并在19年内完成各项过渡工作,公司将与全球各地先进航空公司探索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双边、多边合作;公司此前与美国航空建立了跨联盟的股权合作关系,我们预计,此次退盟将有助于公司不受联盟框架限制,进一步推进与伙伴之间的合作。

  期待油价和汇率边际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18-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1亿元,78.36亿元和103.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16%,92.47%和31.76%;油价上涨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导致18Q3业绩同比下滑,期待油价和汇率的边际改善,以及客座率和票价提升带来的主业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空安全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油价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金石资源:大力度推进萤石资源整合,行业龙头地位愈加清晰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于洋日期:2018-11-26
  事件与内蒙额济纳旗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及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在以萤石矿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矿业开发、深加工等领域展开合作。

  同时,公司将与额济纳旗国有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筹建设立内蒙古金石实业有限公司,对当地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简评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子公司,推进萤石资源整合公司及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政府签署拟合作框架协议,拟开展以萤石矿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矿业开发、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各方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以项目公司勘察、并购等多种方式拥有3000万吨可采远景资源储量为目标,与之配套的勘察、矿权整合及并购、矿山建设等总投资预计约20亿元。同时,公司拟与额济纳旗国有资产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30前在额济纳旗当地设立内蒙古金石实业有限公司,整合开发当地以萤石为主的矿产资源,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公司出资6700万元,占比67%。我国萤石矿主要分布于湖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省区萤石基础储量占全国总基础储量79%。其中,内蒙古储量位居全国前三,截至2017年底,萤石资源储量已达3456万吨。通过这次合作,公司将进入我国萤石资源储量丰富的内蒙古额济纳旗,这是公司继2018年1月对内蒙翔振进行收购之后,在萤石资源整合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萤石价格上涨,短期受冬季停产影响,长期供给端产能持续收缩产业链供给端:1)短期来看,萤石产能在北方、南方均有分布,萤石开采一般为露天矿模式,进入冬季之后北方产能将季节性停产,供给收缩明显;2)长期来看,《萤石开采和生产控制规定》、《萤石行业准入标准》陆续发布,行业准入门槛明显提升;自2017年开始环保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行业小、散、乱持续退出。萤石供应长期趋近导致价格中枢上移,为整个氟化工产业链奠定景气基础。

  产业链需求端:1)空调在经历了7-8月份的传统生产淡季之后,11月份将迎来排产小高峰,导致制冷剂需求增长;2)下游含氟聚合物在炎热夏季亦是生产淡季,金九银十之后,开工率逐渐提升。下游开工恢复,拉动需求提升。

  量价齐升,助力萤石资源龙头业绩高增公司专注于萤石产品开采和生产,是我国矿物储量最大、生产规模最大的萤石生产企业,也是萤石这一细分子行业的唯一上市标的,在小散乱差情况普遍存在的萤石行业,公司具备显著的规模、资金和技术优势。

  公司IPO募投项目岩前萤石矿采选项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萤石生产项目,采矿规模为年采30万吨,具备年产10.7万吨萤石精粉生产能力,目前已经进入正常投产阶段。另外,公司已于2018年1月底完成对内蒙古翔振矿业95%股权收购,翔振矿业年采矿规模15万吨,且萤石品位高达50%-60%。完成收购后,公司对原生产项目进行技改扩产。预计2019年,随着岩前萤石矿逐步达到设计产能、翔振矿业技改完成,公司萤石产品产销量将有望持续大幅增长。

  行业格局赋予公司潜在外延扩张机会目前国内从事萤石生产的企业达数百家,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生产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将有机会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低价接手其它矿山采矿权,并经技改后投入高效率的萤石生产。

  目前公司是行业唯一主板上市公司,有望从本轮行业景气周期中获取充裕的现金流,同时把握未来出现的外延扩张机会,持续进行萤石资源整合。

  建议关注,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18-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60亿元,EPS分别为0.50、1.08元,对应PE为31X、14X,给予买入评级。

  


  金钼股份:全球纯正钼业龙头,最大受益钼价上行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杨坤河日期:2018-11-26
  钼业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基于丰富的资源储备,形成了从钼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到金属深加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主要生产钼冶金炉料、钼化学化工、钼金属加工三大系列产品
  依托资源,规模优势突出:公司正在运营两座世界级钼矿山金堆城钼矿和汝阳东沟钼矿,同时参股了世界第一大单体钼矿床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矿。依托世界级的钼矿资源成为了规模优势突出的全产业链龙头,钼生产经营规模居全球前四,销量占世界钼市场份额约8%。

  供需改善,钼价趋势上行:供给端因钼价长周期下行导致部分产能前期自然出清,叠加矿山品味下降和环保约束,使得2018年产量回落成定局。而我们梳理全球矿山数据,发现2019年新增产能有限,叠加国内集中度提升,利于龙头企业发挥主动调整机制,2019年供给释放仍将维持低位。而需求侧,钢铁总量提升叠加结构性变化使得国内钼需求有较大保障;全球产能逐渐周期性复苏,包括中国产能部分向海外转移,以及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钢铁产业回流,将为钼需求提供可观增量。同时石化行业复苏以及未来新兴应用领域扩大,也将带动钼需求增长。预计2018-2019年短缺格局将有所延续,至少2020年才可能转向紧平衡。尽管钼价已经历三年长周期上行并处于7年高位,但在供需短缺格局改善之前,对2019年钼价延续高位仍然非常乐观。

  盈利测算及投资建议:公司受益于东沟钼矿陆续投产,产量增幅将较为可观。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3.6\7.28\8.55亿元,对应2018年11月22日收盘价,其动态PE分别为54.52X、26.95X和22.94X。采用其历史估值比较法,给予金钼股份买入评级,认为向上有60%空间,半年内目标价9.8元/股。

  风险提示:海外铜钼矿超预期投产、需求不及预期。

  


  益丰药房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精益求精,岁物丰成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林小伟,梁东旭日期:2018-11-26
  区域聚焦,稳健扩张的跨省经营连锁药店龙头。公司是直营门店和销售规模均排名全国前列的连锁药店龙头,截至18Q3期末,共有直营门店3112家,覆盖中南、华东、华北九省。公司实施区域聚焦,稳健扩张发展策略,上市后门店加速扩张,也推动业绩保持快速增长,表现优异,15~17年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CAGR分别达到29.2%和31.4%。

  存量整合+处方外流双轮驱动,药店龙头开启长景气周期。药店17年总规模约为4000亿元(含电商),是国内药品销售第二终端,未来受益处方外流可能成为第一终端,潜在空间8000亿。与美日成熟药店市场相比,国内药店连锁率和集中度均较低,未来龙头市占率仍有5-10倍提升空间。随国内处方外流政策加速落地,药店行业可长期保持8~10%的较快增长。

  广覆盖、深绑定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公司核心竞争力强,体现为:①区域聚焦下渠道垄断、布局高便利性和强服务营销,使得公司毛利率较高;②高效率和强费用管控:具体表现为高坪效、高人效和低管理费用率;③强核心竞争力根源在于公司良好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完善,公司股权激励覆盖面广且利益绑定深,很好激发了中高层员工管控费用的积极性,因此非人工管理费用率极低。

  区域份额领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自建+并购继续推动公司高成长。公司在湘苏鄂赣沪冀等六省份额排名前五,但各省CR5仍较低,尤其是空间较大的苏、冀、鄂的CR5仅为21%、38%、21%,提升空间较大。公司三年千店和等量并购计划即将超预期完成,历史扩张记录优秀。在融资优势、现存资金和授信额度的支撑下,公司未来可靠自建+并购保持25%以上的门店数增长,继续保持快速扩张。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我们构建的同店增长模型调整及新兴药房并表门店数超预期,我们略上调公司18-20年EPS为1.18/1.66/2.13元(原为1.18/1.65/2.10元),同比增长42%/40%/28%,现价对应18-20年PE为42/30/23倍。我们略下调公司目标价为70.5元(合理股价区间为68~7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和并购进度不达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达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医保基金监管收紧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