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600亿规模一致性评价药采购结果节后公布药企大洗牌

加入日期:2018-10-7 22:00:3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0-7 22:00:36讯:

  每个长假,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过。

  这个国庆长假,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给了PD-1单抗等免疫治疗开创者,化学奖也与单抗有关,单抗研发走在前面的药企自是窃喜;华海医药焦头烂额,节前的最后一天美国和欧洲药监局下达了封杀令,所有原料药和成药暂停向这两个地方出口;北京嘉林忙着灭火,澄清被黑龙江省药监局抽检不合格公告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并非他们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更多的制药人关心一件大事,过完节,涉及600亿元的市场规模的国家医保局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带量采购结果就要公布了,这是药价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多年野蛮生长后到了还债的时候

  2015年以来,围绕药价的除了降价还是降价,药企被折腾得不轻,除了省级议价,还有市级议价,甚至到了医院还要议价,而且,这个议价还是没有数量保证的;议价之外,药企还要给医院、医生开药费。

  也因此,今年上海率先实施的带量采购公开议价是个进步,药企不用陷入议价车轮战,一锤搞定,还有数量保证。正因为这样,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很快就采纳了,1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3个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带量采购是上海的放大版。议价结果大概10月中旬公布。这一进步之举,却在9月引来了今年最坚挺的医药板块的一波凶猛下跌。

  制药行业在郑筱萸(被判死刑的原药监局局长)时代迎来了一轮大跃进,夸张的2004年,药监局受理了一万零九种新药申报。这绝对不是当时中国制药行业创新能力有多强,而是在失去原则的郑筱萸等的帮助下,制药企业与药品降价等玩起了花招,将现有产品改头换面变成新药。“都是新药了,你不能让我降价了吧。”

  这么做的一个后果,中国制药企业根本没啥创新可言,大量的药企生产着大量同类低端的药。据国家药监局的统计,至2017年11月底,全国仍有原料药和药物制剂企业4376家,99%都是仿制药企业;近17万个药品批文,95%是仿制药,仅有5%是原研药。制药本是高端制造业,大概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药企、这么多药品批文。

  这么多同质的药品如何竞争呢?药企的做法是给医院和医生好处,通过支付好处费来让医院、医生多用自己的药,业内称之为“带金销售”。“泽平宏观”前段时间有个谈药品费用的文章,根据里边的相关数据来计算,我国药企的销售费用中,除了14%是给医药代表的提成,其余为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

  其中,医生回扣高达51%。2017年A股制药板块共171家公司,销售费用共129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假设这些营业收入都是通过医生处方形式实现的(事实上还有药店等零售渠道的销售),其中20%的销售费用是不合理的,甚至很大部分是违法支出。算算金额有1116亿元之多。

  预计国家医保局此次带量采购,议价的结果是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降幅在10%—40%之间,前提是给出11个城市一年用量60%的市场份额,并且保证及时结算。如果执行到位,药企不用再去医院向医生等公关,可以省下目前20%的销售费用,即使降幅为40%,一进一出之间,实际降幅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自此,在城镇职工医保盈余之外,基本医保收支差额一直是负的,并呈逐年增长之势,2016年的缺口已达到了3750亿元。所以,优质低价是医保用药不可逆转的趋势。9月30日,此轮药价改革风向标的上海又出台了新政,将全面实施药品带量挂网公开议价。从《药品管理法》修订的讨论来看,国家医保局主管药价的呼声较高,未来,带量采购将进一步推行。

  表格

  所以,对那些投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来说,做创新药起码投入几个亿还不一定成功,你投入500至1000万元就获得了一片市场,还有什么好埋怨的呢。不过,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初期可以享受政策红利,未来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增加后避免不了惨烈的竞争。

  我们来看个数据就能预测出将来的情形,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已有3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但有51个做相关申报前试验的登记,也就是未来可能有几十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这么多企业来竞争,不将价格砍到肉里不会在医保带量采购中中标。也即,仿制药微利时代正在到来。

  那些未做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就不要有什么怨言了,过了这么多年舒坦日子你都不思进取了,还有什么脸面有怨言呢?只是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区别是,既然你落伍了,你就多还些债。

  未来剩百来家药企足够了

  一致性评价政策实际上是对郑筱萸时代“批发”批文的修正。为了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出台了一个狠招,一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达到3家后,医保不再采购未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这项政策自8月江西率先执行以来,各省市基本上都这么做了。

  要说制药业的不思进取,真是离谱得很。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发布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很多制药企业根本不当一回事,文件规定2018年底完成289个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一致性,但现在完成的10%都不到(目前有部分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是另外口径申报的)。截至9月29日,药审中心承办的一致性评价品种不过144个。所以,目标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了。

  10月2日,四环医药公告称盐酸二甲双胍片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该品种实际上的第二家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二甲双胍片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药,属于大品种,去年所有剂型的销售额是30亿元,目前,有113家在生产,但开展一致性评价相关试验(BE)的24家,提交正式申请的5家。这几个数字说明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新增开展一致性评价相关试验的企业,89家制药企业会淘汰掉这个品种。有人预测首批289个一致性评价品种涉及19715个批准文号,会淘汰掉2000多家制药企业,接近目前总数的一半。今年下半年,国家药监局已开始注射液的一致性评价,又将淘汰掉一批制药企业。

  仿制药的高端是生物类似药,也即单抗等的生物制剂。做一个口服固体化药一致性评价500万元左右就够了,一个注射液化药大概1000万元够了,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需要8-10年甚至更长时间,大约需投入2-4亿元。但还是有一大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投入其中。甚至今年诺贝尔获奖的创新型的PD-1单抗也有上百家药企争相投入,以至于用于临床试验的病人都不够用了。这说明我国制药企业还没有走出随波逐流“同质化”的困境,仍然找不到创新的差异化突破口。因此,即使到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竞争的时代,我国还会有一大批制药企业被淘汰掉。

  随着9月18日吉林省药监局发布的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公告,今年已有140家药企主动歇业、停产,甚至注销GMP证。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制药业的淘汰已开始,在医保局带量采购等之后,淘汰进程会加快。

  未来,我国制药企业有百家左右也就够了。只有那些既有一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化药、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的大型集团,以及一些有重磅产品的小而美的药企才能生存发展。2017年全国西药销售规模为1.46万亿元,在老年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下,这个规模应该会保持,如果让百家甚至更少的药企来分享,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大浪淘沙中三类企业会有很好的成长性

  实际上,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竞争格局已基本清晰了。

  有竞争力的企业大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恒瑞医药(行情600276,诊股)、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复星医药(行情600196,诊股)等大而全的企业集团,以及华东医药(行情000963,诊股)、科伦药业(行情002422,诊股)等近年发力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现有品种市场规模较大且成长较好的企业。

  我们以复星医药来看下大型企业集团的实力。综合其今年半年报等信息,2018年上半年,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55.06%,研发投入11.9亿元,同比增长89.82%,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0项。

  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3项、生物创新药10项、生物类似药17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31项、一致性评价项目55项、中药2项、外部引进项目12项。

  单抗领域,已有9个单抗产品13个适应症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2个单抗产品、1个联合疗法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申请受理,进展最快的利妥昔单类似药可望今年率先获批,去年这个原研药在我国销售了29.42亿元,另一大品种曲妥珠单抗的仿制进程排名第一;小分子创新药领域,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FN-1501注射剂已分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目前,已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法骨化醇片、阿奇霉素胶囊4个产品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细胞治疗方面,通过合资公司引进的美国Kite的抗人CD19 CAR-T细胞注射液于9月初获批临床,Kite的这个产品已于2017年10月、2018年8月分别在美国和欧洲EMA上市。现有销售增长较好,未来还有大量的大品种上市,成长性值得期待。最为关键的是,最近高层频繁释放民营经济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复星医药外部环境的改善。

  第二层次是现有规模较小在某个细分市场有优势,又有在研大品种且进展较好的企业,也即小而美的企业,如我武生物(行情300357,诊股),全球脱敏市场三巨头之一,去年和今年中期,现有舌下含服脱敏药物带来的净利润增长在33%以上,针对北方过敏源的在研新药——黄花蒿粉滴剂处于三期临床的尾声,有望今年底、明年初申报生产,市场规模与现有产品大致相当。

  这个层次中还有一些曾经走过弯路、近期调整过来的公司。如广生堂(行情300436,诊股)和海正药业(行情600267,诊股)等。我们就来说说广生堂。公司专事肝病领域,目前的主要产品是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其中,替诺福韦是目前乙肝一线用药,公司于去年7月首家获得仿制药证书。2016年时乙肝抗病毒药市场规模就有80亿元左右,但2016年、2017年和今年中期,公司扣非后的净利分别负增长35.83%、53.30%和85.06%。这里边既有近年恩替卡韦竞争激烈、替诺福韦逐步替代恩替卡韦的因素,也有公司替诺福韦去年底才开始导入的原因,还有替诺福韦一致性评价被中国生物制药等3家企业抢先的失误。不过,药审中心最新进展显示,其替诺福韦一致性评价的审评已完成,极有可能10月份获得通过,就有资格在各省直接挂网销售。也就是说,净利有望今年底、明年初重回增长。而长期来看,全球创新药GST-HG161抗肝癌靶向药8月份申请了临床试验申请;乙肝治疗新药GST-HG141取得重大进展,计划2019年第一季度前向中国和美国药监局申请临床试验。

  第三层次是小型的在美国或香港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创新型公司。

  近期,FDA批准创新广谱抗生素Nuzyra(omadacycline)上市,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和急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成人患者。再鼎医药公司获得这款新药在大中华区的开发权,并与药审中心达成共识,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在中国通过简化的临床研究申请上市批准。

  这两年,我国已有再鼎、百济神州、歌礼等一些创新型药企在美国或香港上市,随着香港生物医药创新板块的推出,我国创新型新药研发企业上市的会越来越多,其中的一些企业未来会因为突破性新药的研制成功而快速成长。

  如此看来,我国制药业的结构将由目前的橄榄型变成金字塔型。

  国庆期间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FDA三季度批准了21款新药,预计今年将批准43款新药,对于我国制药业来说再不抓紧创新,高端药市场要被外企全面占领了。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重点关注的是金字塔第一、第二层的公司,部分没有明显成长潜力的制药公司或许不值得关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