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政策环境全面回暖的A股,可否抵御美股的大跌考验?

加入日期:2018-10-25 8:30: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0-25 8:30:22讯:

  政策环境全面回暖的A股,可否抵御美股的大跌考验?

  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可以认为是政策环境的全面回暖。在政策环境全面回暖的背景下,实际上也增加了A股市场的持续稳定信心。

  然而,对于当下的A股而言,市场仍在犹豫股市究竟属于政策底部还是市场底部,而对于政策环境全面回暖的A股,又可否抵御外部市场环境恶化的考验呢?

  在A股市场中,往往存在黑周四的魔咒效应。然而,对于最新的美股市场表现,却又一次展现出弱势下行的格局。其中,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逾600点,跌幅2.41%,而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则大幅下挫4.43%,创出了2011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需要注意的是,美股三大指数均全线告破250日线,言下之意支撑美股市场多时的牛熊分界线也开始遭到了击穿。至于美股市场是否有效击穿牛熊分界线,这恐怕成为美股市场是否再度陷入熊市行情的关键看点。与此同时,对于之前走牛多年的美股科技股,其盈利增速预期是否发生实质性拐点,其股票价格会否由此变脸,将会直接影响到美股牛熊市场环境的命运。

  实际上,从美股市场的月跌幅分析,并不比A股市场优胜多少。其中,截至目前,A股市场方面,沪市月度跌幅为7.73%,深市月度跌幅10.19%。至于美股市场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本月跌幅已经达到了7.09%、纳斯达克指数本月跌幅11.66%、标普500指数本月跌幅达到8.93%。

  时至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重返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启动前的水平,但一直悬挂在A股身上的包袱,一个是去杠杆化的压力、IPO发行常态化下的系列连锁反应;另一个则是美股市场的泡沫风险何时破裂,而这两大包袱,却影响到场外资金进场的真实意愿。

  如今,前者在政策环境全面回暖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政策支撑力度有着显著地提升,但IPO发行常态化下的限售股堰塞湖压力依旧存在,仍需等待针对性应对政策进行破解;至于后者,随着美股三大指数全面跌破牛熊分界线,A股第二大包袱有望逐渐落地,而对于估值泡沫已经得到充分挤压的A股市场,或许正在等待外部市场包袱的逐一落地,减少以后A股市场前行的负担压力。

  美股大幅下挫,对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还是存在的。但是,关键所在,还是在于目前A股市场存在政策环境的全面支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冲外部市场环境的负面冲击。不过,纵观历史上几轮熊市行情,股市处于熊市末端过程中,密集利好政策的出炉,只是延缓了股市加速下行的速度,但并未完全扭转股市的熊市颓势表现。

  例如,在2008年的时候,密集政策出炉的时间在2008年下半年前后,而通过系列的救市政策,却并未扭转当时股票市场的弱势局面,而股市稍作反弹之后,却很快延续之前的下行走势,直至2008年10月份才见底1664点,之后才逐渐触底回升。

  又如前一轮大熊市,股市密集救市政策在2012年底至2014年,期间还牵涉到IPO停发等政策。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IPO停发只是带来了股市阶段性反弹,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股市下行的趋势,但一轮大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在2013年6月下旬见底1849点,而后在2014年7月后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牛熊拐点。

  由此可见,利好政策密集出炉,或许是股市政策底部的重要特征,而对于股市政策环境的全面回暖,未必是股市拐点的最终确立,而最终还是需要市场完成自我调节的过程。

  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在美股大跌的负面影响下,将会直接影响到A股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过,在实际情况下,需要关注两个看点,一个是本周一A股市场大幅跳空缺口会否得到完全回补;另一个则是股市是否有效企稳2638点熔断底之上。退一步分析,如果A股市场最终完全回补本周一的跳空缺口,且未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回升,那么股市不排除有进一步筑底的可能,而届时可能倒逼更具实质性的政策措施出炉,但在熊市环境下,市场自我调节过程会颇显复杂与艰辛,投资者仍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然而,虽然美股市场全线跌破牛熊分界线,但从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全球股市表现分析,A股市场率先完成了超预期的跌幅,估值泡沫得到了大幅挤压,且于2008年10月下旬见底金融危机的最低点。至于美股市场,则于2009年3月才见底最终低点,而从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3月,美股市场仍有30%左右的累计最大跌幅,但当时并未影响到A股市场,A股市场却走出了比较独立的回暖行情。

  由此可见,当A股市场的估值泡沫得到充分挤压后,却大大提升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即使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恶化,恐怕也是短期的负面冲击,当股市完成了自我调节,提前完成了估值自我修复后,也会走出比较独立的回暖走势。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