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度高达千亿的“AI第一股”——科大讯飞(行情002230,诊股)正遭遇多事之秋。
“扬子鳄保护区违规侵占”事件发酵后,科大讯飞股价今日(10月16日)午后应声跌停。
今年以来,科大讯飞股价已近乎腰斩,市值只剩425亿元。外界对科大讯飞的质疑,从“增收不增利”上升到“打着高科技招牌开发”上来。面对质疑之声,科大讯飞除了反复澄清外,又打出一张王牌——
今日晚间,科大讯飞董事长、总裁刘庆峰在三季报披露前便公布了自己不低于1200万元的增持计划。
这,能拯救最近负面缠身的科大讯飞吗?
董事长提前宣布增持
今日午后,科大讯飞股价被2万手卖单按死在跌停板上:
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营业部中,游资盘踞的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赫然在列,卖出金额为2928万元。
同时,一机构专用席位也卖出1798万元,这对于机构持仓本身就不多的科大讯飞来说,非常罕见。
实际上,国庆节后,科大讯飞股价便开始遭遇冲击,短短7个交易日累计下跌28.95%。
在此背景下,10月12日晚间,科大讯飞公告称,今年4月26日多位董监高的减持计划发布后,不但一股未减,而且主动取消,原因正是“鉴于目前二级市场的情况”——
而10月16日晚间,科大讯飞公告称,董事长、总裁刘庆峰计划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12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处于三季报敏感期,不得交易股票,刘庆峰只能在公司三季报发布的次日,也就是10月25日增持公司股份。而其选择此时公布增持计划,可见股价大幅下跌对于科大讯飞的冲击有多大。
一年前的10月16日开始,科大讯飞也是连续大跌三日,但很快就走在了冲击千亿市值的路上。2017年11月22日,科大讯飞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市值大关。
但好景不长,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已经累计下跌48.42%,股价近乎腰斩,市值也缩水到425亿元。
“AI第一股”科大讯飞,到底怎么了?
“AI第一股”面临褪色危机
很难想象,作为A股如此稀缺的标的,科大讯飞却并不是机构投资者的宠儿,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很少出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
Wind数据也显示,目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只有25.19%。
为什么相对来说机构投资者比较少?
在今年8月14日的机构集体调研中,有机构投资者在自由交流环节问了这个问题,董事会秘书、副总裁江涛则回应称:
“我也问过一些基金经理,他们表示现在不能提供一个合理的模型来体现科大讯飞的估值,所以机构投资会比较烦恼。科大讯飞现在是在做创新型的事情,在一个新开辟的市场,没有太多同行可以参照,所以对于很多需要走严谨流程的公募基金来说比较难以操作。”
一直以来,对于应该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去定义科大讯飞,机构投资者也是疑虑重重:
一方面,科大讯飞的业绩含金量到底如何?
另一方面,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成色到底如何?
回首去年,科大讯飞遭遇的,是业绩上的质疑。
去年8月29日,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发布文章称,科大讯飞“在其光鲜的增长背后,其实隐含了巨大的风险”,并提出了多方面问题,包括:
科大讯飞在经营层面是一家快速增长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在管理层面,是一家扩张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财务层面,是一家擅长募资但却不擅赚钱的公司;在业绩层面,是一家大手笔花钱但股东回报率却低下的公司。
对此,科大讯飞回应称,如按照薛云奎的观点和逻辑,就不会有像亚马逊、特斯拉、京东等这样的企业了。以亚马逊为例,其亏损近20年,估值却达4800亿美元,这就是其广大投资者对其战略和落地执行能力的认可。
到了今年,有关业绩的质疑仍不绝于耳。
今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5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1.74%,但扣非净利润只有2020万元,同比下降74.39%。于是,对于科大讯飞“增收不增利”的质疑又来了。
对此,科大讯飞解释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正值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的窗口期,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生态建设投入和市场投入。例如,2018 年上半年公司员工同比增长近3500 人,带来薪酬、费用提升。如果单看毛利的话,增幅是超过营收增幅的。
而最近的两次事件,则让质疑从业绩层面上升到了业务层面。
一是10月12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称,安徽省宣城市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违规侵占,其中就包括科大讯飞的官塘培训基地。该基地名义上是培训基地,实际上是对外经营产业。更有媒体称科大讯飞“打着高科技招牌开发房地产”。
对此,科大讯飞表示已经立即停止在保护区内的公司运营,全面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整改工作。公司在发给中国证券报记者(ID:xhszzb)的回应中表示,“科大讯飞自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主业,没有一分钱收入来源于房地产开发销售。”
二是此前的9月20日,同传译员Bell Wang在知乎爆料称,科大讯飞在上海一场会议上使用的技术并不是机器智能翻译,而是人工同传后同步到大屏幕上。科大讯飞由此陷入“AI同传造假”风波。
对此,科大讯飞火速回应称,公司不存在造假的情况。科大讯飞表示,主要为主办方提供两种翻译方案,其中一种是人机耦合,可以降低同传工作者工作强度、赋能翻译人员。公司还在声明中特别强调,人机耦合才是行业发展的未来。随后,Bell Wang发帖致歉。
无论如何,要拯救科大讯飞的股价,除了反复澄清质疑和董事长宣布增持外,显然还是需要回到业绩上来的。
很快,科大讯飞就将公布2018年三季报,可以拯救它的股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