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华社为中国证监会点赞:斩妖除魔任何人不能兴风作浪

加入日期:2018-1-30 17:02:5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30 17:02:50讯:

  如果说哪个金融监管部门最受市场关注,那一定是位于金融街19号的中国证监会了。如果说哪个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争议最大,那也一定非它莫属。这几乎成了一个历史定律,自它出生就是如此。

  管理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市场,面对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者,要想获得一致的众口称赞,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首2017,中国证监会面临的争议依然不少,但也收获了更多掌声。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年初定下的小目标,就知道:金融街19号这一年真是蛮拼的!

  目标一:稳定市场防风险底线要守牢

  “稳”,毫无疑问是2017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就好比风险的“镜子”,不管问题出自哪里,往往表现在资本市场上。

  在国外,有美国加息减税;在国内,有宏观经济降杠杆、银行业治乱象……哪个方面的风险因素都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浪花,稍不留神就变成大浪。市场稳定运行的压力空前。

  2017年年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着重阐释了“稳”必须把握的六个方面。

  一年下来,资本市场运行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上证综指波动率13.98%,创历史新低,全年上证综指振幅超过2%的交易日仅3个。股市波幅明显收窄,全年换手率2.66倍。全年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

  这份成绩单得来着实不易。

  目标二:改革稳中有进

  在市场稳定运行的同时,资本市场改革也没闲着。这一年下来,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重塑着资本市场运行的逻辑。无论是融资者还是投资者,想玩老套路,通过投机或者炒作不劳而获很难再行得通了。

  从规范再融资、并购重组,到督促上市公司分红,到减持新规打击“野蛮减持”,再到重塑发审制度……一年以来,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改革从来都伴随着阵痛,也在不停地触碰着既得利益者的“盘中餐”。每当重大政策出台,市场上都不乏反对的声音,甚至裹挟着部分中小投资者向监管层施加压力。

  心中有定力,改革有魄力。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资本市场的改革才得以坚定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证监会宣布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所采取的临时性政策措施已全部退出。在资本市场改革稳中有进的前提下,应激性救市措施平稳淡出,这意味着,“生病”阶段的“用药”已经结束,市场肌体健康逐步恢复。

  目标三:顶住压力 实现IPO常态化

  作为两大核心功能,投资和融资一直就是资本市场的“手心手背”,二者谁都不能偏废。相应的,股指稳定是投资者的“定心丸”,融资有力是融资者的“心头好”,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艺术。

  因为,A股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极端:一种是,股指稳定,但融资功能丧失,被市场人士戏谑为“股指一动不动,融资死给你看”;另一种是,融资功能恢复,股指又开始“死给你看”。

  关于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刘士余曾在2017年的监管会上明确,两者不能对立。2017年的A股逐步走出了两者对立的“怪圈”。

  来看看2017年IPO的一组数据:全年共有419家企业实现IPO,融资2186亿元,二者均居同期全球前列。

  数据背后也有不得不说的故事。2017年初,就在IPO常态化发行的节奏确立后不久,市场行情出现了一些波动,一时间舆论场中又有很多声音把下跌归罪于IPO常态化,坚持常态化发行还是再次放缓IPO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

  现在再回望当时的关键节点,争论的答案自现。顶住压力坚持IPO常态化,再搭配发审制度改革,监管“组合拳”让A股“堰塞湖”得到有效缓解。

  目标四:斩妖除魔 任何人不能兴风作浪

  “资本市场不允许任何人呼风唤雨,兴风作浪,随心所欲”,刘士余在去年监管工作会上的金句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年,严监管 “大动作”频频,与各路“妖魔”斗智斗勇。史无前例的罚单就是严监管最好的证明。过去一年,无论是整个市场的罚没总金额,还是对单个自然人的罚没金额,两个“史上最大罚单”震慑了资本市场。

  2017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项,罚没款74.79亿元,对44人实施市场禁入,均创历史新高。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乱象背后的“捣乱分子”其实是最聪明的一群人,其中不乏高智商、高学历的违法者。况且,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要和各路“妖魔”斗法凝聚了监管部门大量心血。

  近五年,证监会年均调查679起案件,其中不少是操纵市场、信披违规等取证量大的案件。想知道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吗?来看个对比:美国证监会执法人员约1200人,中国证监会600多人;美国证监会人均办案数不及中国证监会的一半且多数集中在中介机构、挂牌机构违法等取证量较小的案件。挑战可想而知。

  目标五: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初心”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了1.3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投资者。作为监管者,证监会的工作可谓“众口难调”。

  股指跌了要被骂、股指涨了散户没挣到钱还是要被骂……尽管很多投资者都挺嫌弃证监会的工作,但是证监会在投资者保护这块的确是“操碎了心”。

  2017年,证监会为了完成这项目标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投资者适当性办法“升级”了投资者保护,“中心思想”就是把适当的金融产品给适合的“你”;

  督促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2017年现金分红达到9784亿元;

  投服中心作为散户“娘家人”,探索建立持股行权等一系列保护制度,全年行使建议权1439次,质询权164次,查阅权40次,表决权55次;

  在先行赔付的制度安排下,兴业证券将出资5.5亿元设立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专项基金,向适格投资者先行赔付遭受的损失;

  各种“花样”的投资者教育,促进形成健康成熟的股市投资文化……

  目标六:双向开放步伐稳健

  继沪港通、深港通后,去年资本市场开放又有大动作。

  2017年6月,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MSCI指数,预计可吸引170亿至180亿美元投入A股市场。

  4次闯关的A股一直没有改变国际化的方向。中国资本市场体量和发展红利令人无法忽视,A股纳入MSCI将利于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也会让全球更好分享中国红利。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对话的自信和底气正在彰显。

  其实,中国资本市场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无论是沪港通、深港通还是加入明晟指数,亦或是正在研究中的沪伦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双向开放的推动。

  时间进入新的一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2017年几次重磅会议对金融工作的部署不难发现,资本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发展方向、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双向开放……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值得期待!

  新华社论股市>>

  新华社评2017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回归”成关键词

  新华社:IPO迎来“史上最严发审周” 通过率降低或成常态

  新华社:大股东的承诺不该苍白无力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