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扶贫应不应该成为中国股市的工作任务?

加入日期:2018-1-3 8:32:5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3 8:32:54讯:

  扶贫应不应该成为中国股市的工作任务?

  关于股市扶贫问题,一直备受市场的热议。

  谈及有利之处,莫过于提升贫困地区的IPO优先发行效率,同时也可能通过其余融资渠道的拓宽来满足相应地区企业的融资需求,更有效起到脱贫的任务;但,谈及弊端之处,莫过于股市扶贫,本身听起来比较尴尬,而一旦开启了股市扶贫模式,那么在现有IPO堰塞湖迟迟未能得以解决的背景下,容易让部分企业浑水摸鱼,试图打着扶贫的旗号,变相获得当地优惠的扶持政策,乃至优先完成IPO发行上市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下,虽然企业把注册地址乃至生产地域进行迁移,也并不会轻易获得股市扶贫的补助。但,对于时下“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的大环境,不少企业为了实现发行上市的目的,基本上想尽了办法,而借助股市扶贫的契机,变相获得所谓的绿色通道,这也是不少急需要完成发行上市任务企业的真实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持续热议股市扶贫问题的同时,近期《关于延长证监会IPO扶贫申报期限的提案》的内容,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其中,就提及到,建议将“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申报期限延续到2025年,对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特别偏远的贫困地区给予更加优惠的条件。

  自股市扶贫的方案提出之际,往往受到了市场的高度热议。在此期间,持有热议态度的声音不少,但对于股市扶贫的问题,似乎也逐渐成为了中国股市的工作任务之一。

  实际上,对于中国股市的IPO扶贫,往往采取的是“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形式。从本质上来分析,这并不是要降低审核的标准,同时也并不意味会大幅简化审核的程序。不过,对于股市扶贫最核心之处,还是在于优先审核权,并为其打开更多的融资出路,并不局限于股市IPO融资。除此以外,还可能会涉及到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等形式,且不排除会有针对性的优惠动作,加快贫困地区企业快速满足融资的需求。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一家逐渐具有规模的企业,往往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够为当地带来可预期的税收收入。由此可见,对于贫困地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往往被视为贫困地区脱贫的催化剂,而企业的快速壮大,必然会有更为庞大的融资需求,这无疑也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相对成熟的地区,当地也会非常重视一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发展命运。在具体情况下,如果当地的上市公司发生了接连亏损,乃至濒临退市边缘的风险,那么对于当地而言,往往会采取系列的手段为其完成保壳的任务,而上市公司最终可否成功保壳,可否摆脱退市的风险,不仅仅关乎着当地的经济、税收与就业命运,而且还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问题。由此一来,多年来股市不死鸟问题的长期存在,也或多或少与部分地方的持续补助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性。

  股市扶贫,如果落实到位,且不降低相应的审核标准以及审核流程,那么这一政策确实可以为部分贫困地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仍需警惕部分企业借助股市扶贫的契机变相获得当地的优惠政策,且间接避开了IPO排队的现象,轻松获得更多优惠政策以及优先IPO审核的机会等,这不仅影响到市场的公平原则,而且还会因此破坏了市场原有的游戏规则,对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也会带来负面性的影响。

  股市,尤其是中国股市,本身就是一个财富再度分配的过程,而对于一个聚集社会财富资金的投资场所,一旦被冠以扶贫的标签,那么股市的定位就会发生偏差。由此一来,对于原本以融资为定位的中国股市,却因扶贫的工作任务,也进一步加剧了股市重融资的定位,这对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无疑造成不利的影响。

  很显然,定位对股票市场的发展命运确实很重要,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命运。不可否认的是,融资是股市的重要功能,但投资功能同样重要,而一旦股市被赋予了扶贫的工作任务,那无疑进一步强化了股市融资的需求,而在仅有的存量资金主导环境下,股市容量骤增、市场融资需求持续增强,却进一步降低市场的投资活力。与此同时,对于一个缺乏完善优胜劣汰功能的股票市场,也会因融资的定位、扶贫的定位,而不断削弱市场自身的投资功能,投资者要想享受到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成果也就更加艰难了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