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12 3:35:56讯:
步入新年一季度,又到了各大上市公司开始张罗年终汇报的时候了。业绩好的公司,高枕无忧,坐享投资者一片赞誉;业绩差的企业,忧心忡忡,不仅要面对投资者的质疑,还承担着“带帽”甚至退市的风险。为了规避“亏损带帽”或者“连亏退市”,面临业绩压力的部分公司开始各显神通,试图通过甩卖资产、转让股权甚至获取政府补贴等五花八门的手段来实现扭亏。不过监管部门对此却极其强硬,已于近期明确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监管力度,并开始着手优化退市制度。
资本运作续命
各路公司年终忙
据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累计已实施ST和*ST处理的公司共61家,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如在一两年内经营业绩仍未改善,将面临暂停上市或退市的风险。从统计数据来看,最新季报显示,在年报发出之前已扭亏的企业共35家,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还有26家。这些依旧处于亏损的企业,此时像热锅上的蚂蚁,许多仍忙不迭地做着最后努力。扭亏的企业里,各自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ST中绒于1月2日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12月29日分别收到来自银川市财政局与灵武市财政局的经营性财政补贴4.45亿元和2亿元,用于补偿当年度已发生的亏损,预计对公司2017年度产生收益影响6.45亿元。此外,公司还获得了宁夏德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林州市二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豁免债务金额合计11192.77万元,同样产生同等金额的收益影响。如此几笔巨款,让*ST中绒成功扭亏,避免了被暂停上市的风险。与其类似获得政府补贴而避免暂停上市的还有*ST宝实、*ST厦工等。
1月3日,*ST嘉陵则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向南方工业出售所持有的嘉陵全域45%股权及相关资产,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华光村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相关机器设备等相关工商变更手续。按此前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南方工业以现金作为支付对价,交易价格为51053.6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次交易的对手南方工业,为公司控股股东,构成关联交易,而此项交易的成功,也让公司避免了被暂停上市。
而对于一些即将被ST或*ST的企业来讲,未雨绸缪的资本运作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例如,山东地矿高价转卖矿业子公司给大股东以及写字楼倒手创利的事情,就被相关媒体质疑是在为公司年报增利做准备。
监管部门问询不断
退市制度有望完善
在上市公司大秀自保财技的时候,监管部门则对此类突击扭亏提利的做法加强了监督。年前,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便明确表示: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检查力度,加大“刨根问底式”问询力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采取行政问责措施。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会计审计日常监管力度,并强化针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创利的监管手段;将继续深入贯彻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进一步加大会计审计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审计、评估机构归位尽责等。
2017年12月28日,皇台酒业拟对长期存在的应付款项进行核销,涉及16个应付款主体,将增加2017年合并报表净利润0.12亿元。对此,深交所发函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对前述应付账款的核实仅基于相关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是否充分,是否存在相关原主体已解散和注销,但存在存续主体承接相关债权的情形。并结合相关财务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问题。
另一家公司,*ST昌鱼曾公告称,拟出售控股子公司大鹏畜禽99.90%股权,受让方为霍尔果斯融达,转让金额为1.05亿元,预计将增加公司投资收益4293.24万元。对于该笔交易,上交所接连进行了三次问询,要求上市公司澄清资产估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关键性问题。不过,截至该笔交易过户,公司仍未就相关问题给出明确回复。
中国证券报表示,严格监管年终突击提利扭亏保壳等做法的核心还是在于退市制度的优化。证监会日前也明确,交易所正在完善退市财务指标,优化退市制度。市场人士预计,优化中的退市制度正在全方位审视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优化后的退市制度有望为突击提利的不正之风“刹车”。
强化退市制度
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
对于监管部门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监管,优化退市制度的做法,市场相关人士普遍表示认同。
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调节利润,甚至配合二级市场炒作,严重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扭曲资本市场正常的定价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功能,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导致企业财务报告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报告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也曾发表评论称,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年底都会突击调节利润,其目的很多是为了规避退市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还可能暗地里进行虚增利润、业绩造假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强调加大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净化市场环境。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企业通过变卖资产、转让股权、接受补贴等非常规手段来进行利润调节,只能解一时之需,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差的问题,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公司管理层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的内生及外延上,从根源上把企业带出泥潭。
(原标题:年报披露季,扭亏公司利润缘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