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统计 >> 文章正文

A股市场举牌大戏连续登场谁才是笑到最后的主角?(附股)

加入日期:2017-9-27 10:28:1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9-27 10:28:10讯: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

  近期,A股市场再度出现多起举牌事件,9月份以来,A股增持事件已超过13起,有望成为年内举牌事件最密集的一个月。其中以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最令人瞩目(见附表),除了8月29日举牌以来海立股份最大涨幅超过30%、营造良好的赚钱效应之外,更和格力电器本身角色的转变有关:去年格力电器还是被“宝能系”举牌买入的对象,今年却摇身一变成为举牌买入其它公司的金主,个中变化值得玩味。

  附表: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成交明细

  格力电器从被举牌变成举牌,正反映了今年和去年举牌不同的特点。2016年的举牌以险资为主,“宝能系”、“安邦系”、“阳光系”等七大险资在A股市场上买买买,呼风唤雨掀起阵阵涟漪,在举牌消息曝光之后相关公司股价大多涨势喜人。而随着险资举牌“野蛮人”争议的浮现,今年以来监管加强,险资举牌已经十分罕见,仅有中国人寿通过定增入股京能电力中国联通持股一举突破5%的举牌线,但和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入股票的行为已经完全不同。在险资从举牌事件中销声匿迹的同时,产业资本、地方国资和个人大户(又称“牛散”)成为主角。此外,今年被举牌的公司普遍市值较小,和去年万科、伊利股份等大盘股频频被举牌形成鲜明对比。

  和过去两年相比,今年被举牌公司的整体表现较弱。2015年和2016年的举牌潮都形成了市场的局部热点,带动市场的活跃。但今年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除了海立股份梦舟股份等少数个股走势强劲之外,大部分股票走势平淡,甚至有诸如四环生物持续走弱、跑输大盘的案例。其中的原因,除了“事不过三”的审美疲劳之外,也和今年以来加强监管、持续打击内幕交易有关。对于那些“壳资源”特征明显的举牌股,在“最严重组新规”的背景下,就算是举牌、甚至转让控制权,从转让到资产注入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测因素,时间漫长,而且到底注入的是什么资产也不能确定,此类举牌股也因此受到市场的冷遇。今年初,2015年四处出击、不断举牌的中科招商宣布将陆续退出以往举牌的公司,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的冲击,也让投资者更加冷静地来面对举牌,而不是一味盲目追高成为“接盘侠”。

  举牌股表现冷静不是坏事,至少对散户投资者来说,减少了追高被套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理性分析市场、在举牌股中寻找机会的时间。从近期市场表现较好的举牌股——海立股份和梦舟股份来看,分别代表了外部产业资本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和内部大股东增持巩固控股权的两大路径,代表公司现有股价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对产业资本和大股东来说,估值的高低不仅要看市盈率、市净率等静态指标,更要看“重置价值”,也就是重新建设这样一家上市公司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这一“重置价值”,正是广大散户投资者甚至多数金融资本估值的盲区,通过举牌事件的发生,形同向我们指明相关公司在特定价位的投资价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原标题:举牌大戏登场,谁是笑到最后的主角?)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