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9-16 10:38:56讯:
香港与佛山合作,既扩展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又能带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走向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两座城市的双赢。
一则来自香港的消息,眼下正刷爆佛山市民的朋友圈:香港导演徐小明,即将来佛山的广莱坞影视城拍摄功夫片《新霍元甲》。
佛山民间历来皆有习武的风俗。四五十年前,香港电影产业兴起,佛山黄飞鸿、叶问等武术家的故事被搬上香港的银幕;好莱坞中国第一人李小龙,成名于香港,最早却是在佛山随叶问学艺。佛山的功夫元素,早已随着无数的影视作品和IP向全世界输出。
这个珠江口西岸的制造业重地,如今希望再度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佛山制造像功夫片一样拥有全球粉丝。
佛山制造业崛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很大程度上缘于来自香港传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资讯。确立国内制造业的“江湖地位”后,佛山谋求与北部接壤的省会城市广州合作,在持续8年的“广佛同城化”中受益颇多。2017年,在“广州+佛山”继续深化的同时,“香港+佛山”战略也逐渐展开蓝图。
近期,香港、佛山官方频频互访,初步达成7个领域11个重点项目的合作。两座城市期待,香港的资本、科研、城市管理等高端资源,能与佛山本土的制造业优势相结合。
多名区域经济学家分析,香港与佛山合作,既扩展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又能带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走向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两座城市的双赢。另一方面,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推进,“香港+佛山”,有助于香港的高端资源流入珠三角西翼,向西带动粤西、粤北地区和粤西南地区的发展。
“香港+佛山”的想象空间
“香港+佛山”的愿景,起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东风。
2017年4月,香港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率团考察珠三角地区多座城市,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二站到访佛山时,梁振英提出“香港+佛山并船出海”的构想。约两个月后,佛山市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回访,提出了“香港+佛山”合作意向,包括推进两地离岸贸易合作、金融创投小镇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等7个领域的11个重点合作项目。
香港近年来多次提到要与广东“并船出海”,但具体点名的城市,佛山是第一个。
由于地缘相近、文化相亲,香港与佛山在民间历来有“同声同气”之说。从改革开放开始,佛山人就善于到香港找技术、找资本、找市场资讯,借力兴办家电、陶瓷、铝材等各种产业。30年前,佛山地区的许多企业在做“三来一补”的同时,依托香港技术转向做陶瓷、家电等内销产品,走出不同于东莞加工贸易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大致可以总结为“前店后厂”:珠三角地区是“后厂”,负责制造生产;香港是“前店”,负责接国际订单,研发新工艺,跟踪国际市场资讯。
“佛山人有很多香港亲戚,香港的不少企业家祖籍在佛山,”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谈锦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民间交往紧密,改革开放之初,佛山人能很方便接触到香港最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
不过,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模式的多次转型升级,香港也告别单纯的“技术输入”功能。在华昌铝厂副总经理武卫社眼中,香港依然是佛山发展制造业不能缺少的环节。对他所在的企业来说,香港不再只是接国际订单的“前店”,而是佛山制造业的“超级客厅”。
武卫社介绍,早在2010年,华昌铝厂就已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主要负责销售业务。企业的想法是,立足香港,一方面能满足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更好地拓宽国际市场,使香港成为华昌铝厂走向世界的跳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分析,香港的优势在现代服务业,而佛山有相当大比重的传统制造业,两者能形成互补的供求关系。对佛山来说,香港的研发、产品设计优势,能够加快佛山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适应不同国家市场。同时,香港发达的金融业、国际化贸易网络,能帮助佛山制造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渠道,打造国际品牌。
也就是说,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可以在佛山拓展服务空间。
初步圈定的合作项目,就体现了将香港高端服务业导入佛山的思路,比如共建千灯湖创投小镇、“粤港设计走廊”以及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还强调,香港+佛山“并船出海”构想,是以城市之间进行要素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一种尝试。“香港+佛山”面临新的科技革命,比拼的不是成本和规模,而是要素整合、价值链整合的能力。
珠三角西翼崛起
国际湾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交通网络密度的提升,能加速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目前利好“香港+佛山”,是已经开通的佛山西站以及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与广深港高铁。这两大基础设施,将联通华南高铁交通枢纽广州南站一起,构成佛山快速通达香港的网络。此前,从佛山的顺德港顺河道过伶仃洋,约两个小时可以抵达香港城市中心。前述交通节点开通后,佛山大部分地区将于香港实现“1小时生活圈”。
在确定“香港+”战略后,佛山试图依托交通网络的便利,在南海区与三水区交界的三水新城核心区域,建立一座“香港城”,以承接“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的建设。这也是“香港+佛山”的11个重点合作项目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规划中的“香港城”并不是一座简单的产业园或现代服务园区,而是一座产城融合、吸纳创新资源的综合社区。
规划中的“香港城”,与广州南站仅一河之隔。一旦广深港高铁开通,乘坐高铁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只需要48分钟,加上到广州南站10到12分钟的车程,最快1小时内即可实现两地的通达。
在谈锦钊看来,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将使得佛山与香港的民间交流优势更加突出。由于香港与佛山同属粤语文化圈,在佛山的“香港城”可构建出接近香港的饮食、建筑等社区生活,加上较低的房价、优美的生态环境,由此吸引更多香港人前来创业就业。
依照类似的逻辑,交通网络的优化不仅能深化“香港+佛山”的合作,而且还能影响珠三角西翼乃至珠江口以西的区域经济格局。
在谈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不少评论者较为看重珠三角西翼的发展潜力。从地理布局上看,广东自贸区的南沙片区、横琴片区以及邻近的中山、佛山、珠海、肇庆以及澳门等位于珠江干流的西岸,而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广州开发区、东莞、深圳、惠州以及香港则分布在珠江干流的东岸。由于伶仃洋的“分割”,香港与同在东岸的深圳、东莞联系比西岸的城市紧密。从整体上来看,珠三角东翼的经济规模强于珠三角西翼。
不过,从后发条件上看,珠三角西翼优于珠三角东翼。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珠三角西翼的江门、肇庆乃至佛山部分区域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二是珠三角西翼未来借助交通网络可以直接连接香港。由于佛山在珠三角西翼的独特区位优势,“香港+佛山”的突破,使得香港进入珠三角西翼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伴随着珠三角经济多年的调整,佛山已经成为珠三角西翼乃至珠三角向西辐射重要的龙头城市。其一,佛山超过8600亿元的经济体量在珠三角西翼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二,佛山与周边城市乃至省外城市不仅有交通连接,还有产业连接。
说明佛山的交通产业“双连接”的绝佳例子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建设。2015年,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宁、贵阳、黔东南等13座南广、贵广高铁沿线城市组成粤桂黔高铁经济带。2016年底,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已组建民间资本联盟、陶瓷技术联盟、铝型材供应链联盟、家具采购联盟等7个联盟,推动城市之间资本、产业的协同和合作。
以佛山扬名立万的陶瓷产业为例。由于地价等综合成本的抬升,佛山的陶瓷企业已将生产基地搬至肇庆、云浮等地。由于广西、贵州部分城市为卡斯特地貌,便于获得原料,一些企业又通过高铁经济带将产能搬至广西梧州等城市。按照“香港+佛山”的构想,香港可在创意设计和品牌营销等“微笑曲线”两端介入陶瓷产业链。理论上看,未来的陶瓷产业链或呈现香港设计/金融-佛山品牌-粤北制造-广西原料-香港营销态势。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表示,佛山是现在南广、贵广高铁的一个重要节点,通过这里南广、贵广高铁就可以延伸到内地中西部省份,自身具有很大的腹地。中西部省份的劳动力成本会低一些,资源丰富,如果香港在佛山有类似“香港城”合作基地,香港腹地就更宽阔了,香港可利用的资源的范围就更大。
不过,陈耀也提到,在交通的对接之外,香港与佛山的合作还需要政策法规和营商环境的对接,以推动资金、技术、人员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