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姚杰:从FOF本身的结构看,它肯定是成立的。因为对FOF组合来说,我们是买了一揽子基金,这一揽子基金肯定不是一个风格,或者说它的投资理念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如果一样的话其实就没有必要把它放在一起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ABC三个私募,他们全是做大盘蓝筹的,今年这个市场行情非常适合这种价值风格,但是当它的价值涨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大家也会说蓝筹泡沫什么的。调整的时候,如果三家一起调,那么这个所谓的一揽子基金,其实没有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所以把这些基金一揽子拼起来的时候,就会考虑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风格错配,并对同一类型的风险补足,这样子拼起来的FOF,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平滑了整个市场的行业轮动,那么它最终的风险波动也会被平滑下来。假设ABC分别是价值型、均衡型、成长型的私募,放在今年的行情下,成长型私募可能上半年会有十几、二十的回撤,但是如果简单地等权重组合起来,我估计这个回撤应该是在6到8左右的区间,并不会太大,风险会被平摊。同时,它的收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平摊,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FOF投资人进行一定的风格偏配,比如说我们对市场做了资产配置和风格的观点分析,然后在某一个强势风格上就会多配置一些比例,尽可能在平摊风险的同时,让那部分收益不那么大程度地被平摊掉。
顶尖财经网:最近包括量化基金等,很多朋友觉得我们应该用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来给大家选择,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上也展开了一定的讨论和分歧,我不知道咱们的FOF在人工智能方面是怎么样的?
梁正:其实AI这个事在哪儿都是在崛起,包括选股也好、选基金也好。在我们看来,选基金分成两步,一块是定量的筛选,另一块是定性的筛选。我先抛结论,这两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简单定量筛选的话,比如说每年的排行榜,每年的前十、前二十、前三分之一,这其实就是一个定量的指标,我们自己也开发了一套寻找基金最优α的体系,为我们筛选出市场上2万多个基金里面每一个风格,每一个策略下那些好的产品。
顶尖财经网:它一定是结合起来的,定量和定性是结合的。
梁正:但是定量的这个东西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有时候可能数据有错误,从而导致定量模型中输出的结果有问题,所以就需要研究员一家一家的摸牌、拜访、研究、出报告、上评审会,就是这样一轮一轮的尽调,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事的真相,这个基金是否是这样子。
顶尖财经网:所花的时间可能会多一点,需要前期大量的模型,包括资料的堆积,可能这个量我们才能更加准确一点。可以这么类比,定性好像就是一个人让你向右走,定量的话是向右走300米,这是量和定性的区别,当然这是关于AI在FOF上面的一个运用。普通投资者可能更关心的是,如果真的参与到FOF当中,有没有一些参与途径,或者怎么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这点上您怎么看?
张姚杰:您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觉得对我们广大基民来说,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可以通过各种基金销售平台。如果平台签了全市场的公募基金,无论是1000块,或者10000块钱起,投资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基金账户里面去做他的组合。比如说,他可以配一个华泰的量化指数增强基金,也可以配富国的一个债券基金,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途径,我相信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机构已经实现了一个账户一键多个基金下单的模式,投资者可以不停定制他的比例。还有一批,就是像我们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其实我们也或多或少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行业里面,也会在我们爱理财的APP上推出一系列基金,其实背后一样是通过基金销售公司平台去实现投资者的账户管理,这样投资者就可以配置一揽子的基金。我们也会定期把一些对市场的判断加上去,以一揽子的形式推出一些基金组合的模式。当然,如果某些基民了解这些基金,他甚至可能比我们对某些基金经理了解程度更高,他也可以自己来操作。对于私募FOF这块的话,我们是专业的,线下可能有100多人的销售团队,理财师会根据我们每月或者每季提供的投资组合,去给高净值客户定向提供服务咨询。还有一类,就是我跟梁正这边管理的FOF基金。我注重管理,对每个产品会有定性,比如说这边是可能偏量化对冲这块,他会有预期目标收益,我这边会有一个偏股票型的,还有一个偏所有资产全配置,我们主观地把每一个系列类似分成了相对激进、稳健和相对保守的组合,直接以产品化的形式提供到市场上。
顶尖财经网:如果投资者不缺钱,但是又特别害怕承受风险,您能给出一些建议吗?
张姚杰:我可能会先跟投资者聊,最直观的就是问每年希望达到多少收益,然后多大的回撤觉得OK。例如,投资者要求未来3至5年每年收益在10%到15%,那么我可能会配一个资产相对比较分散的产品,里面包含一部分债券、股票、商品,以及现在非常流行的量化对冲型产品。根据每一个资产本身的收益和波动情况,以及投资者目标,就会去跑模型,然后一家家的进行尽调,确认这个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大概率可以实现的收益,最后给出一个可能包含5到6个基金的组合。
顶尖财经网:还有一个刚刚我们反复到一个词“回撤”,我想问一下梁总,朋友们其实都很担心回撤,尤其最近股票行情还可以,大家都在说好像慢慢进入到了牛市阶段,但是在你们实践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熊市行情在配置相关股票型基金时,FOF的最大回撤是多少?或者说在那样的行情当中是否能够维持一个相对比较小的一个回撤,你们的实践经验是怎么样的,梁总?
梁正:其实我们经历过,我们的从业经验在基金研究这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长的,比如说最近的2015年熊市,从回撤上面来说,基金可以配置到各个资产,各个资产向下又可以配置到各个策略。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配置,为什么要进行策略的多元化?就是为了防止某一类资产突然变熊的时候回撤的产生,这个是多元化的意义。第二,我认为咱们苹果得跟苹果比,梨子得跟梨子比,每一类资产,每一个策略所有产生的回撤不能用一条线来进行衡量,比如说股灾时候,股票在20、30这样的一个回撤,在我们看来可能相对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但是这样的一个回撤在对量化对冲是不可容忍的回撤。所以说每个策略、每一个产品在都有它的收益、波动、回撤特征。
张姚杰:我可以补充一下,我这边有一个偏股型的FOF,也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其实在2015年股灾的时候,大部分的股票型基金内部风控都是被打穿的,市场丧失了流动性,所有投资组合在系统性风险到来的时候都很难避免,除非它是一个择时型的,比如说我们4、5月份在市场4000点、5000点的时候就逐步把仓位降下来了。但是对一些做价值投资的,或者做一些成长股精选股票的,其实很难避开2015年的这种股灾,而股灾一旦发生,之后出现千股跌停的情况,不管是私募,还是个人,股票是卖不出去的。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型FOF组合相比单个股票型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基金相对好些。我们明显发现,那个阶段我们有一个组合基金的指数,朝阳永续这块指数的跌幅大概是在15%到20%的区间,而世界上一些知名私募,我说的可能是50亿以上规模的,那个阶段的跌幅可能是30%到40%。
顶尖财经网:15到20是在这样一个很不好市场行情当中能够维持在一个最低的水平?
张姚杰:对,就像我说的,比如刚才说择时型的可能逐步仓位减掉了,那么其实到股灾发生的时候,我持有的这个FOF基金可能里面有30%的配置,它是没有仓位的,我的整体仓位就下来了,但是对于单个私募来讲,比如说选股型的基金,它就是80%、90%的仓位,跌幅肯定比我大,这个就是风格错配带来的回撤幅度减小。
顶尖财经网:其实我们刚刚提到了股票这块,FOF根据底层投资标的的不同,分的类别也非常多样,包括股票、债券、CTA、对冲、全天候等不同的品种,梁总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品种各自的特点?
梁正:顾名思义,就是股票型的FOF、债券型的FOF、包括CTA的FOF,这种我们把它称之为策略FOF,或多或少都带有资产,或者说这个策略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比如说,我们计算相关性,股票型的FOF基金跟沪深300,或者说中证500、万得全A的指数计算,那么肯定是有相当高的相关性。
顶尖财经网:这些不同的分类当中能找到一个更大收益的产品吗,能不能这样去调整?
梁正:我觉得这个涉及到择时问题,就是您怎么看接下来的市场。例如,如果觉得商品市场会有一波牛市,或者一波熊市,那么通过配置CTA,就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顶尖财经网:CTA主要是商品这块。
梁正:对,全程叫做商品交易顾问,你如果说看好牛市,那就可以选择偏股基金,或者FOF来配进去,但是我认为择时这个事其实是比较难的,您如果说能择时,我看准了这个股票,而且我百发百中,或者说我70%、80%的胜率,您直接配股票,您加杠杆配股票就可以了。
顶尖财经网:我们敢说吗?
梁正:其实我们也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包括宏观研究上面也在努力,我们试着让自己的预测更准确,但是还是回到那句话,在没有特别大的把握下面,你需要进行资产配置,要把资产进行多元化,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你不知道2015年6月份的那种时候,会在明天、或者下半年哪个时候到来?
顶尖财经网:如果买入某一支FOF基金,是可以随时卖,还是说要有一定的时期?
张姚杰:以私募FOF为例,市场上以100万起去买这些私募基金,其实有些或多或少会有半年、或者一年的封闭期,这个封闭期的制定其实是想让客户能够更长期地看待投资,因为在一个相对长期的期限内,投顾可能有更多的方法和方式来帮你规避人性的弱点。假设你真的可以每天申购赎回,可能今天波动一两个点,你明天就跑了,但是回头它可能有五个点反弹,那你就错失了。
顶尖财经网:我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就基于中小散户来问的,因为很多朋友,他不懂得用一个中长期的眼光去看待,可能像你说的今天跌一个点,明天可能就反弹5个点了。我记得股神巴菲特也是,可口可乐这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回撤,但是人家还在看报纸喝咖啡。对于这种广大中小散这方面的疑问,不知道梁总你是否可以给到他们一些建议?
梁正:其实我觉得基金就是为了帮助中小股民,基金有专业的投资团队、研究团队,他们每天都在覆盖股票等研究,像FOF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其实也是每天在做同样的一个事情。所以我觉得,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定是专业的人往往能够战胜非专业的投资者,这在国外已经被证明了,所以希望广大股民、基民,能够站在更加长时间的维度来看待一项资产,站在长时间的维度来给到基金经理人时间,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收益和风险。当然,你需要做的是,买基金需要挑好基金管理人,那么买FOF就需要寻找一个能把FOF做好的基金管理人。
顶尖财经网:就是要选择一个相对比较正规,而且一定要负责任的团队为大家的投资保驾护航,这点很重要。另外,您刚才提到团队,尤其基金这块一定要有很强大的团队了,我不知道咱们平时工作当中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会不会觉得枯燥?
张姚杰:我觉得基金研究这个活,包括之前提到的去了解一家投顾,然后出差去这家私募公司看他到底怎么在做,可能相对比较累,但是我们找的团队成员都喜欢干这个事情,他们对投资有着好奇心并且十分热衷,这会使得工作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其实每一次我们有新的发现、新的策略出来,或者是新的投资机会出来的时候,都是非常兴奋的状态。基于这样的前提,这个工作就是在于你的精细度,就是你花多少的时间。其实最后时间拉长了来看,这个差异就能出来的。可以规避的就是FOF发展是一个新起点,可能十年前券商就有,但最近几年私募基金大量发行,它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公募,这个新元年给了FOF投资这个行业更大的机会,大家会花更多的精力。要避免做拼盘、做明星基金效应,用明星基金经理来吸引大家的眼光,然后胡乱堆了一个组合,这种我觉得大概率首先要去撇开的,要去找那些真的有数据库支持,有可能十来个人的团队天天在外面跑,一年能跑个500、600家的私募公司,他需要靠时间把这个结果慢慢地提炼出来。
顶尖财经网:不知道二位对FOF的发展前景有怎样的展望和期待?首先梁总。
梁正:我一直是比较乐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那么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热爱这个行业、喜欢这个行业的原因。刚才您问到我们工作是否枯燥,其实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是它背后的基金经理,我们其实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而这群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这个资本市场中最聪明的一群人,所以我们往往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东西,这是第一块。第二块,美国整个FOF的规模占它二级市场规模相当大的比例,所有教师的退休基金可能都会选择相当的比例配置于FOF,而我国这个比例是相对非常小的,跟美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往后看其实这是一个蓝海。第三,我们的政策也是在不断进行支持,去年年终的时候公募的FOF指引方案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FOF,了解到FOF,这也能帮助FOF行业越来越健康地向前发展。
顶尖财经网:提起投资,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想起股市,您刚才提到一个词“新蓝海”,当然美国相对可能成熟一点,中国目前是一个起步发展阶段,我们也希望FOF基金能够成功地在美国的经验借鉴之下,有这样一群专业团队进行运作,为大家的投资方式多一种选择。最后,想听听您对FOF的发展前景做怎样的评价和期待?
张姚杰:顺着梁正讲的,其实国际市场上已经有比较好的先例了,这个具体的占比在美国大概是占到整体证券化投资的20%、30%,这个比例里面其实国内现在的发展有点群雄割据的状态。很多FOF机构出来,行业势必也面临洗牌,它是一个蓝海,但是它还没有洗牌之前,集中度不会高。在国外,其实现在剩下来的前三大基本上占了20%的一半以上。我相信国内也会有这个阶段,虽然初期这个领域还没有那么多人进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FOF基金,但是其实没有多少人理解我们背后这些基金研究员到底是干什么的。股票研究员大家很熟悉,就是到上市公司看看什么的。所以早期我们一要抢赛道,二要找一帮真正想要在这个行业根深蒂固做事情的人,慢慢地把这些东西都积累起来,中国未来包括养老金配置等,其实国家也在选FOF,它可能找了嘉实,可能找了几个大基金公司的人一起来管理它的资金,它并不是把资金给了一家,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在做一个FOF管理,也就意味着这种组合式管理的模式未来可能是大部分资产被打理的一种形式。我觉得在中国金融市场高速发展,尤其是私募行业这几年迅速发展过程中,这个东西应运而生以后肯定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起来,而且各种方法论上,咱也不能完全按照老外的那一套来,肯定还得接地气的带有中国特色。身处这个时代潮流中,我们还是想要去为它做出一些贡献。
顶尖财经网:的确还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条净水能够流向中国投资市场更深的方向。节目最后再次感谢二位,也感谢观众的陪伴,这一期的《财富观察》就是这些,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