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9-12 11:53:35讯:
尽管依靠拨备释放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6.57%,但营业收入却同比大幅下滑14.3%,利息净收入更同比下降33.7%。随着去杠杆的持续,该行资产规模下滑仍将持续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随着监管高压态势的持续,中国政府一直谋求的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正逐渐显现,而银行首当其冲。
上市银行的中报已经陆续发布结束,透过这些最新报表多项信息得以传递,其中资产规模收缩现象引起市场关注。
数据表明,有至少三家银行已出现资产规模收缩,分别是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上述三家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分别下降了4.72%、2.18%和2.5%。
不过,上海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资产规模下滑的城商行,其他城商行同期资产规模则是稳中有升。与此同时,上海银行的负债总额也出现下滑,较年初收缩2.99%。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同业存单+同业负债”的总负债占比很可能突破明年一季度开始实施的“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不超过33%”监管红线,未来仍有调整压力。
上海银行同时还面临盈利能力下滑,靠释放拨备反哺业绩的压力。在此形势下,该行势必加快转型步伐,而做大零售业务是近两年比较明确的转型方向。据悉,上海银行与携程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三方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上海银行和携程合资成立的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资产收缩 盈利明升暗降
由于监管层对同业业务监管的加强,银行业资产收缩未来一段时间将是趋势。据银监会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较年初减少了1.8万亿。但于上海银行而言,同业资产的缩水固然是资产规模收缩的一个原因,但却并不是主因。事实上上海银行2017上半年同业资产仅减少13.4亿,但其贷垫款总额则增加了431.07亿,这远远抵消了同业资产的减少。
上海银行6月末总资产1.69万亿,较年初下降了454亿,下滑幅度为2.5%。业内人士注意到,上海银行的资产收缩出现在二季度,该季度其总资产规模收缩了4%,从而带来上半年总资产收缩2.5%的结果。
对于上海银行资产收缩的主因,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主要是公司压缩了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
业内人士介绍称,非标主要计入在应收账款类投资科目下,基本都是其他银行或非银的资管产品,但由于该科目与以短期资金往来为主的同业拆解、同业存放以及整改之后的买入返售不能混为一谈,因此通常不将此科目归为同业业务范畴。
财报数据显示,上海银行仅应收款类投资一项就由去年底的约2403亿下降至约1465亿,降幅近39%,远超同业的降幅,在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也大幅下滑,由年初的26.23%下降至17.61%。
未来可预见,由于对同业业务监管的持续加强,上海银行资产规模收缩尚需存在一段时间。“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的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总负债比重为41.7%,仍存在监管调整压力。”平安证券发布报告称。
业绩方面,上海银行亮点不多,且同样存在盈利压力。
截至2017年6月末,上海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6亿元,同比增长6.57%。但《投资时报》记者分析发现,尽管净利润保持了微增,但多项盈利指标仍呈下滑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上海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14.3%,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3.7%,降幅较一季度扩大。其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息差的收窄,上半年上海银行净息差为1.2%,较去年同期下降63bps。
既然主营业务收入负增长,上海银行的盈利必然另有来源,拨备的释放是保持净利增长的源泉。
上半年上海银行拨备的计提则同比减少了29.8%,带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由拨备前的亏损转为拨备后的盈利,其拨备前净利较去年同期下滑15.9%。
要说上海银行半年报的亮点,应该就是其资产质量企稳。
财报信息显示,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不良压力持续缓释。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69.83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9.06%,较上年末提高3.56个百分点。
转型在即 布局消费金融
中资银行粗放增长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面对宏观经济承压、不良持续暴露、客户需求分化、金融科技冲击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中资银行业转型到了将口号落地的关键时期,上海银行也不例外,其转型重心将聚焦零售,重点布局消费金融。
上海银行在半年报中称:“聚焦零售业务转型升级,以消费金融发展推动零售资产结构调整,持续打造财富管理专家和养老金融专家特色。”
其计划将重点布局发展消费金融,做好定价管理与风险管理,推动零售信贷贡献度整体提升。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推出公积金贷、年金贷、房贷客户大额信用贷、高端客户尊信贷等产品。顺应移动互联趋势,携手电商平台开展跨界合作,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支持中高端客户的消费融资需求,加大自营信用贷营销推广,优化申请和提还款全线上操作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体验。
其中携手电商平台开展跨界合作,上海银行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日前,上海银行、携程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上海银行和携程合资成立的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实际上,上海银行之前已经与互联网及互联网基因企业合作过,不过一直对外保持低调。比如,该行与微众银行合作放贷,和京东白条合作发行小白卡(信用卡)。
上海银行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新的消费金融公司将依托携程的客户资源,深耕商旅消费场景。就风控而言,上海银行人士表示,携程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旅行社,酒店、机票、旅游度假等业务都是实名属性消费,相比3C等实名场景,携程场景的欺诈门槛更高,风险相对更好把控。
银行和电商平台合资,通常是强势一方占主导,但从新成立的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来看,上海银行仍呈微弱优势—上海银行持股38%,携程持股37.5%,深圳市德远益信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5%,穿透背后有博裕资本;无锡长盈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2%,穿透后为红杉资本。
从高管团队来看,上海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出任董事长,携程金融服务CEO章婷婷出任副董事长。6名董事中,周宁和杨嵘分别来自上海银行计划财务部和信用卡中心,冯雁来自携程,另有两位分别出自其他两个股东。
目前尚诚的具体业务模式和产品还未面世,该消费金融公司的前景尚难言明,前期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鲜有成功案例,甚至频曝风险。
比如,北京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风险频发,接连撞监管窗口,近期吃到900万罚单,且2016年巨亏1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