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8-3 8:55:40讯: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退市制度也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但是近年来,A股市场退市率依然偏低,退市个股屈指可数。
据顶尖财经Choice统计,自1999年以来,共有106家公司退市(包含B股),若剔除吸收合并的股票以及B股以外,有61家A股公司因亏损、欺诈或重大信披违法等原因被退市。
此前,监管层呵护中小投资者之心一直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退市制度“温柔”的原因,而目前,这种局面正在改观,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和保护意识都在优化。
维权意识悄然加强
截至目前,A股市场仍然是一个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小投资者专业投资能力有限,对股票价值和风险的辨别能力不高。一家上市公司退市,损害的不仅是大股东的利益,也会伤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退市制度不是不推,但会选择在适当时机加大力度,它是一个较为系统性的工程,在此之前,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就是一个重要前提”,有接近监管层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还认为,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就是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的一步。“现在,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有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之分,普通投资者又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划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和激进型,不同的类型可投资的标的范围不同。适当性管理中还特别提到,投资退市整理期股票必须具备两年以上股票交易经验,申请开通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这相当于设置了一个门槛,将风险承受力差的投资者阻挡在了风险之外”,他说。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红新律师代理过不少中小投资者维权的案子。他表示,在股市退市率逐步提升的前提下,还需要完善民事赔偿机制以及提升股民索赔效率,从本质上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
他介绍称,从这两年投资者维权诉讼情况看,中小投资者维权保护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A股市场虽然现在还没有集体诉讼,但长远看,类似于集体诉讼的维权手段应该会在A股市场出现。
今年以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重组媒体沟通会上,总是代表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方面提出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
该中心总经理徐明日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称,截至今年6月30日,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已扩展到全国,共持有全国范围内沪深两个交易所共计3147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自2016年5月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正式实施以来,至今年6月30日,投服中心共计行权541次,向上市公司发送股东建议函240件,公开发声11次,行使质询权74次,建议权75次,表决权52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5次行使了诉讼权利。证券支持诉讼匹凸匹、康达新材都已胜诉,上海绿新、安硕信息有一份投资者立案申请获受理。
退市实例的风险教育
虽然近年来退市案例不多,即使2014年10月堪称“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推出后,也仅有6只股票退市,其中还包括一只B股,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退市实例基本都具有代表性,多个“首例”对市场的风险教育如若一两拨千斤。
8月2日,欣泰退(300372)继续跌停,股价报1.38元,该股是A股市场因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单。“该股给投资者带来的教训是,对于上市有瑕疵的股票投资时要慎之又慎,去伪存真。在该股退市过程中,保荐机构、中介机构将被追责,兴业证券先行设立了赔付基金,但后续投资者如何维权,怎样追偿损失则是关键”,华泰证券一位资深投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表示。
他还解释称,从盘面看,“欣泰退”的博傻炒作明显收敛,一方面监管在加强,另一方面,投资者保护意识和对退市制度的认识有所提升。“新都退”是“2017年退市第一股”,但其在退市整理期间曾一度大涨逾40%,这也刺激了“欣泰退”进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好在不久后炒手就变得冷静,逐渐了解了两者的不同,“欣泰退”是创业板股票,根据规定,不能重新上市。
A股市场诞生其中一项原因就有为了国有央企解决困境,前些年,央企退市无法想象,但在2014年*ST长油开了先河,打破了投资者对央企再差也不会退市的认知。
*ST二重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主动退市的公司。2015年5月,连续三年亏损面临强制退市的*ST二重选择了以股东大会方式主动退市,该公司在申请退市的公告中称,此举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价波动给中小股东造成影响。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小投资者不惜冒着退市大亏的风险选择了用脚投票,对大股东溢价收购说“不”。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其带来的经验是主动退市制度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如上市公司高价发行而低价收购,这也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损害。
此外,博元投资是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其彰显了遵守市场规则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投资者应尽量回避违法违规类公司。
壳价值削弱预期加强
唐红新律师表示,增加借壳成本和借壳难度是推进退市制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不过也有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削减壳资源价值还需要时间,“有市场、有交易,就会出现价值,而有了价值,大股东就不愿意卖壳,现在壳的市面价格通常还是可以谈到三四十亿元,虽然借壳上市之路很难,但若是壳资源降到15亿元以下,可能还会有市场”,该投行人士表示。
而正在这种预期下,中小投资者“刀口舔血”才有动力,如明知“新都退”、“欣泰退”退市命运已定,却依旧有资金甘愿“博傻”。
上海一家股权私募基金负责人田冕也表示,上市公司目前的保壳手法无外乎借壳、重组、出售资产、政府补贴、大股东借款等。必须承认,在监管层对这些行为的不断规范下,这些手法的实施成本正在加大,但对退市规则和标准的认定,监管层还需要进一步向市场明确,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
(原标题:中小投资者保护加强 退市制度常态化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