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8-2 8:52:38讯:
曾几何时,定增基金一发行,投资者便蜂拥而至,甚至使得定增市场火得都要用溢价去抢标的,但如今,在减持新规、市场风格转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定增产品似乎已经不再那么抢手。
而当光芒褪去,随之而来要面对的还包括现有产品的退出等问题,在不久前的基金二季报中,火山君注意到一部分参与定增时间长、规模大的基金依然在坚持,而一部分定增基金则开始在调整策略,包括考虑将基金进行转型等。
其实,作为公募来说,应对方式还是比较多样,但是如果对于一些专户产品,甚至一些成立就是为了参与某个项目定增的产品,由于期限临近、二级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认亏出局的尴尬境地呢?
显然办法总比困难多!火山君发现,已经有银行资管业务部门(以下简称Z行)盯上了这块业务,做起了定增续期,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让我们从一份内部资料中来一探究竟。
银行瞄准定增续期业务
首先,在这份业务材料中,开头就提到之所以会推出定增续期业务,主要是考虑到三方面的背景:其一,过去两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迅速发展,投资者以杠杆化方式进行投资。过热的投资市场以及证券市场下跌,导致存续期内定增产品亏损比例大幅增加,投资者不愿认亏出局。
其二,根据证监会减持新规,定增投资者无法在2年内通过集中竞价抛售股票退出,让产品清算。
其三,根据证监会“八条底线”规定,证监会体系下通道机构不得设立结构化产品,原结构化产品到期后不得展期。而定增配资产品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因此原产品必须续期。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银行来说,业务机会就在于筛选出一批定增续期业务潜在机会客户,并积极营销上市公司及业务通道。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也希望产品存续挽回亏损。
如果从目前定增破发的情况来看,招商证券在7月31日的定增专题周报中指出,截至最新交易日收盘,破发幅度超过15%的案例有179个,其中最大破发幅度为49%。
看到这样的数据,也就难怪Z行在材料中提到,预计定增续期业务后续存在较大需求及上升空间!
详解操作模式
那么,具体这类业务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在该份材料中,从交易结构来看,Z行理财资金与原定增投资者投资由信托公司设立的集合信托计划,分别认购信托计划优先、劣后份额,通过大宗交易市场受让原定增投资者获配的定增上市份额。
Z行也以两个案例来进行了说明。
先来看案例一, “2015年11月客户通过C基金参与上市公司A的定增,产品于2017年4月底到期清算。与我行接洽时产品浮亏20%,原产品C基金不能续期。”
针对这种情况,Z行给出的融资方案是:“融资规模27000万元,我行理财资金出资不超过人民币18000万元,融资人自有资金出资不低于人民币9000万元;融资比例不超过2:1;融资期限不超过24个月。”
有基金业内人士向火山君表示, “这就是1:2配资的产品,这个举的是接定增项目的例子,但这个定增项目是已经解禁的,它通过成立一个这样的产品,通过大宗交易把股份接过来,实际上等于说如果项目亏损的话,不用在二级市场抛售变成实亏,而是让这个产品可以再延期。”
“不过这跟原来的产品不是一回事,它不是在原来的产品上延期,实际上是相当于两个不同的产品。如果是在原来产品基础上的延期,一般要看之前的合同条款是如何约定的,续期的话一般会签一个补充协议。”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说道。
再来看案例二, “2016年X月定增,投资者亏损超过30%,投资者希望产品存续挽回亏损;而且上市公司不希望客户在二级市场直接抛售股票,影响股价。”
Z行给出的融资方案是: “融资规模60000万元,我行理财资金出资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融资人自有资金出资不低于人民币30000万元;融资比例为1:1;融资期限不超过12个月。”
按客户分类进行风控
除此之外,火山君还注意到,虽然说银行参与的是优先级,风险较小,但是毕竟也并非无风险,那么对于这类业务的风险,银行又是怎么把控的呢?在这方面,Z行采取的是从客户分类的角度,分三种情况来制定风控措施。
第一种适用情况是绝大部分客户,对于此类客户,杠杆比例要求不超过1.5:1且不超过前次杠杆比例,补仓线不低于135%,罚没线不低于125%。产品最终清算后,若出现投资亏损,劣后投资人或第三方需承担差额补足义务。
第二种适用情况是无法进行罚没的客户,对于此类客户,杠杆比例要求不超过1.5:1且不超过前次杠杆比例补仓线不低于140%罚没线不低于130%。产品最终清算后,若出现投资亏损,劣后投资人或第三方需承担差额补足义务。
第三种适用情况是极个别特例,标的极佳,补仓人无法签署差补协议,分行对客户具有很强把控能力,不补仓概率极低。对于此类客户,杠杆比例要求不超过1:1,补仓线不低于150%,罚没线不低于140%。
另外,Z行最后也提到,由于定增市场前期以产品形式参与的案例较多,在筛选、寻找原定增投资者时,公开信息中仅能查询到通道机构名称,难以穿透追溯资金来源,为该业务营销及拓展增加了一定难度。
还有,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当前券商进行大宗交易普遍要求引入名义投顾,需寻找我行、劣后客户及通道三方认可的投顾机构,时间及沟通成本较高。
(原标题:定增到期亏损了怎么办?银行:借你钱帮你“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