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知乎还能看到“怎样能在金钱豹吃回本”的帖子,曾经的金钱豹一度被认为是高端餐饮的成功典范,如今,却落得个债务累累、满目疮痍的惨淡收场。
近日,曾被冠以“最贵自助餐”之称的金钱豹国际美食汇,在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停业。有消费者反映,日前,北京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海淀翠微店关门,消费者无处退卡。“北京最后一家金钱豹也关门了,卡里的钱怎么办?”
作为国内复合式自助餐厅模式的开创者,金钱豹代表的不仅是“最贵”的标签,更是成为了一种现象级存在。
金钱豹2003年由台湾人袁昶平创立,因其复合式自助餐迎合了消费需求,一时间金钱豹成了高端自助的代名词,公开资料显示,至2010年金钱豹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达到18家,营业额近9亿元。
在2011年,金钱豹的创始人袁昶平还提出过“3年内在大陆拓展40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30亿元人民币”的小目标,并计划当年下半年让金钱豹赴港上市。
2011年7月,袁昶平将未能成功IPO的金钱豹以1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欧洲知名的私募基金安佰深。
这是金钱豹的第一次的“卖身”,被外界解读为是“金钱豹为上市铺路的信号”。在安佰深接手之后,金钱豹经历了一段还算美好的发展期。
2011年7月,后者接手金钱豹后,门店最多达到了26家,但自2013年金钱豹开始亏损,2015年6月,金钱豹被二次转手给在港上市的嘉年华国际,交易价格从2011年安佰深接手时的15亿元大幅缩水至2.53亿港元。
根据嘉年华的公告,金钱豹2013年营业额为9.57亿港元,税后亏损2.32亿港元,2014年营业额为7.14亿港元,税后亏损2.10亿港元。
接手之后金钱豹门店开始缩减,据嘉年华2016年年报显示,该集团在中国7个城市经营13家金钱豹门店,其中北京、上海分别拥有4家门店。
据嘉年华国际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嘉年华国际餐饮收入约为4.39亿元,餐饮业务分部业绩约为-7245万元。
2016年底开始,仅半年的时间,金钱豹持续关店。
近日,多名办理金钱豹国际美食汇餐饮卡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卡里仍有数千元到万元余额没有消费,早日拿到退款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消费者李先生:“今年年初去翠微店吃过一次,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闭店的信息。”,2010年他在世贸天阶店办了一张5000元会员卡,卡里还剩3600多元。“金钱豹刚进北京时,我就办了卡。世贸天阶店关了后,我就去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店、王府井(行情600859,诊股)店。后来这两家也相继关了门。”李先生称,翠微店是北京最后闭店的。2014年8月18日,“金钱豹国际美食汇”入驻公主坟的翠微商厦,如今招牌的灯熄灭了。金钱豹国际美食汇的大门上了锁,玻璃门上贴着“内部调整暂停营业”。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一张张桌椅整齐摆放着。“停业好几天了,每天过来的都是要退卡的。”翠微商厦一名保安称。
金钱豹母公司为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网站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品牌拥有13家餐厅,包括位于北京的4家。从地图上搜索“金钱豹”,显示位置为中关村、亚运村、王府井、公主坟。但客服人员均称“已经关门”。另据媒体报道,金钱豹在全国各地多家门店纷纷关门,消费者退卡难,还拖欠供应商货款、职工工资。
金钱豹国际美食汇母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品牌拥有13家餐厅,包括位于北京的4家。仅仅过了半年多时间,金钱豹的12家餐厅都闭门谢客了。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就退出了8个省份11个一线及二线城市,并且关闭了13家餐厅,仅北京就关闭了两家餐厅。雇员人数则由原来的2600人锐减至1100人。
其实,早在2016年5月,十多位供应商就曾在金钱豹亚运村店维权追讨所欠货款。据供应商反映,当时金钱豹拖欠他们的货款高达1600万元。金钱豹方面对此给出的说法是正在进行内部审计流程,财务账款暂时冻结。有媒体曾报道,2013年其营业额为9.57亿港元,与2010年相比几乎没有多少改变,除税后亏损2.3亿港元;2014年营业额为7.14亿港元,亏损2.1亿港元。
“光拖欠我们这些人的货款总额就接近2000万元”,“现在其北京的门店基本上都关了,我们就要他们给个说法解决事情。”这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和金钱豹合作已有多年,此前与其北京及天津的门店均有合作。据他介绍,2014年就明显感觉到金钱豹开始走下坡路,拖欠货款的情况从那时起已有迹象。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两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提供了此前金钱豹公司写给供应商的还款协议,该协议由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出具,列出了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的还款明细,并加盖公章。
之所以写还款协议,是因为2016年6月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的6个银行账户被供应商以申请财产保全的原因冻结,如今在北京金钱豹的工商资料中仍可查询到北京鹏达万茂商贸中心、北京光盛吉团商贸、北京瑞安嘉兴商贸等公司曾对北京金钱豹朝阳分公司申请诉财产保全的记录,随后“公司的CEO蔡充给我们写了还款计划,因此我们撤销了申请”。
其中一名供应商告诉记者,但这份协议只执行了一两个月就不执行了。一名供应商透露,在关门之前,金钱豹餐厅的月流水仅有百万元甚至不到,而2008年左右一家店最高可达到上千万元的月流水。但即便是百万元的流水,也到不了供应商的口袋里,7月4日,北京金钱豹翠微店门口仍然有供应商聚会维权。
除了拖欠供应商的货款,金钱豹也被爆出过拖欠员工工资。
今年6月份,金钱豹苏州店关门时,曾曝出拖欠店内40多位员工2个多月的工资。
6月初餐厅关门,但是4月和5月两个月的工资却一直没发,更何况合同解约应该给出的赔偿。
更奇葩的是,苏州店所在的信投大厦的物业管理部门还爆料称,金钱豹还拖欠了物业公司一大笔钱,物业费、房租、现场管理费都没有支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金钱豹员工告诉媒体,自嘉年华收购金钱豹后,“嘉年华想把金钱豹做好,到二三线城市开更多店,但实际情况并没有他们预计的那么好。盲目的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根据媒体报道,金钱豹每家店面的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每家新店装修费用动辄上千万元。
高昂的成本需要足够多的消费者来支撑,但二三线城市有没有足够消费者能够承受如此高端消费对金钱豹的扩张是一个考验。而且,随着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包括俏江南、湘鄂情在内的中高端餐饮普遍受到影响,金钱豹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兴餐饮也在抢走金钱豹的消费群。一位来自餐饮咨询公司的匿名人士告诉媒体,在其公司监测的餐厅样本库里,消费者在金钱豹的就餐记录次数越来越少。
这位餐饮界人士分析,最初金钱豹的定位是中高端自助餐厅,特色是大而全,但这一部分消费群体的餐饮兴趣是跟着潮流走的,全服务类型的餐厅这些年一直受到火锅、西式休闲餐厅、甚至外卖等威胁,加之餐饮越来越细分,将太无二、大渔等日式料理和西贝、云海肴等平价餐厅均以细分优势快速扩张,而金钱豹却一直没有跟着消费者需求变化而改变。
在收购金钱豹的财报中,嘉年华国际方面认为金钱豹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品牌声誉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嘉年华国际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金钱豹品牌以及在国内的网络覆盖,以期增加餐厅数量、客户群规模以及客户人均消费。但事实上,金钱豹管理层并不算稳定,该公司5名高管,有三人表示已经离职。
与此同时,嘉年华国际也已经意识到推动金钱豹转型的重要性,在2016年年报中,嘉年华国际就明确表示,金钱豹需针对市场趋势及消费者喜好做出相应的转型,且金钱豹将逐渐由传统西式自助餐转型为多元化的特色自助餐(如海鲜自助餐)以迎合客户的口味。
此前,金钱豹也曾尝试过转型,可转型的方向与市场发展方向并不相符,而管理层接连出走也会进一步加大金钱豹的管理难度。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金钱豹想扭转目前的颓势,还需尽快对所有门店进行梳理和调整,保留下几个盈利能力较强的门店,尽快解决与供应商的欠款纠纷。之后,可以充分利用原本积累的资源优势,瞄准目前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更符合年轻人需求、消费水平的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