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五年间规模腰斩过半权益类基金遭遇重创这锅又得大盘背?

加入日期:2017-7-30 8:31:4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7-30 8:31:43讯: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

  但另一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却大大缩水,在开放式基金中的净值规模占比遭遇“腰斩”。

  数量多规模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遭遇重创,近期连续数月规模下滑超过百亿元,股票型基金是规模下降的重灾区。

  从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开放式基金中的净值规模占比来看,这一数据从2012年年中的69%,缩水到今年年中的27.8%,五年间腰斩过半。

  而同期的货币基金,规模占比已经由21%增长到47%。

  从产品数量来看,截至7月27日,在全市场4410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总数为697只,规模共计6531亿元,规模占比6.5%。要知道,2016年,股票型基金总数为632只,规模占比16.54%;2015年,股票型基金总数为566只,规模占比21.06%。

  “数据很明显地展示了这些年的趋势——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很多,但往往规模很小。”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除了规模缩水,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也逐年下降。“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增长没跟上A股市场的扩张速度。”上述人士表示。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自2007年达到峰值的25.7%后,便逐年下降,2014年后,公募基金持股占比再没超过5%。

  从半年报公募基金持A股市值比例来看,这一数据仍在缩水。

  成因众说纷纭

  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规模萎缩,原因何在?业内出现了一些不同说法。

  “主要还是市场原因吧。”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盘10年前就是3000点,现在还是3000点,要做出业绩、吸引投资者来买你的产品,太难做了。”

  “10年前的3000点和现在的3000点可不一样,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原因并不是主因,“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能否跟上市场变化、为投资者赚取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才是投资者会否选择相关产品的关键。”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机构人士都提到了以主动权益类产品杀出重围的东证资管。据海通证券统计,东方证券资管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25.27%。

  但是,“他们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个例,”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们有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和团队磨合,所擅长的价值股投资风格也正好适合今年的市场风格。”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则认为,主动权益型产品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的行业定位,与投资者偏好确定性收益的投资需求相背离。“国内证券市场‘熊长牛短’,导致公募基金未能彰显制度优势,如严格控制底仓、控制杠杆、严格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

  “有太多的理财产品在分流消费者,”一位接近蚂蚁财富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做过消费者调查,年轻用户更偏爱目标收益的产品,P2P产品、银行理财、保险等产品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但是权益类基金很难做到这一点。”

  被动投资是未来?

  长城证券基金研究分析师阎红在比对了过去10年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和市场基准指数业绩后发现,在市场上涨行情中,多数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未能跑赢主要股指。与此相对的是,多数ETF基金跟踪的指数同时段都跑赢了主要股指。

  海外市场似乎也有相同的趋势。据了解,截至今年年中,全球最大的ETF公司贝莱德旗下ETF产品获得的资金流入量高达1400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1380亿美元的规模,刷新历史纪录。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从海外成熟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很多机构投资者已很难跑赢指数.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赚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会相应增加。

  这就好比少数专业运动员与多数业余运动员一起参加比赛时,专业运动员获胜的几率较高,但当专业运动员越来越多时,获胜难度自然就提高了。

  同时,超额收益幅度也会下降。“在海外成熟市场以及香港市场,机构投资者如果能够持续获得年化3%至5%的超额收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因此,与被动投资产品相比,主动权益类基金只能拼波动性,要想在后续都是高手的比赛中获得成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来保持相对的竞争优势。

  不过,乐观的是,投资者未来会更倾向于把资金交给最为优秀的资产管理者,到那时,能真正持续获得明显超额收益的资产管理者,会迎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

(原标题:五年间规模腰斩过半,主动权益类基金遭遇重创,这锅又得大盘背?)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