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成长性价值的转换 应健中:国家队主动出击

加入日期:2017-7-29 8:35:3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7-29 8:35:32讯:

  导读:
  李志林:尽早认识成长性价值的转换
  贺宛男:减持怎么成了直接融资?
  郭施亮:证金公司更应引导市场价值投资
  黄湘源:IPO常态化期待稳中有进
  桂浩明:应提高对股权质押风险的警惕
  应健中:国家队从被动救市到主动出击

  李志林:尽早认识成长性价值的转换
  本周,在市场一片看调整声中,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均收出了0.47%、0.71%、1.04%、2.6%的周阳线,上证指数周线已经6连阳。从月线看(未包括下周一),只有上证指数收出1.9%的月阳线,而其余三指数则收出0.87%、0.91%、4.62%的月阴线。就上证指数而言,可谓“五穷、六不绝、七翻身”了。那么,即将进入8月,市场还将如何走?各板块的价值发掘潜力几何?

  1、一线蓝筹股的价值发掘已基本到位。

  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一线大盘蓝筹股,从5月5日最低点2297点到7月25日2667点,短短两个多月,涨幅就高达16.1%,多数大盘蓝筹股涨幅高达30%—50%,被市场舆论称为“漂亮50的成功价值发掘”。

  但是,必须看到,上证50的涨幅已将估值修复到12倍—13倍市盈率。其一年来的巨大涨幅,已超过了内生成长性,且很多个股的股价创出5178点新高,到了历史估值的高点。

  尤其是,“漂亮50”的价值发掘,是靠国家队+公募基金+沪股通+QFII和RQFII的“抱团取暖”来实现的。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几十只基金集体重仓50指数的“独门股”的模式,大行其道。

  由于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历史性地突破了10万亿大关,公募基金总数达4355只,因而使他们对上证50大盘股“抱团取暖”,显得得心应手。

  如,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就有653只基金持有6.893亿股,持仓市场高达342.1亿,使中国平安二季度股价涨幅达30.56%。又如,第二大重仓股格力电器,有592只基金持仓5.357亿股,市值220.54元。再如,第三大基金重仓股是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有456只基金持仓近4000万股,市场近200亿元。另外还有5只各400亿规模的“国家队”基金,也加盟“抱团取暖”,使得上证50指数和成份股,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诚然,这些大盘蓝筹股的绝对估值并不算高,仍具投资价值。但是,也不能不防止其股价泡沫和风险的产生。即业绩和成长性跟不上股价涨幅;短期股价涨幅超过了其历史最高价值;绝对股价过高,股价透支了未来真实业绩的增长;将“抱团取暖”的持仓效应演绎到极致,很容易出现松动或瓦解,如国家队、社保基金就不断在减持包括贵州茅台在内的白马股;如果没有新增资金加以补充,其股价的风险便会逐步形成。

  再从2015年7月3日国家队开始救市的起点看,本周上证50再创2667点新高,已高于当时救市的起点2582点,并且银行股都创出来了5178点的新高。因此,国家队对上证50指数的救市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

  从市场走势看,上证50从6月22日到7月28日,一个多月来,一直在2500点——2650点区间高位震荡,并且在2600——2650点也横向震荡了十几天,有放量震荡滞涨之嫌。当国家对已经从银行股中分得1145亿元丰厚的红利后,在技术形态上,不排除出现周线级别的调整的可能。

  虽然上证50至今没有有效跌破五周均线,尚不能得出其见顶的结论,但是,至少可以说,后5个月,上证50的大盘蓝筹股大幅上涨的动能已经不足,上涨空间不大,主要将担充当为大盘“搭台“的角色。除个别股票以外,总体将会跑输大盘。

  2、二线蓝筹股的价值发掘潜力还比较大。

  一是,进入沪深300指数和MSCI指数、估值仅十几倍市盈率的二线蓝筹股。

  二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去产能、产品大幅涨价利好、业绩大幅提升的二线蓝筹股。

  三是,被整个市场忽略的低估值二线蓝筹股。20倍以下市盈率个股,还有一大把。还有7、8只二线估值在10倍市盈率以下。

  3、成长性价值发掘站上风口。

  从国家队的救市目标看,相对于2015年7月3日股灾就是起点——上证指数3666点、深成指12246点、中小板12025点、创业板2605点,至本周五,这四指数收盘为3253点、10437点、11101点、1734点,还大跌了11.26%、14.77%、7.68%、33.43%。就是说,2015年股灾救市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中小盘真正成长股的恢复空间还很大。

  从日、周K线的图形看,除了上证50指数已经连续几波上升——横向震荡整理——再拉升,即所谓的第一幅或第三幅“山水画”状态,而四大指数,以及其中的中小盘成长股,多数都处于连续几浪杀跌——横盘——向下挖V字型坑的第二幅或第四幅“山水画”状态。这种形态的中小盘成长股,历来是估值的洼地、价值股的发源地、黑马的滋生地。现在处于高位的上证50白马股,都是从原来的第二幅或第四幅“山水画“中被发掘、被拉升而来的。

  从估值看,对成长股的估值标准,应不同于静态价值股。这大半年来,市场出现了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整个市场均按市盈率评判价值,认为市盈率越低的股越有价值。这通常是熊市末期的人们极度厌恶风险阶段的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

  但是,当市场进入熊牛转换期,人们就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低市盈率,更注重成长性。例如,美国股市的亚马逊和特斯拉,虽长期亏损,但市场看好其高成长性,股价涨到1300美元和330美元,而不是也无法用市盈率来评估。又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估值高达60多市盈率,但它们的高成长性,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高度认同,其股价高达160美元和304元港币(还曾10送40股)。

  近日,国家队进驻十大股东的昆仑万维苏交科华策影视,其市盈率也高达57倍、32.4倍、43.3倍。

  这就给仍在津津乐道于传统产业的“漂亮50”股的国家队、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机构们,上了更新投资理念、极有震撼力和说服力的一课!

  在国务院大力提倡“双创”的背景下,对于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中的中小盘新兴产业高成长股,A股市场的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应予以一定的“估值宽容”。我认为,根据世情和国情,应理直气壮地宣传:30倍—40倍市盈率的中小盘高成长股有投资价值(因为新股发行市盈率就是23倍),而不应再对它们搞“去泡沫”。

  如果市场各方对成长股都能持这样的观点,那么,后5个月,中小盘高成长股理应站上风口,获取不亚于前7个月上证50大盘股的涨幅和收益。

  其一、30倍—4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周四,在国家队重回创业板3股前十大股东消息的刺激下,创业板以881亿的巨量大涨3.62%,为14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周五仅小幅回落8点,成交量仍保持700亿。创业板是反弹,还是迎来新的转机,人们尚需继续观察。但重要的是,创业板补掉了周线上一个很大的下跌跳空缺口1730点—1742点,至少表明,创业板在1641点波段见底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国家队后续在创业板扩大作为的话,那么,创业板超跌股便机会多多。

  其二、今年上市的30倍—40倍市盈率的新兴产业次新股。

  其三、有望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的中小盘央企改革股、地方中小盘国资改革股,以及真正而非忽悠的民企购并重组股;
  其四、2017年中报、三季报、年报业绩将大幅增长,市盈率30倍—40倍的中下盘股。按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大增,可以发预增公告,也可以不发。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480家业绩翻倍的中报预增公告,仅是其中的一部分,8月份,人们将会看到一些没有发预增公告的公司中报业绩,也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大幅增长。届时便产生新的机会。

  综合上述,再加上8省市已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委托投资总额为4100亿,并有1721.5亿的养老金已到账并开始投资。可见,处于维稳期的A股今年后5个月,还是有机会的、有操作性的、有财富效应的。

  目前,四大指数中上证指数走得最强,周线六连阳,连续8天收盘在3230点位置之上,目前已切入3250点密集区震荡。并且,在3200点新平台上方收盘79天,向上攻克3300点整数关的要求十分强烈。

  上证50和沪深300,只要不有效跌破五周均线2598点(现2563点、3695点(现3721点),就不要轻易言顶。

  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的主要任务是:收复五周均线(本周维持在10464点、11144点、1764点)。(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减持怎么成了直接融资?
  日前,来自证监会、上交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几位重要领导,同时现身《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就IPO、退市、并购重组等市场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位重量级人物居然把大股东减持也视为直接融资!!!

  听听这几位权威人士是怎么说的: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直接融资包括股权和债权。在股权中有IPO、有再融资,把“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是误解。从数据来看,IPO的数量千亿量级,再融资是万亿量级,证监会通过规范减持政策,收紧再融资,为IPO腾挪了空间,为资本市场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腾出空间。请看,李钢在指出将“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是误解之后,紧接着把“规范减持”和“收紧再融资”并提,认为此二者减少是“为IPO腾挪了空间”。

  如果李钢还说得不够清楚的话,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可是直截了当。黄是这么说的:“直接融资中,IPO融资、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其中IPO占比比较低,即便增长100%、200%也是千亿量级,近期限制再融资,对减持进行规范,这两者数量是有所减少的,六月份减持规则发布以来,减持的量较往年同期减少了40%-50%,IPO发展会考虑市场发展状况。”

  好了,说得再明白不过了,IPO、再融资、大股东减持,都是直接融资,现在监管部门把再融资和减持收紧了,“腾挪出来的空间”,理所当然地可以多一点IPO,“即便增长100%、200%……”

  什么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是通过发股或发债将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注入上市公司,让企业做大做强,投资者同时享受企业做大做强的红利。可大股东减持的钱,进入上市公司了吗?没有!什么“改善个人生活”、“给孩子交学费”、“还房贷”、“提高员工福利”、“做慈善”,等等,减持理由五花八门,全都进了那些富豪们的口袋!这么多年来,正是因为某些大人物将“大股东减持”也视为直接融资,在加强直接融资的口号下,A股市场在全球表现每每垫底,而在掠夺投资者沦为造富机器上却毫不逊色。胡润富豪榜的数据表明,中国亿万富翁人数已超过美国!

  相信每一个普通股民都明白,减持不是融资,不是间接融资,更不是直接融资,这是套现,是名副其实的圈钱!

  但是,IPO与大股东减持确实是有联系的。

  是的,IPO是千亿级的,而再融资和减持常常是万亿级的。为什么再融资和减持对市场的抽血和冲击,要远甚于IPO呢?原因就在于IPO上市流通的只是25%,乃至10%的股权,还有75%、乃至90%的长尾巴留在后面。而且按现有政策,IPO价格严格限制在23倍市盈率之内,对资金的吸纳自然不多;而那条长长的尾巴,可不是什么23倍市盈率!即以乐视网的贾耀亭为例,他一个人就减持套现100多亿,同时,这些年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方式,融资过百亿。可当年IPO,不过发行2500万股新股,融资7.3亿!

  千万别以为一年发400-500只新股,吸纳资金不过一二千亿,以至于公开叫什么“增长100%、200%”,似乎市场都能接受,后面还跟着那条黑乎乎的长尾巴!而且那千亿级的IPO是直接融资,万亿级的减持却是对实体经济有害无益的大套现,大圈钱!

  是的,证监会减持新规以来,减持股份和减持市值是有所缩减,但那只是推迟了时间而已。按照现有的证券法,解禁之后大小股东减持都是合法的,今天减持少了,明天就会多减持。而且老股减持完了有次新股,次新股减持完了又有新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可股市还在半山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万亿级的永远没完没了的减持和再融资,让市场元气大伤。怎么办?笔者的看法是,同国际接轨,新股一上市,除了少数创始人股东,均应该允许上市流通,这样既抑制了新股炒作空间,又不会把减持的大难题一茬一茬地留给后人。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A股市场不就是全流通市场吗?怎么大小非之后又弄出个大小限了?

  回头看看阿里、腾讯,不都是这样腾飞起来的吗?(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证金公司更应引导市场价值投资
  中国股市投机特征浓厚,从某种程度来看,对于具有一定市场优势的证金公司而言,更需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引导,并逐渐引导市场走向价值投资的道路。

  近日,证金公司现身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消息,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昆仑万维苏交科得到了证金公司的买入,而证金公司还成为了昆仑万维的第一大流通股东。

  虽然证金公司买入创业板上市公司仍未有具体确切的时间,但对于今年二季度证金公司的举动,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受此影响,近日昆仑万维苏交科股价获得了市场的追捧,短期股价也受到了明显的提振。

  证金公司有国家队资金的称号,对于证金公司的一举一动,往往容易引起市场的持续跟踪。或许,对于市场而言,证金公司的动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管理者的意愿。而随着证金的出手,或许往往意味着市场基本上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合理价值运行区域,市场的投资安全性也会明显提升。实际上,纵观这一两年的时间,市场也时常出现证金公司的身影,尤其是在2015年下半年,证金公司的频繁现身,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证金公司的一举一动,并非意味着其投资策略绝对安全。实际上,从2015年、2016年证金公司的盈亏情况来看,也曾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浮亏。而个股方面,证金公司的盈亏状况不一,投资者需要紧盯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再行作出判断,同时更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证金买入、市场超跌以及市场估值回归至合理范围等因素的合力影响下,近期创业板市场也出现了明显回升。对于创业板而言,自2015年高点调整至今已有近60%的空间,而证金公司的买入,可能暗示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合理的价值运行区域之内,整体泡沫风险基本上得到了挤压。

  如今,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创业板的估值泡沫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挤压,在此期间,也难免产生出不少的错杀股票,给市场带来了一个超跌反弹的契机。但即使如此,创业板中依旧存在业绩变脸、黑天鹅风险的股票,个股分化加剧也可能会是一种趋势。

  对于证金公司来说,虽然其占比市场总规模不会太高,但因其有着国家队资金之称,往往容易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甚至成为一种政策性的信号。由此一来,证金公司的一举一动影响,也得到了有效地激活,而其对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影响甚至高于实际影响。

  多年来,中国股市离不开投机市场的特征,虽然散户占比程度较高,但实际上,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意识更甚于普通投资者,同时因其具有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往往会加剧市场的波动风险,不利于维系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来看,对于具有一定市场优势的证金公司而言,更需要做好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引导,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市场的投资信心,给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并逐渐引导市场走向价值投资的道路。(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IPO常态化期待稳中有进
  继续保持IPO常态化不等于大跃进,更不等同于注册制。IPO常态化期待稳中有进,这既是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本身的稳定发展。

  IPO常态化能够坚持到今天,殊为不易。不过,继续保持IPO常态化不等于大跃进,更不等同于注册制。IPO常态化期待稳中有进,这既是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本身的稳定发展。

  市场对IPO常态化有一个从不认识到有所认识,从不适应到有所适应的过程,这是不奇怪的。面对IPO常态化的逐步推进,一个时间里,叫停的呼声鹊起。IPO一遇到问题就暂停,一方面,说明新股发行在某些方面确实可能有需要进一步改革或改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容易在急功近利和求稳怕乱之间左右搖摆的倾向。这一次,监管当局坚定不移地把握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以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导向,IPO发行节奏根据市场的波动情况适时调整,使IPO常态化稳定有序地得以推进。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IPO常态化无疑是建设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从当前的市场反应来看,IPO进入常态化以来的发行节奏和募资规模还是比较适当的。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如果能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不难想像,也将有利于较好的稳定市场的预期。不过,如果说这就是预期中的IPO常态化的全部意义之所在,恐怕也难以让人信服和值得期待。

  IPO常态化需要稳中有进,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上半年上市公司所实现的8000亿元股权融资规模中,1100亿元的IPO充其量也就只占了一个不算多大的比例。这一方面说明将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是一种误解,另一方面也说明将这种依然还需要刻意自我克制和压缩融资规模的IPO定位为所谓的常态化,未必真正符合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

  IPO常态化需要稳中有进,也是促进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就在我们的资本市场在为所谓的IPO常态化沾沾自喜的同时,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令人奇怪的是,我们的IPO常态化却一点儿也不沾边似的,不知道该如何使劲。诚然,相当一部分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存量资产重组,或未必涉及IPO首次发行。但是,这并不等于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需要IPO的支持。如果它们需要整体上市的时候,目前这样拼命压抑整体融资规模的所谓IPO常态化满足得了其庞大的融资需求吗?而如果IPO连整体上市也无力承受,常态化又何从谈起呢?

  IPO常态化需要稳中有进,更是为注册制创造条件的需要。尽管不乏有一些趋炎附势的说法将IPO解读为所谓的“准注册制”,然而,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不过是典型的鱼目混珠而已。注册制不注册制,虽然并不意味着不审,但在越来越严格的发行审核也未必能有效地杜绝虚假信息披露和造假上市,越是压缩融资比例反而越是有可能大大地增大大股东减持的压力,以及退市制度迟迟不能到位,吃得进拉不出的问题依然还难以很好解决的情况下,试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注册制精神又在哪儿呢?在笔者看来,重要的不是给IPO常态化硬套一个什么“准注册制”的帽子,而是要针对IPO常态化中所容易发现的问题,模拟注册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完善修法的途径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有可能为IPO常态化接轨注册制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IPO常态化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但有效的监管只是保障IPO常态化的必要手段,改革才是通向注册制的根本出路。(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应提高对股权质押风险的警惕
  这几年来,上市公司股东将所持有股权通过质押进行融资的案例不少,一些金融机构也将这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而大力推广。诚然,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说,股权质押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了方便,也为资金提供方创造了收入,同时还为中介机构带来了业务,可以说是三全其美的事情。统计显示,目前沪深股市中,有超过3200个股票涉及股权质押,其平均的质押比例为14.6%。虽然后一指标并不算高,但考虑到一般中小股东是不会将所持股票的股权用于质押的,因此股权质押的集中度还是不低的,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将所持股票的60%以上用于质押,最为极端的像乐视网,大股东几乎将所有股权都用于了质押。

  股权质押作为一项新的常规业务,当然也是有相应的风险。而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其最大的风险在于当股价下跌,接近质押的平仓线时,如果股东方不能追加质押物,或者归还部分通过质押所借贷的资金,那么就会有“爆仓”的风险。最近这方面的一个案例是洲际油气,该公司日前公告,其大股东已收到资金提供方的通知,将会对所质押的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其原因也很简单:今年以来,洲际油气的股价跌跌不休,已经到了原先约定的平仓线。此消息在当天公布以后,引起该股的进一步大跌。

  这种因为股票下跌而导致质押品担保不足,引发平仓风险的事件,曾经在2015年夏季大规模出现过。当时,由于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大盘动辄出现“千股跌停”的局面,这样几天下来,不少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股东,就面临平仓的风险。于是也就有人设法让股票临时停牌,试图以此来回避平仓的压力。于是,“千股停牌”也就成为当时股票市场上的一大奇观。管理层之所以会下决心携巨资救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大面积的质押股票遭遇平仓,否则的话不但证券市场的风险难以控制,还可能蔓延到银行体系,从而酿成更大级别的金融风险。在这以后,虽然质押风险总体上是被控制住了,但在部分个股上仍然不时出现,而相关公司的应对之策基本上还是让股票临时停牌。不过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对于停牌有了严格的规定,增加了许多限制性措施,如此一来,以停牌来回避平仓风险的做法基本行不通了。如今,在股市行情不振,个股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应该看到股权质押的风险客观上是在加大的。特别是由于现在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存在质押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质押风险的大面积暴露,并非绝对不可能。屡屡出现的“闪崩”现象,有些就是与股权质押有关的。

  要防范股权质押的风险,最主要的还是提高质押品的担保率,降低质押率。股票价格波动比较大,特别是那些市净率较高的品种,如果质押率偏高的话,一旦市场波动加大,就很容易形成风险。当然,进一步说,稳定市场,避免大盘的无序波动,特别是防范指数“闪崩”,也是提高股权质押业务安全度的一个主要前提。毕竟,如果指数暴跌,那么就一定会带来巨大股权质押风险。而作为投资者,对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现象的公司,则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能说有股权质押就不好,但是如果质押比例过高、质押率又不低,而股价走势则比较平淡,特别是缺乏成交量的话,那么这类股票就应该谨慎了。因为一旦下跌比较多,就可能导致质押担保物不足,乃至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处置不好就会引发强制平仓,这样损失就会相当大。

  这里,人们不妨也换个角度来分析,股权质押实际上是股权持有人加杠杆的一种形式,以虚拟的股票市值作为标的物,充当融资的质押品,虽然说本身是很正常的,但在当前形势下,似乎是有点激进。如果在操作中不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而仅仅是当作一项在眼下有利三方的大业务,那么就必然会面对各种风险。显然,在这里持谨慎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市场各界来说,现在是到了需要提高对股权质押风险警惕的时候了。(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国家队从被动救市到主动出击
  天天盯着市场看盘会看得迷糊,笔者离开市场三周,回来后一个直觉的感受是,上证指数构筑的一个上升通道已经成型。

  这个上升通道以5月11日最低点3016点为起点,行走至今已经两个半月了,向上的角度约45度,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上升通道的上下轨之间距离还比较宽,以7月17日的交易为例,当日股市大跌,上证指数触及的最低点3139正好是年线的位置,同时这根上升通道的下轨,随后开始了逐级的拉升,如果将日K线组合的高、低点拉成连线,这个上升的夹板通道,上下落差高达近100点,所以,即便在近期连拉5根阳线之后出现的回调,根本不足为奇,就目前走势来看,只要回调的低点不击穿半年线3188点,这个上升通道还是没有被有效打破。

  明确了市场的趋势线之后,就可以感觉到这市场在有效的操控范围之内,近期市场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国家队。现在正值中报公布期,中报的一个很重要看点就是观察国家队的动向。从已经公布中报公司来看,至少从如下几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国家队动向的参考思路:
  其一,国家队开始扫货创业板股票了。最新数据显示,证金公司出现在了两家创业板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中,分别是昆仑万维苏交科,众所周知,即便在前年救市期间,担当救市急先锋的证金公司,入主近800家上市公司,却没一家创业板公司,就是在今年一季报中,创业板所有公司也没有证金公司的动向。如今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降到了37倍,而且估值已经低于著名的纳斯达克指数了,证金公司出手是一个重要信号。

  其二,国家队已经从被动救市到主动出击了。两年前,从上证指数跌到4000点开始救市,那个越跌越买、越买越跌的局面大家还记忆犹新,两年前,国家队也跟着一起套牢,但近期在6000点套牢的银行股现在在3200多点位置上反而解套了,国家队的辉煌战绩,投资者不得不服啊!国家队那么大的资金规模、那么复杂的持股结构,如今以盈利的姿态存在于市场,国家队似乎已经在股市中做得上瘾了,根本就没有离开市场的打算,在大盘股上锁定盈利的基础上,国家队开始入驻创业板股票,这种转向尽管刚刚开始,其未来走向还是值得关注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现在上证指数均线呈多头排列,半年线和年线对市场构成强支撑,大盘的回调只要还落在上升通道的夹板之中,大盘的趋势还会向上。而这种近乎标准的缓慢上扬的上升通道的构筑中,我们似乎处处看到有国家队的影子。

  跟着主力走、跟着国家队走,恐怕是今年下半年行情的主流。7月行情已近尾声,尽管离“七翻身”还有段距离,但创出小新高还是不错的选择,接下来大盘上行会爬到3300点处的压力区,冲破前一个高点3301点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总体而言,今年下半年行情的机会远大于上半年,那么紧盯着这个上升通道,耐心持股,根据夹板范围内的波动节奏捕捉短线机会,应该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