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部分涉嫌违规的产品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部分涉嫌违规的产品线

加入日期:2017-7-20 22:13:38

  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了部分涉嫌违规的产品线。

  7月20日,有关陆金所的负面传言扩散开来,陆金所于晚间作出澄清声明,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资料显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于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在线财富管理平台。

  陆金所的上市计划虽然筹划已久,但截至目前并无披露时间表。

  【延伸阅读】

  陆金所、PPmoney、微金所、大麦理财等平台已下架金交所标的

  在争议中默默做大的金交所模式,随着一纸清理整顿的“64号文”而逐渐宣告夭折。如今,随着规定的整改期限(7月15日)到来,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纷纷下线金交所产品。这一模式从热到冷,不足一年。未来,也依然前途未卜。

  多家平台纷纷暂停或下架金交所产品

  截至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布新标,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此外,PPmoney(惠金所)、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均已暂停发新标;京东金融、微金所、大麦理财等平台,也已下架近期金交所标的。

  团贷网7月14日仍有金交所新标。团贷网方面人士对网贷之家表示,“64号文的出台,在整个行业反响很大。公司将按照64号文的要求,在7月14日16点起,正式下线与交易所合作的‘安盈宝’计划,存量业务的收益和回款计划等,均不受影响。”

  64号文,指的是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64号).

  64号文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7月12日,深圳市金融办也下发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金融业务相关情况的通知》,《通知》提出,相关平台需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整改大限”即将到来的前一日(7月14日),百度理财、苏宁金融等部分平台,仍在继续发布金交所相关的产品。

  例如,苏宁金融平台在售的票据理财产品“银承库012615”、固收理财产品“财富安享-理财计划076070”,即为金交所(温金中心)产品。

  而百度理财平台在售的定期理财“百富3月170718”,为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百金交”)发行的定期盈定向委托投资计划产品,其产品类型为:金融资产收益权转让。

  金交所通道模式风险暴露

  自去年“824网贷监管细则”出台后,金交所一度被认为是P2P网贷大额项目的好去处。在不少平台对这一模式仍谨慎观望时,他们的同行们,却通过借道金交所,解决了限额对大标项目的困扰,迅速做大规模。尽管,该模式始终备受争议。

  彼时,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入股金交所或成为其会员,不少平台还直接向金交所提供非标资产。金交所,也迎来了属于它的“第二春”。

  然而,金交所模式好景不长。去年底招财宝侨兴债违约事件的爆发,如一声惊雷,迅速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揭开了金交所通道模式背后风险的冰山一角,并催化了这一模式整改的落地。

  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杭律师表示,“自从各地监管层开始对网贷平台进行清理整顿以后,一些P2P平台便将与金交所合作的大额标的进行剥离,用其他形式的互联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从而规避对网贷平台自身的监管。”

  他认为,此次整顿范围的扩大,恐怕是监管层已经察觉到此种迹象。两份文件的下发,意味着监管层对“金交所+互联网”这种业态开始了全面的清查工作。本次整顿工作的范围不仅仅限于网贷平台,而是扩大到了所有从事金交所业务的互联网平台。

  64号文明确指出,一些互联网平台明知监管要求(包括交易场所不得将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政策红线),仍然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一些产品无固定期限、资金和资产无法对应,存在资金池问题;一些产品未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甚至将高风险资产进行包装粉饰,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出售,一旦信用风险爆发,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底层资产隐患:层层嵌套,风险被隐藏

  互金平台通过各类金融交易所解决大额资产问题最大的风险点,就在于“嵌套模式”。

  互金平台把大额资产或者其他资产在金交所挂牌,金交所进行拆分、包装后,直接销售给投资人,或者再由互金平台接手,并对外进行出售。在这一模式下,金交所扮演了通道角色、转让人角色,然而,资产底包(底层借款人)只有一个。这个过程中,资产的转让和拆分,是协议套用另一个协议来进行的,这就是嵌套模式。

  “最大的风险就在于,经过多次的嵌套,让底部资产变得非常不透明,投资人无法真正了解底部借款人信息。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在嵌套模式中各环节的资金链断裂。美国的次贷危机,就爆发与此。有的资产嵌套了无数次,根本找不到资产底包。”肥皂称。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则进一步表示,不仅仅是金交所和网贷,整个金融行业的整治力度都在逐步加强,一行三会及各部委对证券、保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规范治理也毫不手软。

  他指出,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鲜明: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逃离,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金交所和网贷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在规范中更好支持实体、服务百姓。

  金交所产品是否一刀切?

  如今,随着一纸文件的落地以及整改期限的到来,似乎也正式宣告了金交所通道模式将暂告一段落。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64号文要求“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从字面看,是对违法违规的增量业务“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于合规业务,还可以继续做。“但眼下形势并不乐观,先暂停金交所业务了,等政策落地后再说吧。”

  一位资深律师对网贷之家坦言,此次政策可以用“非常严厉”形容,“增量基本都停了。而存量的化解,是个大问题。”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也指出,如果在各地实际执行中出现“一刀切”的状况,对部分平台,包括整个行业的可投资产品量,将会有较大影响。“除了对行业新增业务量的影响外,存量业务的平稳过渡,将是关注点。”

  上述律师认为,暂停金交所业务,使得原有的借款客户授信缩小,或导致借款人资金链紧张,这或将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他看来,相对而言,暂停金交所业务对P2P网贷平台的杀伤力,要远超过对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影响。“现在,不少P2P平台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是如今资金紧张,大家对原有借款客户的授信都缩小了,甚至有不安抗辩权,发现客户有违约风险就停止继续合作;外,是政策不断变动。”

  他同时表示,从此次政策看,监管层对存量“放了一马”,给出了一定时间,希望能够“软着陆”。但对于哪种是合规的做法,并未作出表态。“大标如何消化,大家其实也没想到好的办法。”

  那么,私募基金,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合作的风口?

  民投金服CEO陈明对此表示,与私募基金合作相对来说是合法的途径,会成为不少大标网贷平台的出路之一,但是,存在合规的灰色地带,实际操作也具有一定难度。“是否能成为风口或者说大标平台下半场的”标配“要看监管的力度与平台的摸索。”(来源:汇金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