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早盘,复星医药一度下跌逾6%,港股复星医药下跌逾2%。截止发稿,复星医药下跌5.55%。
谣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哪怕是当事人出面辟谣,也不见得能将谣言止住。
7月6日,时隔两年之久,复星医药(02196)再次爆出“郭广昌失联”传闻。恐慌和盲目情绪,该公司A股早盘惊现“闪崩”,到了当天上午10:40分,一度跌幅达到9%。
如果说A股下跌是“故事”影响的结果,但一向以“数据”说话的H股,这回也似乎迷失方向,同样出现大跌,并在11:52分时,跌破7个点。
“一句‘失联’,就想让我折戟AH股?”于是,在午盘休市间隙,复星集团官方紧急表态:经营一切正常,股价波动肯定有人恶意造谣,我们一定会追究。
大佬都亲自辟谣,失联的真相也就自然浮出了水面。按道理,复星医药的股价也应该得到正面恢复。可万万没想到,AH股的颓势还在蔓延……
“被失联”诱发危机
一则“郭广昌失联”的传闻再度让“复星系”陷入危机。
7月6日早,受传闻影响,复星医药AH股双双跳水,让手握“复星”股的韭菜草木皆兵,纷纷“撤盘”外逃。
事态的恶化,急的复星集团高层赶紧站出来明确公示“没问题”。然而,高管的回应并未打消外界质疑:“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你们说是就是啊,万一是你们在打掩护、放烟雾弹呢?”
被逼无奈,复星高层立即搬出了老板开会的照片,以证清白。并较第一次回应的态度上强硬了不少:明确指出网上炒作纯属谣言及恶意诽谤,特此郑重声明,复星集团经营一切正常!复星集团保留对恶意诽谤媒体追究法律责任之权利。
证据+强势的态度,复星医药的股价这才跌幅收窄。截至收盘,该公司A股跌3.67%、H股跌2.98%。仅以该公司港股股本4.84亿股为例,市值一天就损失了约10.41亿港元,损失颇大。
与此同时,收盘后,复星集团还特意召开电话会议。
会议中,郭广昌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忙着工作,有人忙着造谣。”并从四个方面对该“危机”事件作出了回应:首先,在西安参加秦商会议,自己并没有失联;其次,股价波动系有人恶意造谣;再次,复星的财务状况正常,债务稳健;最后,复星正在推进各项业务发展,对公司业务发展充满信心。
流言误伤的总是“我”
其实,复星医药被“谣言”误伤已并非首次。
13天前的清晨(6月22日),多个微信群流出一条“浦发银行、工行资管、建行上海等机构均要求其管理人清仓大连万达相关的债券”的消息。
受该消息影响,万达多只债券现券收益率大幅走高,对应价格大跌,旗下A股公司股价快速跳水。其中,16万达01成交收益率高达7.5%,交投更活跃的16大连万达MTN004(101651052.IB)成交收益率也飙升到7.5%,较昨日5.43%的成交收益率大涨207BP.15万达01债早盘价格一度跌逾2.3%。
与此同时,万达旗下A股公司——万达电影也放量暴跌,跌幅超过9%逼近跌停。万达午间宣布临时停牌。
当天下午开盘后,复星医药接替万达,出现大幅度下滑。截至收盘,该股跌5.92%,报29.4港元,成交额为3.04亿港元。
深究大阴线背后,原来是系“银行要求清仓大连万达相关债券”的谣言惹的祸。因为,外界把复星暴跌与万达相联系。在智通财经求证复星集团一位不具名高管时,该人士坦言认为是,“觉得有人把这个消息放大是别有用心,投资者不用担心,复星一切正常。”
辟谣过后,次日的复星医药才有所回暖,涨3.74%,报30.50港元,较22日每股上涨1.1港元。简单理解,就是一次辟谣让该公司市值增加了5.33亿港元。
风波过后发利好
不过,与6月事件不同,在郭广昌亲自辟谣的3小时后,当天20:15分开始,复星医药又接连发布了两项利好公告。
如“关于控股股东继续增持本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据智通财经了解,7月6日,该公司接控股股东复星集团通知,复星集团于2017年7月6日耗资8195万元增持该公司288万股股份,其中增持A股178万股,增持均价每股30.33元;增持H股110万股,增持均价每股29.16港元。
关于增持计划,智通财经曾作出过详细分析,完全是属于“计划经济”。按复星医药设计,该公司拟于2017年5月9日(含当日)起的12个月内(截至2018年5月8日)择机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包括A股及/或H股),累计增持总金额不低于7000万、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增持资金均为自有资金,在增持实施期间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增持计划主导,复星医药股价缓慢上升。以5月9日-6月21日(2017年第一次“谣言”)的31个交易日为例,该股涨了5.4%,成交量9356万股,成交额达到28.4亿港元。
除继续握稳增持方向盘同时,复星医药还宣布,附属拟斥5个亿设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并拟聘请许田作为孵化平台学术委员会主席并负责孵化平台整体运营管理。
拿5个亿做孵化平台,复星医药图个啥?实际上,这个拟设立的孵化平台主要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现、培育创新项目,并重点关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团队。
要知道,复星医药在精准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成就还是相当厉害的。从2016年财报来看,人工智能的产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让该公司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得到放量。
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为复星医药实现营收26.63亿元人民币,实现分部业绩4.35亿元人民币,较同期增长13.47%;分部利润3.22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18.51%。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手术量约19000台,较2015年增长约54%。而在过去的2015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仅为11445例。
重磅的单抗药物更是如此。就拿最近才去乌克兰做III期临床试验的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关于该药品,仅罗氏2016年就实现营收67.82亿瑞士法郎(约合70.34亿美元),同比增长4%,全球销售排名第8.
若孵化平台能得以运行并发现好项目,转来转去,还不是为自己所用,最终利好公司业绩,扩大国际化战略。
纵然遭受谣言“伤害”,股价仍处于下跌阶段,但鉴于复星医药靓丽的业绩、增持计划以及一贯的“买买买”,预计该公司下半年的表现会朝稳定方向发展。依据当前28.75港元的报价以及24倍的市盈率,较其他医药AH股相比,存在低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