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股强势脱颖而出,从白酒、家电板块手中接过带动蓝筹股上涨的接力棒。
今年以来,白马股走强,“喝酒吃药吹空调”行情火爆,被誉为“最便宜蓝筹”的银行股却一度表现不佳。前4个月,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曾跌幅超过一成。但5月以来,两市原先上市的16只银行股走势逐渐好转。例如,民生银行结束了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持续下跌,现已有逾10%的反弹。若算上现金分红,兴业银行5月以来涨幅近20%。
较为亮眼的是,招商银行5月中旬以来多次单日大涨,7月12日盘中复权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12日,招商银行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8.3%。算上现金分红的话,该股今年以来带来收益达42%左右。近期短线涨幅较突出的还有平安银行,7月11日大涨6.88%,7月12日较5月5日累计上涨超过20%。
四大银行股虽没有单日大涨的表现,但去年以来持续震荡上行,累计涨幅不小。截至7月12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农业银行今年以来上涨15.19%、15.26%、9.01%、15.81%,均明显跑赢同期大盘。若从去年7月算起,建设银行累计涨幅达32%。
相关市场统计显示,银行股近日走强,得到机构资金的热捧。本周前3个交易日,上涨9.19%的平安银行获得逾14亿元的大单资金净流入。另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同期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过3亿元。
银行股走强,被有的市场分析看作“护盘”。银行股走强带动上证50指数上涨,有人视为意在为IPO“保驾护航”。其实,银行股走强的支撑在于基本面。中泰证券分析认为,银行股有两股向上的驱动力,一是资金追寻大蓝筹股,二是周期股有复苏迹象。
机构资金青睐银行股,主要缘于对其基本面预期好转。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周期行业好转带动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银行资产质量与周期行业盈利水平密切相关,在PPI持续为正的宏观背景下,周期行业盈利改善带动银行不良贷款改善,预计能够在中报得到确定性印证。银行股讲求的是存量资产修复的逻辑,对经济复苏的需求并没有周期股那么强,无需PPI持续提升,只要PPI不一直为负,其资产质量改善就能确保。目前PPI在正数震荡的格局,对银行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宏观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就有机构预测今年上市银行基本面有望改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平安证券、招商证券等均发布过研报,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有望回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称,如果实体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中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总体将保持平稳状况。在货币政策稳中偏紧、利率中枢持续上移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趋于改善。市场利率上升的影响将逐渐由银行负债端传导至资产端。大型银行涉及同业业务较少,流动性较为充裕,能够获得较低成本的负债,净息差将率先企稳回升。
银行股走强反映出市场资金仍在确定性中发掘好的标的,偏爱业绩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个股。随着白酒、医药及家电等行业的白马股大涨后估值上升,银行股的估值洼地特征更为突出。目前,沪深两市原有的16只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低于10倍,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及兴业银行等更是低于6倍。银行股现金分红较为稳定,低估值使其股息率优势突出。此外,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逾10只银行股仍破净,有的市净率低于0.8倍。中泰证券分析认为,从基本面的角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被低估。市场低估其在行业竞争格局的地位及稳健的持续性,低估了其在零售和金融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力。